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伟
(华新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江苏 海安 226600)
社会经济环境趋于复杂严峻,市场需求收缩,竞争激烈,工程建设行业更是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也逐渐暴露出很多的问题,如管理不规范等。尤其财务管理工作是建筑施工企业的核心内容,迫切需要完善。 面对现实情况,建筑施工企业需要不断总结以往经验,打好基础,练好内功,强化管理,深谋发展;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对外加强战略合作,对内建立绩效考核,提升整体工作效率,推行落实精细化管理;进一步加强财务工作系统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管理,优化改革,降本增效,巩固企业综合实力,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社会发展贡献企业智慧、企业方案和企业力量。
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持续深化改革,推动社会产业发展和功能提升。 其中,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贡献重要力量,因此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和进步,更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大力提倡发展装配式建筑,要求建筑施工企业转型升级,完善举措,不断深化各项管理,培养全生命周期财务管理理念,引导企业依法合规经营和持续稳健运行。
行业发展需要站在高度思考问题,中国建筑业协会和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是扶持建筑施工行业发展的两大领导力量,行业协会具有全局意识,经过市场调研,定期组织专家线上或线下培训活动,常态化对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指导意见。 协会立项的《建筑企业业财融合实施指南》团体标准,成为建筑施工企业完善财务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有利于规范和提升建筑施工行业整体的业务水平。
市场竞争需要企业自身追求进步,企业的综合实力需要弥补自身的短板,尤其是财务管理更是衡量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 一流企业需要一流的财务管理,管好“钱袋子”,算好“明白账”是建筑施工企业完善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目标。 整体来说,建筑施工企业由于自身存在的各种原因,财务管理工作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 对标特级资质企业,特级资质是建筑施工企业进入高端市场的入场券,申报条件对企业有极其严格的要求,企业的资信能力、经济实力等方面无不需要财务管理的参与。
建筑施工企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从业人员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信息化建设相对其他行业的开展比较被动,相对滞后。 企业管理实现信息化,不是企业接受与否的问题,是大势所趋,是市场的要求,是企业发展不可抗力、必须推动的一项工作。 在社会经济、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今天,信息化作为现代企业的管理手段早已融入企业的管理之中,建筑施工企业也在不断引入各种网络信息化的应用作为新的管理工具。 但是,有的建筑施工企业仍然停留在手工记账的原始阶段;有的建筑施工企业已经使用了初步的会计软件,普及率不高;还有的建筑施工企业已经意识到财务信息化的重要性,但缺乏全面完整的规划。
建筑施工企业粗放型的管理,导致企业财务的管理存在钝性。 财务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缺乏忧患意识,感知问题的能力较差,没有敏锐的嗅觉和思维,当危机来临之前,无法做到未雨绸缪,导致财务管理工作比较被动。 在一些企业内部,财务工作人员对风险防范存在误解,认为风险防范只是财务部门的责任,存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导致工作中的问题被忽视,没有及时进行沟通,更不会提前预判。目前,建筑企业高管或是财务人员风险意识薄弱,财务管理仍仅停留在财务基本的核算或报账环节,未曾参与到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每个环节,没有将风险管理从源头抓起,以致在后续实际运营管理中处处受到限制,给公司带来不利影响甚至损失[1]。
