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2024-01-28 13:31姚静思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3年23期
关键词:物资应急事故

姚静思

(唐山市生态环境局古冶区分局,河北 唐山 063000)

引言

随着环境保护理念的深化,国家对环境治理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升。在国家相关政策、机构、人才、设备多方面的支持下,我国的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的进步。但基层环境应急管理工作落实难度相对较大,再加上受传统思想理念的影响,阻碍了基层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进程。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本身就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若基层环境应急管理工作不到位,也会影响上级的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作用和价值,所以加强对基层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势在必行。

1 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概述

环境应急管理是应急管理的重要分支,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对环境问题发生之前、发生之后,以及发生过程中的善后应急处理工作,从而减少环境问题所造成的影响,并尽快恢复社会秩序。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大多都是由政府主导,以各地生态环境部门为主体、各地政府不同职能部门协助配合的一项工作。结合环境应急管理的内容可知,环境应急管理工作也是以该三部分为基础所进行的。

1.1 常态处理

环境问题发生前的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又被称为常态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其主要是指在问题发生之前对环境中的风险隐患进行排查,而企业也需要建立完善的隐患排查制度,通过自纠自查以及外部辅助双重作用下,从而实现对隐患的及时整改和优化。并且为了减少企业安全隐患所造成的影响,企事业单位也需要具备风险评估的能力,并针对不同等级的风险确定相应的应急预案,确保在问题发生时能够第一时间对问题进行处理。

1.2 事故处理

在问题发生之后,生态环境部门需要积极调动与之相关的部门进行应急检测、应急调查以及应急救援等活动,通过快速响应实现高效处理问题。

1.3 善后工作

善后工作简单来说就是突发环境事件发生之后的恢复工作,通过善后工作来消除环境事故所造成的影响并恢复生态环境。

2 基层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2.1 提高处理突发环境问题的效率

突发环境事件对社会所造成的影响各有不同,部分突发事件会对社会造成恶劣的影响,所以为了降低突发事件的影响,就需要采用应急处理措施,来提高突发事件处理的质量和效率。通过应急处理措施,不仅可以实现事前的预防,还可以实现事故中的有效处理,实现对环境问题的快速响应。

与此同时,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工作内容之一是通过结合当地环境的有效分析,从而制定出完善的预警机制,所以在问题发生时,结合问题发生的原因,可以直接应用相应的预警机制,使工作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到达事故现场,通过长期的准备缩短问题发生时应对的时间,推动突发事件处理的执行。而且由于所采用的处理机制是相互对应的,所以借助应急管理机制还可以实现问题的快速处理,有助于提高突发事件整体的处置效率[1]。

2.2 防止污染继续扩大

突发性的环境事件若不第一时间对其进行处理,会进一步加剧污染的扩大。而且相较于环境污染来说,污染的治理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且在治理的过程中还有可能会产生二次污染的问题,所以总的来说实现对环境污染问题的防控是处理污染问题的根本。而通过环境应急管理,能够有效缩短问题处理的时间,并在短时间内对污染问题进行处置或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从而减少污染事故的进一步扩大。例如,腐蚀性物品、汽油、化学物品等会通过运输车的方式来进行运输,一旦运输车出现错翻等问题,会给事发地的土地造成严重的污染。一旦事发地靠近水源或直接泄露在河道中,若不进行及时的处理会进一步造成污染物的扩散。环境应急工作可以在第一时间组织相关人员对河道中的污染物进行拦截处理,将环境污染问题的影响控制在最低范围内,降低污染治理投入成本的同时,也为后续治理工作赢得了更多宝贵的时间。

