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玉龙,魏署光
(1.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74;2.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0)
2007年,全国院校研究专题学术研讨会提出“以专题研究为深入开展院校研究的突破口,以案例研究为专题研究主要方法”[1]。2007 年以来,我国院校研究走过了初步形成和规范发展的15 年,并进入成熟阶段。15 年间,院校研究中的案例研究呈现什么样的特征?案例研究的规范性如何?目前,国内外尚无系统而深入的分析。
院校研究中的案例研究具有与其他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案例研究相同的一般特征,同时也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案例研究的对象难于从所处情境中分离出来,案例研究具有一系列严格的操作流程,案例研究适于回答“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2]院校研究中的案例研究又有着某些特殊性。一方面,院校研究具有鲜明的“实践取向”[3];另一方面,院校研究中的案例研究一般用来分析高校管理现象中事例证据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又有可能实现理论创新。
本研究基于院校研究中案例研究的一般性与特殊性,对院校研究中案例研究的基本特征及规范性进行分析,以此推动院校研究中案例研究规范性的提高,进一步提升院校研究的专业化水平。
院校研究旨在为高校决策提供支持,具有鲜明的实践取向和应用取向。院校研究的成果具有多种呈现方式,比如为校领导提供调研报告、咨询报告、行动方案等。这些成果一方面充分体现了院校研究的实践取向和应用取向,另一方面其读者大多为院校研究人员所在高校的校领导,因此,研究者很难通过对这些成果的分析,了解院校研究中案例研究的开展情况。
然而,在经过数据匿名化处理或删除保密数据后,院校研究的成果还可以通过论文或著作的形式得以公开发布或公开呈现。我国院校研究脱胎于高等教育研究,不少院校研究人员也是高等教育研究人员,具有总结和探索学校管理实践的研究能力;不少高校对行政序列的院校研究人员的评价标准中,尤其在职称评审标准中,都有发表论文的备选项或备选条件,院校研究人员在重大改革之后,具有通过论文发表研究学校办学、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的自觉性;院校研究人员通过发表论文或案例成果,介绍本校基于院校研究的管理改进,一定程度上是对学校办学的良好宣传,一般会得到校领导的鼓励和支持。基于以上3个方面,通过院校研究案例论文来分析我国院校研究中案例研究方法的应用现状,是可行的。
本研究分析的对象为院校研究领域采用案例研究方法的论文,为了兼顾样本论文的水平及代表性,选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院校研究案例》第1—7辑,以及《高等教育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中国高教研究》《高校教育管理》4个设置“院校研究”专栏的CSSCI 期刊作为本研究数据来源。《中国院校研究案例》第1—7辑出版时间跨度为2009—2020年,共计载文量为153篇;4个核心期刊案例论文的筛选,则以2007年全国院校研究专题学术研讨会的召开作为标志性时间点。具体步骤如下:通过中国知网出版物检索栏,依次检索上述4 个期刊2007—2022 年期间每期论文发表情况,汇总“院校研究”专栏下所有已发表论文,共计492篇。
首先,采用刘献君、陈敏等学者对院校研究的界定,“院校研究是通过对本校管理问题开展系统和科学的研究,以提高本校管理水平的一种研究”[4],剔除了非校本问题类研究以及理论研究、文献综述类论文。其次,结合罗伯特·K·殷(Robert K. Yin)、凯瑟琳·艾森哈特(Kathleen M. Eisenhardt)等学者对案例研究的定义,确定案例论文纳入标准,即“具有明确的案例分析单元、基于现实的证据资料来源,对某一具体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再次剔除非相关论文。根据上述标准,共筛选出采用案例研究方法的论文185 篇,如表1 所示。
表1 案例研究样本论文分布情况
从表1数据来看,4个核心期刊中案例研究论文共计79篇,占样本总数的42.7%,《中国院校研究案例》(第1—7辑)中的案例研究论文占57.3%。总体来看,院校研究论文中,采用案例研究方法的论文占总数的28.7%。
第一,案例研究特征分析。研究的主体与客体是科学研究方法的两个核心要素。本研究拟通过对案例研究方法中的研究主体特征(即研究者群体特征)和研究客体特征(包括案例分析单元特征和研究主题分布)的考察,探索案例研究在院校领域中的应用特征。此外,关于案例研究方法描述性、解释性和探索性的类型学研究也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考虑到学界对于这3种案例研究类型的作用和特征区分并不清晰,且实际写作过程中往往会运用到不止一种类型,为区分评价带来一定难度,因此本研究不对这一分类特征展开讨论。
