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明慧/文
面对竞争愈发激烈的市场环境,国有企业为了实现规模扩张与效益增长,采用多元化的发展战略,其产业板块布局与产品类型都逐渐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但近年来,随着人力与生产成本的提高,国有企业的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效益增长受到了一定影响,降本增效成为国企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趋势。在财务管理领域,会计核算作为后续一系列财务内控工作的基础,具有关键意义。但在管理实践中,部分国有企业虽然认识到了会计核算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但实际的财务内控效果不尽如人意,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会计核算缺乏准确性与及时性所造成的,会计核算结果无法指导财务内控工作,不利于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基于此,文章对国有企业加强会计核算管理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有企业 会计核算 财务内控 策略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中坚力量,发挥着增强经济市场稳定性的重要作用。因此,国有企业需推动自身经济效益与外部社会效益的同步实现。为了使内控工作更好地开展,借助财务管理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国有企业必须做好会计核算工作。但目前,受各方面因素影响,国有企业的会计核算管理存在不少问题,如会计核算结果准确度不高、会计核算方法落后、对会计核算工作的监督不足以及会计核算管理基础不完善等,这些问题制约了国有企业财务内控水平的提升。鉴于此,本文从国有企业加强会计核算管理的内涵与意义出发,梳理并阐述国有企业推进该项工作须克服的问题,探讨相应的对策,旨在为国有企业通过会计核算加强财务内控提供有益参考。
第一,会计核算是指企业通过制定统一的规范性会计核算标准,按照标准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财务数据进行核算,建立统一账套作为会计实体。部分国有企业实行资金集中管理,因此会按照会计核算标准对所管辖分子公司进行集中核算,为资金的集中支付奠定基础,并统一编制会计报告,集中管控财务内控风险。
第二,国有企业会计核算的特征在于以下几点:一是集中性,国有企业上下必须具备统一账套,各分子公司必须在统一的账套框架内开展核算;二是监督性,企业的会计核算是围绕资金收支状态进行的,因此财务数据的变动时刻处于被监控状态,便于企业做好资金的规划与分配;三是一致性,国有企业的会计核算旨在制定一套统一的财务管理方案,形成统一的财务报告体系,增强财务信息披露的一致性。
近年来,随着人力与产品生产成本的提高,国有企业的成本管理难度增加,高效科学地开展成本管理工作成为国有企业的重点工作。在加强会计核算后,各类生产经营所需的成本数据能够被精准记录与统计,经过高质量的会计核算后,企业可以此为依据预判未来特定经营周期内的成本投入,分析投资收益率,基于业务项目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有选择性地进行产品研发和生产,避免盲目进行市场扩张而导致企业出现成本管理危机,为成本控制打好基础。
会计核算虽然是一项局部性和阶段性的工作,但在会计核算管理改革后,可以开发出其效益价值。会计核算结果是对真实情况的反映,具体的核算结果可作为管理决策的参考依据。企业根据会计核算结果,分析投融资决策和业务项目投产的可行性,能在节约资金的同时抓住更好的投资机遇,综合考虑财务内控目标与业务扩张目标,创新会计核算与其他管理活动间的联通机制,整合所有数据信息,清晰定位企业的战略目标并作出科学部署,有利于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由前文分析可知,降本增效是国企加强会计核算管理的主要目标,当企业具备充足的资金和稳定的现金流时,对抗经营风险的能力就会显著提高,从而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取得主导权。在国有企业的实际经营中,任何运营活动产生的问题最后都会转化成财务风险,都需要承担资金损失代价。不过,在加强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国有企业始终对自身的资金运转状态进行动态化监督,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盲目决策造成的财务风险,实现了产业结构优化和各类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保障企业能在市场竞争中掌握话语权,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部分国有企业缺乏成本核算管理意识
管理理念的滞后导致会计核算长期处于生产经营环节之后,没有发挥出事前预测与分析的管理价值。同时,部分国有企业虽然认识到了财务内控管理的重要性,但其发展核心仍是以产量创造利润,忽略了资金节约对利润创造的重要作用,因此频繁出现资源浪费或资源闲置的情况,导致国有企业运营成本提升,会计核算难度增加。另外,部分国有企业对会计核算的认知不足,特别是业务部门,认为会计核算属于财务部门的事后辅助性工作,因此其配合的积极性较低,导致财务部门开展会计核算工作时,对基础数据的收集与统计比较困难。
部分国有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缺乏必要的制度支撑
一方面,企业具备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但集团总部与各分子公司的财务制度存在内容和框架上的差异,在会计核算内容、流程、汇报周期、特殊项目的财务事项等方面对接不畅。当发生问题时,由于缺乏统一的制度体系,所以难以精准定位责任人或责任部门,从而影响了财务内控效率。另一方面,部分国有企业的会计核算制度不健全,没有针对最新的会计核算工作标准进行相应调整,且相关人员在完成核算任务时仍旧依靠过往经验,缺乏先进的制度保障。
部分国有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缺乏高质量的人才支持
如今的会计核算与过去大有不同,要求财务人员在具备数据收集与统计能力的同时,还要具备数据分析和归纳能力,同时,财务报告的编制标准也有所提高,不能仅局限于数据呈现。但在管理实践中,国有企业现有的财务人员观念滞后,在对资金流进行监测时难以察觉财务指标的变动,无法在第一时间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潜在风险,故在会计核算本就滞后的情况下,企业的风险应对能力出现明显下滑。
