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宇飞
(晋城合为规划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山西 晋城 048000)
以山西太原迎泽公园为例,作为山西人心中的“皇家园林”,北临迎泽大街,南接南沙河流,总占地面积为666900m2,共有植物类型180 余种,风景园林内植物约42 万株,包括了地被、花卉、乔木、灌木、水生植物,并配有丘陵、假山、喷泉、湖泊,以及桥梁、庭院、廊坊和仿古建筑群等,属于一个综合性的风景园林公园。从山西太原迎泽公园这一风景园林的植物造景情况来看,其充分利用了本地的乡土植物,营造出富有当地特色的风景园林,并且也凸显了植物季节性、时令性特点,让植物景观一年四季焕发生机。但通过对植物造景加以分析,发现植物种类、群落配置、整体美感等方面仍有所加强,因此,应该在现有基础上对植物造景进行优化设计,大力推进风景园林景观发展。
在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需要科学考虑园区内树木、草地、花卉的布局,不断调整和优化设计方案。①要增添可以反映高大树木特点的造型要素,促使植物造景表现出最佳视觉效果。②要推进植物造景与人工景观的有机融合,充分表现风景园林整体的协调性。③要加强植物造景与建筑景观的配合,增加风景园林设计在总体设计中所表露的美感性。
鉴于风景园林设计方案内容,针对风景园林中宽狭不齐、路面不规则的情况,在其道路两侧栽培上各式各样的花卉完成植物造景,进而缓解路面无序和不平整的现象。为此,可以在地势较高、丘陵陡峭的区域中选用具有观赏性、美观性的植物造景,全面提升风景园林景观的整体性,将不完整的地貌加以隐藏,以此来使得参观者忽视了地貌缺陷,深深感受植物造景的魅力。
山石、水体是风景园林设计中的重要载体,既可以构建多元化景点,也能够营造良好自然环境,让参观者在观赏山石水体中处于朦胧意境当中。通过灵活运用山石水体这一元素,更好地维持园内湖泊、河流的水质,提升双方整体感受,并要在植物造景作用下赋予山石水体生命力和活力,以及运用统一的空间塑造手段,丰富植物造景色彩,配合上水流、植物倒影,充分表现空间的立体感[1]。图1 为山石水体景观。
图1 山石水体景观
在植物造景环节中,针对只关注植物造景对风景园林美观性,而忽视其所产生环境效益的情况,这就要全面考量植物造景对风景园林设计的负面影响,将树木、灌丛、草地、花卉等学科运用到实际中来,确定恰当、合理的风景园林气候,便于植物景观更好地生长。由此可见,只有科学合理地做好植物造景设计,才能维护好风景园林的自然景观,促进当地生态平衡。
在项目实践中,植物造景要注重对画面效果图的推敲和修改,充分展现本项目中的设计目的、理念及意图,将其逐一细分在每一施工过程中,进一步明确植物的定位、类型、规格及相关要求,更要依托于数字化、信息化形式,准确表达出设计图纸及方案中的各项信息。同时,也要按照相关标准要求来明确植物造景中每个植物的姿态,展现符合标准的花草树木苗,为施工过程中的苗木选购提供科学、准确的指引。
植物造景是围绕植物个体及群落情况,使其共同组成园林景观完成建造施工,高度关注细节问题处理和整体设计判断。为了更好地呈现自然景色原型,就必须围绕特定主题完成创意性设计,科学搭配和布置各个材料(植物、建材),确保各元素之间协调性与主题相符性,促使植物、建筑、道路之间连接贯通。同时,需要充分了解植物材料、景观细节,熟练掌握不同植物种类的姿态特征及景观设计对植物形态的要求,并要明确植物造景中不同元素间形态和空间的细节特征,使得施工人员拥有良好习惯和态度,以此来有效处理施工中各项细节问题。
植物造景的养护环节是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关键,这就要按照相关标准要求选择人工干预形式和频率,根据不同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形态变化不同,对植物景观姿态加以引导。为了营造生态形象的景色氛围,修剪和改造风景园林中的各类植物,使其呈现更加生态的姿态,并要根据设计环节中对后期养护管理的规划,待施工结束后开展养护工作,以保证苗木、草地、花卉的健康成长,确保其保持良好造景效果。经过长期性、系统性的完善,养护人员要充分领悟设计意图,使得植物景观可以在长期养护中得到进一步完善。
科学选择植物,应基于园林景观的设计目标和场地条件,对植物生长需求加以全方位考量。由于不同种类植物对光照、温度和湿度有着不同需求,这就要结合本地的气候条件,选择可以适应当地气候的植物,确保其得到健康生长,并要考虑土壤条件,如pH、排水性和养分含量,有助于其根系发展和养分吸收。同时,针对植物的形态、颜色、纹理等直接决定了植物造景效果,也要考虑园林景观设计的美学性,通过选择不同高度、形态、颜色的植物,可以营造出层次感和丰富度。例如,大型乔木可用于营造垂直层次和提供阴凉;灌木丛和草本植物可用于填补空间和创造纹理效果;常绿植被和艳丽花卉,可用于增加视觉吸引[2]。
规划植物布局指的是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的空间分配和排列方式,其目的是在整个风景园林中创造出均衡、流畅、和谐的感觉。在此过程中,既要考虑到植物的成长习性和空间需求,也要将植物大小、形态等囊括在内,如高大树木应用于营造屏障或界定边界;低矮灌木应用于填补空间或景观点缀,依托错落有致的布局来增加植物景观的丰富性和动态感。同时,也要注重其与风景园林使用功能和需求相匹配。例如,风景园林设计要提供阴凉遮蔽,可以选择树冠浓密的乔木;要打造开放、通透的空间,可以选择稀疏灌木和草本植物。迎泽公园道路两侧植被如图2 所示。
