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

2024-02-02 10:29余淼杰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发展

余淼杰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博大精深,其核心内容体现为“三新一高”,即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和高质量发展。面临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复杂的改革发展任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三新一高”思想的指引下,中国经济已进入以高质量发展为表征的新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必须贯彻五大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为第一动力、协调为内生特征、绿色为普遍形态、开放为必由之路、共享为最终目标。在贯彻五大新发展理念的过程中,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的指导方针,实事求是地解决好各个难点和堵点。同时,深度挖掘内驱潜力,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双循环”为推手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一节介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中“三新一高”的基本含义,刻画中国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内涵特征;第二节以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的方式阐述如何秉持新发展理念促进高质量发展;第三节结合学理,剖析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精髓所在。

一、积极应对国际环境挑战,转入新发展阶段成效显著

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在新发展阶段中国的经济发展面临两个挑战,即人口老龄化与去全球化。通过积极应对挑战,中国经济已成功由高速发展转为高质量发展,并且是在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全方位的高质量发展。如何理解高质量发展呢?正如《习近平经济思想学习纲要》中指出的,理解高质量发展可以从供给、需求等不同方面理解。具体地,笔者以为高质量发展从供给面看可以从产品质量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企业全要素增长率增长、全产业链特色清晰、产业集聚优势突出以及产业分工比例协调六个方面。

一是产品质量提高。据余淼杰和张睿(2017)核算,若是依据单价、市场份额和边际成本来衡量工业产品质量,并将2001 年中国入市时的产品质量标准化为1,那么中国产品的质量到2012 年时提升了30%,达到1.3。自2012 年党的十八大之后的新时代十年,中国产品的质量又提升了25%。总体来说,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产品的质量至少提升了1/4。

二是产品附加值提升。中国自实行加工贸易政策以来,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981年的25亿美元增加到2006 年的8 319 亿美元,增长了333 倍。加工贸易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从5.7%提高到47.2%,在中国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加工贸易的附加值相对于一般贸易较低。自2006 年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结构持续优化,曾一度达到中国外贸总额半壁江山之多的加工贸易目前比重降到20.1%,而一般贸易的比重上升到63.7%(见图1)。一般贸易的比重上升意味着出口产品附加值在增加。除此以外,加工贸易产业内部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目前的加工贸易从以服装、鞋帽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转变为以机器设备、电子仪器产品等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这两个现象可以推断出中国产品附加值正在不断提升。

图1 2006—2022年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在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

三是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明显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是用来衡量企业绩效的常见指标。克鲁格曼曾言,生产率不是一切,但在长期中近乎一切。根据Feenstra 等(2015)核算,中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在2001年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全要素生产率是美国的30%,到2015年已经达到美国的50%,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幅度达70%。

四是全产业链特色明晰。中国是全球唯一具备全产业链国家。中国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如果按照海关八位码进行计算,中国出口的海关产品约为8 000种,按照十位码来计算有14 000多种产品,中国产品种类非常齐全(余淼杰和季煜,2022)。

五是产业集聚优势突出。产业集聚可以降低固定成本,获得正外部收益,实现规模递增。中国的许多工业城市,尤其是一线和二线城市,拥有自己的“产业名片”,例如义乌的小商品市场、廊坊家具市场、深圳电子产业、汕头玩具产业、邢台羊绒产业等。基于“产业名片”,通过中心外溢作用,相近的产业得以在同一个地区进行集聚,实现规模经济。这是中国形成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的关键。

教师在实施跨文化教学时,可以以教材为纲,将相关内容加以渗透或拓展,也可以发挥网络的优势,收集音频、视频及网络课程等相关的文化资源,整理、形成系列跨文化资料库,利于学生系统地了解相关国家的生活方式和教学方式等。由于文化知识包罗万象,教师实施跨文化教学时要遵循相关性、适度性、实用性、系统性原则,将跨文化知识有计划地传授给学生。值得注意的是,跨文化资源所包含的不仅仅是英美等国家的,还应包含中国的传统文化及其他合作办学国家的文化,以弥补传统跨文化教学中内容上存在的片面与不足。

