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冬华
江苏省泰兴市实验初中教育集团秉承“发展个性,人文见长,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坚持“教育即服务”的管理理念和“适教适学适评,立本立新立人”的教育理念,着力追求“育成功学生,做幸福教师”的办学境界,积极营造“让精致成为常态,让师生幸福成长”的高品质校园氛围,引领全体教职工“捧着良心教书,践行道德教育”。多年来,全校教师融办学理念于日常教育教学之中,崇尚精致,致力向善,追求卓越,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成功的学生,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校本教研的真正目的是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变为教师的教育素养,是促进教师成长的一条有效途径。通过探索实践,学校已经形成了“专家引领,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平台展示;依托课题,成就名师”的教师专业成长模式。
学校将各学科优秀教师组建成专家团队,成立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生化、综合等6 个学科中心组,负责指导规划,统筹和引领各学科发展;负责常态课的督查和指导;负责各学科研讨课的打磨和点评。中心组让教师始终处于专家名师的指导下,始终处于教育教学理念渗透方法创新的引领下。全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由此得到动态更新和提高。
学校每学期都要根据教师发展状况,适时安排资深教师担任青年教师、新手教师的导师。为使这项工作真正有效落地,学校出台了《实验初中青蓝工程管理办法》,明确了师徒双方的责任,并由校长亲自督查听课笔记以及相关过程性资料。
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抓手,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引擎。“依托课题,成就名师”是泰兴市实验初中教育集团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技术支撑。学校注重为教师提供自我发展的“支点”,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特长,构建合作与竞争的机制,营造“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环境,促进教师奋发有为,理直气壮地鼓励教师在各种业务活动中争先。我们认为帮助教师走向成功也就是引领学校走向成功。学校管理层始终站在教师的立场上对待教师取得的成绩,看重他们的劳动成果,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适度地加以赞赏和肯定,最大限度地赏师之长,彰显他们的个人价值,从而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管理的真谛在于开发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学校在以制度约束为主的理性管理和以情感沟通为主的柔性管理之间,不断寻求最好的契合点,始终不渝地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帮助每一位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取得成功,从而使得学校在良性发展的轨道上不断增值。在学校管理的探索中,我们有意识地抓住四个转变:一是变“行政管理”为“人本管理”。学校管理的起点和归宿是人,学校管理的动力和核心也是人,学校管理的成功和失败也取决于人。因此,学校管理必须以人为本,即教师以学生为本,管理者以教师为本。二是变“刚性管理”为“柔性管理”。在管理方式和手段上,学校使用更多的是非权力因素的柔性管理方法,管理过程由静态转为动态,由机械僵化转为开放互动,宽严有致。特别是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坚持“态度、能力、绩效”三维评价标准。我们坚信只要让教师学用一致,让教师展示才华,让教师自我扬鞭,让教师体验到关怀,教师一定会不断感受成功,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定会融为一体,相得益彰。三是变“压力的环境”为“和谐的环境”。学校着力营造互相平等、互相尊重、团结和谐的氛围和环境。四是变“结果管理”为“过程管理”。质量是在过程中产生的,并受教育教学过程诸要素制约。教育教学过程是由若干环节组成的首尾相接、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动态过程,全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和谐流畅了,整个教育教学的良性循环和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就得到了保证。学校确立了“校本视导常态化”“教学指导常态化”“后勤管理常态化”等常态化制度,并提出“教科研课题管理动态化”。常态化制度强化了过程管理,让学校的各项制度逐渐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形成让学生、家长、社会称道的“严谨、和谐、向善、求真”的校风。
新课标规定了学生在不同阶段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它是教材编写的指南和教学评价的依据,也是“用教材教”的重要基点,只有把握了课标和教材,才能为创设高效的课堂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点。为此,学校出台了《实验初中“三适三立”创意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教师准确把握课标和教材是高效课堂产生的前提。学校要求集体备课时开展对课程标准的学习和讨论;开展对教材的学习,合理整合教学资源;要求结合新课标、新理念、新评价和新中考,系统学习践行教育教学新常态。
教师应有自己的教学个性,我们主张教学方法的“百花齐放”。教学应有统一要求,不应有统一模式;应有统一规矩,不应有统一个性。我们鼓励教师在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教学手段上别具匠心,各显神通,要求教师每一课都得有“新招”,合理发挥教学主导作用;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营造积极、宽松的氛围,使学生的思维活动一直保持在“最近发展区”;放心放手让学生体验与实践,让学生亲身探究知识的生成过程,真正理解并掌握知识的要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江苏省泰兴市实验初中自创办起就确定了“发展个性,人文见长,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学校立足于为学生的未来发展负责,为每一名学生的健康成长寻找最适合的路径。
学校成立了群星文学社、群星小记者团、田径队、女子排球队、篮球队、乒乓球队、英语俱乐部、合唱队等兴趣社团,每学期举办“英语口语风采大赛”“双语歌咏比赛”“器乐比赛”“演讲比赛”。学校的科技实践活动实现了常态化开展。我们分别在泰兴三馆、杨根思烈士陵园、黄桥祁巷成立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革命文化教育基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基地”,在新街农业科技园、横巷农业示范园、市气象局建立了科技实践基地,引导学生关注家乡发展,关注生活中的科学。学校成立了朱东润思想研讨会,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大师生活过的复旦大学,追寻大师足迹。这些活动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助力学生的兴趣发展,使他们积淀了文化,拓宽了视野,促进了特长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不断得到提高。
学校十分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七年级新生进校首先要学习践行《实验初中学生守则》,明白“习惯是未来人生的主宰”。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学校实行的是动态管理,因人而异。学校每学期还聘请一些专家学者、名校校友来校讲学,为学生树立榜样;组织学生学习感动中国人物、全国十大模范事迹,让学生接受人文精神的滋养。
学校看重的是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验成功,感悟成功。这是学生未来发展的根本。发展个性、关注人文是让学生在求知过程中接受熏陶,是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学会感知成功的喜悦,是让学生拥有初中生涯最美的记忆。
教育是基于信念的事业。未来,我们将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引领下,让教师不忘初心,深耕专业发展,脚踏实地地做好一个个大写的教育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