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宋代服饰元素在影视古装造型中的应用
——以《梦华录》为例

2024-01-29 20:25:06赵晨
西部皮革 2023年24期
关键词:梦华影视剧服饰

赵晨

(山东艺术学院 电影学院,山东 济南 250300)

0 引言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科学创新、文化教育高度繁荣的朝代。影视古装剧《梦华录》改编自元杂剧《赵盼儿风月救风尘》,故事发生的背景设定于北宋真宗皇帝赵恒统治时期。该电视剧剧情耐人寻味,很好地展现了宋代市民生活,让宋代的文雅风物与精致审美重回人们的视野。在服饰造型方面,将宋韵服饰美学与现代审美的相结合,充分展现了宋代服饰的魅力,有一定的考究价值。文章通过查阅宋朝相关服饰资料,结合影视古装剧《梦华录》分析宋代服饰元素的应用,由此探析宋代服饰在影视行业的创新发展。

1 宋代服饰特征及其历史背景

宋朝结束了唐朝末年“安史之乱”以来长期分裂的局面,建立了一个相对统一的王朝。吸取唐末藩镇割据、节度使拥兵自重的教训,宋朝施行“修文偃武”的政策,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科举制度的成熟加上朝廷对文人的重视,使士大夫官僚阶层迅速崛起,逐渐打破了世族豪门的垄断地位,形成了文人治国的政治局面。同时,宋代儒学开始复兴,北宋二程与南宋朱熹创造发展的“理学”使儒学得到了哲学化的提升。程朱理学的内容主要是对于封建伦理纲常的强调,这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也影响了宋时人们的审美意识形态,“质朴、自然、含蓄、平淡”成为社会的追求风尚。因此宋代的衣冠服饰拘谨保守,服饰风格简洁、朴素;款式偏修长、纤细;色彩以清新、洁净为主,透露着朴实无华的审美气质。

宋代女子喜服褙子,主要有直领对襟式、斜领交襟式、盘领交襟式三种式样。这种服式外观窄长而平顺,形制如衫更偏窄小,两裾离异,前后片不缝合,腋下或后背垂有带子。由此,可以通过服装的竖向线条来拉长上下整体视觉效果,衬托身材修身纤细;同时平面剪裁穿着起来舒适飘逸,凸显气质优雅恬淡。除此之外,女子还服衫、襦、袄、半臂、背心基本沿袭晚唐五代服饰。

宋代官员从事政务皆着公服,“曲领大袖,下施横襕,束以革带,幞头,乌皮靴,自王公至一命之士通服之。”[1]袍衫的颜色、纹样、质料和革带的牌饰能够区分官员等级。燕居私服的圆领袍衫分为宽袖广身和窄袖紧身两种类型,有官职者以锦制袍,无官职百姓以白布为袍。其余男子文人之服,约分为三类:一是带着魏晋遗风的上衣下裳,外加广袖宽袍,多为隐逸放达之人所服;二是宋代时装,外着道衣或褙子,多为名流闻人所服;三是宽袖窄袍,更为简便,为一般人所服[2]。

2 《梦华录》中宋代服饰元素的应用特点

古装影视剧服饰主要服务于人物性格的塑造以及剧情的发展,服饰造型能够表现出传统文化符号、历史时代背景、社会经济实力等,代表着文化和审美情趣的载体,具有十分重要的美学价值。

2.1 服装款式还原历史

《梦华录》中赵盼儿、孙三娘、宋引章三姐妹在东京从商时多穿着褙子,服饰贴合历史真实,并以直领对襟式穿服居多。宋代女性一般不穿袍,一般宫廷女子在宴舞歌乐中穿服。这种袍没有素色,领、袖下摆边缘都饰有素色或印金填彩,襟缘内多有彩绘的边饰。款式为直领开衩对襟,加缝衣领,衣长至膝,襟上没有纽袢或系带[3]。《梦华录》剧中的宋引章一角为宋时乐妓身份,因得一手妙琵琶深获文人雅士的赏识,在她为宰相献乐之时身着一席大红对襟宽袖落花褙子,与南宋绘画《歌舞图》中歌妓的穿饰极为相似。

《梦华录》中皇城司指挥使顾千帆在江南案中立功,被官家“许借绯,赐银鱼袋”。顾千帆面圣时与同去面圣的金科探花欧阳旭擦肩而过,当时欧阳旭身穿探花品阶对应的青色官服;顾千帆本是六品官员,应着绿色官服,面圣时被官家特许才穿着绯色官服。这些服制颜色与佩戴实则是宋代区别官职高低,品级贵贱的标志。穿着紫色和绯色公服的官员,都必须在腰间佩上一个金、银为饰的鱼袋,是一种官职的标识物。鱼袋制源于唐代,原先是盛放鱼符的袋子,后逐渐成为一种官职的标志,发展至宋代已经鱼符,但仍用鱼袋[1]。剧中顾千帆“许借绯”是因为官职太低而又有特殊情况需要佩挂鱼袋,必须先借用紫、绯之服,所以又称“借紫”“借绯”[4]。