3 基层环境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1 环境污染风险防范意识不足

基层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相关措施具有明显的滞后性,该滞后性并不是指在处理环境事故时的滞后性,而是指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价值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其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但其最终的价值却是与突发性环境问题紧密相关的,若某地区长时间未发生突发性环境问题,基层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作用和价值会被无限延迟。再加上部分工作人员对环境污染的破坏力了解不够清晰,所以使得部分人员存在侥幸心理,并未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落实应急管理工作。抑或者在问题发生时,存在对事故处理不当、后续监测力度不足等问题,使得类似风险事件频繁发生。与此同时,企业对环境污染的重视程度仍有待提高,虽然当下国家也加大了对环境污染的管控力度,但部分企业仍存在偷排污染物的问题。而在工业体系不断完善的当下,污染物的种类也愈发复杂,在污染物相互作用下,可能会导致爆炸、火灾等问题[2]。

3.2 突发环境事件应对能力不足

3.2.1 联动机制不完善

一般来说环境事件是由多种因素所造成的,所以仅依靠环境应急机构无法对环境事件进行妥善的处理。再加上环境应急机构没有执法权,所以需要以环境应急机构为基础,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才能够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但当下由于环境事件逐渐趋于复杂化,再加上各部门之间存在职责不清、定位不当的问题,所以,在对问题处理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越位、缺位的现象,严重影响了联动机制的效果。虽然当下我国已推出了多种法律法规来提升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质量,但法律法规中的内容相对较为宽泛,无法在基层中得到有效地落实,进一步影响了各部门之间的衔接度。

3.2.2 难以发挥环境应急专家的作用

环境应急专家可以为环境应急工作提供专业性的指导,并在问题发生时能够尽快找出问题发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对问题进行处理,提高问题处理效率的同时,也能够减少环境事故的影响。但基层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本身的经费有限,再加上由于晋升等因素的限制,使得一线环境应急专家数量短缺,无法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指导,限制了环境应急专家的作用和价值。

3.2.3 环境应急物资储备不到位

环境应急物资储备的情况直接关系到相关人员对环境事故的处理能力,也是保障环境事故处理质量的基础与核心。由于环境事故具有突发性和不确定性,再加上环境事故逐渐多样化,所以为了保证处理过程的针对性,需要储备大量、多种多样的应急物资,从而确保在突发状况时第一时间投入使用。但结合当前基层物资储备的情况来看,储备不足、破损、过期等问题仍然存在,甚至有部分基础物资已无法正常使用,使得在环境事故发生时,工作人员处理问题的速度减慢,严重影响了基层环境应急处理工作的作用和价值。

3.2.4 工作汇报不及时

将环境事故现场的内容及时地报告给上级,可以辅助上级做出准确的指令,这也是提升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但由于工作人员专业素养不足、通信网络等问题,使得部分信息难以及时、完整且准确的汇报给上级,造成信息延误的同时,也使得后续应对产生延误[3]。

4 改进基层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

4.1 增强环境风险防范意识

结合当下基层环境应急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造成环境应急管理工作不到位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工作人员风险防范意识的缺失。为了提高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质量,就需要从根本上入手,强化工作人员对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首先,需要明确基层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作用和价值,在工作的过程中融入应急管理理念,提高工作人员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还需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通过定期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工作人员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使其能够严格按照环境应急管理机制中的规定,落实风险管理工作。工业生产经营不当,是造成环境事故的重要原因,相关部门需要重点排查存在风险隐患的工业企业,并结合排查的结果将企业划分成不同的等级,根据等级确定企业风险检查的频率,重点防控安全隐患。而且通过政府的大力关注,也有助于推动企业的优化和调整,使企业能够加大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资金投入。其次,为了防患于未然,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工作人员的防范意识,重点防控使用危险化学物品的企业以及存在重点污染的企业,并以此为依据配备相应的检测设备,在发生问题时第一时间予以上报并处理。最后,在环境事故处理之后,相关部门也需要做好后续的恢复工作,结合环境事故产生的原因,对问题进行重点防控。通过完善的反馈系统,从而了解环境应急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工作人员风险防范意识不足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提升,使工作人员进一步了解环境应急管理的重要性。

