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 丛挺
[摘要]随着我国知识产权事业不断发展,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在人才结构、人才素养等方面仍存在明显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目前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不够全面,培养主体缺乏合作。对此,高等教育体系需要厘清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的范畴,抓住产教研融合契机,协同培养主体、重塑培养理念、完善培养方式,探索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机制的变革与创新。
[关键词]产教研融合;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理念;学科跨越
《知识产权人才“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我国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机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有关“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基本原则,为新时代建设我国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队伍提供了理论支持,我国必须将人才资源开发放在最优先位置,将知识产权人才的重要地位提高到战略高度。但要构建符合时代需求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体系,使人才能够满足知识产权各领域、各环节、各层次的需求,仍有较多问题亟待解决。产教研融合是培养高层次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校应当积极探索将产教研一体化引入知识产权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体系,实现产教研协同机制的内外联合、循环增益、协同驱动,从而全方位助力知识产权高质量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
一、知识产权人才困境与成因分析
随着我国知识产权事业不断发展,全国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快速壮大,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工作取得显著的成就,但其中仍存在明显的短板和问题,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一)知识产权人才困境
1.人才结构问题
《2022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评价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104所高校设置知识产权本科专业,共有50所高校设立知识产权二级学科或交叉学科,2021年全国知识产权专业本科毕业生为3105人;截至目前,我国知识产权人才队伍规模已超过70万人。在人才储备较为充盈的情况下,问题的指向是人才结构的不合理。第一,人才类型较为单一,目前知识产权人才主要集中在知识产权申请、审查、保护等领域,缺乏能够将知识产权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供知识产权运营、管理等综合性服务的复合型人才。第二,人才行业分布不均,目前知识产权人才主要分布在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如制造业、通信业、软件业等,而如农业、服务业等其他产业相对较少。第三,人才地域分布不均,发达地区的知识产权人才较多,而中西部地区的知识产权人才相对匮乏,这种不均衡的分布将导致地区间知识产权发展水平差距逐渐拉大。
2.人才素养问题
知识产权人才素养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知识产权人才的专业素养不足。知识产权行业综合性较强,要求从业者应当具备多学科的知识体系,但当下部分知识产权人才的专业素养优势集中在法学素养方面,而理工科素养、管理素养、技术素养、运营素养等明显不足,不利于满足行业的需求。另一方面,知识产权人才缺乏实践操作能力。一个合格的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必须满足理论与实践协同发展的要求,但目前部分知识产权人才在知识产权申请、审查、保护等环节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知识产权检索、分析、布局能力相对欠缺,难以熟练地处理各种实际问题。
3.人才流失问题
《规划》指出,目前知识产权高层次人才数量不足,笔者认为关键原因便是人才流失严重。知识产权人才流失的方向主要包括两类:一是向其他行业流动;二是向域外流动。其主要原因在于:首先,当前行业内薪酬体系不够成熟,难以对知识产权人才产生有效的激励,从而导致人才对行业的认可度降低;其次,当前知识产权人才职业发展空间存在明显瓶颈,如职业规划体系不健全、晋升通道狭窄、职业培训机会较少等;最后,当前社会公众的知识产权意识较为淡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仍存在一定缺陷,导致人才行业形象受损、信任度降低,易产生离职倾向。
(二)知识产权人才困境的成因
1.培养模式不够全面
目前,知识产权专业的本科教育模式主要包括两大类:第一类是统一类,是高考统招的知识产权四年制本科培养模式;第二类是跨越类,通常是非法学类专业背景的学生跨学科进行知识产权专业的学习,又可以细分为两小类,一为学生辅修知识产权为第二专业,二为学生在大二或大三通过转专业进入知识产权专业学习[1]。然而,上述两大类模式都存在明显的弊端:就第一类而言,其并没有与法学本科教育存在明显的区分,课程设置与培养路径也没有体现知识产权的专业特色,导致学生的从业范围限制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缺乏对知识产权管理、运营的从业能力[2];就第二类来看,尽管培养对象具备一定的理工科或管理科背景,但由于学习时间较短,基础不牢,难以达到行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可能导致第一专业与第二专业都学艺不精。
