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问题与对策

2024-01-29 05:00齐燕心
大众投资指南 2023年31期
关键词:国有资产资产事业单位

齐燕心

(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 福州 350011)

一、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相关概述

事业单位的职能包括了政府职能与公益服务,涉及社会事务管理以及各种类型的管理职能履行,主要是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事业单位资产具备国有资产属性,同时也是事业单位组织各项服务活动的重要基础。国有资产具备国有属性,事业单位对其具备使用权,并且能够以货币为计量的各种资源的总和,是事业单位提供社会服务与公共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支撑的重要组成部分[1]。

当前,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的存量以及增量等都呈现出了快速增长趋势,并且在国有资产管理效益方面也得到了大幅提升。然而,由于受到事业单位体制属性以及规章制度较为滞后等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不利于国有资产利用的良性循环。同时也对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造成较大影响。因此,事业单位必须重视对国有资产管理的改革,构建全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并且加强审计监督使其落到实处,提高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效益。

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一)提高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现合理配置

加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力度,强化管理效益,能够在各个单位、部门之间构建形成科学、合理的资产调配控制机制,进而避免单位资产出现重复配置现象,也避免出现国有资产闲置、浪费问题。尤其是对于出现资金紧张、设备落后问题的事业单位,能够为其实现正常运行提供有效保障,更好地缓解各事业单位之间的资产不平衡现象,实现对国有资产的优化配置,确保国有资产得到更为充分的利用[2]。

(二)提高事业单位运行成本控制的有效性

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能够实现对事业单位运行成本的有效控制。通过对资产存量的有效盘活,更好地实现对资产有效的控制。同时,提高资产使用的有效性,能够大幅降低国有资产损耗程度与速度,避免不必要的资产维护成本。除此之外,在延长资产使用寿命方面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通过降低资产更换频率,使得政府各个部门的运行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有效缓解了政府财政压力。

(三)提高国有资产安全性完整性的维护水平

事业单位需要在内部控制制度上加以完善,避免国有资产发生非正常流转,实现对资产的有效处置。尤其是在遏制对资产随意处置行为等方面有着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避免在对国有资产进行处理过程中出现资产流失、损坏、灭失等问题,更好地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性与完整性。

三、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与全面的日常监管

近些年,面对新的经济发展形势,国家在资产管理方面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但是有些事业单位对于国家的这些政策不够重视。在具体的国有资产管理和使用工作中,没有进行严格的把控,资产管理较为随意。例如,一些事业单位对于内部采购的物品的质量与价格的控制不够严格,出现质量与价格不相符的情况。尤其是在资产的管理方面,并没有很明确其相应的范围与责任,这就间接地导致了事业单位在日常的国有资产管理上存在一些盲目性[3]。

在日常工作中,对于采购的物品未能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执行,使得国有资产管理出现重大漏洞。资产管理人缺乏对国有资产管理的较高责任意识,也未能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端正工作态度,以及管理人员的专业性不足,甚至出现资产管理与预算出现较大差距。各项资产管理工作与实际的资产应用存在较大断层现象,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事业单位缺乏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导致了资产管理效率不高,甚至是出现管理账目混乱现象。

(二)缺乏对国有资产的严格监管,监管缺位严重

面对新的发展形势,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越发凸显,甚至已经成为事业单位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但是由于部分事业单位内部缺乏严格的监管机制,甚至内部监管存在较大漏洞,导致在国有资产方面的监管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

在对这些问题进行纠正过程中,一些事业单位通过对内部管理机制与管理对策进行了调整与优化。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内部审计机构,导致对国有资产的监管不够完善,甚至国有资产的管理较为随意,使得国有资产在使用过程中极易遭受损失,甚至灭失。一旦国家发展需要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进行调拨时事业单位需要无偿提供。但是一些事业单位在进行资产购置、使用之后,却忽略了对这些资产的保管与维护,甚至有些单位未能将使用资产成本进行有效核算,最终造成资产与使用的账目不相符,对事业单位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三)缺乏对固定资产的合理配置

我国相关政策规定对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方面的制度细化以及相关管理内容的确定。但是事业单位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配置不合理现象,许多事业单位在对固定资产进行预算配置过程中,未能结合市场情况以及自身实际进行资金、资产等的合理调控。

尤其是负责资产管理的人员,缺乏对资产配置规格、型号、性能等的全面掌握,导致了资产配置方面的较大问题,甚至仅凭日常的管理经验来进行固定资产的配置,这就严重阻碍了国有资产管理的管理工作,也阻碍了事业单位的发展。部分的事业单位也没有在资产使用上进行有效的规划,在资金申报方面的随意性比较大,或者是盲目地追求高质量、高品格的固定资产配置,导致了资金的盲目使用。

(四)存在易混科目问题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的待摊科目、预提科目等常常被错误地划分到单位的常规费用科目当中。然而这些科目是对流动资产金额的长期使用所形成的折旧性资金的记录,尤其是预提科目也常常被事业单位划分为费用,但是其本质属于应付款项,不涉及利息问题。

就事业单位的资金结构限制而言,财政资金仍然是其资金的主要来源于结构构成,采用收付实现制进行核算,在对固定资产的掌控方面存在一定缺陷,不能充分发挥其实际价值。这样的科目管理现状也无法形成针对性的国有资产管理分析报告,导致账目数据与实际管理的较大差异,进而导致了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的错误估计。

