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重视的新生儿黄疸

2024-02-05 01:16刘彩虹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4年1期
关键词:母乳发型黄疸

刘彩虹

新生儿黄疸是较为常见的问题,然而,很多家长却对此缺乏正确认识。他们认为黄疸只是一个小问题,可以通过晒太阳或喂水来解决。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简单。新生儿黄疸可能隐藏着不小的风险,严重者会对宝宝的大脑造成损伤,甚至导致致命后果。因此,在面对新生儿黄疸时,家长们绝不能掉以轻心。正确认识和及时处理新生儿黄疸是保护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一步。

新生儿黄疸是指由于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导致宝宝的皮肤或其他器官发生黄染的情况。胆红素是血液中的一种物质,当红细胞老化或分解时产生。正常情况下,肝脏会将胆红素转化为可溶的形式并排出体外。然而,新生儿肝脏功能尚未完全成熟,无法有效处理大量的胆红素,导致其在体内积聚,这就表现为宝宝皮肤和眼白发黄的现象。

新生儿黄疸可以分为生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和母乳性黄疸3种类型。

1.生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是指单纯因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引起的暂时性黄疸。大约50%~60%足月婴儿和80%早产婴儿会出现这种类型的黄疸。对于足月婴儿来说,通常在出生后2~3天开始出现,并在4~6天达到高峰,之后逐渐消退;而早产婴儿黄疸出现得更早,消退得更晚些,可能需要3~4周,并且黄疸程度较足月儿高,更应注意。

2.病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与一些病理因素有关,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以下情况可能表明宝宝患有病理性黄疸: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血清总胆红素数值超过一定阈值(足月婴儿>220.6μmol/L,早产婴儿>255μmol/L);血清结合胆红素升高;血清总胆红素每天上升超过85μmol/L;黄疸持续时间较长或进行性加重。

3.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是指新生儿在母乳喂养后出现的黄疸,其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这种类型的黄疸分为早发型和迟发型两种。早发型主要由于母乳喂养次数和量不足导致,而迟发型则是由于母乳中含有大量β葡萄糖醛酸苷酶,将结合胆红素分解为非结合胆红素,不易排出,常在生后1周左右出现,并持续4~6周甚至更长时间。

新生儿黄疸通常从头部开始,逐渐蔓延至全身皮肤。初始阶段,面部、颈部以及眼白会呈现轻度黄染。随着胆红素水平上升,黄疸会扩散到躯干、四肢、手掌和足底等部位。在严重情况下,甚至包括内脏器官也会受到影响。其危害包括——

1.胆红素脑病:当胆红素水平过高时,可能引发胆红素脑病。这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并发症,可导致神经系统永久损伤甚至死亡。

2.神经系统损伤: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的神经系统有潜在风险。长期暴露在高胆红素水平下可能导致认知和运动发育的问题。

3.其他并发症:黄疸还可能与其他健康问题相关,如低血糖、感染和代谢紊乱等。

因此,家长们应该密切观察宝宝的肤色变化,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时机。如果经过医生诊断确认为新生儿黄疸,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确保宝宝得到适当的干预和护理。不同的黄疸类型需要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

1.生理性黄疸

无需特殊治疗,正常喂养即可,鼓励母乳喂养,有助于刺激肠蠕动,促进胆红素排出,每天至少喂10~12次。

2.病理性黄疸

(1)蓝光治疗:蓝光治疗是目前最常用、安全有效的干预方法。它利用特定波长的蓝绿光照射宝宝的皮肤,以促进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在进行蓝光治疗时,宝宝需要暴露大部分皮肤,并佩戴眼罩以保护视网膜,同时要穿特定的纸尿裤,以保护生殖器官。这种治疗通常在医院或诊所进行,持续时间和频率根据黄疸严重程度而定。

(2)特殊药物治疗:当黄疸较为严重时还需要白蛋白来结合胆红素促进其排出,需要丙球蛋白来抑制免疫溶血反应等。

(3)换血疗法:对于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或其他严重情况下的新生儿黄疸,可能需要紧急采取换血措施来降低胆红素水平。

