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市壮族村及壮族村民来源

2024-01-27 09:03:32覃成号
广西地方志 2023年6期
关键词:岑溪壮语梧州市

覃成号

(梧州市档案馆,广西 梧州 543003)

梧州市是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区,主要世居少数民族有壮族、瑶族。在常住人口中,除汉族和世居少数民族外,还有苗、侗、仫佬、毛南、回、京等34个民族成分。2022年末,梧州市常住人口283.11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9.92万。在少数民族人口中,壮族人口4.54万,占全市总人口1.60%,占全市少数民族人口45.76%①数据源自梧州市统计局、公安局、民宗委综合而成。。

一、梧州市壮族村概况

根据梧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以下简称民宗委)提供的资料,梧州市有壮族聚居村10个。2022年末,梧州市10个壮族村壮族人口共11719人,占全市壮族人口25.81%。

表1 2022年梧州市壮族村情况②数据源自梧州市民宗委、蒙山县统计局、龙圩区统计局、岑溪市统计局、蒙山县新圩镇、龙圩区广平镇、岑溪市归义镇。

壮村位于蒙山县新圩镇北部,与六桂村、新圩村、古定村、貌仪村交界,面积18.9平方公里,有30个村民小组,2022年末,有1102户,3414人,其中壮族1378人。

新圩村是蒙山县新圩镇镇区所在地,是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与双垌村、谢村、四联村、古定村、壮村相邻,面积约10平方公里,有18个村民小组,2022年末,有1083户,3988人,其中壮族1251人。

谢村位于蒙山县新圩镇西部,东邻新圩村,南邻双垌村,西靠金秀瑶族自治县忠良乡巴勒村,北接本镇四联村。面积约15平方公里,有18个村民小组,2022年末,有829户,2535人,其中壮族1621人。

四联村位于蒙山县新圩镇西北部,东邻壮村和新圩村,南邻谢村,西靠金秀瑶族自治县忠良乡,北接本镇古定村,面积9.8平方公里,有27个村民小组,2022年末,有948户,2981人,其中壮族1842人。

双垌村位于蒙山县新圩镇西部,与坝头村、新圩村、谢村相邻,面积11平方公里,有29个村民小组,2022年末,有1140户,3621人,其中壮族912人。

貌仪村位于蒙山县新圩镇北面,蒙山县最北端,与荔浦市杜莫镇、本镇古定村、壮村、六桂村相邻,面积41.3平方公里,有18个自然村,18个村民小组,2022年末,有654户,2103人,其中壮族1131人。

坝头村位于蒙山县新圩镇西南部,西靠金秀瑶族自治县忠良乡,与本镇双垌村、谢村相邻,面积约9.6平方公里,有12个村民小组,2022年末,人口1831人,其中壮族678人。

古定村位于蒙山县新圩镇西北部,与荔浦市龙怀乡交界,与本镇貌仪村、壮村、新圩村、四联村相邻,面积约19.6平方公里,有27个村民小组,2022年末,有888户,3441人,其中壮族1670人。

思化村位于龙圩区广平镇东北,东接广东省郁南县桂圩镇丁村,南与金钗村接壤,西与甘村相接,北与大坡镇大燕村相邻。面积9.13万平方公里,辖思化、乐仕2个自然村,共5个村民小组,2022年末,有309户,1375人,其中壮族939人。

石坡村位于岑溪归义镇北面,南邻义和村,北连双贵村及新圩社区,西接保太村,南连永和村,面积3.7万平方公里,共33个村民小组,2022年末,有1185户,5642人,其中壮族383人。

二、梧州市壮族村壮族村民来源

梧州市城市壮族人口属于散杂居人口,绝大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其他地区或梧州市壮族村落到市区或县城工作的壮族人口。除10个壮族村壮族人口外,梧州农村也还有少量散杂居壮族人口。蒙山县自古以来就有壮族先民分布,龙圩区广平镇思化村和岑溪市归义镇石坡村的壮族则与明朝调俍兵镇压桂平大藤峡瑶民起义、岑溪瑶民起义以及“调土兵更戍”广西东部诸州府有关。