4.2 大力推进基层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方法

4.2.1 完善应急预案

由于当前我国法律法规尚不完善,所以环境应急预案仍存在一定问题,尤其是地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所以基层环境应急管理部门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对应急预案进行不断的完善和优化,结合当地具体的环境,制定出可行性高的应急预案。使问题发生时相关部门能够第一时间进行反应,通过协调配合、从容应对,实现对环境污染问题的妥善处理,实现临危不乱。

4.2.2 提高基层应急应对能力

环境应急预案处理的效果,考验的是职能部门的管理能力、救援能力以及专家的素养。所以在日常工作中,相关职能部门也需要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应急培训,并通过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举行环境应急演练,帮助工作人员在演练的过程中,了解不同环境问题的处理方式,使环境应急处理工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环境应急管理工作需要群众的积极配合,所以各部门也需要居安思危,通过应急管理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进学校等,经常进行“减灾”的培训活动,加强推广提升广大群众对环境灾害的防范意识,并提升其自救和互救能力,使群众和政府之间形成合力[4]。

4.3 全面提升基层应急能力

4.3.1 建立和完善应急管理联动机制

各地区基层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质量,不仅能够体现政府对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也能够体现不同部门的工作质量和效率。而且环境事故本身也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政府管理部门本身具有社会效益的特点,所以其也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责任和价值。因此,各部门需要了解环境应急管理联动机制的重要性,并结合当下常见的环境事故,以及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制定与之相关的应急管理联动机制,实现以联动机制为指导,规范各部门工作人员的行为,从根本上杜绝越位、缺位问题的发生,实现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各部门也可以设置专门的接线处理人员,在问题发生时可以第一时间,结合企业内部运作情况,安排人员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进行环境事故处理,通过应急等多个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并联合企业、医院等建立完善的联动系统,提高事件处理的效率。

4.3.2 全面提高应急人员的专业能力

在短时间内加强基层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资金投入存在一定的困难,再加上环境应急管理专家的作用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所以为了保证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相关职能部门应该将重点放在提升工作人员专业素养上,这样不仅能够提高环境事故处理的效率,而且还有助于更加充分的利用环境应急管理资金。为了提高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反应速度,需要建立专门的应急处理队伍,并结合不同工作人员的职责,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应的培训内容,通过知识+实操+安全相结合的培训措施,增强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责任意识以及操作能力,减少了基层环境应急管理总资金投入的同时,也提升了应急处理工作的质量。

4.3.3 做好环境应急物资的储备

完善、全面的物资储备,可以在突发环境事故时,从容不迫地应对各种紧急问题。在进行物资储备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以及常发生的环境事故,有针对性地储备相应的物资,并结合风险预估,确定物资的储备量,保障物资的完备。而且也需要注重物资的储备,结合物资的性能对物资进行合理的摆放和分类,减少应急物资查找的时间,实现物资的快速调用。由于物资在存放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过期、损坏等问题,部分物资已无法满足应急处理的需求,所以需要定期对物资进行检查,针对有问题的物资及时进行采购和更换,确保在问题发生时物资都能够以最优的状态投入使用。

4.3.4 第一时间报告风险源和影响范围

在问题发生时,环境应急管理部门需要第一时间派专员到现场进行情况调查,为了保证调查的准确性和质量,需要尽可能委派专业素养高、经验丰富的人员进行调查,使其能够说清风险源以及危害范围,辅助相关管理人员第一时间做出相对准确的初步判断,并及时将情况汇报给有关部门。在发生紧急事故时,经验丰富的人员第一时间做出准确的判断,可直接向事故调查报告中心及上级主管部门同时汇报,通过上级部门的参与,加快环境问题处理的质量和效果[5]。

5 结语

综上所述,基层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有助于强化我国的生态环境质量,对于人与环境和谐共处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基层应急管理工作人员作为环境保护的直接参与者,其也应重视基层环境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断提升自身的环境风险防范意识,基层管理者也需要做好管理工作,并全面提升基层的应急能力,为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强大的助力。

猜你喜欢
物资应急事故
多维深入复盘 促进应急抢险
学中文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被偷的救援物资
废弃泄漏事故
小恍惚 大事故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
救援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