周 宏
原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退休),北京 100082
现当代中国人几乎都听说过“的确凉”这个名字,但对它的了解无非就是一种曾经风靡过的布料而已。尽管“的确凉”进入我国的时间已过去了60多年,淡出市场的时间也已过去了30多年,但“的确凉”的公众知名度依然很高。特别是近年有专家撰文称,20世纪70年代初解放军装备的71式“的确凉”军服,受到了官兵和人民群众的狂热喜爱,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1]。事实上,“的确凉”给那个时代的中国带来的影响和其所发挥的作用远不止如此,故应对其历史遗产进行较全面的发掘。
作者研究认为,“的确凉”绝不仅仅是一种普通的布料,它是人类史上第一种合成纤维混纺服装面料,是服装面料史上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标志。正因为具有与生俱来的革命性,“的确凉”进入我国后,对我国当时的社会与经济产生了不容小觑的影响:换装“的确凉”新军服计划,开启了我国首个石油化工化纤纺织联合企业(代号“2348工程”)的自主建设;人民群众对“的确凉”的强烈钟爱和持续需求引起了毛泽东的关注,他亲自动议引进工厂,从而制定实施了“四三方案”,“四大化纤”得以成功建设,进而彻底解决了人民衣被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的历史性难题。作为这些重大事件的缘起,“的确凉”及其历史作用应予铭记。
“的确凉”一词,在我国内地最早出现在1962年10月28日出版的《新民晚报》上。该报第4版刊登的题为《锦上添花》[2]的特写中写道:“这种织物挺阔、光洁、滑爽、轻柔、坚牢……名叫‘的确凉’,是用百分之六十五的涤纶(一种合成纤维)和百分之三十五的棉花混纺而成的。上海科研人员将其做成衬衣试穿后觉得,确是理想的衣料,穿脏后用水洗,不到一小时就可晾干,而且平整挺阔,不需熨烫,质地牢。‘的确凉’是南洋一带人民的取名,除了适宜夏天穿外,它的品种很多,质地也有厚薄,四季穿着的衣料都有。这种新织物从纺织到印染,必须采用新的工艺。目前上海纺织工业已掌握了这项新技术。”约半个月后,1962年11月12日出版的《人民日报》也首次报道了国产“的确凉”的情况。由此,“的确凉”进入了我国内地。
初期,“的确凉”的命名并不规范,有些场合还称其为“特丽令”。同期,其他的进口化纤面料也存在一物多名的现象。1965年1月26日,纺织工业部批准试行《关于化学纤维纺织品统一命名的暂行规定》[3],“的确凉”被正式命名为“涤棉细布”,即涤纶质量分数占65%的混纺织物。
1994年7月14日《新民晚报》刊文称,人们对服装面料的需求正从“的确凉”等化纤混纺织物产品转向“自然风(天然纤维织物产品)”[4]。以此为标志,“的确凉”开始淡出我国服装面料市场。至此,“的确凉”在我国内地纺织品市场上足足活跃了30余年。如此长的产品生命周期,是其后的任何合成纤维混纺织物都无法企及的。
“的确凉”在我国活跃的30余年间,同《新民晚报》一样,中央及地方的各种媒体都对它的发展做过持续的报道和宣传。其中,1973年10月23日《人民日报》头版用近半版的篇幅刊发的《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上海纺织、印染工厂大幅度增产的确良的调查》和1978年10月6日《北京日报》头版刊发的《北京市场上的的确良府绸为什么供不应求?》两篇文章,非常有代表性。20世纪90年代开始淡出市场后,“的确凉”的名字也在媒体上基本消失了。
考古发现证实,距今7 000年左右,人类摆脱了对兽皮作为御寒衣料的单纯性依赖,开始采用麻、葛、竹和毛等天然纤维织造的织物用于制衣,由此出现了服装面料史上的第一次技术革命——天然纤维成为服装面料原料。此后历经漫长的数千年,再生纤维素纤维(商品名“人造丝”)于19世纪末被发明,并于20世纪20年代得以工业化生产并大量用于制衣,这引发了服装面料史上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人造丝成为服装面料原料。人造丝出现仅半个世纪后,合成纤维于20世纪30年代末被发明,并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得以工业化生产和大量用于制衣,于是诞生了服装面料史上的第三次技术革命——合成纤维成为服装面料原料。