壮族先民为汉代以前的西瓯、骆越,隋唐时期的俚、僚,明清时期的俍、僮①张声震主编《壮族通史》,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壮族族称在不同时期不断衍化,1965年10月12日,根据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提议,并征得壮族人民的同意,由国务院正式批准,把僮族的“僮”改为强壮的“壮”字。②覃成号《壮族族称缘起新论》,《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6期;覃成号《从“僮”到“壮”——周恩来与壮族》,《周恩来与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一)蒙山县壮族村壮族村民来源

据蒙山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中州古籍出版社2019年4月出版的《蒙山县志(1990—2005)》第二篇《人口与计划生育 民族 居民生活》第三章《民族姓氏》第三节《壮族》记载,蒙山壮族,汉代由百越西瓯发展而来,部分在今蒙山境内居住。因壮族称山岭坡地或山谷为“六”,“骆”在古越语中读“lok”,与蒙山话“六”读音相似。西瓯人发展成为壮族后,其居住地多在以“六”字取名的山坡或山谷地带。凡带“六”字的地名,大多是古代壮族人居住地。西汉初期,汉武帝平定岭南,至东汉百越称谓逐渐消失。西瓯一部分发展成壮族,其中部分在今蒙山境内居住。

明洪武至万历年间,永安州有高天(今西河镇大塘村古天旧址)杨公满、喇仑(今新圩镇貌仪村下论)王公来、杨元昌、韦万,以及南乡壮族等多次举行起义。失败后由百越族发展而来的原住壮族人大部分被屠杀,幸存者逃往别处。明代中期至清代,其他壮族再从广东、湖南等地迁来。有的汉族迁来后,在壮族聚居区居住,日久也逐渐融入壮族,成为壮族居民。

元朝末年,壮族雷姓从广西梧州府怀集县(今属广东)迁立山县西乡毋桃(今油麻)落籍。明隆庆三年(1569),雷宗凤改名雷公凤领导壮、瑶百姓起义,失败后雷姓家族受牵连,雷宗合从油麻迁东平里龙江河木匠堡第三甲蓝峒,后改南垌。

雷姓迁蓝峒居住后,仍属壮族,说壮语,经济交往以赶仙回圩为主,族人多娶仙回女子为妻,逐渐改说仙回桂柳方言。1957年12月30日,成立长坪瑶族乡时,全族申请改为瑶族。

明成化十一年(1475),南丹土州总管李恭著带领土州兵及壮族俍兵征剿立山(今蒙山)平峒瑶民起义。事平后,李恭著封为平峒土司所部壮族俍兵亦在平峒一带落籍,并成为管理当地的各级头目,瑶族人与之交往时必须说壮语,后壮族俍兵后代逐渐迁走。至今,长坪瑶族乡平垌、营上、假槽、旱田一带瑶族人仍说壮语。

明万历年间,壮族韦姓因犯事株连九族,从广东迁永安州群峰里榃(屯)得村避祸。光绪年间,因附近富户恃强在门楼边葬祖坟,大部分族人逐渐搬到垌那(今铜锣)居住。家族分支貌仪、盘村、古定、磨良等地。

那艾壮族韦姓原住平南木棉上寨,明朝末年,第十二世韦琦从木棉迁永安州群峰里那艾。后分支古定、垌那(今铜锣)、猫儿(今貌仪)、壮村等地,一支分支今文圩道义。除分支道义韦姓改为汉族外,其余至今仍属壮族。

明末清初,壮族蒙正一后裔从平南小蒙村迁永安州群峰里沙窿(今沙篢)落籍。

清嘉庆十七年(1812)版《永安州志·徭僮》记载:“僮亦有生僮熟僮……有斑衣僮,女着短裙仅及膝,坐则以膝齐跪地为礼……旧志云,百姓居三,徭僮居七。良徭与僮略同,僮则与民相近。僮与民杂处,男女歌唱,婚礼用槟榔,病则屠牛赛鬼”。可见一直到清代初年,蒙山县汉族人口只占30%左右。

