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喜
每年从立冬这一天开始,冬天来了。雪当然是冬天里的主角,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给人们带来了美好的希望——“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是一幅多么好的年景呀!
记得儿时,北京的冬天下雪不断。每当下大雪的时候,就乐坏了我们这群胡同里成长的孩子们了!我们打雪仗、堆雪人、滚雪球,玩得不亦乐乎。
冬天里最令人期待的当数过春节,俗称过年。这个节日,既隆重,又热闹,充满着欢歌笑语、幸福吉祥。
常言说:“过了腊八就是年。”从这天开始人们为过年就开始忙活上了,扫房子,贴春聯,发上面,蒸大馍,杀小鸡,割好肉,置新衣、新鞋帽,再买上年画和鞭炮。我们这帮孩子,就盼着年了。新衣穿,新帽戴,吃好的,真解馋。再得到一些压岁钱,真是一个个美上了天!
记得1963年的春节,我已经是四年级的小学生了。初二那天,我揣着一块钱和三哥一起逛厂甸。我们是走着去的,从牛街走到虎坊桥的厂甸,说不远,可也不近。不坐车,就为省钱。
闲话少叙,言归正传。那天的一块钱真是派上了大用场,首先是花了3毛钱,买了一串糖葫芦,这串糖葫芦有一米多长,得用手举着。您看吧,可街筒子人,差不多都举着大糖葫芦,红彤彤的真好看,特抢眼,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充满了喜气。
再有就是花两毛钱买了一个大花脸儿(京剧脸谱),花了两毛钱在小吃街吃了两张肉饼。牛肉大葱馅,真香呀!接着花了1角5分钱买了本小人书《岳云》,又花了5分钱买了5个玻璃球,这些都是我们平时爱玩儿的呀!逛了一次厂甸,花了9毛钱,还剩1毛钱,我还准备买一挂小鞭儿炮呢。
儿时,天虽然很冷,但小胡同里不时地传来小商小贩的吆喝:“吃来——水萝卜来——赛梨的甜来!”这是卖心里美水萝卜的。心里美水萝卜以北京郊区西红门的最好,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用手指一弹,当当的。表皮上绿下白,切开后紫红色的瓤,吃在嘴里嘎崩脆,又凉又甜又爽口!
还有那冻柿子、冻海棠,也是我们这帮孩子的爱。花上5分钱就能买一个大冻柿子。讲究的人,买回来后放在一个小盆里,倒上凉水,慢慢地把冰拔出来,等上很长时间才能完成。然后倒掉凉水,这时柿子变软了,把它搁在一个小盘里,先用小勺扎开一个小口儿,用嘴吸里面的蜜汁,又凉又甜。而我们这帮嘴急的孩子哪等得了呀!把柿子洗一洗,拿起来就啃,“嘎嘣嘎嘣”的,咯得牙生疼,那也照吃不误。
花3分钱就能买上好几个冻海棠,装在兜里,慢慢地啃,又凉、又酸、又甜,既过瘾又解馋,真好!冬天里还有好吃的烤白薯、糖炒栗子,香味儿能飘出很远。再如,炒花生、瓜子更是少见。1963年的春节,居民写本(副食夲)供应,每人半斤花生,二两瓜子,老妈派我去买瓜子花生,我可是跑了好几条胡同才买到。
在冬天里,能吃上一串糖葫芦那就算是过节了。别看一串糖葫芦才5分钱,可那也不是常吃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