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家庄市育英小学 张 茜 张国欢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 年版)》提出“注重挖掘劳动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等方面的育人价值”。显然,劳动教育的内涵绝不仅限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而是要让学生获得动脑、创造、审美等多方面的体验。为此,给学生搭建一个劳动平台,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机会获得上述体验非常重要。下面,就以“探秘榫卯结构”一课为例,作一述评。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中第三学段(5—6 年级)任务群中,有传统工艺制作一项。石家庄市育英小学自主开发的“花儿与少年”缤纷成长课程体系中恰有“工匠课程”,于是教师将二者结合,设计了“探秘榫卯结构”一课。目的是通过学习几种榫卯结构,制作并测试几种榫卯结构作品,让学生学会劳动技能,充分体味劳动的魅力,体会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勤于动手、执着探索、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品质,涵育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上课伊始,教师拿出一个神秘的“宝盒”,让学生打开。学生拿到手之后发现,这个看似普通的木盒没有钉子钉合,没有胶粘接,用力扳、抠、撬却都打不开。
此时,教师解释玄机:这种木盒各构件的连接用的是一种特殊的连接技术——榫卯连接。学生对榫卯的好奇心被激发,教师顺势拿出孔明锁等多个榫卯结构的学具,让学生动手拆卸、组装,增加感性认识。
榫卯这种结构看上去十分简单,应用却又如此之广,它的连接功效怎么样?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用同样的木材分别用胶水粘接、铁钉钉合、榫卯连接的不同方式制作出“7”字木件。然后,利用压力测试仪逐一测试它们的牢固性。通过测试可知,胶水粘合的木件在压力值达137N 时变松散;铁钉连接木件在压力值达79N 时,铁钉松动;而榫卯结构木件,当压力值达到380N 时才发生断裂。实际测试让学生对榫卯结构的稳定性大为叹服。
为了让学生对榫卯结构有更深的认识,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同样大小的卯眼,以造型不同的榫卯连接,牢固程度一样吗?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在同样的木板上制作出横截面大体相同的卯眼,设计了几种不同的榫头:暗榫、明榫;梯形榫、矩形榫。然后,分别测试其稳定性。通过实验学生得知:明榫榫头较长,构件之间的接触面增大,结构更加紧密牢固。同样是明榫,梯形榫又比矩形榫更稳固。
一番体验之后,学生对木工制作产生了浓厚兴趣,跃跃欲试。教师将学生按兴趣所向分为3个组:桥梁组、房屋组、家具组,各自设计、制作简单的榫卯结构作品。下面仅细述桥梁组的“工程”。
桥梁组的作品是:《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
这组学生第一次制作时,由于平行构件上的卯眼位置开得有误差,导致拼成的桥身明显歪斜,作品报废。负责测量的学生十分内疚。之后,他们重新测量、定位,终于做出了像样的桥。经测试,小桥能承重8 千克。
再次改进时,学生做出来的零件深浅一致,位置一致,但学生又提出,能不能既节约材料又让桥梁稳固呢?经过讨论,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明确了分工:下料员、开榫员、质检员、搭建员等。通过规范测量卯眼的位置、深度,准确画线,改进材料粗细均匀程度,学生又一次完成了任务,他们搭的桥梁能承重8 千克的水。
之后,学生还不满足,想尝试做一个承载力更大的桥。教师指导他们按照各自特长进行合理分工,分别担任测绘员、部件制作员、质检员等,并敲定简单的程序,提高效率。同时,商议出下料方式,以便充分利用木料。终于,他们齐心协力制作出了一座“大桥”。当第一名学生小心翼翼地站上去而桥岿然不动时,大家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这快乐,是发自内心的。
家具组和房屋组的学生也都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家具组制作出了兔耳朵造型的板凳,房屋组制作出小房子并进行了抗震测试。
各组都完成作品测试后,教师组织学生分享心得体会,包括对榫卯结构、动手操作和“工匠精神”的认识等。然后,根据各组的作品质量、团队成员表现,评选出最佳作品和明星工匠。
这节劳动课时间较长,但学生上得过瘾,意犹未尽。
亲自动手完成一件作品,这个过程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动手的难点所在及其中的乐趣。能力强的学生倍受赞誉,存在感迅速提升。缺乏动手操作经验的学生被“逼”动手,逐渐克服畏难情绪,感到“我也能行”。特别是增加难度后,依然完成了作品,他们对以后的动手操作更有自信了。
说来容易做时难,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着实费了一番力气,普遍反映木匠活不好干。尽管不是第一次操作电锯、电刨、切割机等工具,但要把料下得精确,能把卯眼、榫头按设计尺寸加工平整并不容易。
学生在失败、改进中,真正体会到“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道理,对不费一钉就能造出美观实用的家具、房屋的古代工匠佩服得五体投地。“工匠精神”在他们心中更为具体、生动。
划分制作小组,领到各自任务后,学生很自然地萌生了团队意识和强烈的责任意识。桥梁组中负责测量的学生因为失误导致团队从头再来,无比自责,深刻认识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重要性。齐心协力完成一件作品,互相支持、提醒,彼此夸赞、安慰,一块分享,也让学生获得了更多的情感体验和劳动乐趣。
这次探秘只不过是了解古人榫卯构造方式的冰山一角,学生对榫卯结构的探究欲望愈发浓厚。他们从最初的简单劳动转变为现在的创造性劳动,又对榫卯工艺品、榫卯玩具进行了系列研究,还发挥创意做出各种材质的孔明锁、手机支架、书架、斗拱、花灯、小鹿等。
在一次次实践摸索中,学生被这种震惊世界的中国之美所震撼,立志要将这一凝结着不平凡智慧的榫卯结构加以传承、发展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