蒙山县壮语地名比比皆是。明清以前,永安州(今蒙山)壮族分布在东平里(西河、蒙山镇)、龙回里(今杜莫镇)、群峰里(今新圩镇,金秀瑶族自治县忠良乡一带)、龙定里(今文圩镇、夏宜瑶族乡)、眉江里(今黄村、陈塘镇、汉豪乡)。其中以眉江里、龙定里、群峰里为多数,至今仍沿用630多个以壮语古、榃(屯)、拿(那)、六、板、弄等字所取的自然村及居民点名。

文圩镇道义村毋贡岭地名沿用至今,此岭位于门楼岭西面,形如一只弯曲大虾。“毋贡”之名中“毋”为百越语,意即“广或大”,而“贡”已属壮语,意为虾,成为古代百越族部分转为壮族最好证据。壮语中称这里、这个为“古”,称田为“那”,称塘为“榃(屯)”,称村庄为“板”,称山间小平地为“弄”,凡带“古”“那”“榃”“板”“弄”字的地名,都是壮族人居住地。据蒙山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中州古籍出版社2019年4月出版的《蒙山县志(1990—2005)》第二篇《人口与计划生育 民族 居民生活》第三章《民族姓氏》第三节《壮族》记载:

西河镇(明清时期属东平里):榃婆、榃美、板朵(今民乐)、门头、板头、六恒、六明、哥借、榃冷、榃龙、榃坪、榃崩、榃额、榃桐、古怀社。

蒙山镇(明清时期属东平里):那婆、榃聚(今文聚)、那喇。

长坪瑶族乡(明清时期属东平里):六董、六摆、六纳、六坪。明清时期,东平里壮族人在举行起义失败,或在天灾人祸中迁走,清代中期以后尚有少部分壮族人居住。2005年,仍沿用壮语地名。

新圩镇(明清时期群峰里):六敢、六路、榃逢、那磨坪、六尧、下论(喇仑)、六鉴、六妹冲、榃德、那里、那王、那瓦、榃众、榃浮、那必、六伦、六樟、六桂。明清时期,群峰里壮族人在举行起义失败,或在天灾人祸中部分人迁走,但尚有部分人留居原地。2005年,仍为壮族人聚居村寨。

文圩镇(明清时期属龙定里):榃陇、榃果、榃桂、榃孝、甘堪、六樟、六构、榃民、榃冷、狗毛、六要、能板。

夏宜瑶族乡(明清时期属龙定里):六寨、六娇、六海、六档、六洛、六再、六香、那牙、六强、那糠、六减、六榃、那厄。

明清时期,龙定里壮族人在举行起义失败,或在天灾人祸中迁走,清代中期以后尚有少部分壮族人居住。2005年,仍沿用壮语地名。

黄村镇(明清时期属龙定里):那郑、榃贡、那马、那晓、那榃、六银、六对、六满、六刮、那榃(平原)、那么、六马、那榃(林秀)、六广口、那鬼垌、那垴、那公坪、六黎、六老冲、六结、六扁、六芒、那榃(六埠)、六埠、六志、那吉。

汉豪乡(明清时期属龙定里):那留、板丘、那连、六虫、六加、那晏、那兰、外那逢、里那逢、那就、那庙、那坡、那六、六蒙、那钳、六浮、六兰、六好、六富、那金、那洋、那安、那他、那边、六仲口。

陈塘镇(明清时期属龙定里):六空、板寨、板江、六九、那碌、那成、那活、六加、那桥、榃乡、那桥(寺村)、榃两、那化、六峡、那两、那么、那桑、榃帐、那班、六爽、那么(青洲)、那反、六江、那桑(沙灵)。

明清时期,眉江里壮族人在举行起义失败,或在天灾人祸中大部分迁走。清代中期以后,除汉豪乡金垌村古桃、六蒙、板丘等自然村属于壮族人居住,居民仍说壮语外,其余尚有少部分壮族人居住。2005年,仍沿用壮语地名。

另外,已知壮族曾经居住过,1950年以前已经迁走的村庄有:

西河镇大塘村大塘、古带;广育村蒙村、蒙寨;安富村三公、富豪、大里、小里;乐拥村乐拥、广朗。

北楼村程村、彭堡、西马;新联村古家坪、南亭;回龙村石柱、蒙怀口、粟榄;甘棠村十万、以孟、古坳、北亚、古朗、甘棠。

新圩镇新圩村留贤、东秀、龙慰;双垌村婆渡;谢村大高、谢村、太岁;四联村大兰、古芦、山柏;貌仪村貌仪、德古、龙湾;古定村沙篢、寨村、古皮、晒暖、谷定、松村、三王寨、马鬃;壮村甘十、马鹿、铜锣、盘村。

文圩镇秀才村壮村、来新、木构、石勾、河村、油麻、细村、大明、古了、佛子、灯挂。

黄村镇朋汉村三门、蓝段、蓝江。

汉豪乡金垌村。

陈塘镇陈塘村把伞、鹰叫;下漂村下漂、上漂、上垌、古芳;罗应村油麻;大莫村大莫、古麻;朝垌村朝垌、上马。

夏宜六海村木王坪;芦山村横炉。

蒙山8个壮族村的壮族村民,既有自古就生活在这些村落的,也有从广东、湖南、广西南丹和平南迁来的,甚至有些是汉族因长期与当地壮族一起生活,便转化为壮族。

(二)龙圩区思化村壮族村民来源

明代末年,壮族先民在梧州的分布较广,广西人民出版社2013年影印明崇祯《梧州府志》卷二《舆地志》记载,梧州所辖九个县(州)均有“徭僮”或“土俍”与民杂住。明中期,大批俍兵被调至桂东戍守以防壮瑶起义。在镇压大藤峡农民起义时,负责镇压的佥都御史督戎务韩雍就提出要调田州府上隆州的“土兵、男、妇尽数发遣”,并拨田耕种。桂林、梧州等重要城镇,均调土兵更戍,据载万历年间“戍省俍兵一千八百名”,梧州“戍守大教场各土州峒县目兵三千名”①滕兰花《从王士性的〈广志绎〉看明代广西地区开发的差异》,《广西地方志》2009年第3期。。龙圩区广平镇与岑溪市诚谏镇接壤,现在的广西华锡集团佛子矿采矿区跨广平和诚谏两镇,矿部在广平镇淑里村,南采矿区在诚谏镇河三村,龙湾矿则在广平和诚谏都有出矿口。以下将在覃材镇率僮(俍)兵在屯戍、“伴民耕种”的三甲中详述。现思化村壮族以蒙姓、覃姓居多,尤其蒙姓较多。广西弘勤文化研究会编,中国文史出版社2021年12月出版的《广西覃氏宗谱》第1315页记载,思化村有覃姓人口120人。

根据对苍梧县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蒙火庆,思化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蒙杰及部分老人所使用壮语与大化瑶族自治县、都安瑶族自治县、河池市金城江区、南丹县壮族所使用的壮语进行比对,基本词汇大多相同,也可以佐证思化村壮族是俍兵后裔。

龙圩广平镇目前也保留一些壮语地名,榃金村就是典型的例子。榃,今壮语是水塘的意思。

(三)岑溪市归义镇石坡村壮族村民来源

关于岑溪市壮族来源,清乾隆四年(1739)知县何梦瑶《岑溪县志·名宦志》记载:“区昌,新会人,景泰间任典史,清慎勤敏。时徭寇猖獗,地方残破。昌徒跣诣浔南,召五屯土僮入连、永二乡屯耕,为邑保障。民甚德之。”清乾隆《岑溪县志·兵防志·僮兵》载:“(明)连城乡僮屯兵。永业乡僮屯兵。白梅三甲僮屯‘曰白梅甲、大旺甲、龙王甲,并属永业乡分山’。旧志云,明景泰八年,因徭乱,乃召浔南五屯等僮来岑入连、永二乡,伴民耕种。”民国二十三年(1934)重刊的《岑溪县志·兵防志》记载:“旧志云,明成化元年……指挥使黄仲政,东都御史韩雍,令覃材镇率俍兵数千入岑。寇平,其所领僮(俍)兵,韩命安插连、永等处。”人民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岑溪市军事志(1368—2005)》第350页记载:“成化元年(1465年),(覃材镇)率数千壮兵败瑶兵后,率壮兵屯戌白梅、大旺、龙王三甲(今筋竹、诚谏、大业、归义一带)‘伴民耕种’。”广西弘勤文化研究会编,中国文史出版社2021年12月出版的《广西覃氏宗谱》第1379页记载:“明朝两广发生瑶民反抗斗争,明朝廷从藤县五屯和容县等地调遣兵源(大多是覃氏俍兵)进入岑溪平乱。乱平后俍兵驻守落籍岑溪,伴民耕种,维护地方稳定。”