图2 迎泽公园道路两侧植被
在植物造景过程中,鉴于植物的花朵、叶片及果实等部位的颜色各不相同,有艳丽明亮的红、黄色,带来令人兴奋、健康向上、喜庆吉祥的感觉;有柔和温暖的橙、粉色,带给参观者创设一种温馨、舒适的氛围;也有冷静祥和的蓝、紫色,可以缓解人的压力和焦虑,这就要根据植物自身色彩,创造不同的情感氛围,予以人们不同的视觉效果。同时,植物纹理是指其叶片、树皮和花序等部位的质感和触感,可分为粗糙、光滑、细腻、柔软、硬朗等不同类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科学选择植物纹理,可以增加植物景观的层次感和丰富感。例如,粗糙树皮与枝叶可以带给人们一种原始自然的感觉;柔软的叶片和花朵可以创造舒适和柔和的触感体验,赋予植物景观生力和活力[3]。
在实际植物造景中,植物颜色和纹理要根据园林景观设计目标、理念、主题等方面进行组合。以山西太原迎泽公园为例,牡丹醉春位于园林南部,共有270 余种、3000 余株牡丹,春季时节,初开牡丹花瓣微合,经历雨露洗礼,表面晶莹剔透、水灵娇艳,淡淡花香沁人心脾,迎泽公园牡丹园如图3 所示。银杏叶雨临近南区道路,秋季时节,两侧银杏落叶满眼金黄,树干气势雄伟、虬曲庄重,予以人们一种华贵典雅之感。在这种情况下,充分展现出风景园林在不同季节中的景观魅力。
根据对植物造景空间感的研究,植物形态对其产生显著影响,具体可分为高大笔直、蔓延蔓状、丛生扩张,例如,大型乔木,塑造出垂直层次感,让空间变得更加高大和宽广;攀援植物,在立体空间中创造连绵蔓延效果,赋予空间立体化;草本植物,可以填补空间和创造丰满景观效果,通过科学选择植物形态,能够塑造具有层次感、丰富度的风景园林空间。同时,植物自身生长速度和大小变化也对空间塑造有着直接性影响,也决定了植物造景的演变和变化过程,这就要选择生长速度适宜的植物,促使风景园林空间变化更加平衡协调。因此,需要合理选择植物大小和组织方式,创造出大小不一、错落有致的空间结构,让整个风景园林显得更加丰富和有趣[4]。
在实际空间塑造中,需要根据设计目标、场地条件来调整植物形态和空间塑造。例如,在迎泽公园的空间塑造中,广场及大草坪选用低矮灌木和地被植物作为主要造景植物,开阔人们视野,愉悦心情;林荫道及小路选用遮阴范围大的乔木或攀援植物,形成上覆盖、下开场的空间,提供凉爽的同时,也不阻碍人们视野;花卉园、盆景园等选用植物种植围合、遮挡的空间,有较强隔离性和观赏性。
植物生长、花朵盛开、叶色变化等在春、夏、秋、冬季节均呈现了不同特征,通过这些植物变化可以感知时间流逝和季节交替(春季花朵初开、夏季枝叶浓绿、秋季叶色变黄、冬季枯枝凋零),赋予了风景园林植物景观独特魅力和特殊观赏感(春季生机勃勃、夏季绚烂多彩、秋季宁静温和、冬季寒冷纯净),进一步增加了风景园林空间的动态性和变化感。通过以植物季节变化和时间表达为基准,根据不同季节情况下的色彩变化,科学搭配园林内植物景观,可以让风景园林在不同时间内呈现出不同氛围和情绪,为参观者创造了与季节相匹配的环境体验。具体而言,春季的初发嫩叶和柔软花瓣,夏季的繁茂枝叶和清脆鸟鸣,秋季的金黄落叶和风吹声色,冬季的皑皑白雪和寂静环境,这些都为风景园林增添了与实践有关的触感和听觉盛宴。在这种情况下,使得风景园林景观更加丰富多彩[5]。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有效应用植物造景的关键在于植物移栽后的修剪和养护,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植物成活率,有效提高风景园林的美感性,使其创造出更大的观赏价值。其中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①修剪伤口最小原则。首先,修剪点位要保障修剪处于树芽生长背对状态,伤口以上6cm 不得有树芽,将修剪面积保持在最小效果,后续伤口愈合更快,以此来确保树木修剪价值最大化。其次,减少大伤口情况出现,采取有效举措应对枝干修剪伤口处的特殊性,如树芽下沿、倾斜伤口等。最后,要注意树木修剪角度,减少树芽被破坏情况,实现植物造景中树木的美观感。②剪口芽保持定向选取。为保证树枝往预设方向修剪,就要按照植物造景方案、图纸情况,以及树木种类和实际情况,确定芽口走向、预留向外芽口,便于后续枝条正常延伸。
综上所述,作为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工程,植物造景决定了园林景观设计的美观性。实用性,所以要对植物造景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等加以全面考量,根据植物造景区域实际情况,明确植物造景应用内容及要点,积极采取一系列有效举措,通过植物选择和布局规划,植物颜色和纹理设计,植物形态和空间塑造等,进而实现风景园林植物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切实提升植物造景价值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