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队 欧俊 周成龙
每到出行淡季,为保证上座率,各家航空公司都纷纷推出大量低折扣机票。像飞往北京、上海等热门城市的航线,人们也能轻松买到五折以下的特价票,很多航线甚至将折扣降至两折,机票比火车票还便宜。例如,从银川到北京的机票原价1090元,两折的价格就是218元,加上燃油附加费和机场建设费200元,共计418元。又如,从杭州到北京,如果买到两折机票,只要350元,如果不算燃油附加费和机场建设费,这和一张320元的火车硬卧票价格已相当接近。据机场工作人员介绍,只要提前半个月订票,这种低折扣机票就可以买到。
我们都知道,很多时候机票提前预订会比较便宜,而现买时价格往往较高;演唱会的门票和体育赛事的门票往往现买价格更便宜,提前预订却更贵。
戏剧迷下午到人民剧院广场的售票窗口,能以半价买到当天晚上国家大剧院不少演出的票。但要是有人购买当天的飞机票,就只能出高价。其售价比平时高一倍都有可能。如何解释这样的差异呢?
飞机起飞时或剧院幕布升起时还留有空座,这意味着收入上的一笔恒久损失。因此航空公司和剧院都有尽可能填满空位的强烈动机。与此同时,以折扣价填满一个座位,往往意味着失去其他人出全价购买同一个座位的机会成本。所以,航空公司和剧院要克服的营销难题是,要尽量续满座位,又不至于在每个座位的平均收入上做太大牺牲。
那些提前预订飞机票的人一般是去旅游、度假的,他们对时间不敏感,但对机票的价格相对比较敏感。相较于度假的游客,商务人士在临行前一刻变更出行安排的可能性更大,而且对票价不太敏感。故此,航空公司的策略是,对最后一刻才买票的乘客(大部分是出公差的)收全价,而对提前订票的乘客(主要是度假的游客)打折。
剧院业略有不同。和航空业一样,高收入者比低收入者对票价要更为迟钝,但看戏剧的高收入者一般不愿意在最后一刻才买票。事到临头才在售票口买半价票的观众要面对两道门槛。一是需要排队一两个小时。高收入者大多不愿只为了省钱而这么做。二是只有少数剧目(一般不是特别受欢迎的剧目)提供折扣票。高收入者,其时间机会成本高,他们好不容易腾出一个晚上的宝贵时间看剧,当然只想看自己最想看的剧目。而对价格更敏感的低收入观众而言,这两道门槛都比较容易迈过。要是不能在售票窗口排队买半价票,他们说不定根本不会去看国家大剧院的表演。
(吴依诺摘自中国华侨出版社《经济学的诡计大全集》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