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泰兴市科学技术局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 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近年来,泰兴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县(市)为抓手,紧扣“全域创新、全面转型”两大主题,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深入推动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开启新时期泰兴科技新征程,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强到产业强的创新发展之路。 2021年入选省首批创新型示范市建设名单;2022年上榜省“推动科技政策落实和科技体制改革成效明显的地区”,并得到省政府配套督查激励支持;2023年5月成功入选国家第二批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系泰州首家)。以下是落实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具体举措。
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科技体制改革决策部署,坚持以高站位顶层设计实现“创新一子落、发展满盘活”。
一方面,加快体制改革“谋篇布局”。 率先在泰州三市三区中成立并实体化运转市委科技创新委员会,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双主任”,吸纳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为成员单位,集中力量办大事,形成推动科技创新的强大活力。 制定印发了《市委科创委职责和议事规则》《市委科创委2022—2024年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分工,落实例会制度,着力完善科创委运行机制,“一把手”抓科技创新的顶层格局次第铺开。 深化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营体制改革,实行市场化运作,同步完善孵化器运营绩效考核办法与考核细则, 进一步提高科创项目孵化培育成活率。 自改革实施以来,运营状况有了明显改观,先后引育科创项目30 多个。
另一方面,创新招商图谱“挂图作战”。 坚持做优存量和扩大增量并举,创新出台《泰兴市科技招商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精准编制招商图谱,加快科技招商步伐,打造优质科创项目“原酵池”。在项目招引中突出科技元素,设置考评加分项,推动和引导优质科技创新资源向我市集聚,2022年共成功招引科创项目69 个。深化“以赛招商”,成功举办2022年首届“智创泰兴·科创未来”创新创业大赛,围绕产业板块设立6 个分赛场和1 个主赛场,各领域科创项目同台竞技,有力保障了落户项目的数量和质量。
充分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 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大众广泛参与的技术创新体系。 夯实主体培育,深入实施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育苗工程”“小升高”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计划,依托链式孵育,深挖源头供给,推动高新技术企业量质并举。 截至目前,泰兴市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269 家,培育泰州市级以上瞪羚企业11 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39 家;拥有省级创新型领军企业2 家。 近三年来,累计获得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8 项,其中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奖1 项。
立足各园区产业细分领域和战略定位,做好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整合利用,打造一流公共服务平台。 依托“三基地五中心”实施路径,加快高新区“创新特区”建设,不断完善科技项目全链条孵化育成体系,推动中工高端装备研究院、新型光电材料科创中心等平台释放创新动能; 加快与清华大学新型陶瓷和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省市产业研究院合作共建集萃半导体陶瓷材料研究所。
泰兴经济开发区依托省首批试点的化工中试基地,整合园区各类创新平台,构建“化工+”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力争纳入苏州国家实验室网络体系。黄桥经济开发区聚焦产业转型升级, 邀请江南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院所顶级智库团队加盟,组建生物发酵与未来食品产业研究院,形成集“公共检测—应用基础研究—核心技术转化—产业化示范”于一体的科技产业创新体,目前,正在积极筹备组建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特医食品研究所。
聚焦核心技术攻关,健全完善“企业出题、专家解题、政府助题”的产学研协同创新长效机制。
事前深入“把脉问诊”。实行任务清单制管理,班子成员划片承包,定期入企走访,针对摸排出的科技难题,区分已攻关、待攻关、难攻关层级,落实分类施策。 邀请专业机构、 专家学者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分析创新能力水平。 2022年,泰兴市成功与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就项目招引、基础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达成共识,在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支持下,泰兴市新增3 家联合创新中心,并获得225 万元的资金支持。 牵线新浦化学与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签署“全球创新伙伴”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引进全球知名的高分子材料专家, 成立新浦化学新材料研发中心,谋求基础化工向新材料转型。事中精准“牵线搭桥”。充分发挥“科技经纪人”作用,紧贴泰兴产业、企业和产品的实际,促进产业端与技术端、人才端的精准对接。 牵线现代农业产业园与南京农业大学、高新区与澳门大学、经济开发区与南京理工大学等开展产学研“云对接”。 2022年共开展对接活动35 场, 签订合作协议75 项, 实施成果转化项目32个。 2023年上半年,组织企业深入苏州大学、重庆大学开展对接,让更多优势资源向泰兴集聚。
事后强化政策支持。泰兴市科学技术局牵头修订完善《关于提升创新驱动能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整合泰兴市各部门涉企积分政策,对创新平台、创新活动、创新成果、创新人才等内容进行奖补,进一步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人才引进和重大载体建设。2022年泰兴市共计发放各类奖补资金5570.05 万元,惠及391 家企业;落实科技税收政策减免税收10.4 亿元,同比增幅37.4%,科技型企业获得感明显增强。
着力深化“科技管家”全方位服务机制,构建各类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创新要素顺畅流通、创新资源高效配置的良好生态,加快提升创新的密度、效度、浓度。 在惠企政策方面,编印科技政策“口袋书”,配套标识二维码,整合各类涉企政策,利用科技人才活动周、科技工作者日等活动,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确保惠企信息“既进口袋又进脑袋”。在人才服务方面,坚持以“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为抓手,用好用足人才新政“双十条”,加快“招才引智”步伐。
坚持以高层次人才为引领,树牢客户端思维,组建科技人才专家库,创新开展技术研讨、科技沙龙等活动,以提升各类人才的城市归属感和生活满意度,助力各项创新成果在泰兴转化落地。 在金融支撑方面,联合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和江苏银行,开展“科技人才金融服务直通车”活动,为广大科技人才企业提供精准金融服务;稳步开展“苏科贷”,积极拓展“高企贷”“科小贷”等科技金融产品,做好疫情之下的中小微企业助企纾困工作。2022年共为36 家企业发放各类贷款1.02 亿元。 目前, 市级层面设立了总规模20 亿元的“双创”引导基金,用于支持各类创新创业项目; 园区层面设立了6 支总规模19.4 亿元的产业基金,用于扶持区内重点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