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社会组织在社区管理工作中发挥的作用

2024-01-26 07:10贾林光
中华环境 2023年12期
关键词:嘉兴街道垃圾

文|本刊记者 贾林光

走在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辖区的两侧,一边是国际水准的高楼大厦、综合商业区和高档住宅小区,一边是建于20世纪的老旧街区和小区。经过二十多年的旧区改造,如今上海市有名的虹镇老街已经变身为著名商区。

近年来,嘉兴路街道坚持新时尚新理念,全力以赴打好垃圾分类的攻坚战和持久战,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从2019年3月1日起,嘉兴全街道分两批在84个小区实行垃圾分类。街道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已按照全区域覆盖目标,于84个小区设立97处垃圾分类“绿色账户”点位,辐射居民3.2万余户,完成83家独立物管企事业单位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收集,推进672家沿街商铺的餐厨垃圾分类物流渠道规范工作。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环保志愿者的默默奉献,每天清晨,他们戴上口罩,套上橡皮手套,接过居民手中的生活垃圾进行现场分类,在他们的带动下社区居民垃圾分类的意识快速提高,分类投放率已达到100%,投放准确率达到98%。三个月时间,志愿者队伍从无到有,从习惯早上7点半至9点半、晚上6点至8点的执勤站岗,到2019年6月30日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后的集体“下岗”。

截至2019年6月底,嘉兴路街道已实现垃圾分类全区域覆盖,完成沿街垃圾桶撤除133处、共计257个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环保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在这个大背景下,环保社会组织应运而生,为推动环保事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垃圾分类与环境整治

垃圾分类与环境整治是社区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环保社会组织在这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志愿者们协助街道进行垃圾分类的宣传工作,通过举办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提高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同时,他们还监督垃圾分类的实施情况,对分类不规范的居民进行指导与纠正。

在著名商区瑞虹新城二期新亮相的智能垃圾箱房,阿婆熟练地拿着分好的垃圾来到干、湿垃圾投放口,这里都有感应开门指示灯,一靠近门就自动打开,全程实现了无接触投放。当垃圾桶满溢时,相应投放口的满溢指示灯就会亮起,提醒保洁人员及时更换垃圾桶。

我们看到,现场不止有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四类智能垃圾箱房,还增加了好几个投放口,投放口的上方都有醒目的图标,将可回收垃圾分为废玻璃、废金属、废塑料、废纸张、废衣服进行投放,有害垃圾分为废电池、废药品、含汞废弃物、有机溶剂类包装物四类。

居民投放可回收物时,通过手机扫码,选择正确的可回收物细分项,相应的投放口便会自动打开,再投入可回收物即可。正确投放可回收物后,可获得相应积分,积分累积到一定程度,可在微信直接提现。

安丘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雷国兴介绍,瑞虹二期小区居民约1760户,原本设置了四个临时生活垃圾投放点,投放时间集中在早晚两个时间段,采用开放式的垃圾桶。现在智能垃圾箱房24小时运行,能满足居民不同时段的投放需求,也解决了臭气扰民问题。

人猫和谐相处

在社区中,人与宠物猫的相处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小区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喵星人”,环保社会组织倡导和实施人猫和谐相处的理念,旨在减少人猫之间的冲突,创造和谐相处的环境。

日前,嘉兴路街道安丘居民区邀请辖区内青少年开展了一次流浪猫主题社会实践活动。

以瑞虹二期小区为样本,大家分为两组,在一周的时间里,同学们对居民进行实地走访,了解小区里流浪猫的分布情况,参观了小区里刚刚安装的街猫智能猫屋。

“这个智能猫屋里装有三个摄像头,通过APP小程序连接手机,大家可以在手机上实时看到猫屋的状态,还可以分享‘云吸猫’的快乐。”街猫项目负责人介绍,只要有猫咪进入箱子,手机里的小程序就会发出提示音,按下小程序里的投喂键,储粮箱就会自动将猫粮放到盆里,猫咪就可以“大快朵颐”了。同时在猫屋安装的过程中,街猫项目工作人员也会提前与居民沟通,选择一个不会打扰到居民生活的位置投放。

