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清
(江西省万安县韶口乡人民政府,江西 吉安 343800)
油茶是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万安县是油茶种植的最适宜区之一,油茶生产历史悠久,明清时期,茶油就成为当地群众的主要食用油料。万安县各乡镇、行政村都有油茶分布,尤以宝山、夏造、沙坪、涧田、顺峰、武术等乡镇分布集中,形成了较大的生产规模。
据记载,五十年代,万安县就有熟产油茶林30万亩,最高年产为1958年,年产茶油高达近2.0×106斤。经过多年发展,油茶逐渐成为我县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八十年代初,分山到户,落实林业生产责任制,进一步激发了农民经营油茶的积极性,以垦复、中耕除草措施建设“三保山”的老茶林改造方式全面推广,油茶铲山垦复面积占总面积70%以上,茶油收入占农民总收入达20%以上,中心产区的茶油收入超过了农业总收入[1]。然而九十年代后,随着农村大量青壮劳力外出打工,油茶生产投入减少,许多油茶林荒芜老化,演变为阔叶林、马尾松林和竹林等地类,油茶面积逐渐萎缩,油茶产业一直处于自生自灭、发展停滞状态。
2009年开始,出台了《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年)》,万安县也相继出台了发展油茶产业的相关扶持政策,发展油茶产业积极性高涨,掀起了新造高产油茶林和改造低产油茶林的热潮,相继落户了祥霖山茶油有限公司、江西绿韵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同时也涌现了一批油茶造林大户,全县面积超过100亩的企业和大户共有45家,全县新栽植高产油茶林面积4万余亩。全县涌现榨油小作坊170余家,企业和大户开始着手准备发展茶油深加工项目。据最近调查统计,全县现有油茶林面积总面积达16.8万亩,其中油茶经济林13.4万亩、油茶公益林3.4万亩。
1.2.1 树龄老化、林相不齐。据调查,现有老油茶林树龄超过70年的面积过半,树高超过3 m的也较多,许多还多代萌生,产量低而不稳。
1.2.2 管理粗放,荒芜严重。由于农村年轻劳力外出务工,劳动力不足,全县老油茶多数处于“人种天养”的自然生产状态,荒芜严重,地力得不到充分发挥,效益低下。
1.2.3 资金缺口大,发展乏力。油茶产业周期长、投入大,要达到丰产高效的目的,前期的整地、苗木、造林等需要大量投入,而后续的抚育管理还需要不少资金,有些企业和大户已到举步维艰的地步,后期已无资金投入,新栽的高产油茶林也变为低产林。老油茶林每年的收入不够请人铲山等做工的开支,林农不太情愿投入更多资金请人进行油茶山改造,导致全县多数老油茶林处于“人种天养”的状态。资金问题是制约油茶产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影响了广大林农发展油茶的积极性。
1.2.4 交通不便,采摘成本高。全县老油茶林好多交通不便,采摘费工,据林农反映,今年本地老油茶山采摘鲜果工资达0.5~0.8元/斤,产量不高、路远的山场更贵。
1.2.5 灌溉设施缺乏,难以确保稳产高产。油茶产量易受干旱影响,俗话说七月干球、八月干油,今年出现的异常干旱天气,造成油茶产量减半,如有灌溉设施,在干旱季节进行适当灌溉,可稳定产量或提高产量。目前,全县没有一块油茶山建了蓄水池,现在异常天气频繁,要想油茶稳产高产,健全基础设施十分必要。
1.2.6 丰产高产培育技术欠缺。虽然省、市、县林业部门在油茶科技上进行了大力培训和指导,但林农真正掌握的技术还是不多,运用到油茶经营上更少,还是习惯延续传统做法,没有实行科学培育管理。如低产油茶林改造,一般林农低改措施仅停留在斩杂、铲山上,没有从施肥、更换良种、整形修剪等环节进行综合改造,难以达到从低产到高产的改造效果。
1.2.7 茶油加工简单,利用率低。现有茶油加工大多是家庭式的小作坊,出油率低,产品质量低劣,枯饼等副产品未得到综合利用,附加值低。据榨油作坊统计计算,今年0.1 kg茶籽只可榨出不到2两茶油、7两多茶枯饼,总体市场价值12元左右,价值低。
1.2.8 品牌未建立,销售渠道狭窄。油茶产品没有统一的检测、分级和质量标准,也没有打造自己的品牌,靠亲戚朋友介绍销售,市场占有率低,销售渠道狭窄。
2.1.1 油茶好处多。油茶寿命长,它一年种植,百年受益。茶油已经成为我国高端植物油,是世界上最好的食用油。油茶前景广阔,目前全国人均茶油占有量还不足0.2 kg,随着生活水平和认知度提高,社会需求量无限大。油茶浑身是宝,加工的副产品是高档化工原料,在国际市场上一直供不应求。油茶根系发达,枝叶茂盛,四季常青,可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小气候,生态效益明显。
