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 盼,徐 慧,骆安胜,马晓燕,陈 曦
(宁夏回族自治区应对气候变化与机动车污染防治中心,宁夏 银川 750001)
随着各国对全球气候变化认识的深入,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已成为实现《巴黎协定》目标最紧迫的措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最高的国家,我国提出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战略目标,并先后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等顶层设计文件,并逐步完善“1+N”政策体系,标志着我国碳排放控制工作正在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由以强度为主的控制模式正向强度与总量并重进行转变,并将逐步过渡到以总量控制、总量减排为主的模式。
企业既是经济活动主体,又是碳排放主体,所以不管是碳减排的行政命令,还是基于行政约束而创立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最直接的管控对象或者责任主体都是企业。在此背景下,企业建立完善的碳排放管理体系,及时掌握碳排放控制政策、根据最新要求及时调整管理策略与措施、全方面提升管理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报告》显示,第一个履约周期内,共847家重点排放单位存在碳排放配额(以下简称“配额”)缺口,缺口总量约为1.88亿吨,存在配额缺口的重点排放单位占实际发放配额重点排放单位数量的42.12%,配额缺口占碳市场2019—2020年度覆盖碳排放总量的4.18%[1]。根据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核查情况来看,第一个履约周期配额存在缺口的重点排放单位,大多存在燃煤元素碳含量未按要求开展实测而采用惩罚性缺省值的情形,这表明了上述企业碳排放管理能力的欠缺。随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建设的大力推进,对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数据质量的要求也在显著提高,尤其是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即将扩大,科学有效的企业碳排放管理体系对于重点排放单位越发重要,相关的研究也在逐渐兴起。因此,对目前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梳理总结,对实践情况进行案例分析,为国内企业碳排放管理体系后续的深入研究与应用以及企业碳排放管理提供更准确、完整、可信的数据支撑。
政府对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重视度的提高,显著促进了碳排放领域的研究,碳排放管理相关研究工作也在逐渐兴起。本文利用“中国知网”的检索与分析功能,通过锁定“关键词”的方式进行检索,并基于检索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初步总结得到相关领域的研究发展趋势。以“碳排放”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对象包括学术期刊、学位论文、会议、标准、成果五大库,下同)。检索结果显示,自1996年以来,共检出文献17 560篇(见图1)。从年际文献量变化趋势来看,2005年以前,相关文献数量较少;2006年开始逐渐增长,尤其是从2009年开始,文献数量显著增加。2009年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发展历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年,一是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于2009年12月召开,超过85个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参与此次会议,可见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紧迫性。二是我国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前首次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具体目标,使应对气候变化、二氧化碳减排首次被公众知悉,也使我国在碳排放领域的相关研究进入了快车道。2012年文献量首次突破1 000篇,到2020年,年度文献量均维持在1 100~1 400篇左右。与此同时,我国碳市场、温室气体清单、碳排放核算与核查等相关工作也逐步经历了顶层设计、试点示范、经验总结推广等过程,相关研究工作方兴未艾。自2020年9月份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来,围绕碳排放核算与预测、碳达峰碳中和实施路径、碳排放预算、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等领域的相关研究逐渐成为热点,相关文献数量也在2022年达到2 228篇,而仅2023年1月1日至4月25日,相关文献量就达到了2 098篇(占2022年总量的94%),初步预测2023年全年文献量定会明显高于2022年,这意味着碳排放相关研究还将持续增加。
