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崔崔崔
1 肖像的映象
主办:西岸美术馆(上海)
展期:2023.7.21—2024.11.5
1
展览集结了 1895年至今的300 多件蓬皮杜中心珍藏,涵盖绘画、雕塑、影像和摄影作品。“肖像”是生命与时代真相的忠实记录。展览将开启一次前所未有的“面对面”之旅,带领观众从对人类面部的认知,进入对生命、社会、时代的深刻洞察。展品创作时间跨度长达一个多世纪,但并未按惯常以时间线展开,而是以 15 个主题贯穿叙事,从“色彩”启程,历经“扭曲面部”“声名显赫与籍籍无名”“肖像与艺术家自画/ 自拍像”“面具”“上镜者”“家庭肖像”“幽灵”“怪诞者”“到街头去”“世界女性”“致敬”“镜子”等,至“脱帽致礼”结束。通过勾勒 20 世纪以来的众生百态,“人的肖像”被进一步拓展为“社会的
2 格蕾丝·韦弗:画家画像
主办:余德耀美术馆(上海)
展期:2023.10.28—2024.2.25
2
韦弗的作品探讨一种处于“中间地带”的微妙感受,她用精准的直觉捕捉日常生活中转瞬即逝的微小瞬间,呈现了对日常生活的异化的表达。其作品探讨了绘画的本质,一种介于镜子和雕像之间的媒介,同时作为被投射的客体和投射的主体。通过对当代生活的快照式描绘,艺术家揭露了艺术与日常、自我与主体性、存在与真实之间的动态关系。展览展出了大量韦弗在 2023年的新作,体现了艺术家创作旅程中新的转折,转向更深层的内在,探索艺术家身份和艺术创作本身。展览中呈现了复杂迂回的视觉图景,自我、自我的肖像、承托自我的肖像的屏幕各自有其主体性,而承载这一切的画布本身亦呈现出一种自我意识,让人强烈地意识到漂浮在画面之外的凝视的眼睛。
3 卡拉瓦乔与巴洛克奇迹
主办:浦东美术馆(上海)
展期:2023.12.12—2024.4.12
3
1571年,米开朗基罗·梅里西(Michelangelo Merisi)生于米兰附近的一个名为“卡拉瓦乔”(Caravaggio)的小镇,后来他本人也沿用了家乡的名字。在罗马,卡拉瓦乔很快得到了贵族和天主教会的青睐,并开始为其作画。然而,他的作品经常因为画面暴力血腥,或使用风尘人物作为模特等原因而被拒收。这样的绘画风格与他叛逆不羁的个性息息相关,也直接导致了他动荡颠簸的一生。展览呈现了 6 幅卡拉瓦乔的真迹,还将带来其他 40 余位巴洛克画派艺术家的50 余幅作品,在展陈设计中辅以巴洛克音乐及建筑元素,向观众展现巴洛克艺术的全景,为参观者提供了亲眼见证这种艺术风格演变的机会,并带来极具戏剧性的罕见观展体验。
4
曾梵志:过往与此刻
主办:浦东美术馆(上海)
展期:2023.9.27—2024.3.8
曾梵志凭借着敏锐的洞察、非凡的绘画技巧与独特的艺术风格,记录了中国 30 多年来所呈现的集体社会风貌和所孕育的个体情感体验。本次展览中呈现的作品囊括了曾梵志的早期习作、集中创作于 20 世纪 90年代的《面具系列》,自 2000年起创作的“抽象风景系列”,以及贯穿艺术家整个职业生涯的静物与肖像实践。在 2019年至 2023年期间创作的全新系列《闪烁绘画》也将伴随本次展览于浦东美术馆进行全球首展。观众将有机会深入探索这些作品,洞察艺术家长期以来在取材、构图、笔触和色彩构成等绘画的各个环节的思考和实验,同时窥见其个人趣味和观察视角。
5
张恩利:表情
主办:龙美术馆(上海西岸馆)
展期:2023.11.8—2024.1.14
展览将从艺术家绘画生涯中反复描绘的“线条”出发,以 2023年最新创作的蓝色抽象作品为结尾。循着 30 余年的线索,观者还将看到恋人、少女、屠夫等寻常人物的时代刻画,或宴席、酒吧、舞池等场景描绘;看到容器、纸箱、桌椅、水槽、管子、皮球等日常物品的肖像,或花园、天空、树等自然静物的生命写照;看到艺术家对家人和母亲的深刻情感,或被抽象为线条的各式各样的人物。“线条”成为这30年线索的纽带,通过其颜色、走向、粗细等形式指向了艺术家想要传递的“情绪”,以“肖像”阐述“表情”。当观者沉浸在张恩利不同系列的作品中时,便能察觉到作品之间内在的联系——“万物皆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