六是产业分工比例协调。当前中国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为7.3%,同全球其他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基本一致,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与其他国家存在差异。中国第二产业比重为39.9%,第三产业比重为52.8%。而发达国家第二产业比重较低,一般在15%以下,第三产业则达到70%—80%。鉴于实体经济是实现创新的载体,且主要通过制造业来实现,而创新作为经济增长第一原动力,又是一个国家超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动力引擎,第二产业比重较高,第三产业比重较低这种产业结构适应中国目前发展阶段,有利于孵化创新,同时也保障就业岗位和收入水平。因此,中国目前的三次产业结构仍是较为科学合理的。

以上六个方面说明从供给侧层面上来看,中国经济的确已经展现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特征。

二、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秉持新发展理念促进高质量发展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是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目标所在,瞄准目标并结合各个目标中的问题逐个击破,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方法与实现路径。

第一,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创新分为狭义创新和广义创新。狭义的创新又分为两个部分,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技术进步是指企业提升管理效率或降低管理成本。不管是大企业、中小企业还是小微企业,都能通过改善管理、降低管理成本来实现技术的进步。这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意义所在。而科技创新则是从无到有的突破,难度远远大于技术进步,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只能以大型科研机构为载体。对于中国的创新水平可以从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两方面衡量。2022 年中国的研发投入强度(研发投入占GDP 的比重)为2.54%(见图2),接近OECD 的平均水平2.6%。研发包括研究和发展两个部分,研究部分又分为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目前中国的研发投入,无论是人员还是经费,多集中在试验发展以及应用研究,而在基础研究上的投入较少,经费比重只有6.57%,与发达国家10%的比率相比较低(见表1)。未来,中国在创新投入上应更加着力于原创型创新,在政策上应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扶持。对创新产出的衡量可以看专利数量。中国的专利产出总量很大,但多为实用新型专利,发明专利较少(见图3)。目前中国创新的重点在突破“卡脖子”问题,深入推进“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是攻破难关的一个的关键。而担当攻关主力军的将是位于中部的企业,因为中部企业相比于头部与尾部的企业,面临激烈的竞争,需要进行产品的升级迭代突破瓶颈,实现持续的发展。

表1 2012—2022年三类研发的人员及经费占比(%)

图2 2000—2022年中国研发强度

图3 2000—2022年中国三种专利授权数及其占比

广义的创新是指对规则、规制、标准、管理四个方面的创新。这里以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与自由贸易港两个例子来加以说明。自2013 年中国首个自贸试验区在上海挂牌,经过七次扩容,中国自贸试验区已经有22个①自2013 年9 月27 日到2023 年10 月21 日,陆续在上海、广东、天津、福建、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海南、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黑龙江、北京、湖南、安徽,新疆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覆盖了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自贸试验区通过创新性地实施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即通过给予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相同的待遇,并且不断缩短准入负面清单,积极融入全球一体化,参与全球经贸治理。当前,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还可以进一步优化。其一是明确准入前国民待遇是给予外资企业与国企相同的待遇还是与民企相同的待遇。其二是负面清单仍然限制较多,需要对负面清单瘦身,减少禁止投资的种类和数量。第二个例子是在海南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海南全省通过“数据多跑路,办事少跑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实现贸易自由便利、投资自由便利、跨境资金流动自由便利、人员进出自由便利、运输来往自由便利和数据安全有序流动。这足以体现中国在规则制度方面的创新态度。第二,协调作为内生特征。协调分为区域协调、城乡协调和行业协调。行业的兴衰交替更多是市场调节的结果,因此重点在区域协调与城乡协调。区域协调的目标是实现新型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新型信息化。其中,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间的协调至关重要,二者如果差距太大将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如果新型工业化太超前而新型城镇化滞后,则劳务力的供给不足,劳务工资上升,企业利润下降,政府税收下降,影响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如果新型城镇化太超前而新型工业化滞后,则会出现进城务工人员增加,工作岗位不足,出现大量的低收入人群,严重影响社会稳定(比如南非等国家)。中国目前新型工业化适度超前,而新型城镇化不足,所以需要弥补新型城镇化短板。目前推动新型城镇化有两个策略方向,一是大力发展城市群,二是去中心化。目前一线城市群共有五个。以总量来排序,最大的两个城市群分别是长三角和粤港澳,接着是京津冀、成渝和长江中游城市群。除了这五大城市群,在北方,发展较好的有哈尔滨长春城市群、沈阳大连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郑州和亳州城市群。在南方则有福州—厦门—泉州的海峡西岸城市群。另一方面,城市群的成长也有限度,一个城市的人口极限大约在四千万左右,没有哪个城市能够真正拥有超过五千万人口。四千万人口的城市,它的水、土地、绿化等存量都达到极限。在当下,生活成本过高,环境承载压力过大,使得超一线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在下降。随着高铁的迅速发展,高铁枢纽逐步成为新的城市化中心,而对北上广深产生了一定的稀释作用,中国也就慢慢步入去中心化的时代。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注重城乡协调发展也十分重要。若以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作为城乡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2008 年金融危机之前全国城乡收入差距非常大,达到了3.14,到现在已经降到了2.45。浙江在城乡协调发展上表现突出,收入差距在1.9(见表2)。

