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导演眼中的“年” :跨越半个世纪的春节记忆

2024-01-27 13:45霍建起
世界博览 2024年2期
关键词:二姐日子母亲

20世纪80年代,年轻人流行穿高领毛衣。本文作者、著名导演霍建起在大学时期(1981年)穿上了姐姐亲手编织的高领毛衣。

我曾经和朋友说:好日子过得快!记得那年参加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第一场放映电影《那山那人那狗》后,一位韩国导演过来和我说,看你这么年轻,怎么会拍出这样的电影?我心想他大概觉得我这个年龄怎么就開始怀旧了。我是过春节前的一月生人,现在我家兄弟姐妹唯一留下的一张老照片,是我一岁时的合影,大家穿着新年的衣服,表情释然,只有我皱着眉头,不知是冬日的寒冷,还是一岁的我已经开始怀旧了。岁月如梭,转眼真是到了怀旧的年纪,而伴随我们成长的春节,让人念念不忘。

前排笔者(左一)一岁时与兄弟姐妹的合影。

我有记忆的时候,是在幼儿园整托,一个星期才回家一次,这样的日子对孩子而言是委屈的,度日如年。五岁那年,快上小学了,父亲从幼儿园接走我,领着我走在雪后的南河沿,我们默默走着,只听见脚下踩雪的声音,咯吱咯吱的,幼小的我内心窃喜,终于可以不去幼儿园了,终于可以和家人每天在一起了。那时院里的小朋友常聚到我家,母亲因此从王府井买回一台收音机,大家每天围在收音机旁,听小喇叭广播,听孙敬修爷爷讲故事。

我们成长在生活条件匮乏的时代,也不知道好日子是什么样,一切都理所当然,也没关心过成年人的艰辛,我记得那时候高大的榆树被扒下树皮,露出白色的树干,百姓艰难地度过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从小学到中学,在进入大学前,日子过得基本差不多,每年就盼着年早点来,可以放假,吃好吃的,仿佛人生的忙碌就为这一天。

小学有几年,我们也不上课,父母根本顾不上孩子,我们几个小伙伴每天游荡在附近的皇家园林,今天去故宫,明天去景山,天天变换地方,爬上爬下,衣服破了也顾不上。一天傍晚,父亲对下班的母亲说,怎么还不给孩子准备过年的衣服,大概到了年根儿,父亲在提醒母亲,我愣愣地望着他们,才意识到这是有些埋怨母亲,因为不管日子如何不易,每当我们出门,母亲总会给我们打扮得有模有样。

长大一些时,开始对美有些感觉,每到过年,总要穿身新衣服,那时有一身卡其布藏蓝色中山装就很高兴,再穿一双白色塑料底黑色条绒面儿棉鞋就很风光了。记得小时候,母亲闲适在家,就会给我们纳鞋底儿,为每个孩子取纸样儿,用不同的布料,做出不同的鞋子,特别是过年,总要让我们每人穿上新鞋,换上新衣服,让我们感到既欢乐又温馨,觉得过年真好。

大年三十儿,是国人最在意的日子,这一天,母亲就会忙碌起来,上午打扫房间,玻璃窗擦得光亮透明,窗前挂上手工钩织的窗帘,透过镂空图案,红色的窗花若隐若现,屋里收拾得洁净而祥和。下午开始炸丸子,先炸素丸子,再炸肉丸子,然后做上一盆肉皮冻,同时炸几条带鱼,最后炖上一锅红烧肉。想起当年在怀柔插队,因为知青不太会干农活儿,生产队长安排我们在火车站装卸货物,那天中午我在车站小饭馆买了一碗红烧肉,放在饭盒里,我把瘦肉咬下解馋,肥肉就连汤一起泼掉了。一位村里的中年妇女此刻见状,随口说,你怎么给扔掉了呀,你给我呀!我说,那是剩的,我咬过的。她接着说,那怕什么呀!瞬间我有些自责,可想想我吃剩下的是不应该给别人吃的。那时人们过着清贫的生活,别说吃红烧肉,就是吃肉都非常奢侈。我也是偶然为之,只有过春节才能痛痛快快地吃上一顿正经的红烧肉。

