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的小河会议

2024-01-26 13:55叶旭龙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解放战争陕北党史

[摘要] 1947年夏,国民党全面进攻解放区的计划破产后转向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胡宗南等部率二十五万大军直逼延安,致使中共中央放弃延安开始转战陕北榆林地区。彭德怀、习仲勋领导西北野战军取得三战三捷后,陕北战局出现转机,中央在靖边小河村召开扩大会议,研究部署新一阶段军事、政治、地方工作等任务,策应我军开辟中原战场,推动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因此,研究小河会议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对于我们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感悟那段光辉岁月、挺膺强国使命担当具有深刻意义。

[关键词]解放战争;陕北;小河会议;党史

[作者简介]叶旭龙,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硕士研究生,北京 100089。

[中图分类号] D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031(2023)08-0048-03

陕北作为革命的热土,中央和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带领人民军队奔赴抗日前线、走向新中国的出发点,在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的光辉历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在此召开的许多会议改变了时局的发展和历史的进程,这其中就有在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小河村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小河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作了《在小河中共中央扩大會议上的讲话》①,系统阐明了当时的政治斗争态势、军事战略部署、边区土地改革政策等时局和情况,对于我军在陕北战场迅速转入战略进攻,解放大西北,夺取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我们学习这些党史就是为了把苦难辉煌的过去、日新月异的现在、光明宏大的未来贯通起来,在乱云飞渡中把牢正确方向,在风险挑战面前砥砺胆识,激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心和动力,风雨无阻,坚毅前行,开创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伟业。因此,探究小河会议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对于缅怀先辈光辉业绩、学习陕北革命精神、强化当下使命担当都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一、国民党背信弃义挑起内战

1946年,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公然撕毁“双十协定”,完成部队集结后围攻以宣化店为中心的中原解放区,挑起全面内战,中国人民迫切希望和平民主建立新中国的愿望破碎了。

(一)国民党对解放区发起全面进攻

从1946年6月到1947年6月,人民军队整体处于战略防御的阶段,战争主要集中在解放区进行,我军在军事实力相差悬殊、经济和粮食等条件极为困难的条件下,在苏中、淮北、晋冀鲁豫、晋察冀、东北等各个地区奋勇作战,接连收复135座城市,歼敌70.8万人。②一方面振奋了军队士气,另一方面也取得了在内线战斗的宝贵经验,同时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企图以速战速决方式消灭我军的计划破产。

从1947年3月开始,在全面进攻严重受挫的情况下,国民党军队调整全面进攻的战略,转为向陕北和山东解放区进行重点进攻。国民党对此高度重视,命胡宗南等部率25万人向延安发起进攻,蒋介石后来甚至亲自飞往延安督战,企图将中央领导机关赶出西北,进而集中兵力进攻华北解放区。

(二)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为了诱敌深入、保存边区实力,中共中央在疏散完群众后,于3月18日主动撤离延安,开始转战陕北的艰难征程。为避免与胡宗南部正面接触,中共中央于3月29日晚在榆林清涧县枣林沟窑洞里召开会议,决定了中央机关的行动方向:由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中央和解放军总部机关,继续留在陕北指挥全局,组成“中共中央前敌委员会”;由刘少奇、朱德、董必武等组成“中央工作委员会”,先行一步前往华北进行工作。后来在靖边青阳岔时又决定,由叶剑英、杨尚昆等组成“中央后方委员会”,转移到晋西北开展后勤和家属安置工作。就这样,在国民党进犯边区的紧急状况下,中央机关分为了前委、后委、工委三部分,统筹开展新一阶段的革命斗争。由于陕北的群众基础好,且地形险要回旋余地大,彭德怀、习仲勋率领的西北野战兵团采取“蘑菇”战术与敌周旋,先后在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取得了著名的“三战三捷”,沉痛打击了敌军士气。6月30日,刘伯承、邓小平按照毛主席和中央军委的部署,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4个纵队12万人,从鲁西南张秋镇至临濮集50公里的河段上一举强渡黄河,在冀鲁豫军区配合下,发起鲁西南战役,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③

