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碧青,梅建强
1 河北中医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91; 2 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3 河北省中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000
失眠,古籍文献称之为不寐[1],是由情志所伤、饮食失度、久病体虚、思虑劳倦等因素引起的脏腑功能紊乱,气血失和,阴阳失调,阳不入阴而引发的疾病。该病虚实有别,辨证以脏腑分型为核心[2],病位多在心,属于心神病变且又不拘于一脏之失常。《素问·宣明五气篇》记载:“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3]后世《续名医类案》又云:“人之安睡,神归心,魄归肺,魂归肝,意归脾,志藏肾,五脏各安其位而寝。”[4]两个文献所言遥相呼应,明确指出五脏神安而寤寐有序的论断,为失眠病机的神形一体观辨证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
中医古籍文献中关于情志的记载最早见于先秦时期[5],中医所讲之情志指的是人内心的一种体验,乃脏腑精气接受外界刺激以后,引起相应的变动而产生的各种倾向性情绪改变[6],而这种改变又被定义为“七情”与“五志”的合称,其中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心理应答;五志则是指喜、怒、思、悲、恐五种应激情绪。
我国传统医学中,与情志相关疾病的理论源远流长,它着重于形与神的统一,加强了情志、脏腑以及疾病的相互关联,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情志医学体系。当今社会中各个层面的人,都面临着或多或少的内外压力[7],而由情志等相关因素引起的失眠就是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
情志相关性失眠,见于内伤杂病,其发病多是因外界刺激,使精神发生变化,造成情志的过度兴奋或者抑制,从而损伤脏腑,以致于出现各种失衡而导致失眠。情志致病,主要表现在阴阳气血的失调,诸如,暴喜伤阳、暴怒伤阴、气郁化火等,能直接伤及脏腑,表现出脏腑的诸多证候。正如《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七气叙论》所记载:“喜伤心,其气散;怒伤肝,其气出;忧伤肺,其气聚;思伤脾,其气结;悲伤心离,其气散;恐伤肾,其气怯;惊伤胆,其气乱。”[8]
脏腑阴阳代表着各脏腑的生理功能状态,脏腑气血是各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因而脏腑阴阳失调、脏腑气血失常等都可以导致脏腑功能失常。又《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有言:“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8]然而,脏腑阴阳气血失调中,各脏腑之阴、阳、气、血的病变,因各脏腑功能特点不同,分别有所侧重,并各自有其不同的病机特点。
各脏腑阴阳失调的病变,以肾的阴阳失调为根本。各脏腑阴阳失调,久必及肾,致使肾阴阳失调,而肾脏出现阴阳失衡后,又极其容易引起其他各脏腑的阴阳失衡,甚至导致阴阳互损的病变出现。另外,气血亏虚与脾胃气血生化之源关系极为密切,又与心主血脉功能息息相关;气机失调则常责之于肺、肝等脏;血行瘀滞则常见于心、肝的病变。
脏腑病机理论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强调脏腑与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津液失常具有内在联系,具体体现在脏腑病机的病因、疾病部位、疾病性质、邪正关系等方面。同时,注重各脏腑之间病变的相互影响。任何一个脏腑的病变,都可能产生脏腑之间病理变化的转移,导致其他脏腑发生病变。不论外感病因,还是内伤等病因所导致的疾病,都是以脏腑阴、阳、气、血失调为基本病理变化,《针灸甲乙经·卷十二》云:“脏有所伤,及情有所倚,则卧不安”[9],此即是说情志不遂则脏腑必伤,脏腑伤则睡眠必不利。《景岳全书·杂证漠》中云:“寐本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10]张介宾著《类经·针刺类》时指出:“形者神之体,神者形之用;无神则形不可活,无形则神无以生。”[11]这里所讲的“形”即是指人视觉可见的脏腑等有形可寻的机体,“神”则是指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如魂、魄、志、意、思、虑、智等心理思维过程以及七情、五志等情志变化[12]。也就是说五脏之形体与主睡眠之神志,二者乃相互结合的统一体,相互依存、相互为用且缺一不可。这与《黄帝内经》中的形神一体观的论断不谋而合[13]。故此,以脏腑病变发生、发展、变化以及相互影响的病理机制为主体的脏腑病机,在中医失眠病机学说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研究表明,导致失眠的因素多种多样,其中情志因素是引发失眠的主要原因之一[14]。而且情志障碍导致的失眠数量是躯体相关性疾病引起失眠数量的10 倍[12]。各种负性情绪,诸如紧张不安、阈下焦虑以及抑郁等与失眠息息相关。而情志相关性失眠,主要是由情志不及或情志过亢所引发。