第二,案例研究规范性分析。规范性是实证主义案例研究方法的重要维度。所谓规范性是指研究的过程要遵循一系列严格的研究程序和使用科学化的工具,以确保研究结论的信度和效度。国内学者毛基业系统对比了国外学者对案例研究规范性的不同主张,选取其共同强调的部分作为案例研究规范性分析框架,即研究设计、数据收集、数据分析3个核心部分。[5]参考毛基业的规范性分析框架,从研究设计等3个一级指标、清晰的研究问题等8个二级指标构建院校研究领域案例研究论文规范性分析框架,如表2所示。
表2 案例研究方法规范性分析框架
其一,研究者群体特征。院校研究是一种管理研究、实践研究、校本研究,其研究人员往往具有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双重身份。通过对185篇案例研究论文第一作者单位及身份的统计分析发现,98篇论文的第一作者为行政岗位领导或工作人员,校级领导占比33%,职能部门负责人占比30%,二级学院领导占比17%,其他行政人员占比20%;84篇论文第一作者为纯学术工作者,包括在读博士生、博士后、副教授、教授、研究员等;另外有3篇论文作者为课题组等其他类型署名。无论是院校研究还是案例研究都是在自然状态下开展的研究,其研究与实践往往是融合在一起的。作为研究者,其“局内人”和“局外人”的身份对于开展高质量研究至关重要。行政岗位领导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广泛的社会资源,这些是进行案例研究的基础条件。纯学术工作者作为“局外人”往往缺乏研究所需的资源、权力和身临其境洞察情境的机会;而单纯的实践工作者作为“局内人”,缺乏研究的理论、方法和视角,即便拥有丰富的资源,也可能无法从专业的视角去感受和审视生动鲜活的事件。此外,由于自身的职位和经历,研究者可能产生“先入为主”的偏见从而影响研究结论。
其二,案例分析单元特征。从案例分析单元来看,185篇样本论文中以高校为分析单元的案例研究论文共147篇,占比79.46%;以高校内二级学院为案例分析单元的论文22篇,占比11.89%;以其他类型为案例分析单元的,如高校内社团、课程、科研团队等共16篇,占比8.65%。这一结果与研究者群体特征分布相一致。作为实践研究,院校研究的重心在高等学校,各高校的院校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自己学校的管理问题,把现代管理科学和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应用于高等学校管理,为学校管理人员提供管理咨询服务。[6]
其三,研究主题分布。参照相关研究中对院校研究领域的分类(包括学生事务、教学事务、教师事务、资源管理、规划、政策与管理),对样本论文研究主题进行统计,结果发现,“规划、政策与管理”领域研究论文最多,达114 篇,占总体的61.62%,这与我国院校研究机构设置和人员结构密切相关。我国院校研究活动主要依托高校高等教育研究所、发展规划处、党/校办等部门开展,且研究者以具有行政职务的人员为主要群体,因此涉及高校战略规划、政策制定等领域的研究内容占较大比例。其次是教学事务研究52 篇,占28.11%,学生事务、教师事务和资源管理领域研究明显不足,其中资源管理领域的研究仅有1篇。
从研究主题分布和主要研究内容来看,存在以下两个突出问题:一是主题分布不均匀,研究主题广度有待扩展。90%左右的研究集中在规划、政策与管理和教学事务两个领域,资源管理领域几乎无相关研究。从研究内容来看,某一具体领域中的研究也呈现明显的聚集性,例如在规划、政策与管理领域,大多数的研究关注院校治理、战略规划、大学转型等,对于高校内部决策、计划评估、法律事务等方向的研究鲜有涉及。二是研究问题偏大。诸如“大学战略转型”“治理体系建设”“质量保障机制构建”等相对宏大的问题较多,泛泛而论,抓不住要害和实质,从而导致数据收集、数据分析等一系列后续研究工作难以开展。
案例研究缺乏规范性是其饱受争议的原因之一。根据表2的规范性分析框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185篇样本论文的规范性现状展开评价,具体指标的统计分析情况如表3所示,下面将依次根据每项指标对样本论文展开评价。
表3 案例研究规范性指标统计
1.研究设计阶段