以“碳管理”为关键词进行检索,1996年—2023年4月共检出文献141篇,文献数量年际间变化趋势与“碳排放”为关键词的检索结果基本一致(见图2)。最早检出的文献发表年份为2007年,之后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到2010年之后基本维持在10篇左右,2021年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后,企业在碳管理方面的弊端与不足逐渐暴露,对该领域的关注度和研究也随之迅速提升,2022年度检出文献22篇,数量远高于前些年,而且随着后续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的扩大,对碳管理的相关研究将进一步拓展。另外,“碳管理”检出文献量占“碳排放”检出文献量的比例近些年一直在0.3%~1%之间,这也说明在碳排放相关研究中,碳管理领域研究占比一直较小,但近两年呈现显著上升态势,说明对碳管理的研究热度在持续提升。
图2 知网关键词为“碳管理”的文献搜索统计
企业碳排放管理体系目前并未见权威定义或解释。早在2012年,樊威在对欧美企业开展内部碳排放监督管理的研究中,从碳排放管理与企业生产经营融合的角度,提出碳排放的内部监控是企业技术管理的重要内容,是积极开展风险管理的基本要素之一[2]。内部监控体系通常被设计为将碳排放监管措施与企业的工作流程进行整合,以确保其对生产和商业活动的有效掌控。段艺等从碳与能源的关系角度开展研究,认为碳排放管理体系是企业在能源管理建设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专门针对温室气体排放管控的管理体系及管理过程,同时提出碳排放管理体系的构成应包括能源和碳排放管理领导小组、碳排放管理责任人及碳排放管理办公室[3]。但这一观点将碳排放管理仅仅约束在了能源层面,且碳排放管理体系的构成也仅包括人这一个层面,具有局限性。李蕊等以大型电力集团为对象,研究提出构建碳管理体系,重点要从完善碳管理组织架构、建立健全碳管理制度体系、完善碳排放数据统计核算体系、提高集团碳管理效率、加强碳管理能力建设及积极探索合作等六个方面开展[4]。李洪博等提出企业碳排放管理体系应涵盖政策规章制度体系、碳排放管理组织机构、碳资产财务管理体系、碳排放信息管理平台、支持服务体系和监督管理机制六大组成部分[5]。方群等在对国内十大水泥集团碳排放管理体系及能力建设情况调研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水泥集团碳排放管理体系应由碳资产管理体系与碳排放数据管理体系组成[6]。赵禹程等以钢铁行业为对象,以碳资产管理为切入点,初步提出构建以低碳管理、资产开发、市场交易、碳中和综合服务、碳金融和行业研究为一体的六维碳资产管理体系[7]。刘然等从物流企业碳排放管理体系的具体内容和建立步骤出发,提出碳排放管理体系主要包括目的、范围和总体要求,以及应通过分析策划、实施与控制、绩效评价、管理评审和持续改进等步骤建立和完善[8]。方红燕等将汽车行业碳排放管理体系的核心聚焦在碳排放核算体系(核算边界、排放源、排放气体种类及数据来源)进行了初步研究[9]。
尽管不同的研究人员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碳排放管理体系的认识不尽相同,但可以明显看出针对企业碳排放管理体系的研究在逐渐深入。纵向来看,研究角度从能源与碳排放的结合,逐渐转到专门针对碳排放的管理;研究所涵盖的内容也从专注碳排放环节的管理逐步延伸到碳排放与碳资产协同管理。横向来看,研究涉及的企业类型也从电力拓展到水泥、钢铁等工业企业,更是涉及物流等服务业企业。作为建立碳排放管理方针、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过程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笔者认为碳排放管理体系在框架上应包含企业碳排放管理的制度与机制、机构与人员、设备与仪器及监督与改进等核心要素,以支撑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与持续改善。涉及企业的业务应紧密围绕碳排放数据管理这一核心,积极衔接设备管理、监测统计、核算核查和配额履约等关键环节,形成完整的碳排放管理体系,其具体构成如图3所示。
图3 企业碳排放管理体系构成示意图
标准化是推动碳排放管理体系建设与普及的重要途径。在碳排放管理体系标准化研究方面,陈亮等系统梳理了国际碳排放管理领域的标准化工作进展及发展趋势,总结了我国参与国际标准化、国内标委会以及国内相关标准研制等方面的工作与进展,提出要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相关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工作,发挥标准化的重要支撑作用[10]。杨雷等通过梳理我国当前实施的碳排放管理标准,采用三维坐标系,以标准性质、应用主体和全生命周期3种分类方法分别为坐标,按标准性质划分了核算/评价标准、报告/核查标准、基准值/先进值技术标准,按应用主体划分包括区域层面、行业/项目层面、产品/设备层面及服务层面,按全生命周期划分包括生产/建设阶段和运营/用能阶段,共同作用构建了我国碳排放管理标准体系框架,同时指出我国企业碳排放管理体系下一步应重点完善的44类标准项目,并提出了完善碳排放管理标准体系的三步走实施路径,即2020年前主要实现系统化、2025年前实现规范化及2030年前实现标准化[11]。
目前,我国围绕碳排放核算、核查、基准值/先进值以及体系建设等方面制定了多项标准与规范(见表1),包含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但更多的是以指南为主的技术规范。碳排放管理体系标准化工作也逐步显现了由点到线的布局,再到面的系统化呈现,极大推动了我国企业碳排放管理的实施。从已发布的标准与规范来看,主要集中在核算领域,基本覆盖了区域、行业(企业)、产品和项目等层面,有效支撑了全国及试点碳排放权交易、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等工作。当然,在具体实践中,众多的核算标准与规范存在边界范围、排放源界定、温室气体种类及排放因子取值等不一致的问题,不仅存在于不同层面,也存在于全国碳市场与试点省、市碳市场之间,使得整体核算工作显得较为繁杂和混乱。