此外,教育部发布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增设知识产权硕士专业类别,不少院校招收“知识产权法” “知识产权管理”硕士研究生。虽然这为我国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设立专门的通道,但是这种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也存在一定问题:首先,考虑到生源专业背景的多元化,该模式课程设置与本科教学存在大量重叠的部分,仍以基础理论知识的构建为主;其次,该模式与传统法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无明显差别,管理学、经济学以及理工科的教学内容比重极其有限;最后,该模式在培养细节上不够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开发,未体现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的教育定位。
2.培养主体缺乏合作
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在高校,但纯粹依赖高校的输出早已无法满足知识产权各领域、各环节、各层次的社会需求。目前,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各主体间一方面缺乏长期合作的意识,校企通常把合作节点设立为学生毕业阶段—学校完成培育任务,企业提供就业岗位,从而实现人才输送和交接,但双方缺乏了解对方需求和优势的意向;另一方面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校企双方鲜少开展共同制订培养计划、协调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合作,仅以邀请行业专家組织讲座或者通过教师推荐行业实习单位的方式实现合作,合作规模和效果较为有限。此外,政府对校企合作的政策引导和制度支持较为薄弱,校企之间资源信息不对称,政府和社会对校企合作的正面典型缺乏合理的激励,未能真正建立起支持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
二、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的范畴界定
目前,学界对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的定位较为模糊,只有厘清其概念、属性特征、素养技能等要素,才能明确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目标。高层次人才通常指在其领域内具备卓越才能、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的人,并已经在领域内取得杰出成就,对其所属的领域有着深刻的影响力。结合《规划》的培养目标来看,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可以理解为专业能力、专业贡献突出,具备开拓创新精神,精通知识产权法律与管理、熟悉知识产权国际规则与实务,能在行业内发挥明显引领作用的人才。
(一)属性特征
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的属性特征表现为:第一,具备理工、管理、法律等复合型学科知识体系背景,能够协同运用知识产权创造能力、保护能力、管理能力、信息能力、服务能力和运用能力;第二,能够促进知识产权资本化和产业化运用,推动知识产权产业协同创新,从而构建良好的创新生态和产业生态;第三,拥有国际视野,具备国际知识产权战略规划能力,具有知识产权国际交流经验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熟悉国际知识产权规则与纠纷处理流程,具有良好的跨文化跨法域沟通能力[3]。
(二)素养技能
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的素养技能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政治素质。其需要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有清晰的政治认知和判断力,能准确把握国家知识产权的政策方向和要求以及国际知识产权贸易和保护的发展趋势,在知识产权业务实践中具有良好的政治表
现[4]。另一方面是业务能力。其主要表现为:第一,法律能力,能够深入理解和熟练掌握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准确判断和应对各种知识产权问题;第二,技术能力,熟悉行业相关基础技术,尤其对行业会产生实质性影响的替代性、竞争性技术;第三,管理能力,具备系统思维、风险意识,有熟练的业务管控、成本效益测算等能力,能够将知识产权业务嵌入产业运营管理流程,并参与“全流程”管控;第四,商业化能力,具备综合运用法律、传播、促销、公关等手段的能力,助推知识产权商业化目标的实现。
三、产教研融合下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策略分析
《规划》指出,知识产权人才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全面整合知识产权人才工作资源,完善知识产权全领域人才协同发展机制,促进知识产权全链条人才队伍的建设……对此,教育主管部门可充分利用产教研融合的战略性合作模式,促进产业界、高等教育机构和研究机构之间的密切合作,实现相互之间的优势互补,加速推进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改革。
(一)打破壁垒:协同培养主体
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需要以众多主体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基础,通过聚集多种创新成果和创新要素,从而打破创新壁垒,构建互助合作、互利共生的创新共同体。第一,高校、企业、研究机构之间应建立科学稳定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合作机制,明确合作目标以及权利义务,完善合作细节,包括定期召开合作会议、制订合作计划等[5],并建立合作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合作的效果,定期对合作培养成果开展评估和总结。第二,高校、企业、研究机构应加强资源整合,包括知识产权教学设施、科研设备、技术人才等资源的共享和优化,如共同建立虚拟法庭、数字作品展厅等,促进教学成果的产业化运用。第三,高校、企业、研究机构应在政府主导下探索共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基地,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教育普及,开展知识产权课题研究、学科建设、学术研讨、师资培育等,促进集知识产权高层次研究、高水平教育、高效率孵化、高标准服务为一体的基地建设[6]。
