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自然观及其生态意蕴

2024-02-02 15:53农露露
今古文创 2024年1期
关键词:自然观生态文明马克思

【摘要】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唯心主义自然观的批判和对费尔巴哈直观主义自然观的吸纳,并从物质、实践、异化等方面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新的诠释,丰富和发展了自然观的内涵。当今社会,生态文明问题已经成为人类要面对的巨大挑战,马克思所倡导的自然观虽然离现在已经过去了一个多世纪,但其中蕴含的价值并没有过时,它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世界性的生态难题指明了方向和提供了行动指南,对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自然观;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01-0074-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01.024

在马克思自然观出现之前,西方自然观一直占据着人们的视野,以黑格尔唯心主义自然观和费尔巴哈直观主义自然观为代表。但随着生产生活特别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生产生活,西方自然观的缺陷逐渐显露。何为自然、如何看待自然,如何处理自然与人的关系等问题成为时代讨论的话题。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就人与自然的问题进行了深刻阐述,《手稿》是马克思参加《莱茵报》工作时经历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和对摩尔河地区农民状况的研究后,认识到物质利益和国家立法之间的真实关系仅靠黑格尔哲学来揭示是行不通的,由此转向对现实问题和生产领域的批判,从而孕育出了马克思自然观。给人们思考自然问题带来了全新的角度。

一、马克思自然观产生的历史渊源

在马克思之前,西方对于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通常使用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从主体性或者客体性出发去思考,得出的結论往往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和抽象性,其中,较为突出的便是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主义自然观和费尔巴哈直观主义自然观。黑格尔将自然的产生归结为绝对精神运动的结果,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神秘化。而费尔巴哈把自然引向了唯物主义的正确方向,却用直观的方式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片面化。马克思在对二者的批判与吸纳中实现了对自然观的历史性变革。

(一)对黑格尔唯心主义自然观的批判

马克思自然观产生于他对黑格尔唯心主义自然观的批判继承。对黑格尔来说,绝对精神是孕育一切之所在,是自然界的真理。精神作为第一性的东西先于自然界存在,自然界不过是精神的外化。黑格尔自然由人而生的观点,具有浓厚的唯心主义色彩。马克思对此进行了深刻地批判,他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1]209在人还未存在之时,自然界已经存在。自然界不是人的产物,更不是上帝的产物。同时,人不能独立存在于自然之外,更不能操控自然。相反,人与自然息息相关。自然孕育人的生存,也推动着人的发展。面对自然,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把握和利用自然规律,进而探索自然界的奥秘。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1]209马克思进一步阐述了人受限于自然界的观点。面对自然,人是受限制的和受制约的存在物,不能脱离自然规律而为所欲为。任何个人都不能无视自然规律进行生产、生活,违背自然规律必将会受到自然的惩罚。

(二)对费尔巴哈直观主义自然观的吸纳

对于费尔巴哈而言,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感性直观的,他把对象看作是感性事物。人为何能认识自然?人的认识如何产生?这些问题在费尔巴哈那里统统可以用感性直观来解释,人的实践存在没有在他的认识范围之内。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费尔巴哈抛弃辩证法,孤立地认为自然的本质与人的本质不具有统一性,二者是截然不同的东西,进而不能真正地了解人类的现实生活和感性实践,从主观上把人与自然割裂开来。对此,马克思在《手稿》中辩证地吸纳了费尔巴哈“感性必须是一切科学的基础”的直观自然的观点。他认为,人是自然科学的直接对象,能够通过感性直接地感知自然界。在此基础上,他批判费尔巴哈的感性缺乏实践基础,具有直观性和抽象性,更进一步说明自然界与人、社会历史的关系,人对自然的把握必须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加以表达才能认识它的本质和规律,直指费尔巴哈直观自然主义存在的缺陷。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一部分,“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中生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本学的自然界。”[1]193马克思在《手稿》中的这一阐释,从社会实践的角度指明了人只有通过社会生产实践才能认识自然的本质,即使是以异化的形式,最后也会达到对其扬弃而获得对自然客观的、本质的认识。

