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清远禅师说,人有两个常犯的毛病:一是骑驴找驴;二是骑了驴不肯下。他说:“骑却驴了更觅驴,可杀是大病。”因此,“不要觅……除却觅驴病,狂心遂息”。骑驴不肯下,比前一病更难医。“山僧向你道:不要骑。你便是驴,尽大地是个驴,你作么生骑?你若骑,管取病不去。若不骑,十方世界廓落地。”
骑驴觅驴,我想我大概不会了。保不准的是,骑上驴子就不愿下来了。如是,驴成了虎——骑虎难下。近来狂读古诗,直至头晕眼花,犹不肯释卷,便大有骑驴之感。古人不知我而我知古人,是我之幸还是古人之幸?
小杜诗:“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这个道理,往通俗一面讲,一是自知,二是自信。学禅的人说驴,是说道。小杜的道,说的是心。不管各人所求为何,能自知就不迷惑,不会在旁枝末节上浪费工夫。孔子说,知就是智。
一个人无论如何志向远大,他必须明白,一生能做的事,终归有限。这和走路一样,随你走多久,走多快,必有一个终止之处,而路是没有尽头的。
修道者的幸福在于,他们有一个可抵达的终点,就是觉悟。但我的迷惑,在于摆脱不了一个具体目标或对象的诱惑,始终以具体的目标为方向努力精进。觉悟这样的境界,对我没有吸引力,因为它无关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