相较于前两次,合成纤维引发的第三次服装面料技术革命意义更加重大。因为,合成纤维的基础原料尽管是石油,但世界合成纤维工业对石油的需求量只占全球石油总产量的约1%,合成纤维对土地和水等自然资源的需求更小,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更轻微,并且合成纤维可回收再利用。至此,人类衣被需求从此不再靠天吃饭,严重依赖供不应求的天然纤维作为纺织原料的历史得以彻底终结。作为纺织工业的基础原料,合成纤维不仅充分满足了衣被需求,还极大地丰富、美化了人类生活。
聚酯纤维是涤纶的国际通用名称,是继尼龙之后的第二种成功实现商业化的合成纤维,正是它拉开了人类服装面料史上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序幕。
合成纤维是以石油、天然气和煤等为初始原料,经一系列化学反应和分离、提纯制得高纯度小分子原料(单体)后,再经聚合、纺丝而成的纤维态材料。合成纤维是高分子化学与材料技术的突破性研究成果。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德国化学家施陶丁格(Hermann Staudinger)于1930年提出的高分子科学理论,奠定了合成橡胶、合成塑料和合成纤维等三大合成材料的技术基础。
美国杜邦公司是合成纤维的技术策源地。1935年2月28日,该公司科学家卡罗瑟斯博士(Dr. Wallace Hume Carother)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种合成纤维——聚酰胺纤维(商品名“尼龙”),其首个产品尼龙丝袜于1940年投入市场并引发轰动。但因多重因素的制约,当时的尼龙没能成为服装面料原料。
1941年,英国科学家温菲尔德(John Rex Whinfield)和迪克森(James Tennant Dickson)基于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的缩合反应,发明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合物(简称“聚酯”)并申请了专利,但因二战,他们于1946年才获得专利授权;1947年,英国帝国化学工业公司(Imperial Chemical Industries)购买了该专利并突破了中间体制备、聚合及纺丝等生产技术。同期,美国杜邦公司也于1945 年研发出了聚酯纤维,但由于温菲尔德和迪克森已提交了该发明的美国专利申请,故杜邦公司购买了他们的专利,并为自己生产的聚酯纤维注册了Darcon®(中译“达可纶”)商标。
达可纶刚问世,将其用于制衣的研发工作随即开始。1951年5月8日,采用达可纶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西装首次在美国纽约面世,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套采用合成纤维与天然纤维混纺面料制成的服装。该面料是迪林-米利肯毛纺公司(Deering, Milliken &Co.)发明的,由55%(质量分数)达可纶与45%(质量分数)羊毛混纺而成,面密度为226.8 g/m2,我国称其为“毛的确凉”。著名服装设计师哈特·沙夫纳·马科斯(Hart Schaffner Marx)采用这种首创的面料设计制作了西服,当时的每套售价79.50美元。
同期,纽约服装品牌维特兄弟(Witty Bros.)向市场推出了纯达可纶夏装。著名服装公司Lee(The Lee Company)也推出了“壮汉(Brawny)”品牌牛仔风格套装,其裤子由纯达可纶双面针织布料制成,具有防钩挂、抗静电等性能,每条售价16美元;夹克式衬衣采用机织布料制作,每件售价28美元[5]。
图1 “壮汉(Brawny)”品牌牛仔风格套装(The Lee Company)Fig.1 Brawny denim style suit (The Lee Company)
早期的研发中人们发现,由纯达可纶面料制成的服装容易产生静电并贴附在皮肤上,让穿用者感觉不舒服。而利用达可纶与棉或毛混纺面料制成的服装,不仅穿用者感觉比纯毛夏服更凉爽,而且裤线能始终保持笔挺。达可纶混纺面料一问世就迅速受到市场追捧,美国杜邦公司于1953年开始大规模生产达可纶。英国帝国化学工业公司也于1954年以Terylene(中译“特丽纶”)为商品名开始工业化生产聚酯纤维。