部分论文较为明确地提出了研究问题,但仍存在研究问题偏大或未明确提出研究问题的情况。高质量的案例研究首先要有高质量的研究问题,好的案例研究问题兼具重要性、新颖性、趣味性和范围适当性等特征。[7]48Yin根据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控制范围和程度,提出案例研究方法最适合研究“How”和“Why”两种类型的问题。从样本论文的分析来看,有64篇论文相对明确地提出了自己的研究问题,占比34.59%。具体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大部分论文无明确的研究问题,从而导致论文主题不聚焦,缺乏研究性,更像是经验性总结报告;有些作者虽然提出了研究问题,但是研究问题表述太宽泛,不能明确地用“怎么样”或“为什么”这样的格式来提问,从而无法指导后续研究的开展;在多数缺乏研究问题的论文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用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甚至研究意义来替代研究问题。
30%左右的论文采用预设构念或相关理论指导研究的开展,多数论文缺乏预设研究视角。案例研究中存在两种理论,先照理论和目标理论。前者是用来指引案例研究的过程,使得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更具“合法性”;后者则是案例研究的“产品”,寻求与现有理论的差异性。[7]67预设构念则是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先导构念,引导数据的收集并为理论生成提供基础。先照理论或预设构念的重要作用就是帮助研究者聚焦,在把握已有研究视角的基础上,构建新的理论并提供理论对照。在185篇案例研究论中有56篇论文预先说明相关理论或相关构念,占比30.27%,大部分案例研究论文则缺乏先照理论或构念的指导。对56篇论文的分析可以发现,先照理论的提出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明确提出已有的成熟理论指导研究的开展,例如韩高军以组织社会学制度主义为视角[8],以案例高校为例,对行业院校地方化的过程进行分析;另一种是根据作者对现有知识的归纳总结,提出指导性构念或分析框架,以此为依据对案例展开分析,如徐海涛通过对大学组织结构的分析提出了大学组织整合的三种机制[9],并以某地方性大学为例展开案例分析。
近一半的论文有明确的研究对象,但对案例分析单元的界定有待明晰。案例的分析单元由研究的问题决定,清晰地界定研究单元能够为数据收集确定边界。案例研究中的“边界意识”与“问题意识”同样重要,关系到研究开展的深度与广度。院校研究中的案例分析单元一般为高校或高校二级学院内某一具体领域的管理问题。样本论文中有75 篇提到了研究对象,占比40.54%。大多数的论文缺乏明确的案例分析单元界定。75篇论文中,部分论文的分析单元界定较模糊,例如“以某一高校为分析单元”,实际分析单元是“某高校的具体职能部门”。
院校研究中的案例研究以单案例设计为主。根据案例分析单元的数量,可以将案例研究分为单案例研究和多案例研究。单案例研究强调的是案例的特殊性,多案例研究强调结论的普遍性。不同学者对二者持有不同的态度,单案例研究常因其案例的单一性而被认为无法得出一般性的结论或只能用于对某一理论的证伪。在理论建构方面,Eisenhardt提倡多案例研究才能得出令人信服的理论。[10]185篇案例研究论文中,175篇论文采用单案例研究,10篇论文采用多案例分析,占5%左右。多案例研究的案例数量多数为2—3个。单案例研究为主体现了院校研究作为校本研究的基本特征。正如托马斯·库恩强调的,“科学最重要的前提是研究人员拥有广泛的开展科学工作的实践技能”,因此,无论单案例研究还是大样本研究,我们都既不能高估其研究结果的普适性,也不能低估其研究结论的科学性。
2.数据收集阶段
大多数研究基于实践数据,但对数据收集过程、程序的展示不足。数据收集过程和程序是研究真实性和科学性的体现。Yin、Miles 和Huberman 等学者都非常强调数据收集过程的严谨性。作为案例研究资料库的一部分,研究者应对数据收集过程和程序进行详细记录并在论文中进行说明。样本论文中有22篇论文对数据收集过程和程序做了介绍,占总论文数的11.89%。90%左右的论文未提及数据的收集过程,潜在的原因一方面是研究者缺乏方法规范意识,另一方面则是院校研究作为校本研究,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大部分研究者对本部门管理实践的研究,基于自身的经验和数据的易得性使得研究者忽略了对数据收集环节的交代。
部分论文通过多渠道收集数据,但仍存在数据来源单一或未说明数据来源的情况。采用多种数据来源是案例研究效度的重要指标。Yin将案例研究常用的数据来源分为6种:文件、档案记录、采访、直接观察、参与式观察、实物证据。[11]单一的证据来源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因此Yin强调采用“证据三角形”,即不同渠道的数据相互印证,全面地展示案例故事的画面。样本论文中有29篇论文明确提出了数据的来源渠道,占比15.68%;其中5篇为单一数据来源,24篇为多数据来源。84.32%的论文未交代数据来源。院校研究领域的案例研究以校本研究为主,且多数为研究者亲身实践的案例,这可能是其忽视数据收集来源重要性的原因之一。
3.数据分析阶段