第四,高校、企业、研究机构应深化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国际合作,提供多语言的知识产权课程和学习资源,开展国际交流项目,如国际知识产权组织的暑期夏令营项目和知识产权交换生、访学项目等,有助于学生了解国外知识产权制度。
(二)适时应变:重塑培养理念
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应当积极识变,主动求变,高校、企业、研究机构在人才塑造过程中更应注重人才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第一,确立学科跨越理念。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必须以交叉学科属性为基础来构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新体系,融合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各学科知识,以复合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第二,树立创新全过程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展示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因此,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应当贯彻创新精神,顺应时代发展,注重培养学生应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激发学生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活力。第三,提升国际化培养理念。我国已相继加入《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等10多个国际公约、条约、协定或议定书,知识产权国际合作不断加强,我国在知识产权全球治理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因此,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应当开阔人才国际化视野,提升国际化水平,注重知识产权国际知识和规则的培训,不断拓展人才交流互访机制的通道。
(三)多管齐下:完善培养方式
第一,推进一级学科设立。知识产权的学科属性与业态需求,使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体系。因此,教育主管部门有必要探索确立知识产权一级学科的地位,明确学科思维方式及知识谱系,形成统一的研究范式、完备的理论体系和细分化的培养方向[7],构建科学的知识产权学士、硕士、博士全链条高等教育体系,明确不同层级的课程规划和培养重点,实现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的差异化、鲜明化培养。第二,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教师引入以“翻转课堂”为代表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开展模拟法庭、商标设计大赛、专利申请文书写作等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应用学科知识,提高知识产权保护、运用、管理等实践能力。第三,增强师资队伍建设。高校通过人才引进、组织培训和学术擂台以及聘任行业导师和产业专家等方式,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和教学针对性。同时,高校应鼓励高校教师到法院、知识产权行政部门、企业挂职锻炼,以提升实务能力。第四,拓宽技术赋能途径。针对知识产权课程特征,高校利用虚拟现实交互技术打造数字法律诊所、沉浸式模拟法庭、VR作品展厅、虚拟立案阅卷等沉浸式可交互教学情境,探索从内容设计、实践教学、教学评价等多方面的创新[8]。
四、结语
在知识产权强国战略背景下,高校、企业、研究机构更需要把握产教研协同融合的契机,探索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机制的变革与创新,强调创新思维、国际视野和实践技能,全面完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评价和成长体系,为社会培养复合型、实用型和创新型的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军.新文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23(04):157-161.
[2]邓恒,刘奇.技术转移与知识产权运营人才的培养模式探究:面向2035远景规划的思考[J].中国高校科技,2023(05):25-32.
[3]刘夏,单晓光,王欣宇.国际组织视角下的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J].科学管理研究,2022(01):137-145.
[4]申长雨.扎实开展主题教育 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J].人民论坛,2023(18):11-13.
[5]邓恒,刘奇.面向2035:构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路径与对策研究[J].中国软科学,2022(S1):34-45.
[6]苏平,赵怡琳.产教融合协同培养企业知识产权复合性应用型人才研究[J].知识产权,2020(07):26-41.
[7]赵勇,单晓光.我国知识产权一级学科建设现状及发展路径[J].知识产权,2020(12):27-39.
[8]付羽涵,万倩.人工智能时代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与重构[J].传播与版权,2023(14):96-99.
[基金项目]上海理工大学尚理晨曦社科专项“产教研融合下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3SLCX-YB-00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青年基金项目“智能创作時代数据挖掘的版权豁免理论调试与制度构建”(项目编号:23YJCZH109);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想(1992—),男,湖南株洲人,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讲师,华东政法大学在站博士后;丛挺(1986—),男,浙江杭州人,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