建筑施工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是工程款收入,由于行业内卷和维系关系需要,虽然合同约定工程款的拨付比例和时间节点,但普遍存在不按合同履约的情况,建筑施工企业的资金压力较大。 项目施工过程中需要垫付数额较大的资金,还有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业务开展所需的各项必要支出,当工程款拨付不及时、外欠款不能回收,金融机构压缩贷款,融资渠道不畅,必然导致资金压力较大,易出现农民工上访事件和涉及材料款等诉讼案件的发生。 虽然有的企业成立了统一的资金结算中心,加强资金的集中管理,采取向社会吸纳融资,更有高息借用搭桥资金过渡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金压力,但折射出建筑施工企业普遍的资金周转运作的通病。
财务是结果,应该掌握分析能力,分析出来的结果要及时汇报高层决策参考。 财务管理工作不只是简单的财务统计汇总,还要在此基础上对生产经营的数据进行分析,对可能影响到企业发展方向的相关风险提出规避方案。 由于发展业务的原因,建筑施工企业设立的分公司较多,项目部比较分散,存在财务工作人员兼职或财务工作人员兼顾几个项目的情况,财务管理工作比较烦琐,疲于应付,造成建筑施工企业从总公司、分公司和项目部自上而下的财务管理工作不通畅,整体分析能力薄弱;同时,财务管理人员的能力和业务水平限制,造成分析能力缺失。
建筑施工企业参与社会经济活动,依靠的就是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对精细化的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之间,由于管理角度的不同,导致协作方面容易产生矛盾,需要及时调整和沟通。
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调整,有的建筑施工企业趋于保守,思维僵化,缺乏改革创新的勇气;有的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手册不能及时修订,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有的建筑施工企业虽然建立健全了相关的制度,对分公司和项目部的要求不严格,推行的力度不够,缺乏监督,未能实现良好的政策真正执行落地。 分公司和项目部人员素质水平受限,理解能力出现偏差,导致行动出现偏离。 在建筑施工企业组织架构中,往往是三级管理、二级核算的管理模式,导致指令传达的战线较长,对分公司财务科的管理缺失,交流也不紧密,只是盲目的落实具体工作,没有站到管理层的角度思考问题,与提倡的精细化管理存在较大的差距。
打造数字企业和数字经济,加强数字化管理,深入贯彻财务电算化的推广,实现财务转型,是国家政策的要求,也是企业自身加强财务管理意识的内在动力。 建筑施工企业实现会计电算化的普及,设置了统一的会计科目,打破了历年来手动流水账的落后体系,会计核算更加规范,内部控制更加紧密,财务人员业务水平有了大的提升。 要求分公司和项目部要严格遵守财务管理制度,账目设置完整、会计核算清晰,对分公司和项目部的会计电算化及账务处理情况进行检查,了解分子公司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对目前的财务风险点提出要求,并给予帮助和指导。
财务电算化不是简单的财务应用软件配置和使用,对财务管理人员队伍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业务熟练的流程操作、与时俱进的思想意识、终身学习的价值理念,都是财务电算化新的要求。 财务电算化是全面的财务信息化,不只是在总部财务进行推广,还要求分公司财务科和项目财务会计人员的具体实施,打通财务电算化的“最后一公里”,实现完整的闭环。 因此,只有引进更加先进的现代财务管理技术系统,才能妥善解决上述难题。 与此同时,还要加大对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学习应用力度,构建一体化财务管理信息体系,通过先进的技术和理念,有效保证财务信息收集的质量和效率[2]。
根据税务政策环境变化与影响,持续做好多层级管控模式下的增值税发票管理,加强“合同流、发票流、资金流、货物流”四流合一,加强增值税风险的识别与管控,加强税务风险防范,加强稽查机制下的税企关系协调,多方位、多渠道,践行新形势下的税务筹划策略。
构建风险预警及处理机制。 做好增值税发票管理,管控项目真实交易行为,实现“四流合一”,指导项目部按照财务流程报账,不断完善内部审计,为企业平稳运营提供良好条件。
目前,国家金税四期已经启动,实施全方位、全业务、全流程、全智能的监管。 每一个企业的数据信息是透明化的,真正实现“以数治税”,对数据的分析更全面更立体,因此对建筑施工企业提出更高的要求。 比如,要求把控每笔业务的资金流向,做好账务的处理,规避各种税务风险,提高会计核算质量;要求把控材料票异常发票的发生,材料票的交易真实性需要材料科监管交易过程的真实行为以及对材料方的审核,合同的签订等多方面把控风险性;劳务发票也是税务监管的重点,发票金额必须对应劳务公司代发工资的银行流水或者监管平台发放工资的银行流水,保证工资的真实性。