表2 2022年全国及各省份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

第三,绿色作为普遍形态。从国际角度看,绿色环境保护是全球可以共同对话的议题。中国是第一个把保护生态环境写入宪法的国家,也是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纳入党章的国家。中国积极参与了1997 年的联合国环境变化框架公约、2012 年的京都协定以及2016 年的巴黎协定,并始终坚持环境保护共同承担、分别负担的原则。这一原则在具体落地上有三个关键点,一是碳排放的累积核算,二是环境保护与发展权的平衡,三是生产与消费端的责任分担。首先,碳排放是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能只关注某个时间节点上的实时排放量,而要考虑其累积排放量并加以核算。进行核算则需要确定一个核算起点。如果以1871年德国统一为起点,美国应该承担全球碳排放的29%,欧盟为25%、中国为9%、日本为4%。核算的起点不同,则相应的各国应当承担的责任大小也就不同。另一方面,人口大国与人口小国碳排放是不同的。一个正在工业化的国家与一个已经完成工业化甚至开始去工业化的国家的碳排放也是不同的。表面上看,这是要求对碳排放的限制要考虑人口规模、发展阶段等多种因素,实际上这涉及环境保护与发展权的排序问题。此外,生产端和消费端谁应该为碳排放负责呢?生产端认为,如果消费端不消费就没有生产,需求创造供给,所以生产端不应为此买单。消费端认为,生产端的技术水平决定碳排放,并且已经为购买的产品支付价格,为生产端的生产创造就业,所以应该由生产端来买单。实际上,双方都应该承担一部分,因此具体比例是多少变成了关键问题,需要有说服力的理由和合理的依据。

从国内角度看,中国要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面临着两个挑战。其一是提前达峰与经济发展的权衡。地方提前达峰的好处是政绩亮眼,坏处是可能限制经济的发展。其二是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只有30年时间。根据计算,一般发达国家完成这一过程需要50年的时间,所以对中国来说这个过程任重而道远。“双碳”经济的核心关键包括两方面,第一是提高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消费比重,第二是对传统能源要先立后破。2022年,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非化石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7.5%(见图4),与其他国家基本一致。未来的目标是在2030 年将这一比例进一步提升到25%。此外,对于传统能源的更迭升级要坚持“先立后破”。 “先立”一方面要求各省市因地制宜,根据自身特长和要素禀赋发展绿色能源,另一方面要求发展技术解决能源储存、调配与输送问题。以风电为例,中国风资源规模巨大而且集中分布在“三北”(西北、华北、东北)地区。但是“三北”地区市场规模小、难以就地消纳。同时,风电本身具有波动性和间歇性等特点,风电并网需要配套建设调峰电源。“三北”地区,电源结构单一,基本没有调峰能力,而且远离负荷中心,跨区输电能力不足。因此通过发展技术使过剩能源是否能够储存并卖到其他省份以获得收益便是“先立”的关键。

图4 2000—2022年中国能源消费结构

第五,共享作为根本目的。共享理念分为三步来实施,即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就脱贫攻坚而言,中国的脱贫攻坚成就非凡,从2015年的贫困人口5 575万到2021年底降到零。这得益于中国强大的治理能力,保证每项政策纵向到底,横向到边,通过五级书记挂帅、第一书记驻村的方式建档立卡,实施精准扶贫,采取了产业脱贫等有效途径,实现了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下一阶段工作的关键在于防止脱贫地区大规模返贫,所以乡村振兴非常关键。