3.母乳性黄疸

对于早发型母乳性黄疸,建议增加宝宝的喂奶次数和量,鼓励频繁而充分地进行母乳喂养。这有助于刺激肠蠕动,促进胆红素排泄。对于迟发型母乳性黄疸,当总胆红素水平超过一定阈值时,可能需要暂停母乳喂养,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人工配方奶或其他替代品。此外,在停止母乳喂养期间,可以考虑进行蓝光治疗以加速胆红素的清除。

在处理新生儿黄疸时,家长应始终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切勿自行尝试民间偏方或药物,否则可能会带来风险并延误正确治疗的时机。及时就医、合理调整喂养方式和接受专业治疗才是确保宝宝健康成长的关键步骤。另外,对新生儿黄疸,家长要摒弃以下认识误区——

误区1:新生儿黄疸是小事儿,无需过多关注

大部分新生儿黄疸是生理性的,通常会自行消退,但严重的或未经治疗的黄疸可能导致高胆红素血症和其他并发症,严重危害新生儿健康。因此,家长应该对新生儿黄疸保持警惕,并及时寻求医学建议。

误区2:只有出现明显黄色皮肤才需要担心

实际上,在出现明显黄色皮肤之前,新生儿可能已经存在轻度或隐形的黄疸。早期识别和监测非常重要,因为高胆红素水平可能对新生儿健康造成潜在风险。因此,家长应该密切观察孩子是否有黄疸的其他迹象,如眼白发黄、尿色加深、吃奶差、反应差、易惊甚至惊厥等,并及时咨询医生。

误区3:母乳喂养会导致更严重的黄疸

大多数情况下,母乳性黄疸是由于孩子在初期母乳喂养过程中摄入不足而引起的。这种类型的黄疸通常是暂时的,并随着正确喂养和增加摄入量而改善。因此,家长应该寻求专业指导,学习正确的母乳喂养技巧,并确保孩子获得足够的营养。

误区4:黄疸是胎毒

有人误认为新生儿黃疸是由于胎毒引起的,并采取吃鹅蛋、喝艾叶水等方法去除所谓的“胎毒”。事实上,没有科学依据支持“胎毒”这个概念。新生儿黄疸是由于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导致的,并非与所谓的“胎毒”相关。

综上所述,新生儿黄疸并非小事,家长们不应掉以轻心。同时,采取如下措施有助于降低新生儿黄疸发生的风险:

1.母乳喂养与调整喂养频率

宝宝出生后1小时内尽早开奶,并保证有效的频繁吸吮,可大大降低早发型母乳性黄疸的发生。

2.阳光暴露

阳光中的特定波长(如425~475nm的蓝光和510~530nm的绿光)对于促进未结合胆红素排出体外具有积极作用。建议在早晨或下午阳光充足时隔着玻璃进行日光浴,这样可以避免大量的紫外线伤害。

3.观察和监测

租用或借用经皮黄疸检测仪是可以做到居家监测黄疸的。家长应密切观察宝宝的黄疸程度和持续时间。如果黄疸超过正常范围或出现其他异常症状,及时咨询医生并进行进一步检查。

4.定期儿科检查

定期带宝宝去儿科医生进行体格检查是预防新生儿黄疸的重要措施之一。医生可以根据宝宝的情况评估黄疸风险,并提供适当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5.避免不必要的药物使用

某些药物可能会对新生儿肝脏功能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增加发生黄疸的风险。因此,在给宝宝使用任何药物之前,请务必咨询医生,并严格按照医嘱使用。

6.健康饮食与良好营养

母亲在怀孕期间和哺乳期间保持健康饮食,摄入足够的营养对于预防新生儿黄疸至关重要。良好的营养可以促进宝宝的健康发育,减少黄疸的发生风险。

猜你喜欢
母乳发型黄疸
鲁晓岚:黄疸
吃柑橘何来黄疸——认识橘黄病
手术后黄疸的病因诊断
母乳到辅食,如何无缝衔接
英国共享母乳引争议
新生儿黄疸护理观察
为治乳腺炎用抗生素 妈妈不用停母乳
MY HAIRS TYLE ISON POINT
发型
好别致的发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