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鑫
(济南国舜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000)
现如今,市场经济环境日益复杂多变,竞争压力日益加剧,企业想要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中实现持续稳定的运营和成本控制,可以通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来强化自身内控水平,促进企业整体管理水平、资源配置水平等的提升,努力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企业内部控制方法,以跨部门、跨功能的方式规划和管理组织资源的方法,包括资金、人力资源、物资和时间等,以确保资源的最佳利用,以支持组织的长期和短期目标[1]。并且它也是一种控制工具,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自己的业务,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加收益。
全面预算管理的特点在于其全面性,其不仅涉及企业的财务部门,还涉及企业的业务部门、人力资源部门和其他所有部门,其不仅关注企业的财务目标,还关注企业的非财务目标,如客户满意度、市场份额、产品质量等。除此之外,全面预算管理的一个关键特点是与组织的战略目标紧密相关,它通过确保资源的分配与战略目标的一致性,有助于组织更好地实现其长期愿景。总之,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企业管理工具,它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自己的业务,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是企业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涉及企业的各个方面,包括财务、人力资源、市场、销售等。然而,企业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人力资源保障工作不能有效衔接。首先,部分企业缺乏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或者现有的管理人员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导致他们在执行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时缺乏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例如,一些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可能不知道如何制定合理的薪酬计划、如何评估员工绩效等,这就会直接影响到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质量。其次,部分企业缺乏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流程。例如,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招聘流程、没有建立完善的员工培训和晋升机制等,这就会导致企业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时缺乏必要的人员保障和管理支持。此外,一些企业缺乏对人力资源保障工作的重视。例如,一些企业只注重财务预算的制定和执行,而忽视了人力资源保障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导致企业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时缺乏必要的资源和支持,无法有效地推动工作的开展。
预算编制缺乏合理性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它不仅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还会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表现如下:第一,企业在编制预算时,往往只考虑短期的经济利益,而忽略了长期的战略目标,导致企业的预算编制缺乏整体性和长远性,从而使企业的预算与战略目标脱节[2]。第二,企业在编制预算时,往往缺乏对市场环境的分析和预测,使得企业的预算编制与市场实际情况脱节,从而使企业的预算无法适应市场变化。第三,企业在编制预算时,往往缺乏对内部运营管理的考虑,从而出现企业的预算编制与内部运营管理脱节,使企业的预算无法有效控制内部运营。
当前国内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时间尚短,缺乏较为成熟的经验,因此在实际的实施中效果并不理想,存在着诸如执行力不够等问题。在企业内部,大多数人认为全面预算管理仅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再加上具体的实施效果不理想而使得在企业内部实施全面预算受到了一定的质疑,尤其是企业员工对于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理念不够坚定,这进一步地阻碍了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实施。部分企业往往只注重预算的编制和审批,而忽视了预算的执行和监控,导致了很多情况下,预算的执行效果并不理想,甚至出现了超预算的情况。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企业的经营效益,也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此外,还有一些企业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对于预算执行不力的员工没有进行相应的惩罚,这也导致了全面预算管理执行力的不足。这种情况的出现,不仅影响了企业的整体形象,也对企业的长期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预算与战略规划的契合度不足是一个常见的管理问题,通常表现为组织的预算和实际开支与其制定的战略规划目标不一致,导致该问题出现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缺乏战略导向。一个主要问题是在制定预算时,组织可能未充分考虑其长期战略目标,预算往往以短期成本和收入为中心,而没有将其与长期愿景和战略目标协调起来,这可能导致资源的分配不利于实现战略目标。第二,优先级不明确。如果组织的战略规划和预算制定之间没有明确的优先级和联系,各部门和团队可能会将资源投向他们认为最需要的项目,而不一定是对整体战略最重要的项目,这会导致资源的分散和浪费。第三,缺乏绩效指标。战略规划和预算之间的契合度可以通过建立清晰的绩效指标来加强,如果组织没有明确定义的关键绩效指标来衡量战略目标的实现,那么难以判断预算是否支持这些目标。第四,不灵活的预算。某些企业采用刚性的预算制度,使其难以调整资源以适应战略变化或市场变化,这种刚性的预算制度可能会妨碍战略规划的有效执行。
在当今社会,信息化已经成为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于企业管理而言,信息化管理也是提升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然而,就目前而言,许多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首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一些企业缺乏对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导致信息化设备陈旧、网络速度慢、数据存储能力不足等问题,这直接影响了全面预算信息化管理的效果。其次,信息化管理应用范围不够广泛。虽然信息化管理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等领域,但是还有一些企业停留在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方式上,缺乏对信息化管理的全面应用,这不仅影响了工作效率,也容易导致信息不准确、数据不完整等问题[3]。最后,信息化管理人才匮乏。很多企业缺乏专业的信息化管理人才,无法对企业的信息化系统进行有效的维护和管理,这也会影响到全面预算信息化管理的效果。
当前不少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难以获得理想成效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监管考核评价制度不够完善,从而导致工作人员没能有效落实每项预算指标,即便出现问题也没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并解决。不仅如此,在考核预算落实过程中科学性不足,考核制度作用无法得到发挥。并且相应的奖惩工作没能落实到位,没能发挥对员工的约束与激励作用,使得员工工作责任意识降低,积极性下降,对于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产生了影响。