比起传统喂养流浪猫,智能猫屋可以做到定点安放、隔空投喂,将对居民的打扰降到最低,有利于实现居民和小动物的和谐相处。

与企业、学校等展开合作

为了更好地推动环保事业的开展,环保社会组织积极与企业、学校等建立合作关系,通过与企业合作推动绿色生产。例如,与企业合作开展回收利用项目,将废旧物品转化为有用的资源;与学校合作开展环保教育活动,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这些合作项目不仅提高了环保工作的效率,还增强了社区内部的凝聚力。

环保社会组织在嘉兴路街道安丘居民区开展流浪猫主题社会实践项目时,邀请了华师大一附中老师指导同学们的调研活动。在垃圾箱房改造过程中,居民们多次召开沟通讨论会,设计方案前后经过了七次修改,很多“金点子”都来自居民,还得到了项目实施企业的大力协助,社区也为企业提供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回收等项目支持。通过这种互利合作的方式,企业实现了绿色发展目标,社区也提高了环保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引入科技创新手段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环保社会组织也开始引入科技创新手段来提高环保工作的效率。例如,智能垃圾桶的使用能够有效地减少垃圾乱丢的现象,提高垃圾的回收率;环保APP的应用可以帮助居民了解垃圾分类的知识,提高分类的准确性。这些创新手段不仅提高了居民参与环保活动的便捷性,还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激发了更多人的参与热情。

垃圾分类信息化、设备智能化、分类效果可视化,居民通过智慧化垃圾分类获积分得奖品。嘉兴路街道通过运用数智化技术和设备,不少居民小区实现了垃圾分类的可溯源、可追踪、可定责管理闭环,社区生活环境在“数智化”垃圾分类中“越分越美丽”。

在“2023中华环保社会组织可持续发展年会”上,参加“对话”论坛的上海市嘉兴路街道安丘居委区党总支书记雷国兴说:“我在居委会书记的岗位上已经工作了十二年,陆续担任了三个居民区书记,我深知,社区环境质量的提升与每一个居民的参与息息相关。环保社会组织正是一个连接政府与居民、企业与学校的桥梁。他们为社区提供了丰富的环保知识和技能,使居民更深入地了解到垃圾分类、环境整治的重要性。正是有了这些组织的大力支持,我们的垃圾分类工作才得以有序开展,街道环境也焕然一新。”

雷国兴说,社会组织还倡导人猫和谐相处理念,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了人猫之间的冲突,让居民们与宠物猫的相处更加和谐。此外,他们还积极与企业、学校等建立合作关系,形成了更广泛的联动效应。通过与企业合作,推动绿色生产,共同致力于减少社区的环境负担;与学校合作,则能更好地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让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深入人心。

雷国兴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他们将继续加强与环保社会组织的合作,不断推进垃圾分类、环境整治等工作。同时,还将引入更多的创新科技手段,实现从垃圾分类,到垃圾循环利用,到垃圾源头减量,到绿色消费的不断进步。

嘉兴路街道还将通过举办“‘碳’寻美好生活”主题论坛、生态艺术展等活动,打造首个低碳理念实践区街道,推动低碳文化与上海城市发展共荣共生。

目前,《嘉兴路街道低碳生活新时尚实践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已经发布实施。未来,嘉兴路街道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和创新的思维,携手环保社会组织,共同推进社区的绿色发展,共同为打造低碳生活新时尚、共建美好家园而努力。

猜你喜欢
嘉兴街道垃圾
《初心》
垃圾去哪了
嘉兴学院
热闹的街道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浙江嘉兴卷
倒垃圾
热闹的街道
倒垃圾
风居住的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