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期高校毕业生留肇就业研究

2024-02-20 04:02梁燕龙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4年1期
关键词:肇庆市肇庆毕业生

□文/梁燕龙

(肇庆学院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学院 广东·肇庆)

[提要]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推动肇庆高校毕业生留肇就业能够促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与助力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方式,分析当前肇庆市高校毕业生留肇就业存在的困境及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

“十四五”规划(2021-2026 年)向省会及以下中小城市提出要求,不得在落户方面对职业院校与高校毕业生造成制约,使一些能力强、素质高的流动人口能在读书所在地有稳定的工作与生活。在经济建设中,不同地区差距较大,一二线城市成为高学历人才的汇聚地,三四线城市则难以留住优秀人才,甚至面临着严重的人才流失问题,这种情况甚至发生在东部发达地区的三四线城市中。在整个劳动力市场中,高校毕业生无疑是“新鲜血液”,但由于这一群体流失率比较高,城市存在严重的人才缺口,经济社会难以实现稳步发展。位于广东省中西部的肇庆市作为居于珠江三角洲的一个三线城市,同样面临人才流失的困扰,人才流动呈现“近水楼台难得月”的尴尬现象。为了更好地解决肇庆市人才流失及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应当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进行合理引导,尽量保证毕业生能留在本市,为其就业与发展提供可行路径。

一、高校毕业生留肇就业的重要意义

(一)促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近年来,肇庆市政府的招商引资、产业落地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如小鹏汽车、宁德时代等大企业先后在肇庆落地,为此需要提供人才用工保障。后疫情时期,肇庆市高校毕业生不断大量流失,第三方教育质量评估机构麦可思研究院撰写的“2022 届大学生就业报告”表明,相比2021 届毕业生,更多的2022 届毕业生选择到新一线和二线城市发展。其中,2022 届高校毕业生中,近四成毕业生流向新一线城市。而肇庆作为三线城市,在后疫情期间肇庆高校毕业生留肇就业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理性流动,能有效减少新一线、二线城市“人才过剩”与三线、四线城市“有业不就”的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肇庆高校毕业生留肇就业能够促进地方经济均衡发展,对广佛肇同城、粤港澳大湾区减少等国家战略具有整体促进作用。在后疫情期间,从国家层面来看,倡导肇庆高校毕业生留肇就业,是对广东省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模式的完善。充分发挥肇庆高校毕业生留肇就业的主导性,有助于为肇庆市发展提供充足的高素质人才,这是区域内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在后疫情时代,高校毕业生如果能大量留肇,将对肇庆市经济及社会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缓解社会就业压力。2020 年以来,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反复,经济增速放缓,就业市场不景气,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攀升。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20~2022 年《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一线、二线大城市就业竞争激烈,而肇庆市高校毕业生中的大多数曾就读于大专院校或普通高校,不能在大城市落实就业或创业计划。正处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肇庆对人才需求迫切,在后疫情时代,肇庆高校毕业生如果能在肇庆市基层选择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或是在这里创业,不至于被卷入激烈的竞争中,也能充分发挥出自身特长,留在肇庆发挥自己专业特点,从而缓解社会就业压力。

(三)帮助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根据肇庆市高校毕业生户籍数据,在毕业生中有25%~30%来自肇庆市,如果这部分肇庆市户籍肇庆高校毕业生能够留在肇庆就业,与来自其他地区的高校毕业生相比,更能展现自身优势,实现人生价值。一是肇庆市户籍肇庆高校毕业生对肇庆地域、环境、特点、风俗习惯更为了解,从而能够较好融入肇庆当地;二是肇庆市户籍肇庆高校毕业生的亲戚朋友基本在肇庆,能够获得就业中需要的情感交流或资金的支持,能够更好地在肇庆市市区、县城、乡村等地域的企业单位中发挥自身知识与才能;三是肇庆市户籍肇庆高校毕业生拥有相关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在后疫情时代运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创新工作方式,甚至创新乡村相关产业的融合。因此,后疫情时期肇庆高校毕业生留肇就业对帮助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二、后疫情时期高校毕业生留肇就业意愿调查

为更好地了解后疫情时期肇庆市高校毕业生留肇就业意愿及相关影响因素,本次采用调问卷与访谈的方式。在肇庆学院、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两所肇庆市高校中随机抽取毕业生进行填写,本次共发放问卷430 份,回收有效问卷420 份。在调查过程中,根据所得调查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