聚酯纤维之所以是理想的服装面料原料,是因为其具有强力高、弹力恢复性好、吸湿性低等独特性能,其与棉、毛混纺的面料兼具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两者的性能优点,制成的服装穿着舒适挺阔、耐刮耐磨、易洗快干、免烫保形,从而大幅减少了洗涤保养的时间,降低了劳动成本。而此前,采用天然纤维织物或人造丝织物制成的服装,均易褶皱、起毛起球,洗涤后需熨烫且保形很难。
“的确凉”是如何进入我国内地的?目前,还没有足够权威的资料能够回答这个问题。但是,“的确凉”进口到我国香港的时间则是有公开资料记载的。
1956年8月30日出版的香港《华侨日报》刊载了题为《的确凉快把布 美厂价报起》[6]的简讯,详见图2,图中“1.45万元”是排版错误,应为“1.45美元”。其中的“达克朗”应是美国杜邦公司生产的Dacron(达可纶)的粤语音译名,也就是“的确凉”。这篇简讯是目前能够检索到的最早报道“的确凉”讯息的中文资料。
图2 1956年8月30日香港《华侨日报》中有关“的确凉”的简讯Fig.2 A brief report on ‘DIQUELIANG’ in Hong Kong’s Overseas Chinese Daily on August 30, 1956
此后,《大公报》《香港工商日报》和《工商晚报》等当时的香港主流报纸都相继刊登了有关“的确凉”的短讯。1957年5月7日《大公报》刊发了题为《新款“的确凉” 建成万成运到》[7]的商业消息:“炎夏已届,又是仕女们换季时节。大道中建成、万成百货公司最近特从美国办到今年最新出品‘的确凉’衣料一大批,衣料中包括‘的确凉’与羊毛混合,‘的确凉’与真丝混合等多种,花色共有二十余款。”从该则消息中可知,当时已经有了“毛的确凉”和“丝的确凉”等成熟的混纺织物产品。
上述资料可以证明,“的确凉”这一名字源于我国香港。
1980年8月31日出版的《华侨日报》刊登了题为《屯门一货仓失窃 大批的确凉被盗 市民小心购入赃物》[8]的简讯,这是香港报纸最后一次报道有关“的确凉”的讯息。
我国语言学学者认为,“的确凉”是英文汉译的典范,其对“Dacron”一词的翻译达到了音意结合的效果[9]。港译“达克朗”,又翻译成“的确凉”的原因是,一方面遵从了其粤语译音的读音效果,另一方面也突出了粤语对其“既靓又凉”服用特性的表达,“靓”即“时髦漂亮”,“凉”即“挺阔凉爽”。
“Dacron”的中文普通话译名是“达可纶”,其混纺织物取名“的确凉”的主要依据应是对其港译繁体字的直接简化。“的确凉”的名字突出了其服用性能,有“确实凉快”和“确实不错、优良”之意。这也是造成“的确凉”与“的确良”混用的可能原因。
上海档案馆馆藏《上海国棉二厂的确凉织物生产规划草案》(编号B134-1-1095-110)一文称:“我厂在今年第三季度开始‘的确凉’织物的试制工作。目前已进入第四批小量试制。在第一、二批试制时,我们对纺纱工艺、纱线特性、印染漂白、整理定型等技术问题进行了重点研究与试验,初步掌握了工艺条件。成品质量每批都有提高,目前已基本接近国外同类产品。”由于该文未标注成文时间,故无法判断其所谓第三季度所在年份。但上海档案馆馆藏《“的确凉”试制情况汇报》(编号B134-1-1095-58)一文有对上文的引述,标注的时间是1961年12月23日。据此可判断,上海国棉二厂开始试制“的确凉”的时间是1961年第三季度。进而说明,“的确凉”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进口到我国内地,并很快开始了相关的技术分析与研发试制工作的。
上海地方志记载:1962年3月,天益染织厂开发22.2 tex×22.2 tex色织涤棉府绸(的确凉)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10]。这一记载说明,自1961年开始,多家上海纺织企业参与了“的确凉”的研发试制工作,天益染织厂(后改名为“上海天益色织厂”)是其中之一,并率先取得了研发成功。
上海档案馆馆藏上海市纺织工业局1962年5月5日签发的题为《为布置棉“的确凉”色织夫绸衬衫的紧急通知》(编号B134-6-661-12)一文称:“顷接广州交易会电报谓,对外成交5050棉‘的确凉’色织夫绸衬衫180打,并要求在6月中旬交货。为此,5月3日下午在产品研究室召开紧急会议,商议生产安排等有关问题。”这是目前发现的可证明“的确凉”产品最早出口时间的官方资料,说明上海纺织工业1962年已可以批量出口“的确凉”织物和衬衫等产品了。