在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常常被忽视。实际上,人力资源是企业成功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企业应该重视并有效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以优化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首先,企业应该通过培训和教育增强员工的全面预算管理意识。这包括对员工进行预算管理理论、方法、流程等方面的培训,以及加强员工对市场变化、企业战略和业务变化的敏感度,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些变化对预算管理的影响。其次,企业应该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例如,企业可以通过设立与预算执行效果相关的奖励和惩罚制度,激励员工更加关注预算管理,同时也能使员工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中来。最后,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沟通机制,确保全面预算管理的相关信息能够在企业内部得到有效的传递和共享,包括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企业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沟通等。通过有效的沟通,企业可以更好地理解市场变化和企业战略的变化,从而更好地调整和优化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
综上所述,重视并有效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
为了提高预算编制的质量,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在具体的编制预算工作前,需及时对国家及政府有关政策进行正确的解读与把握,以免因解读不到位而致使预算编制失效的问题发生。企业可以从财务、经营、客户及学习等多个纬度对影响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内容加以明确,结合企业现有资源的实际情况对各项事务活动的轻重缓急进行合理有效地划分,并将其形成战略预算,进而结合市场环境制定年度战略经营规划。
2.企业需要将长期战略目标纳入预算编制中,以确保预算编制具有整体性和长远性。首先,企业需要明确的长期战略规划,包括愿景、使命、目标和策略,这些规划应该涵盖未来3至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范围,为预算编制提供方向。其次,采用战略驱动的预算制定方法,预算的制定应该始于战略目标,然后逐步分解为具体的预算项目和行动计划。再者,评估企业的资源需求,这包括资金、人力资源、设备和技术等,确保资源的可用性与战略目标一致,提高预算编制质量。
3.注重预算编制的细节。预算编制的细节是影响预算准确性的关键因素。因此,在编制预算时,需要注重细节的处理,例如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和对比、对市场价格的调查和分析、对费用支出的合理规划和安排等。
4.注重企业员工参与预算编制、执行及考核的全过程的程度,切实从基层预算着手进行编制并逐级汇总,真正将企业内部各项支出落实到具体的预算中来。
为了加大全面预算的执行力度,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明确预算目标。在制定全面预算时,企业应该明确各部门的预算目标,并将其与公司的总体目标相结合,这些目标应该明确、具体、可衡量和可实现,以便各部门能够清楚地了解他们需要完成的任务和达成的目标。其次,加强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确保全面预算执行的重要手段,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预算执行过程中的问题,确保预算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再次,强化预算调整机制。全面预算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企业经营状况的调整进行相应的调整,企业应该建立预算调整机制,及时对预算进行调整和修正,以保证预算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然后,促进跨部门协作。全面预算涉及企业的各个部门,需要各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和协作,企业应该加强跨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促进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消除部门之间的壁垒和隔阂,提高全面预算的执行效果。最后,建立奖惩机制。为了激励员工更好地执行全面预算,企业应该建立奖惩机制,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价,并根据考核结果进行相应的奖励或惩罚,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大全面预算的执行力度。
提高预算与战略规划的契合度需要企业从多个方面入手,通过明确战略目标、加强沟通协调、实施滚动预算、强化预算执行和建立反馈机制等措施,使预算更好地支持战略规划的实施,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第一,明确战略目标。在制定战略规划时,企业需要明确自己的战略目标,包括短期和长期目标,只有明确目标,才能在预算编制过程中更好地把握资源分配和投资方向。第二,加强沟通协调。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需要加强沟通协调,确保预算编制与战略规划相一致,通过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使各部门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能够共同参与,共同制定方案,确保预算与战略规划的契合度。第三,实施滚动预算。滚动预算是一种动态的预算编制方法,可以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通过实施滚动预算,可以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提高预算的适应性,从而更好地支持战略规划的实施。第四,建立反馈机制。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和分析预算执行情况的数据,以便对战略规划进行调整和优化。通过反馈机制,可以及时发现预算与战略规划的不一致性,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
积极应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在全面预算管理中可以大大提高效率、精确性和可追溯性。企业可以采用专业的预算和财务管理软件,以集成财务数据、预测工具和绩效监控系统,提高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减少手动数据输入错误。并且还可建立数据仓库,将所有相关数据中心化存储,使用数据分析工具来识别趋势、模式和异常,以帮助预测和决策制定。不仅如此,还能够利用自动化工具和接口,将数据从不同部门和系统中采集并整合到一个中心化的平台中,降低数据处理时间和减少了错误。此外,还要积极使用协作平台和云计算工具,使各部门能够实时协同工作,共享数据和文档,加速预算编制和审核过程。
第一,企业需要构建起完善的全面预算绩效监管体制,以全面监管预算落实环节每一部门的执行情况,同时通过设置与细化相应考核指标来对各阶段预算管理目标执行情况来实施绩效考核,保证预算管理工作得以有效落实。第二,企业应当要合理构建奖惩制度,可以采取物质以及精神奖励的方法来进行。对于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表现优异的员工与部门进行褒奖,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其对企业的忠诚度。反之则需要予以适当惩处,让员工能够更好地完善与改进,实现全面预算管理质量的提高。第三,企业需要及时公布具体考核结果,确保绩效考核工作的透明性、公开性与公平性,让工作人员能够认识到自己需要改进之处,并更好地进行自我规范,将预算绩效考核工作的效用切实发挥出来。
总的来看,全面预算管理在现代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影响远不止财务方面,还涉及企业运营和生产等多个领域。因此,企业必须给予充分的关注和重视。企业应以现实情况为基础,深入分析全面预算管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解决实际挑战。这将有助于不断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使其在企业管理中充分发挥关键作用,推动企业实现健康和可持续的增长。这一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需求,确保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以促进企业整体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