四、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对策

(一)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强化日常监管

面对当前事业单位在国有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应该要在制度体系上加以完善,实现日常监管的有效强化。

首先,事业单位应加强对国有资产管理的制度创新,重视制度体系的改革创新,实现对管理流程的重新梳理,在发挥制度体系应用优势的前提下构建形成强劲有力的内部监督体系,形成以制度与监督的合力,以此促进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向前发展[4]。尤其是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管理风险与问题,想要实现对国有资产管理风险的有效控制,要求事业单位必须形成内外结合的监督力量,确保事业单位经济的正常运行。

当前,各个旅行社都拥有很多的产品类别,但很少更新维护旅游产品。对原有旅游产品内涵的不断丰富,并不意味着要抛弃原有旅游产品,而是要发掘原有产品的更多内涵,延伸其旅游价值,从而创造出更多利益。需要注意的是,经济利益的增长要以新产品研发与原有产品内涵提升为基础,不能盲目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而忽视消费者体验。对于中等或小型的旅行社而言,新产品研发与原有产品内涵提升应该同步实施。这样既可以调动自身所拥有的优势对原有产品的发展进行规划,也可给消费者更好的体验,使旅行社的声誉得到提高[3]。

其次,在充分发挥好制度体系建设力量的同时还必须充分发挥管理人员在具体管理工作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这也是强化内部监督力量的重要措施。对此,事业单位需要加强对具体管理工作人员积极性,工作效益情况的严格考核,通过加强工作能力培训,明确工作职责等确保国有资产管理的各项工作得到全面落实。

最后,要加强对信息化技术的合理利用,特别是在信息化的管理工作上,要重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使用、存放、调配以及维修和报废等方面,都必须有详细记录,及时更新资产数据,为事业单位的管理决策提供有效数据依据。尤其是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必须建档管理,确保做到一卡一物,不漏计、不重计,实现对资产管理的跟踪管理,提高国有资产的管理水平[5]。

(二)强化资产审计监督,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

强化审计监督是提高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措施。所以,事业单位需严格落实上级财政部门的管理要求,同时结合单位实际及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需求做好相应的管理预算配置,对国有资产的管理提供有效保障。

通过对国有资产使用的科学论证与效益配置的分析,实现对国有资产使用效果以及使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有效的预测研判,实现国有资产管理配置的科学性、合理性,保证资产管理的增值保值。加强对资产管理的先进理念、技术的积极创新、引进,借助科学的现代化管理理念,实现对国有资产管理以及相关经济管理活动的跟踪、审计与监督,更好地保障国有资产管理活动的合法性与真实性。

由此可见,在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实践中,事业单位应继续健全内部监控制度,发挥资产审计监管的作用,健全内部机制,为提升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固定资产规模经营效益提供有效保证。

(三)强化信息系统建设,优化国有资产管理体系

随着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事业单位必须加强对资源的有效整合,制定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对策,推动国有资产管理效益提升。而信息化建设对于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方面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在国有资产管理效益上得到快速提升。

资产管理信息化,不但能够有效规避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风险,同时还能实现对会计人员行为规范的有效引导,避免人为失误出现的各种财务管理问题。确保在国有资产督查管理工作上有迹可循,有效提高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信息纰漏。

(四)建设完善的资产管理财务预算机制

面对当前部分事业单位存在的国有资产管理科目混乱情况,事业单位财务需要发挥单位财务工作中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功能和资源优势,并根据单位在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方面的实践情况分析,进一步对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预算科目分类的精细界定,以提升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科目分类的科学化和合理化水平[6]。对此,事业单位需结合对相关法律法规的掌握,明确具体的资产管理预算指标,加强财务人员对财务状况的动态把控,更好地保障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质量。

另外,事业管理单位还需加强国有管理方面的成本管控问题分析,制定和落实严格的责任控制机制,立足于责任成本控制角度,进行国有资产管理的财务预算的编制工作。同时,在进行考核管理过程中合理地利用信息化技术,使固定资产规模控制目标生成更加可视化的信息报表,从而有效地做到单位对固定资产规模控制数据的实时、精确反馈,实现对固定资产等的科学精准的定位处理。

(五)完善资产绩效考核,严格资产监管

事业单位在进行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员工管理资产积极性的重视,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其管理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对此,事业单位必须建立完善的资产绩效考核体系,明确国有资产管理的各项工作要点与考核内容,确保国有资产管理的各项工作能够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落实,提高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的管理水平。

针对当前事业单位在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事业单位必须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监督管理,在工作中端正工作态度,重视和严格落实工作任务。由此可见,建立和实施完善的资产绩效考核极为必要,是实现对国有资产严格监管的重要保障。

五、结束语

综述可知,随着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也就导致部分事业单位在国有资产管理方面出现了诸多问题。对此,事业单位必须加强对国有资产管理的高度重视,结合实际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与有效解决。建立起完善的监督机制,明确资产管理人员权责,构建科学合理的资产管理体系,提高对国有资产的管理效益,更好地保障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推动事业单位的进步发展。

猜你喜欢
国有资产资产事业单位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浅析新形势下的国有资产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关于国有资产资本化改革
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建议
把维护作为一种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