以天益染织厂为例,该厂自1964年起成为了以生产“的确凉”为主的薄型织物出口专厂,产品主要出口我国香港地区及东南亚国家;在色织化纤混纺产品风靡市场的20世纪七八十年代,该厂首创了具有丝绒风格的烂花色织涤棉织物、16.7 tex强捻纱色织涤棉巴里纱、经纬纱皆为31.25 tex×4的色织膨体装饰布等新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都获得了良好的赞誉[10]。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赋予纺织工业的任务:一是满足人民衣被需求,二是为国民经济建设积累资金。因此,研制生产在国际市场上适销对路的纺织产品,出口换汇,一直是计划经济时期纺织工业的一项重要任务。除上海外,北京和天津的纺织企业也开展过将进口聚酯纤维加工成“的确凉”产品出口创汇的经营活动。北京档案馆馆藏北京市纺织工业局1964年2月3日签发的《关于色织夫绸、色织“的确凉”执行标准》(编号143-001-00661-00123)一文显示,北京光华染织厂和北京印染厂当时已开始生产“的确凉”。北京档案馆馆藏北京光华织布厂1964年11月9日向北京市纺织工业局呈送的《关于出口色织的确凉棉纱供应问题的报告》(编号143-001-00102-0092)一文显示,该厂用于织造“的确凉”织物的聚酯纤维是从日本和英国进口的。上海地方志记载:1962年进口涤纶短纤维供应工厂价格为19.82元/kg,1965年降至16元/kg,1972年再降至11元/kg;尽管如此,外贸部门和原料经营单位仍还有利润空间[11]。此外,天津档案馆馆藏《出口棉的确凉规化》(编号401206800-X0053-C-002217-025)和《出口化纤和棉的确凉规划意见》(编号401206800-X0053-C-002217-015)等档案也显示,天津棉纺五厂和国营天津印染厂等企业同期也生产出口“的确凉”产品。
自古以来,我国的纺织原料主要依赖棉花,但我国的棉花产量从未能满足过需求。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做出了多重努力,鼓励多产棉花,但我国棉花产量仍只能维持在200万t左右,距纺织原料应满足人民衣被需求的要求相去甚远。为保证基本的人民衣被需求,1954年9月14日,政务院颁布《关于实行棉布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命令自1954年9月15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棉布的统购和统销,按每人每年5.33~6.67 m(16~20尺)的标准给城市人口发放布票[12]1238。这在当时应是无奈之举。
我国开始生产出口“的确凉”后,为缓解国内纺织品供应紧张的状况,国家拿出了一部分出口“的确凉”转内销,且无需凭布票供应,实行先到先得的市场化购买规则。厌烦了长期穿用皱皱巴巴棉质服装的人民群众极度喜爱这刚刚问世的“的确凉”,致使可供市场销售的“的确凉”供不应求,极为紧俏。当年,只要有商店出售“的确凉”产品,就会造成排队抢购。1968年8月18日,上海南京西路红缨服装店出售“的确凉”衬衫时,因人多拥挤,一时间秩序混乱,造成了1死6伤的踩踏惨剧[13]。
当今的纸媒和互联网上,有非常多的文章记录当时的人们是何等地钟爱“的确凉”。例如,2004年第3期《纵横》杂志刊登了题为《我的第一件“的确良”衬衣》[14]的文章,作者刘心格朴实、生动、感人地记述了他梦求一套“的确凉”军服而不得,后又为求购2 m(6尺)“的确凉”布料而费尽周折的往事,把那段历史记录得十分鲜活。
北京档案馆馆藏《北京市西单百货商场关于上海新颖产品烂花的确凉首次在京展销概况的展销报告》(编号316-002-00299-00066),纪录了1981年6月15—19日上海第七印染厂、上海第三织布厂、上海第二棉纺厂和北京西单百货商场等单位在京联合举办上海“翎兰牌”烂花“的确凉”首次展销活动的盛况。该文称,正式展销的前两天,736家单位、1 743人次参观了预展,其中纺织工业部郝建秀部长以及全国总工会和北京市的领导参观了预展并给予了指导。15日一开门,顾客便蜂拥而入,都涌向展销专柜。他们对上海产品的反映都较好,认为花型多、样式新,色彩协调、价格合理。五天的展销,顾客数量逐日增加,从第一天的三四千人上升到后来的上万人。为了满足群众需要,减少顾客等候时间,展销活动还采取了提前开门、推迟关门、多摊投放等措施,将原来的2摊售货改为6摊售货,并设立单一品种专柜。很多顾客排长队争相购买,产品受到本市和外地顾客的欢迎。甚至展销结束后,还有不少顾客前来询问。
以上几例都能让人感受到当时的国人对“的确凉”是何等地钟爱有加。
