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宇彤
严格来说,“秦桧式”根本算不上一种干部类型,顶多是一种混迹官场的厚黑之学。
近来,与网络“造词”之风愈演愈烈不相上下的,是体制内毫不逊色的新词迭出。在“躺平式干部”“侧卧式干部”引发广泛关注后,又有一個“秦桧式干部”成为热议焦点。如果按照这个速度接龙的话,凑齐二十四或者三十六式干部指日可待。
根据“秦桧式干部”提法首创者的描述,这种干部的画像一是爱打小报告,不放过任何接近领导和选择性向领导汇报自己心怀不满人和事的机会;二是虚荣心强却能力有限,干事创业时躲一边,在领导面前表现时冲在前;三是“三观”失衡,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表面一套,背后一套。
“躺平式干部”初被定义时,曾经引起各级干部的强烈共鸣,觉得这一提法精准形象、一针见血;但当“侧卧式干部”的称谓出现后,舆论已现些许担忧, 一边调侃地分析这两种姿势的异同之处,一边将这些新词的发明者概括为“造词式干部”,质疑其并不真正了解基层实际,只好花拳绣腿地以新词求新意,误以为多出新词就等于多出政绩,而对于导致上述各式干部出现的原因、土壤以及应对办法并无实质性剖析和可行性举措,最终不过是一次“从纸上到纸上”的文字旅行。
其实,“秦桧式干部”的定义并不准确,而是高抬了许多现实中的干部。因为,他们既没达到秦桧的位置,也未必具备秦桧的能力。那位发明者很可能受到电影《满江红》的启示,想蹭一波大片热度,秀一番辞藻功夫。严格来说,“秦桧式”根本算不上一种干部类型,顶多是一种混迹官场的厚黑之学。文章中称“秦桧式干部”趋炎附势,人浮于事,这样的表述亦无技术含量。如果不去探究“秦桧式干部”产生的根源,彻底弄清他们到底趋的谁的炎,附的谁的势,趋炎附势之后又获得了什么实惠,擢升一定职位后又给了后来者哪些趋炎附势的机会,那么,类似干部就会子子孙孙无穷尽也。至于“人浮于事”的问题,千百年前已有定论的“三个和尚没水吃”,早已点出了“人浮于事”的弊端,说明了科学的“三定方案”的极端重要性。
有人的地方,就有人际关系,就有饶舌者、告密者和依靠不齿手段的获益者。这一现象,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过于理想化并不属于真实的生活,光明磊落者和卑鄙小人,就像一片树叶的两面,永远相伴相随。因此,要想最大限度筑起阻挡“躺平式”等各式干部的防洪坝,寄望于公平公正公开的制度,远比寄望于某几个领导更加可靠和持久。反观当下的干部考核选拔机制,其中存在的许多问题还有待及时校正和尽快完善。比如提拔一个干部,常规程序是动议、考察、民主推荐、公示、任命,但是在考察谁和如何考察的环节中,群众的存在感和参与度普遍不高,大多是领导圈个范围,人事部门走个过场,一旦到了民主推荐这一步,基本大局已定,一般干部仅剩“吃瓜群众”身份,开会、画勾、散会,最终的公示对象,不能服众者大有人在。
任何一个躺平干部,可能都是在碰壁无数后的心灰意冷,因为希望尽失而热情泯灭。因此,各级组织在将“秦桧式干部”归入娱乐词汇的同时,最应该、最迫切也是最值得投入精力和智慧的,就是迅速铲除产生这类干部的生存土壤,真正实现能上庸下劣汰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