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部应及时组织各分子公司财务科进行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专项培训,为迎接纳税申报系统金税四期上线做好准备,保障后续工作开展顺利。 监督指导各分子公司财务科,要求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做好风险防范工作,监督项目采购行为,包括材料的采购、设备的租赁、劳务的提供等。按照综合管理信息平台流程做好结算和支付,登记好供货单位台账,随时关注、分析和掌握款项的支付情况,以及欠款的金额和账期,及时和供货单位沟通,发现风险点,要求各分子公司及时对接法务科及财务部,做到风险提前预防。
良好的资金循环优势是企业开展生产经营的重要保障,也是完善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 面对政策收紧、市场流动性紧缩的情况,建筑施工企业要不断深化银企合作,做好财务储备,采取多项有力措施,多渠道、多路径推进融资工作。 持续巩固传统项目贷款,牢牢稳住融资工作基本面。 建筑施工企业要继续深化银企战略合作,申请增加银行授信额度,顺利完成搭桥贷款的置换,增加贷款合作银行,控制贷款融资综合成本,不断优化财务结构,有力保障项目建设资金和投资计划完成。 在巩固银企合作的基础上,加强金融创新,拓宽融资渠道,保障企业资金链的正常运转。 同时,逐步收缩商业银行贷款,减少对外担保额度,降低财务成本,有利于规避建筑施工企业的资金风险。
首先,有条件的建筑施工企业还可以通过成立资金结算中心,实施资金运作的统一调配和集中管理,优化资金利用,提高资金运作的周转效率。 资金结算中心具有办理公司现金支付和结算业务的功能,统一管理公司账户、对公司内部的资金空缺进行调剂,采用成本分析,减少现金持有成本,提高现金的利用率。 其次,建立收支两线制度,统一公司所有的资金财务收支结算制度,避免账外账情况的发生[3]。 最后,建立信息加强资金结算中心的标准化建设,实现财务业务数据的整合贯通,助推财务管理转型与流程再造,其间还要注重复合型财务人员的培养。
此外,对已投资的公司及项目跟踪管理,收回投资收益;关注担保单位财务及经营状况,及时把控风险;合理进行资金分析和调配,保障企业资金链的正常运行。 研究信息化时代的单位工程成本核算和资金管控的举措,真正发挥财务管家的重要性,为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基金提供储备。
数字化经济引导企业转型发展,大数据时代的使用价值赋予财务管理新的职能。 通过对财务数据的收集、筛选、汇总,将有效数据转化为信息,进行对比分析,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供参考。 考虑公司规模、产业集群、项目布局等客观因素,将各部门海量数据进行整合去重,统计分析,需要搭建统一的内部系统,借助可拓展、灵活的分析工具,实时动态掌控数字信息。
数字经济时代,财务决策分析平台具有深远的意义。 财务分析决策的管理也不是割裂存在的范围内管理,要与建筑施工企业各部门整体的信息化建设高度融合,要求财务管理在互有关联的具体环节和细部方面,做好深化设计,为企业决策层提供了及时可靠全面的信息。 另外,进一步提升财务分析决策能力,切实推行科学决策分析平台建设,要求财会人员素质全面提升,实现标准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管”,一个是管人,一个是管事。 “理”,就是把事情整理的有头有序,复杂的事情变为简单化,重要的事变得规范化。 推行精细化管理,首先要加强财务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积极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业务精细化处理水平;加强财务人员精细化管理意识,做好财务筹划,提前预判和布局。 例如,建筑施工企业申请高新技术认定方面,研发项目的费用列支、账务处理按照高新技术的认定条件处理;每月按照项目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时需要的财务资料整理齐全,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做好充分的准备。
同时,还要加强会计精细化核算工作,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提高会计核算质量。 管理项目收款收据、收入发票和成本发票,要求各分子公司账务上报及时性,督促各项目按时上报成本发票。 加强财务流程的细节处理,做好监督审核材料发票、劳务发票的真实交易行为,严格审核每笔业务原始凭证。
综上所述,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每个企业积极面对市场形势,勇于战略发展的担当和重任。 目前,建筑施工企业生存压力较大,坚持改革和创新,坚持发展和安全,坚持全面的财务管理战略成为必然。 因此要求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必须完善,从客观实际出发,不遗余力地开展精细化管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做好财务统筹规划,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持续健康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