“的确凉”进入我国时,我国正处于经济欠发达、物质较匮乏的时期。作为一种刚刚诞生且具有革命性和创新性的奇货,当时的每位国人都无法拒绝它的时髦和紧俏所带来的诱惑。同时,“的确凉”又是大众消费品和出口产品,对我国当时的社会和经济活动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主要贡献如下。
衣食住行,这四个字体现了国人对基本生活需求重要性的排序。衣,之所以排在首位,原因在于它不仅能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求,还能展现人的精神风貌。“的确凉”的问世使人类服装长期以来存在的易褶皱、起毛起球、难保形等诸多问题得到了根本性解决,因而受到世人喜爱。自进入我国起,“的确凉”就在国人中掀起了强烈而持久的时尚热潮,人们以能穿着“的确凉”服装而感到骄傲、自豪,这着实为那时的人们增加了很大的物质满足感。
20世纪5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确凉”一直是国际市场上的畅销产品。自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我国纺织工业采用引进聚酯纤维,加工成“的确凉”织物或成衣再出口的方式,为国家赚取了大量外汇,有力地支援了国家的各项建设。
20世纪60年代末,鉴于官兵喜爱“的确凉”服装且国内已有一定的生产技术基础,中国人民解放军决定采用“的确凉”布料换装新式军服。为此,解放军总后勤部于1969年8月27日向当时的军委办事组呈报了《关于建设合成纤维化工厂的请示报告》[1],拟在湖南岳阳和湖北蒲圻建设石油化工联合企业,生产涤纶、锦纶、腈纶等化纤原料和军服布料。1969年9月7日,经中央军委同意,国务院批准建设岳阳石油化工联合企业,生产“的确凉”军服布料。解放军总后勤部随即成立“2348工程指挥部”,组织国内权威的石油化工科研、设计和生产单位,进行工艺、设备、产品、厂房及配套公用设施的研究与设计[15]112-113。
1969年9月至1974年,在相距百里的3个工地上,来自军队和地方的诸多施工单位近10万人参加了建设[16]。1970年9月20日和10月25日,涤纶短纤维和棉型锦纶短纤维两条生产线先后竣工并试车成功。1971年5月7日,炼油、锦纶长丝、弹力丝、己内酰胺等装置均试车成功;5月15日,炼油、化工、化纤和纺织等整个工艺流程全部打通。1971年9月20日,总后勤部向军委报告,岳阳石油化工联合企业年炼制原油250万t,用炼厂气提取20多种化工原料15万t,年产涤纶5 000 t、锦纶5 000 t、腈纶1万t;年产4 000万m军服布料,可供全军官兵每人2套军服;年产解放胶鞋和汽车轮胎用3种合成橡胶2.8万t;总投资约7亿元,职工3万人,年产值约17亿元[17]。
1969年起,原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主持了新式军服的研制,确定了采用质量分数分别为50%涤纶、17%锦纶和33%棉花混纺制成平纹布的面料方案,所用涤纶、锦纶和棉花全部国产;1971年6月4日,总后勤部批准“涤锦棉三元混纺”布料军服定型并命名为“71式军服”;该式军服1973年即装备了全军[18];后勤机关专门为其配发了使用保养说明书(图3)。71式军服衣型质朴大气、草绿色服装与红星红旗服饰搭配鲜明、质感平实且滑爽挺阔,加之穿着它的官兵军姿挺拔、军容威整,由此“的确凉”军服热潮涌起并持续到了20世纪80年代。
图3 “的确凉”军服使用保养说明书Fig.3 ‘DIQUELIANG’ military uniform maintenance instructions
由于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也是“的确凉”的粉丝,而且也需要上街排队购买“的确凉”产品。于是,人民群众钟爱“的确凉”而又得之不易的这件事引起了毛泽东的关注。
跟身边周末外出的工作人员唠家常,是毛泽东搞社会调查的一种方法,借此他能了解一些真实的社会生活。1971年8月,毛泽东到南方视察。在长沙,一位工作人员过完周末回来便兴冲冲地告诉毛泽东,她千辛万苦地排了半天队,终于买到了一条“的确凉”裤子,毛泽东对此感到惊讶。他问周恩来:“为什么不能多生产一点?”周恩来说:“我们没有这个技术,还不能生产。”毛泽东又问:“能不能买?”周恩来说:“当然可以。”[19]9于是,周恩来马上安排自己的工业秘书顾明,请李先念、余秋里立即研究引进化纤生产设备一事[20]。