2.1.2 自然条件优越。气候、地形和土壤条件适宜发展油茶。万安位于江西中南部,处于南岭以北,长江以南,纬度偏低,而且距离海洋不远,全县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大于10 ℃有效积温4000 ℃左右,无霜期288 d,光热水资源与油茶生育期同步,非常适合油茶种植。万安县地形条件也非常适宜油茶的生长发育,全县是典型的丘陵山区,山体海拔较低,天湖山、巾石岭等海拔500 m以上等不适发展油茶的山地不超过20%。我县土壤种类有8个土类,主要为带酸性的红壤,所占比重达80%以上,土层深厚酸性红壤最适宜油茶生长。
2.1.3 群众有发展油茶的历史传统。万安县栽培和经营油茶历史悠久,当地群众积累了丰富的油茶经营和生产经验,有浓厚的发展兴趣,尤其是宝山、夏造、沙坪、武术、顺峰等上乡片乡镇家家户户都经营茶山,其经营经验和兴趣十分浓厚。有些在外经商和务工人员,在油茶生产季节,都会丢下繁忙事务,赶回家乡支援油茶生产。
2.1.4 政府重视,优惠政策多。国家、省、市政府高度重视油茶产业,出台了系列扶持油茶发展的优惠政策,今年,全国油茶产业发展工作大会在赣州召开,会议要求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油茶产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毫不动摇、支持、引导油茶产业发展,大力推进低产低效油茶林改造,全面巩固油茶产业脱贫成效,扎实推动油茶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相信不久国家层面将会出台更好地油茶产业发展优惠政策,万安属原赣南中央苏区振兴、罗霄山片区扶贫开发县,国家林业局对口支援县,争取优惠政策扶持油茶产业发展机会更多[2]。
2.1.5 有成熟的科技支撑。省林科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赣州林科所等科研单位经过多年的良种选育试验,开发出系列高产稳定的油茶优良品种,优质油茶苗木供应有保障,同时,也有较成熟的栽植技术,对油茶产业发展有成熟的科技支撑。国家林业局对口支援万安县,可更方便得到上级提供油茶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持。
2.1.6 有油茶龙头企业带动,新型油茶专业合作社的积极推动。万安绿韵公司和安邦公司是我县专门从事油茶开发的农业龙头企业,他们有资金、有技术,有专业的施工队伍,能规模集约经营好油茶林,从而推动全县油茶产业的发展。涧田、宝山、百嘉等乡镇陆续成立了油茶专业合作社,新型经营模式运作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活力。
2.2.1 用地困难。万安县森林覆盖率高71.79%,基本上没有宜林荒山荒地。全县林地224.7万亩,划入生态红线内的林地近百万亩,其中纳入补偿公益林67万亩、天保林15.9万亩。除江西省提出的油茶造林四个不栽的地方外(坡度超过25。的、土层厚度小于60 cm的、海拔高高度超过300 m的、阔叶树种比重大的),能够采伐并适宜营造油茶的林地面积不多,况且适宜发展高产油茶的林地,林农更愿意用于发展脐橙等果木林。
2.2.2 用工紧张。油茶产业是季节性劳动密集型产业,油茶造林后,抚育、除草、施肥、修剪等生产几乎都需要人工完成;到了油茶采摘茶果时,由于花果同期,不可能采用机械,全部得依靠人力采摘,且茶果采摘时间只有10~15 d;脱壳机械化水平也不高,很多还需要人工辅助完成。据全县油茶造林企业和大户统计,油茶山每年的抚育、除草、施肥、修剪用工至少2.5个工日/亩,当前劳动力工价已上涨到120元/日,仅投工一项每年就达300元/亩以上。因此,劳动成本上升严重制约了油茶规模发展。况且现在农村青壮年劳力大都外出务工,留在本地的劳力也不愿意从事短季节性劳动,短时间内要请大量劳力比较困难,油茶生产用工没有保障。
2.2.3 资金支持有限。油茶产业周期长、投入大,据调查,农户自己投资投劳营造小面积的油茶林,挂果前需投资1200元/亩左右,企业或大户则需投资4500元/亩(含林地流转费)。挂果期每年还要资金持续投入,才能达到高产、稳产目标,大多数农户在后续资金投入上捉襟见肘,造林企业和大户更是不堪重负。仅靠上级项目年度支持,地方财政不予以配套和持续支持,恐难以发展壮大油茶产业,并形成规模。而我县财政收在全市入排名靠后,恐怕难以提供多少资金用于油茶产业发展。
2.2.4 茶果加工业形成产业化困难。油茶果实精深加工技术含量高、申办程序复杂,资金投入大,全县缺乏有能力的龙头企业,进行油茶生产、收购、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化经营。目前,我县茶油加工多为个体小作坊榨油,只能直接榨出粗油,不能进行精深加工,生产的茶油一部分自己食用,多余部分靠亲戚朋友销售,副产品没有得到开发利用,附加值和整体经济效益没有得到提高。
