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志萍
摘要:网络安全不仅是一项高度技术性的工作,也是保护个人隐私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企业越来越需要具备深入了解网络安全、云安全和信息安全的人才。文章以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联合联想集团、神州数码公司,基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教育理念,以系统理论为指导,构建并创新实践“双主体协同、双融合育人”的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校企合作形式单一、工程实践能力不足、职业素养与专业教育融合度不够的问题。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双主体融合;三对接育人;信息安全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3)35-0100-0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1 研究背景
在数字化时代,网络已经贯穿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同时也伴随着各种网络威胁和风险[1]。正因为如此,网络安全成为一门备受追捧的技能和职业。网络安全不仅是一项高度技术性的工作,也是保护个人隐私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在应对不断增长的网络威胁和数据安全问题方面具有重要地位。企业越来越需要具备深入了解网络安全、云安全和信息安全的人才[2]。同时,高校需要不断改进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行业的需求。加强实践、跨学科整合和保持与最新技术同步,将有助于为信息安全领域培养出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为了顺应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确立以网络安全为特色,并于2016年开始着手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的研究。面对信息安全技术应用的产业特点,网络安全人才培养亟待解决以下问题:一是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形式单一;二是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对企业、产业认知不足,服务产业的工程实践能力不足;三是本专业职业素养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度不够。
专业紧紧抓住人才培养及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这根主线,根据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趋势,专业内涵不断拓展——以网络安全为特色培养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专业建设中构建“双主体融合、三对接育人”人才培养模式并进行了实践研究,取得了若干标志性成果。
2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双主体协同、双融合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联合世界500强企业联想集团、行业领军企业神州数码等公司,基于“五共”校企合作模式,共建产业学院(联想IT学院、神州数码信息安全学院产业学院),构建校企高度融合发展的“双主体融合”运行机制;创立了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对接、课程内容与企业需求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接的“三对接”人才共育体系,实现“三对接育人”;最终达成培养具有融合职业素养的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技能人才的目标。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在政府统筹规划指导下,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确定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研制人才培养方案,结合校企优质资源,依据岗位需求,共同构建专业核心课程体系,联合开发活页教材、培训手册等课程教学资源,采用企业集中培训、岗位师傅带徒弟等教学组织形式,科学制定教学计划。
3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
3.1 建立“五共”校企合作模式,解决了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形式单一的问题
基于该校牵头组建的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物联网产教联盟,在政府推动、行业指导下,成立“联想IT学院”“神州数码信息安全学院”等产业学院,将企业优质资源作用于人才培养全过程[3]。建立了“五共”校企合作模式,团队共建:校企人员相互兼职,共同打造混编师资团队;师资共培:引进国内顶尖网络安全专家、企业一線资深工程师成为学校客座教授,技术人员和技师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承担部分专业课程和实训课程的教学任务,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员工培训等项目;项目共研:成立联想IT学院、神州数码信息安全学院,企业全程参与专业规划、人才培养、管理评价工作;课程共创:校企混编的双师团队共同进行课程开发、教学设计、实习实训、素质拓展;资源共享:建设开放融合、互利互惠“校企发展共同体”,校企共享人才培养、技术创新成果,通过购买服务共享经济利益。
围绕网络安全相关专业核心岗位核心技能重构“横向贯通,纵向递进”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4],专业以设备安全运维、应用安全运维、数据安全运维三类能力的进阶式培养为主线进行横向贯通设计,同时按照每项能力的纵向递进来完成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的课程设计;强化学生对网络安全运维工程师的职业认同感,注重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安全素养与安全思维,并注重学生职业素养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专业发展主动对接区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聘请网络安全专家、红客训练营专家、无锡计算机学会专家、启明星辰、联想集团等知名企业专家为客座教授,构建一流的混编师资团队,专业发展与混编师资建设相结合,将符合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的纵横向科研项目转化为教学项目,科研成果反哺教学,产学研密切结合,显著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
专业和中国计算机学会(CCF) 无锡分会合作共建网络安全专业工作室,拥有完整的专业工作室管理制度,学生在工作室参与导师承担的技术开发、项目研发、参加技能大赛备赛工作;采用“现代学徒制”的形式,学生在校外导师企业完成专业学习,校内外导师共同指导,相关专业课成绩由其导师考核认定,有利于在网络安全领域培养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卓越技术技能人才,显著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