乡村振兴必然要依靠产业振兴。目前,中国很多产业分布在沿海地区,这些产业大致可分为劳动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劳动密集型产业由美国转移到欧洲。五六十年代转移到日本,七八十年代转移到东亚,八十年代后转移到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会不断地向劳动力更便宜的地方转移。随着中国劳动力比较优势的逐步丧失,劳动密集型企业从国内转移到海外是大势所趋。但是对于资本密集型产业而言,资本投入大于劳动投入,而资本投入对于产业链配套上下游的距离有严格要求,所以资本密集型产业不容易转移。换言之,资本密集型产业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还无法转移到东亚或者非洲,因为那里的产业链配套是不成熟的。所以沿海地区的资本密集型企业可以借助中国的全产业链优势继续留在国内,并依托新“三线”建设,向中西部的省份转移。中西部地区又恰是脱贫攻坚的主导区域,因此可以通过沿海地区转移来的产业来推动其乡村振兴。

贯彻共享理念的第三步在于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强调的是机会公平而非结果公平。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强调机会公平,就是要给予每个人一个公平致富的机会。即政府提供平台,鼓励体力劳动者勤劳致富、脑力劳动者创新致富。

目前中国仍处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过渡期。在这一阶段,我们要优化三次分配格局,通过“提低”“扩中”“调高”来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提低”,即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这一环节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完善落后经济省份的养老保险制度。“扩中”,即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这一环节的目标是使全国的收入分布结构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中等收入指三口之家的年均收入在10 万到50 万之间。目前中等收入群体的比例在35%到40%左右。形成这种橄榄型结构的关键是提升居民可支配收入。一方面是提高居民总收入,另一方面是提高可支配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换言之,要继续坚持减税降税以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调高”,即调节过高收入。在这一环节需要进行税制改革,鼓励勤劳致富,反对不劳而获、坐吃山空。以英国衰退的经验为鉴,英国作为19世纪的“日不落帝国”之所以被美国赶上,重要的原因之一便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了大量的食利阶层,他们仅依靠父辈留下的财富,通过放贷维持生存,最终使得经济整体失去活力、创新力和持久力。因此我们必须高度警惕财富代际传承的不可持续性。除此之外,通过税制改革,完善再次分配机制,也势在必行。征收遗产税是一个可行的手段。如果开征遗产税,公司会将交税的钱捐赠出去来抵税,这一方面能够促进行业和国家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能改善中国捐赠体系。目前,在中国的捐赠体系中个人捐赠很少,机构捐赠较多,总量不足而结构失衡,所以征收高的遗产税其实非常有利。

三、挖潜助推全国统一大市场,“双循环”促进更高水平开放

构建新发展格局最重要的是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并且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而促进国内大循环的核心在于挖掘内驱潜力,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说明。第一,从人口规模看,中国拥有14.1 亿人口,约占全球总人口的18%。第二,从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大陆GDP总量达18.1万亿美元,约占美国GDP 的71.1%,全球GDP 的18.1%。根据《我国国内市场规模和潜力测算及发展趋势展望》(尹伟华和肖宏伟,2021),预计未来5 年中国GDP 占世界GDP 比重将持续上升,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到2025年,中国GDP 将约占全球GDP 份额的1/5;未来,中国最终消费支出将保持增长,预计2025年,中国最终消费支出占全球比重将达16.2%(见表3)。2023 年,世界银行公布的高收入国家门槛为人均国民总收入(GNI)13 845 美元。2022 年,中国人均GNI 约为12 850 美元,接近高收入国家标准。第三,从国内贸易角度看,在2019年时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突破40万亿元,2010—2017年期间增速更是保持在10%以上(见图5)。以上数据都表明中国蕴藏强大的市场潜力。

表3 2021—2025年中国市场规模占世界市场规模比重预测表

图5 2010—2022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速

要充分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这一竞争优势,就要把国内大循环的工作重点放在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上。“统一”的起点是要素统一,包括构建人才、土地、资金、能源、数据等要素的统一大市场。统一的对立面是分割,因此统一的核心要义是要素的自由流动。以人才为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意味着突破束缚区域之间人才流动的制度限制,使劳动力能够在区域之间和产业之间自由流动,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提高劳动生产率。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将是推动中国由人口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强国的关键。根据2020 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人口净流入规模(常住人口-户籍人口)排名靠前的5 个城市为深圳、上海、广州、北京、东莞。排名前15 的城市中超过一半其人口净流入占比超过45%。较高的人口净流入占比反映出目前主要城市的落户仍然相对严格,户籍开放程度较低(见表4)。过严的户籍限制将妨碍人口合理流动,人才资源无法实现最优配置。为此,应逐步考虑放松户籍限制,降低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制度性障碍,疏通以人为本的落户渠道,建立城乡统一的人才市场。