冬天的北方有储存大白菜的习惯,因为没有更精细的蔬菜,胡萝卜、土豆、白菜是主要过冬品种,母亲为了丰富每日的饮食,会将白菜腌制成酸菜,还会腌一坛雪里蕻,改善生活。上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日子稳定一些,春节来临,家里大人派我和哥哥去东单菜市场买些精致的蔬菜,像蒜黄、菜花、竹笋等,我和哥哥一早就得去排队,因为供不应求,天不亮时菜市场大门前已经很拥挤了。当门打开的一瞬间,人们蜂拥而至,我被挤倒在地,奔跑的人们不管不顾,直往前冲,幸亏哥哥眼疾手快,一把把我拽起来,我才逃过一劫。我们终于买到了平时少有的青菜、鱼、蘑菇等食材,我们哥俩虽然凯旋,只是我的脸颊留下了浅浅的擦伤,当春节过后,我升入中学时,脸上还挂着彩儿,新生入学头一天想必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也成为懵懂少年时的小插曲。

从小学到中学,在进入大学前,日子过得基本差不多,每年就盼着过年早点来,总算可以放假,吃好吃的,仿佛人生的忙碌就为这一天。

北风吹,雪花飘,年来到。那时三十儿下雪是常有的事儿,我在拍电影《暖》时用了小孩打着纸灯笼,在祠堂里追跑的场景,就是延伸了童年记忆。除夕夜过后,所有人都睡着了,全家团圆,心里是安稳的。半夜,母亲就会起来包饺子,有韭菜馅、白菜馅,偶尔饺子里放上消毒后的一分或两分硬币,还会放水果糖、花生等。大年初一一早,大伙开始吃饺子,蘸着翠绿的腊八蒜,一家人其乐融融,有人吃出一块糖,有的吃到一分钱,还有的咬到一粒花生,这大概是老辈儿的习俗,象征着连年有余、财运满满、喜迎贵子、家庭甜蜜。不管平日的生活多么寡淡,一年的春节一定要过得开心,快快乐乐,喜气洋洋。

回想过去的日子虽然平平常常,却让人怀念,因此现在人们总说春节没有了年味儿,我想如今丰衣足食,每天的日子都像过年,所以曾经过年的强烈感受没有了,反而在乎起年的味道。我常说,好日子过得快,如今一年一年,让人恍然。想想过去人口众多,国力贫弱,我们面临计划经济,那时有购货本、粮本,有饭票、粮票、油票、布票,粗粮细粮是有比例搭配的,油、肉、芝麻酱、肥皂等是限量的,细细琢磨着国家也真不容易。记得每到春节前就会排队买花生、瓜子,同样是按人口计算配给,小孩缺嘴,每天忍不住抓一把,还没到正日子,这年货就快吃没了,剩下不多的留给初二招待客人。初二还会串亲戚看朋友,拎着稻香村的点心匣子,举着冰糖葫芦,走街串巷,到别人家做客,成了每年约定俗成的老礼儿。

护城河上开采冰块的人。笔者儿时常与伙伴踩在浮冰上,跳跃玩耍,漂移前行。在冰箱还未普及的时代,冰块会被储存在冰窖中,待夏天使用。

北京中轴线北端的钟楼,在皑皑白雪的覆盖下别有一番气质。

笔者(上排左一)与家人于1976年拍摄的全家福。1976年后,中国迎来了新的发展局面。

童年就读北池子小学,常有几个玩伴儿混在一起,他们是:风立、敬方、维宾、连弟,每到三九天,我们就在故宫护城河滑冰,那时大家只有一双冰鞋,我们几个轮流滑,每人滑十几分钟,各个滑得兴奋不已,摔在冰面后的裤子都湿了,回到家里,大家聊天说笑,我把裤子架在火上烤,没留意,裤子掉在炉子上,烧了个大洞,吓得不行,担心挨大人说。其实护城河(筒子河)是我们的乐园,夏天在那里游泳,一次母亲下班后听邻居说,你家哥俩在岸上往河里扎,看着好怕人。母亲转身跑去筒子河,她什么也没找到,回来看我们安然无恙,也就什么都不说了。

每年冬天,护城河会开采冰块,我和风立踩在浮冰上,跳来跳去,从筒子河的南面,向北漂移前行,非常刺激。那时冰箱还没普及,晶莹剔透的天然冰块都是储存在冰窖里,待夏天使用。