数据收集环节的缺失使得对原始数据编码和数据展示不足。相对于定量研究而言,案例研究包含了更多质性细节,这就要求研究者借助附录、表格等呈现工具对数据进行严谨的展示。案例研究的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并不是时间上的先后关系,而是不断交叉迭代的过程,这一过程中,编码技术是最常用的质性分析手段。样本论文中有4篇论文不同程度地对原始数据编码和数据进行展示,占2.16%。
部分论文尝试使用数据分析技术,但分析技术运用质量偏低。高质量的案例研究离不开适当的数据分析技术。案例研究中常用的数据分析技术包括模式匹配、建构性解释、时序分析、跨案例聚类分析、引用原始证据等。[12]80以最常用的模式匹配技术为例,将基于理论假设得出的预测模式与基于案例数据归纳出的模式进行比较,以此进行理论修正或创新。通过对185篇样本论文的分析,50篇论文采用了一种或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占比约27%。整体来看,由于大部分论文数据收集和数据编码环节的缺失,导致数据分析技术使用质量不高,只是局部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采用了某一种分析技术。
通过对2007—2022年期间《中国院校研究案例》第1—7辑及4个核心期刊中院校研究领域案例研究论文应用特征以及规范性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结论一:案例研究方法的应用体现了院校研究自我研究和管理研究的基本特征。
研究发现,案例研究第一作者中具有高校行政职务的管理人员占53%,研究主题中“规划、战略与管理”占62%,案例分析单元以高校为主,且单案例研究占比高达95%。上述数据特征充分体现了院校研究自我研究和管理研究的基本特征。所谓自我研究是研究者基于所在高校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组织文化特征,从本校问题出发开展的研究,因此其研究对象往往是单个高校或高校内的二级单元。管理研究是院校研究的基本内容,即研究学校管理方面的问题,为学校管理决策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这就要求研究者具备相应领域的管理实践经验,因此具有行政职务的人员是开展案例研究的主要群体,其案例分析单元及研究主题往往与研究者所从事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
随着院校研究逐渐走向成熟,案例研究应在自我研究的单案例设计基础上,推进不同高校间的多案例研究,由点及面,从而实现从“校本问题向公共问题”的发展。这一过程中可以综合运用过程性发问和差异性发问的技术,把握高校教育管理差异性现象,理清背后的理论渊源和因果机制,并对现象进行类型学的建构。例如,通过多案例对比探究不同高校战略规划制定过程中环境扫描如何影响高校战略选择,把案例研究和类型研究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发展院校研究。
结论二:案例研究主题分布呈现不均匀态势,专题研究的广度有待拓展。
自2007 年提出以专题研究作为院校研究突破口以来,专题研究在高校迅速开展。然而数据分析发现,专题研究主题分布不均,“规划、政策与管理”专题占比达62%。这主要是由于新世纪以来改革与发展成为高等教育的主旋律,对高校战略规划的重视、地方院校转型发展、高校内部治理能力提升、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等一系列重要改革措施推动高校变革的同时,也成为了院校研究的主要发力点。其次是教学事务研究占比28%,高校核心事务即学生事务和教师事务专题研究凤毛麟角,资源管理专题几乎未涉及。由此观之,高校管理事务中还有很多未被广泛关注的研究领域等待着被开发,纵向上表现为不同层面的案例分析单元,如二级学院、系、学科等层面,横向上对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教师事务管理、高校资源管理等研究领域有待进一步关注。
上述问题主要是由院校研究主体及其价值取向的二元矛盾所导致的。院校研究活动涉及高校行政层面和专业层面两个维度[12]81,分别对应职能部门行政人员和学术工作者。前者以管理价值为基本取向,坚持目标导向和效率优先,且具有案例研究所必须的“在场”优势;而后者以“求真”为价值取向,强调学术研究的客观公正,却往往缺乏研究所需的资源以及决策的话语权。[13]在高校运行现实中,两者身份很难统一。现阶段我国院校研究的开展以高校职能部门的行政人员为主,其局限性表现为:一是从实践问题向学术研究转化过程中缺乏科学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二是由于工作部门的局限性,仅关注自身实践领域内的问题,无法迁移至高校教育管理各个领域内的现象,从而导致研究主题集中在院校治理、战略规划、组织变革等院校研究人员较集中的领域。