3.1 情志过亢所引发的失眠情志和调,则气血调畅,脏腑功能运行正常,如《薛氏医案·平治荟萃》云:“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拂郁,诸病生焉。”[15]长期强烈的情志刺激,持久不懈的情志活动,超过了人体的生理调节能力,可致脏腑精气的郁结或紊乱,给人体造成不良影响。
3.1.1 郁闷不舒所致失眠的脏腑辨证 肝素有条达之性,其性刚,有主动、主升的特性,肝主疏泄,有调畅全身气机及情志等功能,故肝疏泄功能正常,则全身气机通达。人情志舒畅,则能缓解各种不良的情绪刺激,避免多种情志病症。郁闷不舒情绪所导致的失眠是发病的基础,恼怒、思虑、忧愁致情志气机不畅,则叨扰神明,从而引发失眠。此类病症多与传统医学中不寐病的肝郁气滞证相似,多见:入睡困难、时寐时醒,伴见胁肋胀闷、喜怒无常、遇情志不遂则易诱发或加重,时时太息、得嗳气或矢气则舒,舌淡苔白、脉弦[16]。
而究其病机,乃抑郁伤肝、肝失疏泄、气机郁结,故见胸胁串闷,《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中提及:“肝脉交颠入脑,由脑而通于目,故肝开窍于目。肝藏魂,昼则魂游于目而为视,夜寐则目闭魂复返于肝……合肝脉注目中。肝者心之母,肾之子,故并二脏之精而开窍于目。”[17]由文献记载可知,一方面,肝开窍于目,故主人体昼夜之寤寐;另一方面,肝乃心之母,而心主藏神,乃君主之官,郁怒伤肝,子病及母,故肝伤亦可见心主神志之功能受损,从而出现入睡困难、时寐时醒等睡眠障碍。
3.1.2 烦躁焦虑所致失眠的脏腑辨证 当今时代,普通人压力巨大,容易催生出烦躁不安、紧张焦虑的情绪,在这种不良的亢奋情绪刺激下,往往出现心神被扰,睡眠不安的现象。如《不居集·上集·卷之二·心经虚分阴阳》云:“心经因使心费神,曲运神机,心血被耗,心气必亏,心包之火逆甚,则心神必不宁而荡散,心烦壮热、不寐怔忡。”[18]虽为不同个体,但此类失眠所见症状却大同小异,类似于我国传统医学不寐病的肝火扰心证,证见:不寐多梦,甚则彻夜无眠,急躁易怒,常伴见头重目胀、耳鸣目赤、口苦口干、胁腹胀闷、便秘溲赤,脉弦而数。心理躯体等其他常见表现有情绪烦扰不宁,坐立不安,辗转反侧,手足多动等[19]。仔细探究,此乃情志郁怒、肝失条达、气郁化火而上扰心神,故失眠多梦、魂梦不安、烦躁易怒;肝火上冲则易见头目昏沉、耳鸣口干;肝郁乘脾,脾胃失运,则腹胀便秘、小便溲赤。
3.2 情志不及所引发的失眠当脏腑功能不足时,可出现情志不及。主要表现为寐浅多梦、反应迟钝,悲忧欲哭等属静、属阴的症状。反之,如若情志不及,不能予脏腑正常功能以激发、鼓动,同样会导致脏腑功能的不足或低下[20]。
3.2.1 惊悸不安所致失眠的脏腑辨证 人体质的养成,是由先天之本及后天之本共同决定的,据《景岳全书》记载:“凡先天之有不足者,但得后天培养之力,则补天之工,亦可居其强半。”[10]虽然先、后天共同决定人体之禀赋,但每个人的体质并不尽相同。惊悸不安情志所导致的失眠,乃患者素体亏虚,心胆之气先天不足,或者是后天亏虚、不足以弥补先天之不足所致。此类患者所表现出的失眠症状,与中医学不寐病的心胆气虚证相似,该类患者常表现出虚烦不寐、处事易惊、终日惕惕、胆怯心悸的症状,伴见气短自汗、倦怠乏力,舌淡、脉弦细。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心神不定、忐忑不安、处事慌乱,心虚畏黑等。
究其病机,乃患者心胆气虚、神不内守,心虚则神无所主、胆虚则善惊易恐,故而虚烦不寐、胆怯心悸,心胆俱怯、决断无权,则处事易惊、终日惕惕,气短自汗、倦怠乏力等均为心胆气虚之象。
3.2.2 思虑过度所致失眠的脏腑辨证 《淮南子·说山训》有言:“念虑者,不得眠;止念虑,则有为其所止矣。”[21]巨大的生活压力之下,人往往容易思虑过度,青少年为考试、升学而思虑,中年人为就业、养家而焦虑,老年人则为孤单、无聊而忧郁……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此类失眠患者,与中医学中不寐病中的心脾两虚证极为相似,多表现为入睡困难、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疲食少,伴见头目晕眩、四肢倦怠、腹胀便溏、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无力。换句话说,就是大多都性格内向、不善言谈、情绪很少外露,从而使得各种愤懑都不得宣泄。
言及其病因病机,实乃患者长期思虑、耗伤心血、血不养心、神不守舍,因而入睡困难、寐浅多梦、易醒健忘,脾虚失健则食少腹胀,气血亏虚、失于濡养则出现神疲无力、面色少华、头晕目眩、四肢懒倦等症状。正如《问斋医案》中言:“忧思抑郁,最损心脾,心主藏神,脾司智意,意无所主,神无所归,以故神摇意乱,不知何由,无故多思,通宵不寐。”[22]