2.2 工艺的融合创新

中国古代纺织材料主要以棉毛丝麻四大天然纤维为主,每类还有细分,除此之外还有绢、纱、绮、锦、缂等等,可分为十四大类、三十五小类。俗话说“谈锦必称宋”,宋代的丝织、印染工艺工艺,相较于隋唐、五代的基础上又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如当时的大锦质地厚重图案精美,多用金银线编织;绮可绣精美的丝织小花;纱手感柔软轻薄透明等等。但由于丝绸造价昂贵在古时候通常只有皇室贵族、富贵之家才能使用得起,一般的市井百姓,主要还是以棉、麻、毛材质织成的面料为主。《梦华录》根据剧情演变及人物性格的发展,通过服饰造型的变化给予了观众不同的视觉冲击力。

女主角赵盼儿的服装造型分为三个阶段,钱塘茶铺的市井感,面料以普通的棉麻为主,造型设计在此之上自宋瓷上提取裂纹元素,将这种冰裂美学运用到剧服的绣法设计当中,使原本单板的棉布面料不再单调。在东京经营“半遮面”时期,多数以上衣下裙的款式,面料中加入部分纱质感,颜色也在第一个阶段基础上更加丰富,每当赵盼儿点茶秀技时,服装飘逸的纱感在转身摇曳间变得更加灵动温婉。后期则以抹胸加褙子,面料则以络纱、厚缎为主,颜色饱和度提高,细节上点缀更多。在主要采用宋时丝质的基础上利用宋锦工艺与现代机器印染、电脑雕绣、珠翠点缀等相服装技术相结合的方式,突显服饰造型质感,增强观众的视觉体验,实现了现代工艺的创新融合。

孙三娘作为厨娘,她在剧中的服装则比较单一,在考虑厨娘服装体现工作内容的同时,也很好地遵从了历史风貌。如窄袖、围裙、头巾等元素,这与河南偃师酒流沟宋墓砖刻中的宋代厨娘形象,能够得到印证。虽服装简练在面料设计上增加了数码按压的几何线条,如八搭晕、六搭晕、盘球、回纹、曲水纹等,侧面烘托宋朝独有的质朴雅致之感。

2.3 色彩随剧情变化

影视剧服装有人物内心世界直观化和象征化的作用,因此服装色彩可以隐喻人物性格,暗示情节发展,带给观众视觉审美效果。宋朝服装不像魏晋时期擅长用暗灰色调表现服装的古朴韵味,也不似唐朝以金黄或大红展现雍容华贵,而是喜欢使用低纯度、低亮度的颜色,呈现素雅大方的清新韵味。

相较于其他爱情偶像类的影视剧,《梦华录》的角色故事欲扬先抑,主人公们都是成长型的发展趋势。主人公赵盼儿因父罪被没为官奴,入了乐籍,后受亲长帮助脱籍,虽身份低微,却自有一番风骨,在钱塘开茶坊,靠自己闯出一片天地。赵盼儿性格隐忍刚强,她的服装彩倾向偏向中性灰色调,配色以粉紫、葱白、银灰、沉香色等自然淡雅高级的色彩为辅。花纹也暗有深意,取自中国传统工笔画中有超凡高洁寓意的莲花、梅、兰、竹、菊。故事开始,赵盼儿经营赵氏茶坊时,为了突出其隐忍低调的性格特点,这一时期赵盼儿服装颜色以淡色为主,天青色使用较多。而在其几经变故,决定在东京再创业时期,赵盼儿的服装颜色逐渐变得朴素,采用茶白、麻色、浅驼等,这不仅与她过渡阶段的心境相关,还和当时三姐妹略微窘迫的经济条件有关,可谓“洗尽铅华始见真,浮华褪尽方显诚”。后期,赵盼儿决定与人合伙经营酒楼,爱情事业双丰收,服饰色彩变得纯度高且明度适中,布料花色也选择了当时的流行色,像章丹、彤、朱等颜色,鲜艳又庄重,表现出主人公这一阶段心境的成熟自信。

另外,剧中男子服饰更多使用了深色,这体现着宋代对典雅富利服饰风格的追求。男主人公精明能干、敏感倔强,他本可以过着高枕无忧的生活,但坚持走自己的道路,不徇私枉法。因此顾千帆的服装色彩更为突显刚毅果敢,其袍衫采用黑釉色、酱色、靛蓝等饱和度较高的颜色,并在服饰领口、肩部、袖腕等处增加几何暗纹。

2.4 配饰符合历史史实

影视剧中配饰能够衔接自身与衣着的关系,使整体色彩趋于统一,使得整体服饰造型更加充实完整,达到丰富人物形象的目的。《梦华录》中的人物配饰灵巧简便,更加符合大多数场合的要求与人物需求,因为过于复杂繁重的配饰往往会让观众产生喧宾夺主的误解,宋代的配饰也在具有美观性的同时追求一定的实用性。

