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茨创办微软、乔布斯创办苹果、佩奇和布林创办谷歌,从严格意义上讲,都不是从0到1的过程——操作系统不是盖茨原创的;乔布斯在发明苹果之前,其他公司已有类似的产品;网页搜索在谷歌之前已存在。不过,如果把从0到1的定义,由从无到有改成从科学到技术再到产品,最后到商业成功的全过程,那他们又都当之无愧。
发明青霉素的例子可以说明,光靠运气或灵机一动,是远远不够的。亚历山大·弗莱明因为偶然的发现,找到了能够杀死细菌的青霉菌,但培养皿中的霉菌并不能直接入药。另一位科学家霍华德·弗洛里注意到了他的研究成果,带领着一支强大的科研团队,从青霉菌中分离和浓缩出青霉素。即便如此,也不足以给人使用。于是,弗洛里说服了英国和美国的各大药厂,投入上万名工程师,一起解决制药中的工程问题。再后来,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希恩人工合成出青霉素,这才让这种神药能够量产,而且便宜到全世界都用得起。至此,发明青霉素从0到1的全过程才算走完。
如果不能解决工程问题,只有技术,创新可能就会被埋没。正如一家初创公司打造出一辆能跑的新能源车不是难事,但能够一个月生产出一万辆车,而且保证品质,就是另一回事了。
由此可见,从0到1显然不是有一个好想法或者发明了一项新技术就算完成了,而是要走完从想法到技术再到大家真正受益的全过程。只有完成了最后的那个“1”,之前所做的工作才能体现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