1972年1月初,国家计委组织轻工业部、燃料化学工业部、商业部和外贸部商议引进化纤、化肥成套生产设备一事。时任轻工业部计划组副组长的陈锦华负责起草给中央的请示报告。时任轻工业部部长钱之光要求陈锦华,此事对发展纺织工业意义重大,尽快办。在国务院主管领导组织专门讨论的基础上,陈锦华起草了《关于进口成套化纤、化肥技术设备的报告》。报告建议,进口4套化纤装置和2套化肥装置,约需4亿美元。报告里直接回应了毛泽东的关切,投产后可年产“的确凉”布料6.3亿m(19亿尺),能更好地满足城乡人民对“的确凉”的需求。这也是这份重要报告中唯一提及的具体问题[19]9。1972年2月5日,毛泽东圈阅批准了该报告(图4)。
图4 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关于引进成套设备的批示Fig.4 Instructions from Mao Zedong and other central leaders on introducing complete sets of equipment
得知中央决定引进化纤、化肥生产装置后,冶金、机械和铁路等部门也纷纷要求引进各自所需的先进生产设备。西方国家也希望向我国出口技术设备。由此,中央决定扩大引进规模。1973年1月5日,国家计委向国务院提交了《关于增加设备进口、扩大经济交流的请示报告》,建议未来3~5年用汇43亿美元,引进国外成套生产装置,建设26个大型工业基础项目。上海石油化工总厂、四川维尼纶厂、辽阳石油化纤总厂和天津石油化纤总厂,即“四大化纤”是这26个项目中的重点项目。因用汇总额为43亿美元,故该方案后被称为“四三方案”。
在毛泽东的直接指示和领导下[21],在周恩来、邓小平、李先念等的谋划、关怀下,“四三方案”得到了很好的制定和实施。从1974年元旦上海石油化工总厂破土动工至1984年元旦天津石油化纤总厂交付投产,历时10年的“四大化纤”建设圆满落幕。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聚酯切片和涤纶的年产能就达到了20万t;合成纤维及原料的生产技术水平和产能规模,都上了一个很大的台阶[22]。1983年12月1日,商业部通告:本日起,棉布、絮棉敞开供应;1984年不发布票和絮棉票[12]1284。它标志着我国实施了整整30年的布票制度正式终结,人民衣被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的历史性难题从此得到了彻底解决。这是“四大化纤”建设的直接成就。
同期,“四三方案”的其他22个项目也都顺利建成,并在各自行业领域内发挥着重要作用。
综上,作者认为,“的确凉”对那个时代我国的技术、经济与社会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发挥的作用是非常积极的。
从纤维的利用和技术的变迁看,7 000多年的人类纺织史上发生过3次服装面料技术革命,即天然纤维面料技术革命、人造丝面料技术革命和合成纤维面料技术革命。“的确凉”作为最早期聚酯纤维混纺织物在中国内地的代名词和标志,让合成纤维面料技术革命带给我们的历史影响不可磨灭。
“2348工程”的建设意义非凡。以其生产的“涤锦棉三元混纺”布料制成的71式“的确凉”军服成功换装,军服质量减小,耐穿和保形性及色牢度大幅提高,增强了军威,结束了我军官兵穿着纯棉质布料军服的历史[16]112-113。更为重要的是,其探索获得的自主建设和管理现代大型合成纤维企业的经验,为党中央决心制定实施“四三方案”和建设“四大化纤”,提供了有力的决策支持。
毛泽东关注到人民群众钟爱供应紧张的“的确凉”并动议引进生产设备[21]30,使“四大化纤”这项中华民族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事业得以成功建设。作为直接动因,“的确凉”功不可没。
有学者认为,“四三方案”制定、实施的过程,也是批判极“左”思潮,扫除阻碍对外开放理论障碍的过程。“四三方案”的建设成果,不仅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21]30,还对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据此,“四三方案”可以说是改革开放的前奏[23],作为其缘起,“的确凉”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期刊采编平台
中国知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