《岑溪新闻网》2015年10月19日发布:2004年,岑溪的覃氏后裔在筋竹镇中围村清水坑白洼发现了明代将军覃材镇墓。自2005年起,每年九月九日,举办“覃官山九九重阳盛会”。活动期间组织舞狮、八音等民间习俗表演,欢迎各村各姓族信士参加。在岑溪和广东罗定一带,广泛流传着覃材镇和周、莫二位灵娘的传奇故事。覃材镇将军破瑶壮不能通婚之规矩,带头易俗,先娶壮人周氏,后娶瑶王之女莫氏。覃将军和瑶王之女莫氏,双方阵前拼杀,从仇敌化为恩爱夫妻,充满传奇色彩。周、莫二位娘娘深晓瑶民性情战法,且又武艺高强,为平定地方献策献力,获得万民拥戴。覃将军身负皇命,率领各姓亲兵,身先士卒,征战劳碌,为岑邑民族归汉立下千古奇功。岑溪战事平息,民族和睦,覃材镇成为两广乱贼的心头之恨。乱贼派人潜入岑溪,内外勾结,伏击覃材镇将军和周、莫二位夫人。覃将军在筋竹松岭,覃将军的夫人莫一娘娘(瑶王女)在诚谏河三先后遇害。英雄为国捐躯,全邑举丧,各乡村纷纷建庙纪念覃材镇将军,名曰“覃官庙”。为莫一娘娘建的庙,叫“莫一娘娘庙”。周一娘娘去世后,岑溪的老百姓把二位夫人敬在一起,称为“周莫娘娘庙”。①筋竹镇人民政府编《筋竹镇概况》,1990年6月内部印刷。

岑溪市归义镇石坡村在僮(俍)兵屯戍、“伴民耕种”的三甲范围内。

三、结语

2022年末,梧州市有10个壮族村,这10个壮族村壮族人口共11719人,占全市壮族人口25.81%。蒙山县新圩镇壮村、新圩村、谢村、四联村、双垌村、貌仪村、坝头村、古定村8个壮族村的壮族村民,既有自古就生活在这些村落的,也有从广东、湖南、广西南丹和平南等地迁来的,甚至有些是汉族但因长期与当地壮族一起生活而改为壮族。而作为壮族分布“孤岛村”的龙圩区广平镇思化村和岑溪市归义镇石坡村的壮族则与明朝调俍兵镇压桂平大藤峡瑶民起义、岑溪瑶民起义以及“调土兵更戍”“与民伴耕”广西东部诸州府有关。

猜你喜欢
岑溪壮语梧州市
梧州市第八中学 勤奋创新 润心立德
中国德育(2022年18期)2022-10-14 09:23:56
第五届中国(岑溪)石材建材博览会成功举办
石材(2022年1期)2022-05-23 12:48:08
壮语电视新闻制作创新探析
新闻潮(2021年11期)2021-12-21 14:00:11
梧州市房价运行和减少金融杠杆的思考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38
梧州市留用地工作调研报告
广西岑溪:绿云村的“旅游经
今日农业(2020年23期)2020-12-15 03:48:26
“岑溪三宝”有真味
西江月(2018年5期)2018-06-08 05:47:41
壮语故事会引人入胜
岑溪抢花炮
西江月(2017年4期)2017-11-22 07:24:03
云南河口壮语地名的语言文化解读
现代语文(2016年21期)2016-05-25 13:1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