3.2.3 精神萎靡所致失眠的脏腑辨证 《素问·举痛论篇》曰:“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3]而《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七气叙论》又有记载:“喜伤心,其气散;怒伤肝,其气出;忧伤肺,其气聚;思伤脾,其气结;悲伤心离,其气散;恐伤肾,其气怯;惊伤胆,其气乱。”[8]由此观之,人之七情、五志受到损伤,则肝、心、脾、肺、肾等五脏六腑都会有所损伤,出现阴、阳、气、血等的失调或者偏颇,从而导致各种情绪不宁,或心神不安、情志抑郁,或闷闷不乐、神气不足……这一理论恰好与《灵枢·口问》篇曰:“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23]如出一辙。所以,情志长久而持续的遭受损伤,则机体阴阳互损、气血俱虚,五脏六腑相互之间影响,以至于出现脏腑皆虚的证候。过喜伤心,气缓则见心气涣散、健忘易梦等病变;过怒伤肝,气逆则见头目昏沉、入睡困难之改变;过忧伤肺,亦或伤脾,气闭而闷闷不乐、魂梦不安;过思伤脾,则食少难安、寡言少语;过悲伤肺,则气消面淡、神气不足;过恐伤肾,则心火上炎、虚烦怵惕;过惊气乱,神气被扰,则情绪不宁。
情志,即七情和五志,与精、气、血、津、液一样,情志也是人体一种正常的生命活动,如《素问·气交变大论篇》所言:“有喜有怒,有忧有丧,有泽有燥,此象之常也。”[3]正常的情绪表达其实是很正常的生理现象而不会危害人体健康,只有机体出现突然、强烈、长久、反复的情志刺激,才会导致人体脏腑的损伤[24]。如此,情志过亢或不足也成为诱发各种疾病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在如今社会-心理-生物的医学模式下,情志因素也被正式定义为心理活动的一种,包括情绪和情感,以及认知心理在内[25]。而情志在神志病的发病中具有特异性,在不同的神志病中不同的情志占优势[26]。中医理论认为,与情志相关的失眠,主要涉及到“不寐”“郁证”“脏躁”“百合病”“癫狂”等[27]。齐向华教授结合中、西医理论,将人的心理紊乱状态归纳为五种不同类别,分别为思虑过度、郁闷不舒、惊悸不安、烦躁焦虑、精神萎靡等[28]。而进一步分析其病因病机,则又可以分为情志过亢和情志不足两大类,其中情志过亢包括郁闷不舒(肝郁气滞证)、烦躁焦虑(肝火扰心证)两种情志;情志不足则包括惊悸不安(心胆气虚证)、思虑过度(心脾两虚证)、精神萎靡(五脏俱虚证)三种情志。经临床观察,基于脏腑辨证对情志相关性失眠的治疗,除了改善睡眠质量,还可以很好地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且不良反应少[29]。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云:“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3]《医学正传》也有记载:“喜、怒、忧、思、悲、恐、惊,谓之七情,七情通于五脏……七情太过,则伤五脏。”[30]作为人体的一种正常生理功能,七情和五志的协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的机体能够处于阴平阳秘的正常状态。《灵枢·本藏》篇指出:“志意和则精神专,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23]而一旦因为各种刺激,使机体情志出现过亢或者不足的病理偏颇:喜伤,则心神不安;怒伤,则烦躁不寐;忧伤,则抑郁神疲;思伤,则健忘多梦;悲伤,则神气不足;恐伤,则怵惕易醒;惊伤,则神乱易醒;进一步发展,则影响阴、阳、气、血的正常运行,便会导致脏腑的正常功能失调,从而出现各种病症,尤其是引发失眠。
据调查显示,世界有30%~48%左右的人口存在睡眠障碍问题,而且该病症还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31]。人的情志、意识、睡眠等活动,都属于中医中“神”的范畴,它们的产生、运行等与脏腑精气的功能活动息息相关,“五神脏”的称呼也由此而来[32]。正如《素问·调经论篇》所记:“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而成此形。志意通达,内连骨髓,而成身形五脏。”[3]另《灵枢·本神》篇又曰:“肝藏血,血舍魂……脾藏营,营舍意……心藏脉,脉舍神……肺藏气,气舍魂……肾藏精,精舍志”[23],乃知,人的情志、睡眠活动是由各脏腑功能活动共同作用而完成的,与脏腑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由此可知,人情志的变化与脏腑的功能活动密切相关。生理范围内的情志活动有益于脏腑功能的正常表达,而异常的情绪活动则会使脏腑功能紊乱[33]。情志失调则脏腑气血受损,脏腑气血受损,则进一步加剧情志异常;故此,临床工作中,通常可以根据情志异常诊断脏腑病变,同时,也可以通过中医调摄情志,调护失眠多梦等睡眠障碍[34],防止脏腑疾病的发生,所以,情志相关性失眠同样可以从调理脏腑气血来着手进行相关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