2.2.5 发展油茶对生态环境有一定的影响。油茶生产经营过程中,松土、除草等环节易造成一定的水土流失,特别是大规模全垦机械化整地营造油茶林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另外,近年来年轻劳力外出打工,一部分林农选择使用除草剂对油茶林山场除草,对土壤环境有一定的影响,也会影响茶油质量[3]。
从万安县油茶产业发展现状看,适宜且林农愿意用于发展油茶的林地不多,年轻劳力外出打工,经营油茶山的林农多为六七十岁的老人,有油茶山的农户约有三分之一愿意积极参与政府扶持油茶产业发展,油茶产业发展困难重重。但为巩固当前脱贫攻坚成效,壮大万安县历史传统特色产业,提出以下油茶产业发展建议:
将油茶产业作为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换通道、促进林农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来抓,油茶产业成效显著。油茶主产区要把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推进产业扶贫、夯实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和逐步致富的一项重要举措。
今年全国的油茶产业会议精神,阐明了油茶产业发展的目标、方向和重点,要求充分利用荒山荒坡种植油茶,加强现有低产低效油茶林改造,大幅度提高茶油产量。根据我县油茶产业现状,全县用于发展新造油茶的林地不多,低产低效油茶林面积大等特点,万安县油茶产业发展重点应由新造向低改转变,着力打造低产低效油茶林改造,根据各乡镇劳力和意愿情况,合理安排建设任务。
以油茶经营主体投入为主,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筹集资金。一是积极争取国家的支持。紧紧抓住原赣南中央苏区振兴、罗霄山片区扶贫开发、国家林业局对口支援等契机,积极争取国家的支持。二是加大本级财政持续扶持力度。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优先集中扶持油茶产业化经营及相关配套建设。建议对新造高产油茶林提高补助标准,达2000~3000元/亩;对低产油茶林改造连续扶持3年,3年补助达500元/亩。三是加大金融部门扶持力度。积极引导和鼓励金融行业支持油茶产业的发展,扩大信贷范围,完善林权抵押贷款,同时,加大对油茶产业贷款的财政贴息力度等。
一是提高林业部门社会化服务能力。稳定林业工作站、科技推广、林业调查、种苗、森防等服务机构队伍,加强在职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社会化服务能力。二是努力提高林农科技水平。大力开展送科技下乡、技术培训、科学技术普及等工作,努力提高广大林农的科技意识,实用技术运用,造就一批懂科技、用科技的林业专业大户,带动千千万万林农科学经营油茶。三是加强与林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的科技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切实抓好各项林业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提高油茶生产的科技贡献率。四是严抓科学经营管理。严格按照油茶高产丰产技术措施进行科学培育、经营管理,严把每一道工序,做好检查验收,特别是要把好苗木质量关,上山造林的苗木必须是经省级以上品种鉴定机构认定的高产无性系油茶品种,并适宜在我县大面积发展的,坚决杜绝劣质苗、控制实生苗上山造林。
按照“扶大、扶强、扶优”的原则,引导和鼓励县内油茶企业和大户合作,优化资源配置,培育市场竞争力较强的加工龙头企业。鼓励和引导加工主体引进先进技术,实行标准化生产,统一产品标准、包装、注册、营销、宣传,逐渐实现油茶产品精深加工和综合开发,提高综合效益。政府帮助企业做好油茶“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有机产品”和原产地商标的申报注册工作,努力打造培育出万安的油茶知名品牌。
运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新闻媒体和会议,广泛宣传茶油的优良品种、绿色保健、效益颇高等特点,扩大认识面。并通过高产高效的企业和大户基地带动效应,加大正面宣传引导力度,全力营造浓厚的发展氛围,调动全社会参与油茶产业发展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