(一)就业意愿情况。在“毕业后,您会选择直接就业、继续深造或其他?”问题中,有73.81%被调查者选择“直接就业”,选择“继续深造”占16.19%,选择“其他”占10%。从上述就业意愿调查中可发现,受疫情的影响,一些行业面临行业寒冬,各类型企业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致使就业岗位减少,增加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难,因此部分学生选择继续深造,也有部分毕业生则选择在家里考公考编。

(二)就业单位选择情况。在“毕业后,您会选择什么类型就业单位?”问题中,有15%被调查者选择“党政机关”,选择“事业单位”的占20%,选择“国有企业”的占25%,选择“私营企业”的占16%,也有一定的毕业生选择了“外资合资企业”“自主创业”,占比分别为14%、4%,有6%的毕业生选择的是“其他”。在上述就业单位选择调查中可发现,“求稳”仍然是大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关键词。

(三)留肇就业意愿选择。在调查中已设相关选项,将高校毕业生的户籍地做好分类。其中,户籍地在肇庆的毕业生为100 人,占23.81%;户籍地在粤西地区占42.85%;粤北地区占7.14%;粤东地区占23.23%;其他占2.97%。从上述毕业生户籍地调查中可发现,有部分学生户籍地集中在肇庆市内。

在问及“是否愿意留肇就业”问题时,有31.5%被调查者选择“愿意留肇就业”,其中有65%是肇庆市户籍;选择“不愿意”的占34.8%,选择“无所谓,看具体工作”的占33.7%。从上述留肇就业意愿调查中发现,大学生群体相较于选择就业城市,希望能从大城市中找到理想的工作,如果所在城市的工作岗位有足够的吸引力,就会毅然决然地留在这里。

在问及“大学生群体更趋向哪些城市”问题时,有29.5%被调查者选择“肇庆”,选择“广州、深圳”的占53.2%,选择“其他广东省城市”的占17.3%。从调查数据显示,绝大部分被调查大学生希望留在广东省内就业,因为肇庆市高校毕业生的户籍绝大部分是广东省内的,学生不愿就业地方离家太远,其中一线、二线城市对大学生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同时也有部分同学倾向于在肇庆市就业。

三、高校毕业生留肇就业困境及原因

后疫情时期,就业环境异常复杂,肇庆高校毕业生在找工作过程中面临严峻挑战,如“不愿留肇”“留肇难”“立足难”“出彩难”等,这都不利于肇庆高校毕业生留肇就业。

(一)“不愿留肇”的肇庆高校毕业生是多数。尽管后疫情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但肇庆高校毕业生“不愿留肇”等问题依然存在。近年来,肇庆市落地招商、出台多项措施鼓励大中院校毕业生留肇发展,但真正积极留肇求职的肇庆高校毕业生不多。一是肇庆高校毕业生并没有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有些大学生在就业方面向往大城市,希望能有优越的工作环境。不平衡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客观情况,城市与城市之间收入相差悬殊,导致大学生不愿意选择三四线城市,希望能在一二线城市找到一份工资高、待遇好的工作,包括广州、北京等城市,这些城市就业竞争尤为激烈。二是受到肇庆高校毕业生家庭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毕业生家庭认为大学生毕业后应返家就业,能够给予大学生各方面支持;部分毕业生家庭则认为大学生毕业后去大城市的事业单位、公司、企业等单位就职,能够获得较多的发展空间。当受到这样的观念和氛围影响,也就打消了计划留肇就业的大学生的念头。三是肇庆市在经济发展、就业选择等方面都无法与一二线城市相提并论,如就业行业的范围窄、就业岗位不够多、发展机会不多,这些均让很多计划留肇就业大学生止步不前。