《梦华录》在发饰方面高度还原了宋代的珠宝首饰细节特征。宋朝女子喜爱簪钗,由于民风的开放和民族自信的提高,宋朝首饰造型与纹样中的怪力乱神主体逐渐减少,宋人更爱感受生活中的自然事物,偏爱用还原动植物表达自己豁达开阔的心境和怡然自得的生活理念,动、植物纹在这时期得到高度发展。顾千帆与赵盼儿的定情信物是一支红珊瑚珍珠花簪,这是由于随着珍珠养殖业的兴起,珍珠首饰在宋代也非常常见,但也仅为经济富裕的女子使用。待赵盼儿在东京发展生意略有起色之时,头戴簪钗开始运用珍珠饰品元素,更精致典雅。剧中的簪钗设计使用与不同的女性发髻式样相结合,同心髻、盘龙髻、灵蛇髻、包髻等,无论是大家小姐还是身旁仕女又或是普通百姓,都展示了宋代女子高水平的审美。

除女子戴发饰之外,剧中还有池衙内、陈廉等男子簪花的片段。宋代男子簪花已经成为了独特的社会风尚。东京梦华录》记载,“游人如织,子弟多有簪花者。彼女子争睹围观者众,有甚者,窃羡之,低娥眉,其状若狂”,可见簪花男子极有市场,会招引许多女子的青睐。除此之外簪花的风俗还有多种原因,像以花自喻、簪花辟邪、科举中榜等。所以在剧中,宴饮庆典等喜迎场面男子簪花便不足为奇。

3 宋代服饰文化创新应用展望

中华传统文化服饰的魅力具有时代和民族审美的独特性,古装影视剧作为联结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的纽带,需要以史为鉴同时满足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把握好历史与创新的平衡性。在根本上,要尊重还原历史。宋朝服饰特点鲜明,在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独树一帜,与中华民族文化的演进密切相连。《梦华录》的服饰效果突出,其根源在于还原历史,贴合时代背景。影视剧服装可尝试从传统书画、瓷器文物、诗歌传说中汲取营养,进行提取传承。近年来,古装影视剧受众广泛,服饰的设计不仅具有审美的娱乐性,还应符合教育的功能性。

发扬传统服饰,还需创新传统工艺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新型色彩提取设备与染色设备的出现能够为影视剧服装的创新提供支持。比如现代的数码印花工艺、数码专项定线定织定位定图的织造工艺等,可以将现代科技与传统非遗手段相结合,创造出更具有民族特点的影视剧服饰。另外,宋代服饰在制作工艺上使用中国传统的平面剪裁,这会弱化人体的线条感,可以大胆的加入西方剪裁,在保持服饰风格的基础上创造出更适配人体工程学的设计,使服装适应大众审美需求。

近年来,古装影视剧造型趋于“定型化”,半永久的头饰和复制粘贴式的服装造型层出不穷,流水线的设计同质化的工程不足获得大众的认同感。中国影视行业飞速发展,古装影视剧走出国门的文化输出尤其需要重视。宋代服饰设计应活化传统文化“符号”,比如传统纹样、服装款式、服饰色彩的提取,从而实现传统服饰文化传承和传统服饰创新的紧密结合。

4 结语

服饰是文化的缩影,也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宋代服饰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在新时代美的影响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服饰文化。《梦华录》活化宋韵文化元素、内在精神、和文化价值。剧中服装配饰和人物角色的适配度,服装色彩搭配和人物性格的隐喻等方面,都在不同程度上达到了高度的统一。这就说明仅仅一味的追求形象华丽,将服饰极度夸张化量感化,完全放弃历史不尊重史实这种影视剧服饰设计是绝对不可取的,只追求顺应市场是在做无用功。剧情不仅仅是获得观众关注度的关键,古装影视剧还要在传统文化内涵和历史韵味的基础上,融合现代审美价值观。好的影视古装剧一定是依托于史实,传递正能量,融合文化传统细节审美的。影视剧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在形式上相辅相成,只有将现代审美融入传统服饰经典中,才能创造出大众喜爱的影视作品。

猜你喜欢
梦华影视剧服饰
Evolution of Subkilometer-scale Impact Craters on the Lunar Maria as Constrained from Mini-RF Data and Topographic Degradation Model
领略宋朝极致生活美学——读《大宋梦华》
华人时刊(2022年11期)2022-09-15 00:55:06
动物“闯”入服饰界
无题(1)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学生天地(2020年22期)2020-06-09 03:07:44
雪人的服饰
影视剧“烟雾缭绕”就该取消评优
华人时刊(2019年13期)2019-11-26 00:54:38
DREAM FACTORY
汉语世界(2017年6期)2017-11-24 06:19:07
被影视剧带火的“胜地”
试论影视剧中的第三者现象
人间(2015年20期)2016-01-04 12:4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