从前述分析可知,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会计核算的直接影响,其中,影响会计核算结果准确性的最大因素就是核算方法的科学性。部分国有企业现行的会计核算方法不合理,会计核算结果缺乏参考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表现,一是国企采用的会计核算方法比较单一,但国企的生产活动非常复杂,涵盖的行业和产业非常丰富,仅靠单一的核算方法无法满足企业多元化发展需求;二是部分国企没有根据自身的管理特点来构建个性化的会计核算体系,导致会计核算效果不佳;三是受到技术因素影响,部分国企内尚未搭建ERP、财务共享中心等信息化管理平台,会计核算使用单独的系统,没有与其他管理模块相联系,在数据传输和数据转化方面存在技术壁垒,核算手段和工具相对滞后,在核算管理期间习惯于采用手工记账等方式,不利于会计核算的创新发展。
在管理实践中,对会计核算过程监督不足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核算结果的准确性。由于会计核算的内容与工作量庞大,所以在缺乏监督的情况下,因数据信息发生错漏导致核算结果失真的情况时有发生。目前,部分企业缺乏对会计核算的监督,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内审监督机构的设立不到位,许多国企都有内审部门,但内审部门的职位基本由财务人员担任,同时作为预算编制、会计核算及核算监督的主体,很难对会计核算结果作出客观评价;二是外部监督管理不到位,部分国企没有与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或律师事务所等达成充分合作,内部会计核算问题有时容易被忽略。在缺少外部监督的情况下,许多风险问题被掩埋于大量数据下,给国有企业的稳定运行埋下了隐患。
国有企业健全会计核算基础环境可从以下几点出发。
在国企内部针对会计核算树立正确的理念认知
国企领导层应发挥带头作用,主动了解并学习会计核算的相关内容,并以会计核算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为核心,主导落实相关的宣传教育工作,在企业内形成全员化的会计核算氛围。会计核算的具体工作需要财务人员的专业操作,培养员工对会计核算形成正确认识,能够促使其更好地配合与参与会计核算。国有企业应充分发挥自身的集中管理优势,利用好宣传栏、内部网站、讲座会议等途径做好会计核算知识的科普工作,以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准则为基准来增强会计核算的规范性。
国企应加强会计核算制度建设
国企首先应梳理现阶段会计核算的标准、内容范围、指标体系以及财务报告流程等内容,寻找当下会计核算的管理目标与过去的不同之处,进而优化制度体系。现代化的会计核算以高效和精准为核心原则,因此会计核算管理的改革必须简化工作流程,流程的变动意味着原来的财务制度须剔除冗杂部分,国有企业应根据自身管理实际,从梳理集团总部的会计核算制度开始,拟定基本的制度框架,规范条例内容,并按照统一的制度建设标准向下辐射,促使各分子公司展开财务制度变革,推动会计核算的制度化,证明会计核算的地位。
国有企业应做好人才保障工作
一方面,做好会计核算人才的引进工作,调整人才引进计划,充分考量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考量内部人才的综合素质及能力,明确会计核算人才的需求数量,特别是对岗位任职资格条件的界定。未来的会计核算人员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财务技能,还要具备一定的信息化管理能力、业务融合能力以及综合管理能力。会计核算转型为会计战略管理已成为必然趋势,因此国有企业应提前部署好对高质量财务人员的储备工作。另一方面,国有企业要做好内部财务人员的在职培训,在提高财务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开发其综合管理潜力,进而提高会计核算的质量与标准。
国有企业不断完善会计核算方法,选择与企业管理需求相契合的方法,能确保跨级核算结果的有效性。一方面,采用多元化的会计核算方法,综合运用加权平均法、毛利率法、先进先出法等,避免单一的会计核算方法无法满足企业多元化发展战略的需要。另一方面,国企在成本核算期间,需要综合应用集中分散核算与非集中分散核算等手段,形成对国有企业总部与各分支机构的统筹管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会计核算方法一经确定后应尽量避免中途调整,避免出现在工作开展过程中随意更改核算数据的情况。
为了确保会计核算结果的准确性,要提升基础财务数据的质量,因此国有企业有必要加快财务信息化建设。首先,有条件的国有企业可考虑在总部构建财务共享中心,借助先进的统一化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对企业资金的集中管理与统筹核算,在各分子公司内搭建与总部适配的会计核算系统,确保数据传递与转化畅通无阻。其次,国有企业在应用新型会计核算系统时,应注重搭建内嵌运算模型和数据收集模型,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完成对基础数据的自动化收集与智能化核算。由系统完成基础的会计核算工作,再由跨级核算人员复核与检验,能够大大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最后,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网络安全防护,特别是在互联网背景下,各类信息数据混杂,国有企业生产经营中产生的数据信息庞杂,其中的冗余数据或无效数据未经过有效过滤,将不利于会计核算。同时,外部黑客与木马病毒等的非法攻击容易威胁国企财务数据库的安全性,因此国企要特别注意对信息化管理平台的运营和维护,杜绝网络安全风险。
国有企业应加强对会计核算的内外部双重监督。从内部监督来看,国有企业应优化内审监督机构的管理职能,区分内审人员与财务人员的职能差异,保证其工作的独立性,不能与财务人员产生职能交叉,避免出现徇私舞弊的情况。同时,内审人员也不能与业务部门产生利益关系或人情关系,避免对跨级核算结果出现非客观判断。从外部监督来看,国有企业应积极与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合作,引进外部监督力量,确保国企的会计核算质量,并对内部人员的会计核算工作形成约束。通过加强内外部监督,有助于增强国企跨级核算的规范性与合法性。
目前,加强会计核算管理已成为国有企业提升财务内控实力的关键举措。分析国有企业对财务事项的处理过程发现,部分企业的会计核算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国有企业的财务内控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外部竞争力,企业需充分发挥会计核算的价值作用,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与综合治理赋能,直面新时期的机遇与挑战,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确保国有企业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推动国民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