基于行动研究的案例研究能够有效调和研究主体的二元矛盾,从而提升案例研究的质量。行动研究以合作、互动为基础,在行动研究中行政人员与学术人员在交互学习背景下共同参与决策制定,通过讨论与分析以获得对复杂现象的深入理解,不仅能够提升院校研究结果的应用价值,还能提高院校决策的执行效果。[14]40-44随着我国高校办学自主权的不断扩大,职能部门与二级学院之间的发展定位、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协调统一等问题逐渐得到理顺,由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型成为现代化高校治理变革的核心内容。[15]在新时代变革背景之下,广泛开展以行动研究为导向的案例研究,能够有效实现研究者与实践者的统一、研究过程与实践过程的统一。[16]
结论三:日渐注重案例研究的规范性,但研究结果呈现的规范性有待提高。
通过对185篇案例研究论文规范性分析发现,学者们逐渐开始注重研究方法的规范性,但研究结果呈现的规范性有待提高。研究设计、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3个环节的平均得分分别为35%、14%、15%。具体问题表现为:(1)在研究设计环节,缺乏明确的、高质量的研究问题,缺乏与已有文献、理论的对话,部分论文未采用预设构念或理论指导研究开展,未能清晰地界定案例分析单元。研究设计是开展高质量案例研究的前提,其中研究问题是整个研究的起点,缺乏明确的研究问题将导致后续一系列研究过程的“坍塌”。(2)在数据收集环节,对于数据收集过程的交代以及采用多数据来源两项关键指标的使用率非常低,无法形成有效的“证据三角形”为研究的科学性提供保障。案例研究的数据包括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多数研究者缺乏“数据意识”,在研究过程中忽视了数据库的建立与展示,从而降低了研究结论的说服力。(3)在数据分析环节,数据展示和编码分析技术的运用缺失严重,采用数据分析技术的论文相对较多,然而整体运用质量不高。数据分析环节以收据收集为基础,数据收集环节的缺失决定了高质量的数据分析难以开展。
案例研究方法缺乏固定的研究模式,是造成其规范性不足的客观原因。无论哪一种主张,实证主义案例研究设计至少应包括:分析所需研究的问题、提出假设、界定分析单元、连结数据与假设、解释研究成果的标准等5个方面[17],同时还应坚持科学的设计与规范的研究过程同院校研究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在满足方法规范性的前提下,案例研究目标应遵循“经验描述式-理论检验式-理论建构式”的发展思路。通过案例研究建构院校研究专业理论,是推动院校研究走向成熟的重要手段。具体来看,在宏观层面,研究者需要提出研究框架与理论范式;在中观层面,需要对高校教育管理中的机制进行新的解读与理论模型构建;在微观层面,需要对具体研究问题进行多元维度的构建以推动现有理论。[18]现阶段案例研究设计呈现以单案例为主的特征,暂无法满足多案例复制逻辑来建构理论的条件。在研究设计时应注重“向内嵌套和横向发散”,即开展高校内部多部门或多院系的嵌套式案例研究,挖掘基层学术组织的优秀实践经验;或与同类型高校进行横向比较,通过多案例的复制扩展逻辑,建构院校研究理论。
结论四:当前案例研究的规模与质量尚不足以形成系统的研究专题及院校研究理论。
随着我国院校研究逐渐从规范走向成熟,案例研究方法在院校研究领域的应用,应全面深入地描述高校教育管理的特殊现象、归纳总结某种内在关系或机理,形成特定的概念和命题、从特定个案研究结果推广到某一类现象,形成研究专题并最终推动院校研究新理论新知识的生成。然而,案例研究主题呈现的“偏态分布”特征不利于形成全面系统的研究专题;案例研究方法的规范性问题制约着高质量案例的产出,从而难以达到知识生产的目标。
上述问题反映出院校研究共同体内部缺乏案例研究的统一标准及系统规划,导致院校研究中案例研究深度和广度不足。案例研究是推动专题研究的重要方法。现阶段我国院校案例研究呈现“自我生长”态势,主要表现为案例研究方法的使用规范性较低,成果的展示以期刊论文为主、以高校内部或公开发行的案例辑为辅。案例库建设是推动院校研究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从而形成专题研究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把院校研究领域发展成为一个基础的、稳定的研究方向。
系统的案例库构建路径应包括保障机制、案例标准和质量评价等。保障机制涉及案例库建设的激励机制和管理办法,例如将案例建设纳入教师考核、评聘体系等;案例标准的建立包括案例层级方向的划分、案例研究规范、入库要求等,通过构建公开、透明的质量标准,能够有效提高案例研究质量;质量评价机制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院校研究案例库评价体系,该体系要反映出院校研究的本质特征,如以对决策的影响程度作为判定案例研究质量的重要标准等。[14]40-44通过案例库建设,打通案例生产、案例集成、案例使用、案例传播的循环链条,形成规范的案例研究氛围,从而推动院校研究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