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文侠,生态环境的守护者,20余年来,她始终坚守在生态文明第一线,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根植到“心”中,把生物多样性保护落实到“行”里。
“连绵大别八百里,巍峨金刚入云霄。”在中国南北分界线上,矗立着连绵起伏的生态宝库大别山,这里有高等植物2777种、脊椎动物517种,森林覆盖率达到98%。生活在大山、工作在大山的万文侠,与大山结下了不解情缘。
2001年,万文侠大学毕业,重回大山,在主峰区黄柏山和金刚台一干就是21年,她把全部精力都交给了大山。这种对山的朴实情感,不由自主地升华成了一种责任,万文侠不仅是山里长大的姑娘,更是保护生态、守护大山的主人。
走遍森林,踏遍沟壑,扶起倒下的幼林,救下搁浅的娃娃鱼……工作之余,万文侠跋山涉水收集第一手生态资料,经多方探究拟就最急需的生态保护建议。
她做的第一件事是打造绿色长城。在她和志愿队的宣传力推下,单位上下及周边村组把周边20余万亩宜林荒山全部种上了树,通过多年护林植绿,在山上形成了拥有近50万亩生态资源的“绿色长城”。
她做的第二件事是发展森林旅游。在万文侠提出的封山育林、发展旅游建议的推动下,保护生态的共识逐步形成,生态康养、自然教育、旅游研学、亲子科普、拓展培训等项目应运而生,科普基地、康养基地、森林小镇等相继建成,林、茶、旅等多产业全面融合,一个个特色项目落户生根,一处处生态美景呈现眼帘;生态宣讲志愿队、自然教育志愿队、生态导游服务队相继组建,被风雨摧毁的山道变成了美丽的“彩虹路”,保护难度大、发展动力弱的大山,变成了国家级地质公园和4A级旅游景区,生态优势逐步转化为产业优势,周边逾10万山民因此脱贫致富,实现了“生态受保护、资源获培育、产业高融合、山民得实惠”等多方共赢的目标,开创了生态保护与旅游康养并蒂开花、双轮驱动的新局面,以实际行动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她做的第三件事是推进生态科研。万文侠联系科研院校,聆听专家声音,搭建科研平台,培育专业人才,设立了河南大别山森林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国家级疫源疫病监测站等,建设了珍稀植物园、科研工作站、生态科普馆、地质博物馆、生态监测站、气象站、标本馆等;与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北京林业大学、浙江大学、河南大学等多所科研机构和高校紧密联合,持续开展志愿科考活动,积极参与大别山区生物多样性综合科考、大别山保护区动植物本底调查、《国际重要湿地民权黄河故道湿地鸟类》研究编撰等多项科研项目,联合开展了中华秋沙鸭、穿山甲、商城肥鲵、大别山五针松、银缕梅等多种动植物实验研究,发现河南省新记录植物38种、动物21种,生态科研硕果累累。
“山高坡陡石头多,荒草葛藤满山窝”,这是60多年前大别山的写照。如今的大别山,从茫茫荒山,到生态宝地,再到“绿色银行”。万文侠以不畏山高、不怕路险、甘于奉献、敢于挑战的使命担当,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打造了河南省森林覆盖率最高、集中连片人工林面积最大、负氧离子含量最高等多个“生态之最”。
山里的故事还有很多:大雪封山,徒步十几个小时、穿越百十里山路查看灾情;山洪暴发,不顾安危冲锋在第一线;保护生态,翻山越岭,被长期困扰她的关节炎折磨得痛苦不堪。密林深山、飞瀑流泉、鸟语花香、生机盎然,她要用绿色天使的情怀,让“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大山孕育生机、滋养万物、造福世界。万文侠深信,生态保护之路,一定会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