表4 中国人口净流入规模城市前15名排行表

“统一”的目标是产品和服务统一。产品和服务的统一要求做到“三同”,即同质、同线、同标。具体来说,出口企业在同一条生产线上,按照相同的标准生产出口和内销产品,从而使供应国内市场和供应国际市场的产品达到相同的质量水准。21 世纪以来,中国出口产品质量不断提升,但是却一再出现国产商品出口较内销质量好的情况。比如,在美国买的中国衬衣的质量比在国内买的更好、价格更便宜。随着中国中等收入人群整体规模逐渐壮大,人们的消费需要与整体消费水平不断提高。若是不能实现出口与内销产品同质、同线、同标,将导致消费大量外流,内需疲软。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国外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所以企业以最便宜的价格卖最好的产品。而国内产品缺乏市场竞争,所以内销产品质量不佳。2022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内外贸一体化的发展目标,包括到2025年实现内外贸质量标准、认证认可等有效衔接,进一步提升市场主体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水平。这表明国内外商品与服务市场逐步接轨。

而推动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形成首先需要降低交易成本,包括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就降低显性成本而言,一个重要举措是取消省际冗余公路检查站。虽然自2020年1月起,全国29个联网省份的487个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已全部取消。但是目前在中国部分地区,车辆跨城跨省通行在间隔不到一公里范围内需要经过分别属于两地的多个检查站,这大大增加了货物运输与劳动者通勤的时间成本,导致企业的物流成本快速上升与劳动者的通勤压力加大。取消省际冗余公路检查站将显著节约物流时间成本,有效提升贸易效率。就降低隐性成本而言,则是要实施统一市场准入制度。要做到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增强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创造力、影响力、控制力;同时“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确保民营经济在要素资源的获得方面具有与国有经济平等的市场地位。

促进国际大循环的工作重点是优化对外开放的方式。推进国际大循环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六个方面:出口目的地多元化、扩大进口需求、关注服务贸易、鼓励企业“走出去”、坚持高质量发展“一带一路”倡议。

一是要实现出口目的地多元化。如表5 显示,美国、欧盟、东盟、日韩目前仍是中国主要出口伙伴,这些市场的宏观经济情况、产业结构变迁、地缘政治关系等都将对中国出口产生影响。近年来,中美关系复杂、中欧关系敏感,企业必须认识与把握这一本质变化,并做好相应调整,做到出口目的地多元化,不能把出口目标只瞄准欧美等成熟市场,应该深耕新型工业化国家、南南国家、金砖国家,以分散风险,发挥出口对中国经济的支撑作用。

表5 2022年中国前十大出口目的地

二是要扩大进口供给,扩大进口可以提升消费者福利。进口产品一般是国内没有或者国内虽有但存在差异的产品。进口新的产品种类一方面可以增加可供消费者选择的品种,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促进竞争效应”来促使国内企业降低相关消费品价格,削减价格加成,打破市场垄断,让消费者能够以更低的价格获取质量更高的消费品。再者,扩大进口需求可以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步和技术创新。图6展示了消费品、资本品、中间品三类产品在中国总进口中的比重。中国进口结构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中间投入品的比重非常高,长期位于70%到80%之间。而世界平均是20%左右。进一步扩大低价格、高质量、多数量的中间品进口和资本品进口,将有利于制造业企业降低制造成本,提升产品利润,为企业扩大再生产和创造就业提供内生增长的可持续动力。同时,当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后,企业有更充足的盈利空间,可以进行研发投入,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

图6 1995—2019年中国进口消费品、资本品、中间品占总进口的比重

三是要扩总量、调结构、树特色,发展服务贸易。中国服务贸易总量不足一方面是结构问题导致的,比如教育服务贸易逆差的原因在于国际学生流动数量不对称,出国留学的中国学生数量远超来华留学国外学生数量。另一方面的原因是服务贸易特色不足。2022 年,中国中药外贸总额85.7 亿美元,同比增长10.7%。其中,出口额为56.9亿美元,同比增长13.8%;进口额为28.8亿美元,同比增长5.1%。但与服务贸易整体发展规模相比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反观韩国服务贸易中美容产业居全球第一,作为国粹之一的中医药产业还没有发挥出足够的影响力。虽然近年来中医药服务贸易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中医药已传播至196 个国家和地区,中医药内容被纳入16 个自由贸易协定。在全国已开展31 个国家特色服务出口基地(中医药)、30 个高质量中医药海外中心和92 个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建设工作,但还需要更进一步发展,实施中医药强国战略。

