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的工匠精神与产教融合关系研究

2024-02-08 14:04王振民李春洪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产教工匠职业院校

王振民 李春洪

在职业教育中开展产教融合,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是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内容。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在职业院校全面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行职业教育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与思政课有内在的一致性,在普遍实施产教融合的职业院校,很有必要把工匠精神融入思政课程。本文从工匠精神与产教融合的关系出发,探究产教融合中贯彻工匠精神的难点及基本要求,并提出在产教融合中贯彻工匠精神的策略。

一、工匠精神与思政课的关系

工匠一般是指从事器物制作的人,工匠精神狭义是指凝结在工匠身上、广义是指凝结在所有人身上所具有的,制作或工作中追求精益求精的态度与品质。

工匠精神对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劳动者自身的素质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当前“中国制造2025”的国家战略背景下,制造优质产品,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工匠精神就更加显得意义非凡。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认为,因为缺失工匠精神,所以造成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中国制造要实现由大到强的华丽转身,必须呼唤和发扬工匠精神。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第一次提出了工匠精神,“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由此可见,工匠精神强调制造产品时的精益求精,是一种追求完美产品的可贵精神,也可以看到,制造出优质产品是它的一个重要目标,然而,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来看,培养制造者的良好职业观,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才是最深层次的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工匠精神的规范要素,是社會各行各业职业道德、职业操守的集中体现,与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内容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具有一致性,在坚定理想信念方面具有相通性,在恪守职业道德方面具有统一性,在培养忠诚爱国者方面具有相融性,因此,在普遍实施产教融合的职业院校,很有必要把工匠精神融入思政课程。

二、在产教融合中贯彻工匠精神的难点

1.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错误观念的影响

中国传统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推崇的是儒家经典,轻视其他学科,中国这种文化观念,促使中国人形成“官本位”观念,不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而也不利于培养工匠精神。

2.现行教育制度的一些设计尚未完全适应现实发展需要

我国的职业院校和普通高等院校相比较,地位低下,更不要说与知名综合性大学相比较了。这种设计,客观上导致社会资源的配置无法适应科教兴国战略的发展需要,也不利于工匠精神的培养。

3.职业院校自身的原因

职业院校因为师资力量、国家支持、学生素质、就业安排等各方面的原因,无法深刻领会工匠精神,也就难以把学生培养成为一名优秀的高技能人才。

4.学生的原因

学生自身对职业的认识与追求,会影响到工匠精神的理解与追求。因此,如何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工匠精神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

5.用人单位的原因

社会上不同的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要求不同甚至有偏差,客观上也导致学生对工匠精神有不同的理解,从而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

三、在产教融合中贯彻工匠精神的基本要求

1.社会观念的更新

这需要国家、单位、个人等各方从宣传、用人等各个方面努力,促使工匠精神的观念更新,给予工匠应有的受人尊重的社会地位。

2.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

通过科学规划与定位职业院校,从而为职业院校的科学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所以如何对职业院校进行支持与功能定位就显得非常关键。从新时代党和国家的情况来看,这种顶层设计的可喜效果正在逐渐显现出来。

3.职业院校领导重视,把培养工匠精神制度化

只有学校领导理解了工匠精神的地位与作用,才能重视和真正落实工匠精神。只有把工匠精神制度化,才能形成培养工匠精神的长效机制。要通过学校宣传、讲座、竞赛等多种形式,把工匠精神的培养落到实处。

4.贯彻落实“三全育人”,形成培养工匠精神的良好氛围

职业院校全体教职工要积极配合,这样才能形成教育学生的合力,才能真正做到环境育人,也才可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不管是在公共课教学还是专业课教学,不管是在课堂还是在饭堂,不管是教师还是职工,只有从全员管理中,在观念与行动中,都让大家真正认识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并付诸实践,才能达到培养的目标。

5.加强师资培训,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的系统教育

课堂上,要逐渐把工匠精神纳入正规的科目,在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德育教师业务水平的基础上,由对工匠精神有深入研究的教师对学生进行系统科学的工匠精神教育,才能为学生真正成长为各个行业的优质产品的制造者打下良好基础。

6.职业院校的校外办加强实践指导,形成培养工匠精神的合力

校外办因为是学生与用人单位沟通的桥梁,因而需要形成共同培养的有效模式,其中,要把工匠精神作为一个重要内容来落实。这可以体现在学生在实习过程当中的产品合格率与优秀率,也体现在学生对职业的规划与认识,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职业选择与提高学生的认识也就显得特别重要,可通过职务提升、工资奖励、精神支持等途径来进行。

7.充分发挥学生和家长的作用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创造各种条件,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从而对自身的人生追求有科学的认识,科学地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通过开展各种与工匠精神相关的活动,让学生锻炼与提高自身的各方面能力。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为培养工匠精神找到重要支撑点。只有家长、学校、社会和企业有效沟通,解决学生的种种难题,才能为一代工匠的成长铺下人生的星光大道。