3.2 创立“三对接”人才共育体系,解决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培养的学生对企业、产业认知不足,服务产业的工程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
紧跟国家政策、紧跟行业趋势、紧跟企业人才需求、紧跟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紧跟专业目标、紧跟学生特点,创立了“三对接”人才共育体系[5]。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相对接:建立专业动态调整和行业企业共建机制,根据产业行业发展,优化专业结构,加大与地方支柱产业和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紧密相关的专业建设力度;课程内容与企业需求对接:将产业和技术的最新发展、行业的最新人才需求引入教学过程,更新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开设满足产业行业发展需要的课程,开发教材资源;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接:通过项目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混编师资将企业典型项目转化为实际教学项目。企业将产业资源、行业经验、职业标准、实习岗位、技术工艺等植入教学,校企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开展专业人才培养,共同交流研讨,形成“校企发展共同体”,实现了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的有效对接。在无锡市信息化办公室的推动下,在中国计算机学会(CCF) 无锡分会、无锡物联网产业园、无锡(国家)软件园、无锡太湖新城科教产业园等行业、园区的指导下,建设了由新华三集团、联想集团、神州数码集团、启明星辰、绿盟科技、北京易霖博科技、锐捷科技等知名企业构成的校外基地,学生在校外基地进行岗位体验(第一年)、专项训练(第二年)、顶岗实习(第三年),让学生充分熟悉企业的真实工作,实现工学结合。
3.3 实施“三融入”,解决了计算机网络技术职业素养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度不够的问题
根据专业所面向的职业岗位严谨性强、保密度高、重要性大等特点,对从业人员政治素质、职业素养的要求比较高。专业实施“三融入”:“三走进、三感受”保障职业素养教育融入入学教育,“两个精彩课堂”保障职业素养教育融入专业课堂教学、职业素养教育融入顶岗实习教学,职业素养教育贯穿专业教育的全过程,既注重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技术技能等显性职业素养的培养,同时也注重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情感和职业道德等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实现职业素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
“三走进、三感受”保障职业素养教育融入入学教育[5]:走进苏信校园感受“养正修能”的苏信校园文化、走进联想集团无锡分公司感受敢为天下先的联想“5P”文化、走进无锡市国家安全教育馆感受国家安全教育。
“两个精彩课堂”保障职业素养教育融入专业课堂教学:设立了两个精彩课堂,一是联想职业素养特色课,分别设置10个学分和20个学分的面授、非面授课程,从职场新人、工匠精神要求出发,自入学到毕业不断线。二是新一代信息产业相关职业素养课,每学期设置1个学分由杰出校友、优秀企业家等担任主讲人。
职业素养教育融入顶岗实习教学:在校外基地的顶岗实习过程中,校外实训实习指导小组将学生在企业项目实践中的学习态度、纪律遵守情况等纳入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实行企业指导教师考核制。
4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
4.1 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建设形成品牌效应
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在专业建设中实行“双主体融合、双融合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和实践,专业人才培养经验在中国职业教育创新联盟网络安全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讨会、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信息安全管理与评估赛项资源转化及专业建设研讨会、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等6个全国性会议上进行专题发言。
专业学生2017、2018、2022、2023年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信息安全管理与评估赛项一等奖,一批学生成为联想集团、携程、苏宁云商、北京易霖博、无锡骏安等知名企业技术骨干,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与职业素养能力显著提高。
2018年、2019年、2020年,专业连续3年承办了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信息安全管理与评估赛项,为竞赛院校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搭建合作交流平台。2019年举办了甘肃省高职院校“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师资培训,促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信息安全管理与评估赛项的资源向教学资源转化,推动高职院校信息安全专业建设,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通过举办大赛和培训,有效地促进了各高职院校同行间的交流,提升了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水平,扩大了专业的品牌影响力。
4.2 成果推广应用产生示范作用
2016年12月,在江苏省计算机学会组织的省高职院“网络安全与管理”专业标准讨论会上交流发言,同类28所院校参加。
2016年12月,在中国职业教育创新联盟网络安全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讨会上交流发言,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出。
2017年7月,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信息安全管理与评估赛项资源转化及专业建设研讨会上作《高职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建设思考》主题发言,全国同类六十余所院校参加。
参考文献:
[1] 杨鹏.新时期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2023(8):44-46.
[2] 李功丽,彭晚红,张聪品,等.高效的信息安全教学模式探索:与德国高校教学交流后的总结与反思[J].计算机教育,2020(3):26-30.
[3] 肖文红.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人才校企联合培養模式探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1(6):108-109.
[4] 韩武光.高职教育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J].网络空间安全,2023,14(2):80-86.
[5] 姚波.“四联动、三融合、三对接” 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教育科学论坛,2020(9):31-35.
【通联编辑:谢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