二、马克思自然观的发展内涵

马克思自然观是以自然界的产生与发展为逻辑起点,更进一步探讨从事生产活动的现实的人如何处理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它以有自由的、有意识活动类特性的人为自然根基,提出“人化的自然”的本体规定性,探讨实践自然的结果。人类依赖着自然界而生存,但人却在对自然界的索取中失去了对自然的敬畏,走向了异化自然的道路。因此,要想解决人与自然相异化的难题,必须理清马克思自然观的核心要义。

(一)物质自然是“人化的自然界”的本体规定

从自然界的起源可以看出,自然界的产生是自我渐进演化的客观结果,是一个自我产生的物质存在。自然发生说、地球构造学说等自然科学的发展已经进行了有力的说明。马克思坚持物质是第一性的观点,在手稿中明确指出,“地球的形成、生成是一个过程”[1]195,解释自然界是物质的自然,揭示了黑格尔自然是绝对精神的外化、是上帝合目的性结果的唯心主义观点。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作为一个有血肉组织和生理需求的自然存在物,人需要与自然界进行各式各样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在自然界中生活的人必须遵循生物有机体的自然发展规律,简而言之,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依赖于自然界而生活。马克思在《手稿》指明,人是一个“直接的、现实的、站在坚实的呈圆形的呼出和吸入一切自然力”[1]195的受动存在物,自然界中的植物、动物、光、空气等,是人类生活和活动的一部分,它们以各式各样的形式出现,人在肉体上只有靠着这些自然物质才能够生存下去。从劳动的属性来看,自然界是人类社会生产实践的对象和工具。正如《手稿》中提到的,自然界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材料)和工具”“没有自然界……工人什么都不能创造”[1]161,深刻阐述了自然界对人的重要性。人类虽然依赖自然界而存在,但却不是被动的、盲目的,为了与人的发展相适应,人类对自然进行能动的适应和改造,而只有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与自然和谐共生。

(二)实践自然是“人化的自然界”的根本内涵

“人化的自然界”是马克思对自然与人的关系提出的最鲜明的概念,显现出属人性、实践性和历史性三个基本特征。马克思旨在强调现实的自然界是与人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自在自然”,而是被纳入了人的实践范围、确证人的本质力量的“实践自然”[2]。自然界从实践的角度可以划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是无人类实践活动的自在自然;另一种是充满了人类实践活动痕迹的人化自然。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直观的自然观,过分强调感觉器官的可靠性,将人庸俗化为只有肉体的存在物,而忽视了人对自然具有能动的适应和改造的能力,费尔巴哈眼中的自然,与人和社会生活相分离,是抽象的存在。《手稿》明确指出,“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1]209,呈现出属人性,道明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其次,人类为了更好地与自然和谐相处,利用自然资源,开发自然资源,必须通过劳动进行社会生产活动,而劳动作为自然界与人相互作用的中介,具有人化自然界的实践性基本特征。最后,人化自然界的历史性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之间的关系会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不断变化,正如《手稿》所说:“人对自然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对人的关系”[1]184,随着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相应的改变,人对自然资源的索取和利用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三)异化自然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割裂对立

人为了适应社会历史的发展,满足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不得不对自然进行适应和改造。在前工业时代,由于生产力的低下,人对自然的改造还不够明显,生态危机尚未出现。然而,随着工业时代的到来,人类的生产能力和生产工具不断提高和改进,在这一过程中,人类对自然資源进行大规模开采、对自然生物进行杀害、对生态环境进行破坏,以至引起自然界超负荷的“工作”,自然开始对人类进行“反击报复”。同时,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私有制的出现,资本家对资本的疯狂逐利,整个社会历史陷入资本裹挟的逻辑之中,一切可利用的自然资源都变成了资本和价值增值的工具,人们对自然的索取变成了对利益的追求。自然资源,失去了其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等,正如《手稿》以矿物商人为例批判矿商只关注矿物的“商业价值”,而忽视矿物的“美和独特性”,当缺乏“矿物学的感觉”,人与自然出现严重的“异化”,由此所带来的人口爆炸、水土流失、空气污染、物种灭绝等问题严重地影响着人类当下及未来的生活。