(二)“留肇成功就业”的肇庆高校毕业生是少数。后疫情期间,有一部分肇庆高校毕业生计划选择留肇求职,但仍然面临着“成功留肇就业”问题。一是连续三年受到疫情影响,个体工商户与企业的发展举步维艰,承受着巨大风险,中小企业更是如此,在严格防控疫情背景下员工数量持续减少,停工停厂现象频繁发生,绝大多数企业不得不对招聘用工策略进行调整,甚至做出裁员与缩招决定。二是肇庆高校毕业生对肇庆市事业单位、中小企业及基层岗位并没有制定长期职业发展规划,在具体工作中大学生不熟悉本专业的薪资待遇、行业发展、发展空间等方面现状,不少毕业生认为看不到前途,同时工作积极性差。三是供需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一部分毕业生尽管能在本市找到工作,但专业不匹配,才华得不到施展,导致严重的人才浪费,这种情况在文科专业毕业生身上的表现更为突出,理工科专业毕业生相对较好。有些岗位工资高,但对从业人员提出较高的技术要求,也有些岗位压力大、条件差,难以吸引毕业生注意,但一些环境好、要求低的岗位就业竞争较为激烈。

(三)“留肇出彩就业”的肇庆高校毕业生是少数。不少肇庆高校毕业生留肇后并没有发挥真正的价值。一是留肇就业的制度政策体系尚未健全,肇庆高校毕业生留肇就业的施展空间不够广阔。例如,本地部分工作岗位并不能为大学生提供展现才华的机会,大学生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其价值被忽略;有些基层地区在工作中没有指导大学生在乡村建设方面提出建议,对大学生的尊重程度不高;有些企业以种种方式挖掘大学生潜能,却没有引领其实现职业发展,部分高校毕业生选择中小型乡镇企业,虽然一段时间后其才华能被识别,将成为管理者,但接触到的人与事比较单一,升职加薪希望不大,在专业发展中遭遇天花板;政府只是对肇庆高校毕业生留肇就业的前期阶段予以关注,并没有在毕业生就业后提供良好服务,创业大学生只能在肇庆创办规模较小的企业,不能体现出较强的还贷能力,不能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高额资金支持,创业中由于经验不丰富,不得不中途放弃。二是肇庆高校毕业生在心理素质与就业能力两方面都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他们既没有雄厚的资金,也缺少技术技能,生活阅历更是不足,不能意识到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信心支撑自己适应在肇庆的生活,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得过于消极与被动,信心与耐心严重不足,只能知难而退、逃避难题,这些都会制约留肇就业毕业生“大放光彩”。

四、高校毕业生留肇就业政策建议

(一)加强宣传引导,完善就业发展环境

1、开展政策宣传,以政策促留肇。肇庆市各高校应广泛开展肇庆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解读,包括灵活就业社保补贴、一次性创业资助、公共就业服务岗位补贴、高校毕业生基层岗位补贴、创业租金补贴以及基层就业补贴等,全面提高肇庆高校毕业生对政策的知晓率,积极向高校毕业生及所有青年宣传本市的就业创业政策,使之产生留肇创业就业激情。大力推进“留肇就业”高校毕业生宣传活动,先找到就业岗位,待经验丰富或素质提升后再择业,在高校毕业生中树立典型并起到示范作用,感染与打动更多毕业生,使之能产生留肇热情。

2、完善激励机制,以动力促留肇。为健全工作激励机制,激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肇庆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与留肇就业工作“双提升”,肇庆市各地各部门要将高校毕业生留肇就业当成重点工作来抓,与绩效考核相挂钩。高校也需要研究制定毕业生留肇工作考核方案,确定合理的目标,明确任务要点,制定合理措施,加大检查与监督力度。相关部门既要完成分内任务,也要彼此配合,为高校毕业生进行就业渠道建设,严格执行相关政策。市就业领导小组要动态了解全市范围内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对留肇就业工作井然有序地开展进行监督与指导。

3、组织校企合作,以合作促留肇。通过校企合作活动,开拓肇庆市内就业市场,尤其是打通肇庆市内大型企业招聘通道,为肇庆市高校学生提供更多优质就业岗位。校企合作可以从人员支持、技术合作研发、教育研发、科研项目、资源共享等多方面深度合作,高校教师可到企业实践,企业专家可到学院授课、开设合作订单班,合作可能性大、方式多,签约后可以深入沟通,共同培养专业复合型人才,为学生搭建更好的平台,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助力企业发展,加强人才培养,全力促进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二)加大政策供给,提升薪酬福利待遇