至此,解放战争到了一个重要的转折关头。为了讨论人民解放战争转入全国性战略进攻后的有关任务,部署各战区的协同作战问题,7月4日,毛泽东致电彭德怀、习仲勋:“关于击灭胡宗南,夺取大西北,有两个方案仍然值得考虑……你们二位是否可于盐池收复后,令部队在现地修整一时期,自己来小河会商一次。如若你们赞成开会,则我们拟电约贺龙同志亦来开会,时间大约可定在十三日。”④

二、运筹于山峁沟壑,决胜千里之外

1947年7月21至23日,中共中央在靖边县小河村召开扩大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陆定一、杨尚昆、彭德怀、贺龙、习仲勋、贾拓夫、张宗逊、马明方、王震、张经武、陈赓。会议讨论决定的内容主要分为军事、政治、经济三个方面。

(一)军事战略部署

会上,周恩来代表中央总结了过去一年人民解放军的得失,分析了军事力量的此消彼长,指出国民党军队的建制、人员、武器等方面已损失约三分之一,战斗力已大大削弱,对我们转变战略奠定了重要基础,我军在第二年的基本任务就是由内线转战至外线。因此,毛泽东首次指出,从过去一年的成绩来看,对蒋介石的斗争可以计划用五年时间来解决,因为蒋介石在政治上更加孤立,更加众叛亲离,我们说用五年,但还应作长期准备(五年、十年甚至十五年)。⑤同时,会议进一步确定了晋冀鲁豫野战军太岳纵队从战略上配合陕北战场,决定组成以彭德怀为书记的西北野战军前委,进一步发挥牵制和逐步歼灭胡宗南集团的战略作用,同时由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员贺龙领导解放区的地方工作,使晋绥解放区进一步成为陕北的后方基地。

对于下一阶段的战略进攻协同作战,会议提出了“三军配合,两翼牵制,中央突破,经略中原”的部署,决定太岳纵队不来陕北,改为渡黄河南下,出击豫西,协助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从战略上配合陕北战场。为加强西北战场,会议决定组成以彭德怀为书记的西北野战军前委,使西北野战军进一步发挥牵制和逐步消灭胡宗南集團的战略作用,同时由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员贺龙统一领导这两个解放区的地方工作,使晋绥解放区进一步成为陕北的后方基地。于是,会后根据中央部署,由西北野战军攻打榆林以吸引胡宗南部北上,策应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最终开辟中原战场,掌握了反击的主动权。

(二)国际国内态势

在小河会议的讲话中毛泽东还从国际国内多方角度分析了当时的政治形势和统一战线等问题。

对于国际形势,毛泽东指出在二战胜利后,西方盟军格局出现隐约的分裂,德黑兰会议、波茨坦会议关于国际合作来解决问题的原则似乎发生了动摇,英美等国有企图孤立苏联的趋势,即一方面出现了以美国为首的反革命统一战线,企图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另一方面以苏联为首的各国革命统一战线也大大发展了。毛泽东准确判断了两种意识形态阵营出现的变化,并毫不动摇的坚定对于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信念,指出苏联的强大、各国人民的进步以及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这三大规律仍没有改变,这无疑是给正处于重要转折关头的官兵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对于国内局势,他指出蒋介石正逐渐失去人心,同时关于党的统一战线形势也作了科学的分析:解放区的地主减少了,中间派增加了。此外,毛泽东还总结了十年内战时期犯过的“左”的错误,一是土地革命中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二是在城市中没有建立统一战线,没有注重团结民族资本家。因此,他强调要进一步优化统一战线政策,坚持以平分土地、打倒官僚买办资本并保护民族工商业为主的土地革命,将统一战线和土地革命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凝聚人心联系群众。