(四)人本自然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想图景

《手稿》中不仅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自然与人相异化的后果,也描绘了未来社会人本自然的美好蓝图。然而,人本自然的理想图景的实现,受限于主客二分的人与自然界相互分离的状态,农业时代的“人顺应自然”和工业时代“人支配自然”本质上都是主客二元对立思维主导下人与自然界分离的表现形式,一方面“人顺应自然”是人对自然的高度服从,在此状态下,自然支配着人,占据主导地位。另一方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逐渐形成“人支配自然”的局面,这时候人占据主导地位,人开始疯狂支配自然,对自然开展无休止地掠夺和破坏。总而言之,这两种状态都是人与自然分离的表现形式,人作为“主体”与自然“客体”相互对立,自然与人类主客二分的问题难以得到解决。破除主客二元对立,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合乎人性的自然界”或“人本学的自然”状态下,以尊重自然规律为前提,人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也对自然保持敬畏的态度,理智地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马克思自然观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逻辑的延伸,彰显了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的思维逻辑。

三、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意蕴

马克思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思想与当今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内涵一脉相承,党的二十大所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理念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动体现,用马克思自然观引领和指导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对于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伦理学家更多的是基于人类自身需要对自然进行价值判断,他们希望依靠个人道德立场的转变来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状态,因而忽视了生态非正义性产生的根源。与生态伦理学家不同的是,马克思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是从社会生产领域出发的,他主张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超越来实现社会的变革,以此来解决资本对自然资源的控制,从而达到人—自然—社会三者的和谐统一。

一方面,以生产方式的变革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公平分配,实现经济与生态的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利益与生态效益齐头并进,可以通过以下几条路径:一是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绿色转型超越资本逻辑对自然的无止境掠夺和对利润的无止境追求。资本逻辑是人与自然持续异化的根源,想要跳出资本逻辑就必须对生产方式进行改革,使劳动者、劳动对象等生产力的诸多要素协调发展,促进生产关系的良性发展,最终实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绿色转型;二是通过生产方式的转变解决生产与分配相统一的问题。使各方面均衡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因此,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并同等地重视城市与乡村的环境治理,才能让广大人民群众共同享用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成果;三是通过科学技术变革生产方式,以技术革命提高生态资源的可利用率和可循环性,降低生产过程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开发新能源产业,促进产业转型与升级,为资源依赖型产业找到新的可替代性能源。

另一方面,以生活方式的变革来促进人类与自然界和谐发展。一是要转变传统的生活观念,树立绿色健康的生活理念与行为。过去民众的生态意识并不强,往往以满足自我需求为生活的行动指南,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为了种种不必要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使生态环境受到污染与破坏,因此,倡导低碳、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能够有效避免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形成良好的社会新风尚;二是转变传统的消费方式,避免消费异化带来的资源浪费的现象。在资本的裹挟下,社会消费已经不再是纯粹地为了满足民众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行为,消费被打上了等级符号,高水平的消费能力变成了身份地位的象征,资本就是利用民众这样的消费心理不断地进行工业生产,加剧了资源依赖型产业的枯竭。

四、结语

生态文明建设任重而道远,理论与实践无法相符,使得生态文明建设举步维艰,加之生态保护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优化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需要各方力量共同努力,因此,生态文明建设难以取得预期效果的原因也必定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无疑是科学的哲学理论基础的缺位。虽然马克思并未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但其自然观的内在逻辑是与当代生态发展理念相契合的,生态文明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吸收和接纳,不得不承认的是,马克思自然观的提出与当代所倡导的生态价值理念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今天重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重思马克思的自然观,或许能为人—自然—社会三者的和谐统一找到新的出路。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毕秋.《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化的自然界”的四重内涵论析[J].湖南社会科学,2021,(05):8-15.

[3]黑格尔.精神哲学[M].杨祖陶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费尔巴哈.宗教的本质[M].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5]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M].荣震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6]张兴国.马克思视域中的“人与自然”关系及其启示——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与自然关系思想再解读[J].湖南社会科学,2021,(02).

[7]杨峻岭,吴潜涛.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关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0,(03).

[8]沈广明.“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思想的哲学探微——基于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01).

[9]于冰.“生命共同体”:生态文明的创新理念[J].山东社会科学,2022,(07).

[10]戴铁军,周宏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文明建设[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2,32(01).

[11]王珈榕.西方生态伦理学的形而上学困境及价值转向[J].道德與文明,2022,(04).

作者简介:

农露露,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自然观生态文明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直觉:爱默生超验主义改革的灵魂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与奥康纳自然观的区别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浅谈园林艺术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