1、稳定留肇就业生活保障。充分体现出政策价值,构建完善的政策体系,使高校毕业生留肇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及时解决。一是落户做到“零门槛”,不得在毕业生落户上进行制约,凡是在本市就业与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均可以把户口落到本市,也要照顾其子女与父母等,从就业、教育等方面为其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二是优化青年就业见习补贴政策。实施肇庆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在岗位实践中表现出较强的能力,只要就业见习达到三个月,就可从见习基地领取相应的薪酬,而且能获得补贴。三是制定留肇就业补助制度。为了使肇庆高校毕业生能在本市就业,政府为首次在本市就业者提供一次性就业补助。四是为留肇高校毕业生提供安居保障。实施安居保障工程,向首次在肇就业的肇庆本科、大专、中职技工院校毕业生发放一次性购房补贴。以上措施的执行,能让高校毕业生在生活方面承受的压力有所减轻,在留肇工作方面产生勇气。

2、提高毕业生的薪酬福利待遇。薪酬福利主要体现在社会保障、工资待遇两个方面,这是高校毕业生在生存与发展中必不可少的条件,也能体现出自身价值与素质。当前,肇庆市的物价水平居高不下,而工资薪酬增长幅度却比较少,消费支出持续上升,要为高校毕业生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让薪酬与消费水平的增减能保持同步,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个人需求,让高校毕业生过上有质量的生活。通过薪酬福利的公平性与合理性,能对其就业权益的实现情况进行描述。

(三)加强就业服务,精准对接就业需要

1、政校企多方主动适应后疫情时代新的就业工作模式。从政府层面看,拓宽就业渠道,既要发挥出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也要体现出民间组织的辅助作用,在办学过程中高校与企业要结成战略伙伴关系,使人才培养能合乎用人需求,在就业供需两个端点实现良性互动。结合高校情况,要为毕业生提供详实的岗位需求与招聘信息,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锻炼机会,增强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使之能轻松获取就业机会。校企要共同致力于实践基地建设,为毕业生就业开辟“绿色通道”,灵活组织毕业生就业培训活动并为其提供有效帮扶。

2、为毕业生留肇就业搭建良好平台。本市政府、企业、高校之间要积极进行合作,为毕业生留肇就业提供有利条件,创建畅通无阻的留肇发展渠道。在政府部门组织的政校企合作交流中,高校要有更加积极的表现,把毕业生介绍给政府及企业,为毕业生留肇就业提供机会,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招聘活动,安排优质企业到学校发表宣讲,广泛宣传就业政策。

加强就业指导服务的专业性和针对性。高校在对大学生提供指导与服务时要做到指向明确、精准程度高,要关注肇庆毕业生在留肇工作方面的情况,对其就业意向与心理进行分析,建立动态管理台账。在为特殊群体提供帮扶时要做到科学而精准,对于特殊毕业生,包括身体残疾、父母经济收入低等情况,在就业管理方面做到“一生一策”,实施分类帮扶,打造高素质的就业信息员队伍,根据本市就业情况对毕业生进行求职辅导、心理疏通,为其提供可靠信息,从而提高毕业生留肇就业达成度。

(四)加强职业素质培训,精准提升就业能力

1、实施技能提升培训“春风计划”。根据国家政策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高校毕业生就业意向相对接,顺应行业与产业发展走向,有侧重地组织多种类型的培训活动。对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进行新职业和急需紧缺专业职业技能培训。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认定一批有条件的企业或定点培训机构,开展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增材制造设备操作员、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等紧缺专业项目制培训;对志愿在肇庆创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可按规定享受项目制培训减免政策。支持企业自主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培训后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给予企业培训补贴。

2、加强就业见习培训“蓄能计划”。确保所有高校毕业生都能有机会参加见习,使之在不同岗位中丰富经验、提升能力。见习活动的开展,将使高校毕业生在社会实践方面产生更浓的兴趣,能把握住岗位需求变化,为自己找到合适的工作。高校毕业生在理论知识方面具备优势,但工作经验不足,可以通过公开课与直播课等方式为其提供就业指导,安排其参加岗位技能培训活动,或是以专项培训的方式提升其职业水平,使之有能力适应职场环境,实现个人发展,从而为留肇就业打好基础。

猜你喜欢
肇庆市肇庆毕业生
9岁的高中毕业生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星科学校
大地回春—肇庆十八年林丰俗作品特展
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幸福街道中心小学
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南丰镇中心小学
肇庆学院封
基于指数模型的R = P(Y <X <Z)统计推断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肇庆市排舞运动的推广及其启示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