(三)边区地方工作

在会上,习仲勋对边区工作尤其是在土改中出现的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提出对土改中损害中农和民族工商业利益、乱斗乱打、抓“化形地主”等偏向应该纠正,否则对战争和发展经济都不利。对此,毛泽东提出土地改革要顺应当地实际条件和群众意愿,随着时局的矛盾变化而变化,西北局的领导应增加魄力,对错误采取严肃的态度,加强具体领导,以达到团结同志和团结群众的目的。他还总结了陕甘宁边区坚持对敌斗争的几个有利条件:第一是有本地领导骨干;第二是有政治上可靠的军队;第三是人民是好的;第四是保留了土地革命时期老区的许多好的工作作风。⑥

同时对于边区的经济财政存在的“只看财政不看经济,只看少数不看多数”和“没有对外严格统制”等问题,⑦毛泽东强调要从全面、长远着想,对策就是主力转向外线,内部精简节约,边区要实行简政,降低生活水平,对外贸易进行严格控制,对于一些基本生活用品,如纺织品,有条件的地区尽量做到自纺自织,做到发展生产,自给自足。而金融和贸易是为整个国民经济服务的,要实行军民兼顾的政策。总结起来就是在地方经济工作中应坚持自给自足、对外统制、军民兼顾的原则。

三、小河会议的意义

小河会议作为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在战略阶段转折过程中的一次重要会议,在我党我军的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深刻领悟小河会议精神,对我们今后赓续红色血脉、矢志再建新功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

(一)历史价值

小河会议是在党中央和毛泽东转战陕北最艰难和经历最危险的时候召开的,充分彰显了党中央和毛泽东的英明决策和战略智慧。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党中央坚持留在陕北,依靠和陕北人民的鱼水之情,运筹帷幄于山峁沟壑之间,提前布局转入战略进攻,将主力打到外线去,把战局引到国民党统治区,鼓舞了军心、稳定了民心,让人民群众看到了希望,增强了陕甘宁边区和全国各解放区军民的战斗意志。

同时小河会议也奠定了之后中共中央在米脂召开的杨家沟会议(十二月会议),发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前提基础,它对于实现中共中央的战略意图,即不等完全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和人民解放军总兵力超过敌军,就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迫使故人转入战略防御,改变敌我攻防形势,形成“中央突破、两翼牵制、三军挺进、互为犄角”的战略进攻态势,使解放战争实现了历史性的转折,将中国革命推向新高潮,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正如习仲勋同志所说的,小河会议是在全国解放战争处在伟大时刻召开的,这次会议形成的指导人民解放军大举出击,经略中原,发展战略进攻的正确方针和加强西北战场的重要措施,反映了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关于把中央的决心与前线指挥员的见解有机结合起来的战争指导艺术。对我军在陕北战场迅速转入战略进攻,解放大西北,夺取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⑧

(二)时代意蕴

党史写的是历史,探索的是真理,启迪的是当下,照亮的是未来。感悟中共中央转战陕北跨越时空的智慧和力量,对于我们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如今,当我们回顾这段光辉历史,从中无不感念当时情况的危急、党政军民的团结以及领袖的魅力,从小河会议中流淌出的不畏艰难、审时度势、果断出击的革命精神将一直影响和激励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挺膺担当贡献青春力量。

[注释]

①毛泽东文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266.

②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简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2021:118.

③习远平.历史深处的一条长河——在纪念小河会议召开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J].甘肃政协,2022(03):4-8.

④毛泽东文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258.

⑤毛泽东文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266,267.

⑥毛泽东文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271.

⑦毛泽东文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269.

⑧习仲勋传(上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522

猜你喜欢
解放战争陕北党史
第一次学党史
陕北绿了 百姓笑了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1947年,攀越解放战争的“十八盘”
我的大陕北
党建地图·陕北
解放战争战略考
解放战争:得东北者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