四、在产教融合中贯彻工匠精神的策略

1.探索科学合理的教学安排

职业院校各专业的产教融合,强调学生专业操作技能和自身职业素质的提升。基于此,就需要强化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之间的联系,加大教学实训和生产实训在课堂教学中的力度,并注重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中融入工匠精神。具体从如下方面着手:

第一,通过产教融合,整合课程内容。学校通过将学生送到合作企业进行实习,共同制定教学内容,其中包括工匠精神和德育素质内容。这样能让学生提前接触到未来的工作环境,掌握清晰的工作流程,而且也能学以致用,同时深化对相关职业道德方面的了解,从而为其后续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二,通过产教融合,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比如可以采取“项目教学法”,以目前企业岗位设置和对人才技能等各方面需求为依据,开展有针对性的项目技能训练。又比如可以结合岗位要求,进行“现场示范教学法”,通过校企深度合作,使学生既能在学校学习到专业化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又能将所学内容在实际环境中灵活应用。通过校企加强指导,让学生将假期充分利用起来,通过对年节烹饪活动的观摩指导,不断提升自身的烹饪技能,真切理解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综合素质高的人才。

2.加强与企业产教融合的科学设计

企业作为产教融合的重要主体,需要与职业院校进行深度合作,只有通过科学的设计,才能达到双赢的目标,具体要注意如下几点:

第一,结合产教融合,要综合考虑学生情况,对学生进行全面指导。直接有针对性地提高相关专业知识的宽泛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进行适当调整;要校企加强指导,让学生将假期充分利用起来,加强自学能力。

第二,结合产教融合,教师要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把握其规律。教师要积极地投入到产教融合中,深化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以此提高“产教研”力度,确保学生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水平的同步提升。由于职业院校的各专业特点都是技术性、操作实践性较强,教师除了需要具备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通过采取走出去的战略,深入到企业中进行再学习,在企业中学习当下最先进的工艺和理念,从而保证学生掌握先进的专业工艺,同时,加强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第三,结合产教融合,职业院校的教师要注重不断创新。通过丰富理论知识和提升专业技能,更好地把握本行业技术的发展趋势,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向学生传达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不断对现有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注重融入工匠精神,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进行“校中厂”的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的实践途径,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德育素质。

3.加强对实践操作课的管理

实践教学是职业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会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办学质量,所以,职业学校要秉持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原则,以社会岗位需求为导向,重视对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和德育素质方面的培养,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这种实践课程可安排在学校或者企业,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以下几方面问题:

第一,注重对学生实践过程的精心指导。当每次实践课程结束的时候,教师对下次课需要进行的实践操作内容应该提前确定,根据具体课程要求来布置一定的预习任务。比如在烹饪专业中,以艺术冷拼“花篮”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到花卉市场等实际环境中,对花篮的具体形态作详细的观察。之后,以此为借鉴,对花篮图形进行设计,画出草图,并根据设计简图准备相应的食材原料。通过这一过程,可以将课堂学习过程向课外延伸,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而且能够使他们更好地投入实践课堂学习,也是他们未来职业发展过程中烹饪素材的重要积累。

第二,注重实践课讲解与示范的结合。这种方式严格来讲还是属于传统教学方式的范畴,教师在此基础上借助各种信息化技术,就可以把原本枯燥的实践课程内容生动地展现给学生。例如烹饪专业中,教师可以通过PPT讲解或视频资源等向学生讲述菜肴的具体制作过程,然后对学生进行亲身示范,从而使学生真正形成专业实践操作技能。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还要注重企业的最新烹饪工艺的传授,从而提高学生对当前行业状况的了解,为其自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三,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实践环节,除了需要培养学生较强的专业技能,以此更好地满足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还要注重工匠精神等方面内容的培养,从而保证学生实践能力和德育素质的同步提升,培养出德技双馨的职业人才。

综上所述,在产教融合中贯彻工匠精神,是学校和企业实现双赢的重要途径,工匠精神与思政课有内在的一致性,产教融合需要融入工匠精神。我们要加强对实践操作课的管理,探索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为社会培养出德育素质高、技能水平强的新时代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肖群忠,刘永春.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湖南社会科学,2015(06):6-10.

[2]2016 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N].人民日报,2016-03-18.

[3]米丽媛.工匠精神融入高職院校思政课教学的学理依据与实施路径[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23,29(03):45.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7年广东省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省级教学研究课题“烹饪专业《粤菜烹调技术》课程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研究”的后续成果,课题编号:KT2017039。]

责任编辑 何丽华

猜你喜欢
产教工匠职业院校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工匠神形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工匠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