四是要加大对外直接投资,实现中国企业“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目前,“走出去”已经成绩斐然,2022 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达到1 631.2 亿美元,连续11 年列全球前三,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2.75万亿美元,连续6年排名全球前三(见表6)。“走进去”则需要改进。中国企业出海为当地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但这一成绩在国际 “民心相通”也是决定了中国企业能否长久做好对外直接投资、协调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关系的重要决定因素。只有真正“走进去”,以经贸往来为桥梁架起中国与东道国互相理解、充分合作的通道,才能让合作共赢的理念深入人心。“走出去”的企业要积极“走进去”,承担更多承担社会责任,讲好民心相通故事,促进人相交、情相亲、意相合。既要做得好,更要说得好,树立中国ESG 企业形象。“走上去”则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市场和更多的技术。中国企业正在转型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向产业链上游攀登。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也要服务于这一大趋势,中国企业在走出国门时不应局限于传统的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和原材料领域,而是应该充分利用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方面的比较优势“走上去”,在绿色能源投资合作、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合作、数字贸易规则制定等方面深耕细作。

表6 2012—202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情况

五是要坚持高质量发展“一带一路”。目前,落地“一带一路”倡议,重点是做好陆上丝绸之路向东、海上石油之路向北发展。就推进陆上丝绸之路建设而言,丝绸之路经济带贯穿中亚、东欧地区。阿富汗、乌克兰等国的地缘政治冲突频繁,深入投资合作存在较大风险,所以“西进”不太现实。在“南下”方面,由于自由贸易规则的差异,短期内中国加入CPTPP 的难度较大,海上丝绸之路向南发展的阻力增大。同时“一带一路”面临着西方替代性计划的竞争压力。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看到了亚非地区基建建设的经济效益和政治意义,宣扬“债务陷阱论”,推出“蓝点网络”计划、“重返更好世界”倡议和“全球联通欧洲”计划,限制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首先要推动陆上丝绸之路向东发展,加强远东合作,重点加强中蒙俄次区域合作,建设中俄蒙经济走廊。中俄蒙三国地理距离相邻,经济结构互补。2010年至今,中国连续12年成为俄罗斯、蒙古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中国应抓住这个历史机遇,积极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对接中国“一带一路”、蒙古“草原之路”和俄罗斯“跨欧亚大通道”三大倡议战略。同时要推动海上石油之路向北发展,积极推进中日韩自贸区建设。我们应当抓住RCEP 正式生效的历史机遇,推进中日韩三国在RCEP框架下的更深层次的经贸合作,从业务型开放升级为制度型开放。

陆上丝绸之路向东、海上石油之路向北,此双路交汇点在东北,因此建设东北海陆大通道弥足关键。具体而言,从空间布局来看,海陆大通道的立体面建设应该以打造“一核两翼”为重点。其中,“一核”是打造辽中南城市群,以沈阳和大连为核心,利用东北高效便利的交通网络推进辽中南城市群,短期内把沈阳打造为国家中心城市,中长期则着力发展为东北亚国际中心城市。“两翼”则分别为加强陆上丝绸之路沿线的中蒙俄边境贸易,强化东北与蒙俄和日韩的经贸往来联系,同时积极推进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日韩自贸区建设。从基础设施来看,一方面,要重点加强机场、高铁、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联通,通过促进东北亚地区海陆联运,降低以往需要绕经马六甲海峡的高额贸易成本;另一方面,要系统布局东北地区新型电网和电力外送通道等现代能源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加快论证和建设俄罗斯方向的煤气管道、燃气管道、天然气管道建设,助力东北与其他区域发展战略更好对接。

综上,中国经济已然进入以高质量发展为特征的新发展阶段,未来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的指导方针,全面理解五大新发展理念,持续依靠“双循环”为推手,全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推进高质量发展,以促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猜你喜欢
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产前超声发展及展望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脱贫发展要算“大账”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身担重任 更谋长远发展
推进医改向纵深发展
谈发展
它会带来并购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