那一年春节临近,我和三姐在北京,大姐、二姐在東北下乡,哥哥野在外面不着家。春节假期,我们全家就盼着大姐、二姐回家过年,因为她们一年都在北大荒度过,都期盼着能够回北京团聚,大姐在团宣传队跳舞,二姐在连队开收割机,她俩往往凑不到一起。只有1971年夏天,她俩得空一起回了趟北京,我们全家在王府井全聚德烤鸭店吃了顿正宗烤鸭,印象中一桌席花了五十块钱,大家好开心。而春节有时大姐回来,有时二姐回来,有时她俩还确定不下来是回还是不回,要连队批准。当时人们家里没有电话,写信又时间漫长,临到急事就会发电报,摩托车送电报惊动左邻右舍,好像发生了什么人生大事。那年二姐回北京,人到了北京,电报才到,因信息的滞后,错过了时间点,我没能接成二姐。有时大姐回来也会与我们擦肩而过,从绿皮火车涌出的旅客人山人海,在人头攒动的广场,走散是常有的事儿,姐姐们想方设法拖着沉重的行李,步履艰难到了家,打开旅行包,里面是大大的鹅蛋、金黄的豆油、黑黑的木耳、红红的枸杞,像珍宝一样呈现在眼前,这些都是匮乏年代人们赖以生存的好东西。

当时人们家里没有电话,写信又时间漫长,临到急事就会发电报,摩托车送电报惊动左邻右舍,好像发生了什么人生大事。

我家离王府井很近,父母周末经常带着我们闲逛商场,东瞅瞅,西看看,就像是遛弯儿看展览,走走停停,毫无目的。一次来到百货大楼,哥哥在体育用品柜台前不走了,他看到了一个小足球,父亲觉得有些贵,没答应买,可哥哥站在那里,目不转睛,就是不走,最后父亲买下了这个足球,它成了整条胡同所有男孩的快乐。他们踢了很多年,直到带胶粒的球面被磨得光滑。那些踢球的调皮的半大小子,随着岁月的流逝渐渐长大了。

1976年,迎来了新时代,1978年,我有幸成为一名大学生。虽然那时生活依旧清苦,在百废待兴的年头,人们创造和向往着新生活,有种使不完的心劲儿。日子一点一点地发生变化,大学期间,兴起跳交谊舞,全民学舞成为一种潮流,受欧美风潮影响,年轻人兴起冬天穿高领毛衣。后来,《血疑》电视剧在全国热播,山口百惠、三浦友和的形象深入人心,这对情侣的造型成为年轻人的参照。1981年新年,文化部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了七所艺术院校的联欢晚会,我的三姐和二姐用淡黄开司米细线给我手工编织了高领毛衣,由于线太细,织了很长时间,毛衣的图案效果精致缜密,非常漂亮。当时流行喇叭裤,同学们结伴去街上买喇叭裤,穿上这身时髦行头参加联欢晚会,自我感觉良好。我们与北京舞蹈学院和中央戏剧学院等艺术院校的学生一同跳交谊舞,在世界名曲的伴奏下翩翩起舞,《蓝色多瑙河》《春之声》《溜冰圆舞曲》的旋律在政协礼堂的大厅回响。

回首当年,从黑白电视到彩色电视,每年春节,一家人聚在一起,吃着年夜饭,看着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主持人倪萍、赵忠祥妙语连珠,串联起节日的五彩纷呈。特别是午夜12点钟声敲响的时刻,李谷一《难忘今宵》的歌声,把人们的情绪带入高潮,鞭炮和烟花在夜空中绽放,荧光闪烁,一派欢腾的景象,真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转眼四十多年过去了,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年的春节依旧是最重要的节日,人们踏着春运的火车,驾着私家的汽车,乘着归途的航班,从四面八方紧赶慢赶地奔家走,怎么也得赶上那顿年夜饭。只不过如今日子好了,大家相聚的方式变了,一般会在餐馆预订一桌团圆饭,过去北京只有山东饭馆、全聚德、东来顺、广东酒家,而今全国各地的风味到处都是,任你选择。随着时代变迁,春节的情结始终都没有变,人们依旧听着《难忘今宵》这首歌,浮想联翩,感慨万千 —— “难忘今宵/难忘今宵/无论天涯与海角/神州万里同怀抱/共祝愿祖国好/祖国好……”这歌声带我们一同走过从前,绵延不绝,声声不息,一年又一年。

(责编:刘婕)

猜你喜欢
二姐日子母亲
二姐的善心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
二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