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光 郭淑萍 衷计育
近年来,万安县实验小学充分挖掘本土红色资源,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的精神落实到思政教育的全过程,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红色阵地润童心
万安县实验小学深挖本土红色教育资源,构建“全环境立德树人”的思政教育实践阵地。
一是巧用新媒体平台,开辟红色思政教育新阵地。学校每学期积极组织开展“传承红色基因,讲好万安故事”系列主题活动,引导家长带孩子一起利用红色资源,讲好一个个万安故事,用手机等设备在实地录制成短视频参加展评。学校在分年级评选的基础上,利用公众号、微信群等平台将一批批录制好的红色小故事、微党课视频定期推送。《妙计夺枪》《曾天宇英勇就义》等红色小故事视频点击量达数万,每天课前各班播放《我们是小小红军娃》《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等红色童谣、红歌律动视频,营造了浓厚的思政教育氛围。
二是借力红色基地,拓宽学生接受思政教育平台。学校结合红色研学,组织学生走进康克清纪念馆、曾天宇故居等红色教育基地,以“行走的思政课”开展思政教育,拓宽了思政教育平台。每学期,学校组织学生参观田北农民画村、康克清故居及万安暴动行动委员会旧址等,用红色文化融合拓展训练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家乡红色历史和革命先辈的事迹,培养学生不怕挫折、勇于担当的革命精神。
三是优化育人环境,构建思政教育阵地。走进学校,红色文化宣传无处不在,时刻浸润着学生的心灵。学校的读书长廊悬挂着康克清、曾天宇等万安革命先辈的画像及简介,每栋教学楼读书吧设有红色书籍专柜,墙壁上张贴着红色诗词,操场上有“红色、古色、绿色万安”主题的党建宣传栏。红领巾广播站每天播放红色歌谣和红色小故事,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浸润红色文化,使红色基因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传承。
红色活动立初心
为激发全校师生的奋斗激情,营造“奋斗有我、实干争先”的良好氛围,学校将思政教育日常化。
一是开展沉浸式学习活动。每周升旗仪式,学校结合政治形势,挖掘万安红色文化资源,组织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和“诵读中国”等现场教育活动。在“诵读中国”活动中,党员名师和各班学生轮番登台,庄重洪亮的音乐、铿锵有力的话语,让爱国的种子从小就播撒在学生的心田。学校结合江西地方教材《红色文化》,大力开展红歌律动活动,全校各年级精选红色歌谣统一制作成教学短视频,每日课前5分钟,全体学生在班级教室以整齐的手势、节奏明快的歌声,展示出新时代好少年的昂扬风采。
二是开展实践式体验活动。活动体验是学生传承红色基因的最好方式。学校以《万安红色故事集》为读本,开展寻访地方红色文化、讲好本土红色故事视频展播评选。学校组织“学雷锋月”“清明祭英烈”等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网上献花、实地参观康克清纪念馆,通过诵读、演唱、绘画、科技制作等多种形式表达爱国情感,厚植红色情怀。每年的5月和10月,学校分批次开展红色研学,数千名学生走进万安红色文化景点,了解万安暴动革命历史,亲身感受万安红色文化的魅力。
三是开展融入式熏陶活动。学校组建了红色万安小讲解员团队,利用红色研学等活动平台和红色景点的讲解视频,让更多学生融入万安红色文化学习中,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学校将红色元素常态化融入大阅读展示、“1+1”素质教育展示等活动中,让红色文化育人成为学校教育最亮丽的风景。
红色课堂育忠心
课堂教学是思政育人的主阵地。学校践行课程育人理念,组织思政课教师精心设计课程,构建“读本+活动+舞剧+阵地”四位一体的红色文化育人课程体系,将一个个红色故事搬到课堂、搬上屏幕,寓教于乐,推动红色文化高质量传承。
语文课上,教师以《万安红色故事集》为读本,在低年级开展“激扬家国情 阅读阅江西”亲子阅读视频展播活动。学生、家长当上了故事的讲述人、课堂的讲解者,把課文《吃水不忘挖井人》改编成精彩的视频,变成生动的红色教育课。数学课上,教师将万安红色文化相关数据融入解决问题设计中,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万安的红色文化,珍惜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音乐课上,专职教师组成团队将《红色读本》的内容创编成红歌律动,制作成音乐微课堂在视频号上进行展播,通过“每周一歌”等活动促使红歌传唱走进千家万户,培养学生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润物无声,育人无痕,以万安红色文化资源为依托的“红色领航 童心向党”思政教育,全体师生在回望万安红色历史中,在丰富多彩的传承红色基因教育活动中,接受红色洗礼,感悟奋进力量,为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书写最璀璨的篇章。◆(作者单位:江西省万安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