信息化作为现代管理的重要手段,在碳排放管理中的探索与实践也在逐渐增加。早在“十二五”时期,国家及各省(市)应对气候变化主管部门就在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支持下开展了“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直报系统”的开发建设工作。在2020年度重点排放单位温室气体排放管理工作中,首次将碳排放信息化系统嵌入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系统性应用于全国碳市场覆盖的重点排放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报告、核查等工作中,在碳排放管理领域初步实现了数据质量控制计划制定、排放报告报送、核查等工作的信息化。2023年,生态环境部正式启用了“全国碳市场管理平台”,标志着我国碳排放管理的信息化工作正式步入新阶段。
在微观层面,基于信息化、数字化在优化流程管理、高速数字传输及高效数据处理等方面的优势,不少研究人员对碳排放管理领域的信息化进行了研究与实践,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效。汪振双等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以BIM为技术核心,以B/S为网络,搭建了建筑材料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信息化集成管理体系,可以实现建筑材料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集成管理[12]。吕珺综合运用IoT、AI、大数据及5G等数字化技术,提出构建基于碳盘查数据库的“三个模块、四个层面、八大功能”的集团企业碳资产数字化管理体系,该系统可更加凸显信息共享的优势,有助于打通企业内、外部信息壁垒,形成业务流、碳流和资金流的联动效应,提高碳资产管理效率[13]。段慧等研究提出了针对发电企业的碳排放数据自动采集与核算系统,具有数据自动采集、手工填报、数据校核、自动核算与报告生成等核心功能,可有效提升企业碳排放管理效率[14]。郑磊设计提出了一套碳交易系统的基本框架,具有排放管理、配额管理、CCER管理、交易管理及履约管理等功能模块,可实现碳排放管理与配额履约管理的有效衔接[15]。中国华电集团作为较早将信息化引入碳排放管理的大型企业,在2019年上线了基于生产实时数据的碳排放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以碳排放数据管理为核心,通过设定标准化的业务流程和规范化的统计核算方法,有效保障了数据的准确性和统一性,基层企业工作量减少了80%以上,显著提升了碳排放管理的工作效率[16]。另外,为充分发挥信息可追溯、预防数据造假方面的优势,浙江省嘉兴市研发推广应用了“煤样一链管”数字化管理平台,具备“一码”溯源、“一屏”统揽、“两端”配合和“四目”监控的功能,可实现例行检测、委外检测及标样检测等各类监测,从任务安排、样品交接、样品分析、质控分析到报告生成等全流程管理,虽然目前无法实现检测数据到平台的自动传输,但显著提高了数据的可追溯性和控排企业碳排放监管业务的程序化、规范化与标准化水平[17]。
整体来看,信息化作为提升碳排放管理效率的手段,在碳排放管理领域的渗透正在逐渐加快。现有碳排放管理信息化系统大都建立在数据采集、排放量计算、结果分析和信息流转等核心功能基础之上,并根据不同的数据用途呈现出不同的功能形式。
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深入实施,针对企业碳排放管理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正在兴起,近两年在“中国知网”中以“碳管理”为关键词的文献检出量显著上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可得出以下结论:(1)在内涵上,碳排放管理体系应该实现体系框架与业务内容的统一,在框架上应涵盖企业碳排放管理的制度与机制、机构与人员、设备与仪器及监督与改进等核心要素;在设计的业务方面,应围绕碳排放数据管理,积极衔接设备管理、监测统计、核算核查、配额履约等关键环节,形成完整的碳排放管理体系。(2)我国碳排放管理体系标准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在碳排放核算、核查、基准值/先进值以及体系建设等方面制定了多项标准与规范,标准体系逐步完善,有效推动了我国碳排放管理工作的实施,但存在核算标准与规范的边界范围、排放源界定、温室气体种类、排放因子取值等不一致的问题。(3)信息化在企业碳排放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在加快拓展,既包括监管层面,也包括企业微观层面,且应用目的也从数据采集、处理等为了提升工作效率的基础功能,逐步向可追溯、防篡改及防造假等数据的真实性保障功能延伸。
尽管我国碳排放管理体系研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从实践来看,仍然还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进一步加大研究与推广力度,主要体现在:(1)企业碳排放核算标准与规范需尽快统一,尤其是在涉及边界范围、排放源界定、温室气体种类及排放因子取值等核心问题上,标准与规范的差异将直接导致碳排放核算结果产生巨大差异,极易造成混乱,不利于碳排放管理工作的推行。(2)加快已有团体标准和地方标准的研究、整合和提升,尽快出台碳排放管理体系相关国家标准;将碳排放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纳入企业整体体系建设框架内,并加快实施贯标工作,全面提升企业碳排放管理能力与水平。(3)全面推动碳排放管理的信息化,尤其是要积极探索区块链、大数据分析及5G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碳排放管理中的应用,使信息化成为碳排放管理的利器。(4)重点排放企业要加快对碳排放管理相关领域的关注与研究,尽早建立并完善符合自身特点的碳排放管理体系,全面提升碳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