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君鹏
黄热病主要爆发在南方
美国建国之后,南北双方的发展理念日渐分歧。北方认为应当走工业化道路,主张废除奴隶制;而南方则坚持发展种植园经济,大力倡导奴隶制,一场内战于1861年4月不可避免地爆发了。最终,北方在战争中获胜。其实,影响战争结局的,除了政治理念、经济基础、军事实力外,还有传染病。
美国内战的主战场在美国南部,这里河水密布,夏季潮湿闷热,传染病多发,最常见的有黄热病、疟疾等。
黄热病因奴隶贸易由非洲传入美洲。最初它曾在全美国范围内流行。随着北方奴隶贸易的衰落,黄热病在美国北部发病率逐渐走低,而在南方则多次爆发。仅在南部海港城市新奥尔良,内战前30年间就爆发了12次黄热病疫情,导致2万多人死亡。慢慢地,南方人发现,外地人得了此病之后,死亡率远超本地人。他们以为是外地人不适应南方的气候和水土的缘故,并没意识到这是因为南方多次发生黄热病,以致本地人对此有了一定的免疫能力。
1862年,北方军队占领了新奥尔良,南方朝野都预计黄热病将很快在北方占领军中暴发,从而重创北方军队。进而他们推断,新奥尔良将会面临棺材极度紧缺的局面。但他们没有料到的是,北方军队已有应对传染病的经验。
早在战争爆发之初,北方即有大量士兵感染传染病,或者死亡,或者病倒。针对这种情况,北方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比如隔离患者;研制廉价又有效的消毒剂,在城市、军营等地广泛消毒,杀灭蚊虫;在保证军粮主食充足的基础上增加蔬菜、黄油等食品的供应;兴建通风良好的军医院,在军队中大规模接种疫苗;教育士兵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喝不干净的水,等等。这些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北方军队占领新奥尔良之后,也采取了科学有效的措施防控黄热病,比如:在距离新奥尔良市70英里的交通要道设立检查站,卫生官员检查前往新奥尔良的所有人员,在城市中进行彻底消毒,疏通排水沟、运河,等等。新奥尔良没有再次暴发黄热病疫情。
南軍曾“投毒”于北方
1863年,南方军队在战场上渐显颓势。为了挽回败局,在南方政府的默许之下,一位医生利用自己的专长制订了一项计划:派人悄悄地将黄热病患者的衣服和用品散步到北方多地,希望此举能在北方引起一场黄热病大流行,从而改变战争形势。当时医学界还没有认识到,黄热病毒是通过伊蚊叮咬传播的。北方水域较少,气候又不像南方那么炎热,蚊子自然不多,所以这个行动失败了。
双方75万人死亡,大部分死于传染病
疟疾也是从非洲传播到美洲的。北方在战前就有两家制药厂,生产治疗疟疾的特效药——奎宁。而南方工业基础落后,难以大批量地生产奎宁,所以只能从欧洲进口。战争刚刚爆发,林肯总统就宣布对南方叛乱各州实施海上封锁,使得南方获得奎宁的难度加大,难以有效地阻止疟疾的传播。
南方也曾努力控制传染病的传播,但是自身工业基础薄弱,经济落后,药品和疫苗的数量和质量都难以保证,加上不重视占人口比重较大的黑人的健康,使得传染病控制工作成效有限。随着时间的推移,北方的优势逐渐明显,最终内战以北方获胜而告终。南北战争历时4年。战后统计数据显示,在死亡的75万士兵中,大部分死于疾病,其中最大的病因就是传染病。可以说,传染病直接影响了美国内战的走向。
(摘自《文史博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