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 伟,许中卫
(喀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新疆 喀什 844000)
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引领教育领域进入了“互联网+教育”的新时代.国家对高校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望.国家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中提出:“促进在线开放课程广泛应用,鼓励高校结合本校人才培养目标和需求,通过在线学习、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应用在线开放课程,不断创新校内、校际课程共享与应用模式.”[1]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人大十三届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在教育领域推进“互联网+”,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2]为响应国家教育政策,基于“互联网+”的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依托信息科技,紧扣“互联网+”,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研究热点.其中,“互联网+教育”下的混合式教学,契合国家教育教学改革指导方向,有关混合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
所谓混合式教学,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在线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3]在“互联网+教育”新时代,混合式教学的内涵更加丰富,其为学生创建一种真正高度参与性的、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学生不仅需要共性的、标准化的知识习得,更追求个性化知识与创造性知识的自我建构与生成[4].“C#程序设计”课程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课程教学中,如何结合课程自身特点,针对传统教学中的问题,有效开展混合式教学,优化教学设计,提升教学效果,是当前该课程混合式教学面临的一大难题和挑战.
“C#程序设计”课程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作为后续专业方向课的前导课程,在专业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C#语言规范,建立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具备面向对象的程序编写能力,为后续“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游戏开发技术”等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程序语言基础.然而,在传统的“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主要存在三个方面问题.
“C#程序设计”程主要有.NET Framework 框架、数据类型与运算符、程序控制、面向对象、WinForm、文件处理、集合与泛型、GDI+、多线程和序列化等内容.课程知识点繁杂,内容抽象.课程内容既包括一些基础的语言语法知识,更含有较多面向对象的高级内容;既要求语法知识的识记性掌握,更要求对面向对象思想本质的深刻理解与运用.该课程一周4 学时(理论2学时+实践2 学时),由于课程知识量较大且课时有限,为保证教学进度,教学中大多简单采用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理论知识点及代码演示、在机房让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内容进行机械式简单模仿和验证的填鸭式方式,导致学生处于被动接收状态,无法体现学习的主观能动性[5].
本专业生源来自全国各地,既有来自山东和河南等高考大省的疆外生源,也有来自北疆和南疆的疆内生源,学生基础参差不齐,两极分化严重.同样的知识点,有的学生认为较易,而有些学生则难以理解.虽然针对学困生安排有一定课时的课外辅导,但依然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学困生的问题.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虽可做到有教无类,但难以做到因材施教,学生也很难开展有效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
师生交互是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对本课程而言,学生的综合设计型项目实践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项目实战能力,但相较于功能性和验证性训练,其训练周期较长,难度较大,既需要师生间的无缝交互,也需要学生之间的小组协作.然而,在传统教学方式下,课堂上的交互时间不足且深度不够,师生之间缺乏课堂外的深度互动,学生之间也难以实施小组合作学习,造成综合设计型项目训练完成度不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受限.同时,也导致该课程对后续其他专业方向课程的支撑不足,前导课程地位不凸显,不利于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和人才质量的培养.
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课程教学的要求.结合课程特点及教学实际选择一种合适的网络教学平台,构建一种满足课程教学需要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精心设计教学,开展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已成为突破传统教学的一种趋势.
混合式教学的开展离不开集成有教学软件及教学功能的网络平台支撑.近年来,涌现出了“超星泛雅”、传智教育高校教辅平台、雨课堂、智慧职教、中国大学MOOC 等网络教学平台,甚至常见的社交工作软件如QQ、微信、钉钉等都能为教学所用,它们成为一种特定的网络学习平台.其中,“超星泛雅”功能强大,是高校使用最多的网络教学平台之一,其平台架构主要包括课程建设、教学互动、教学运行数据统计等模块.课程建设模块主要包括课程章节内容搭建、课程资料库上传、题库建设、作业布置和网络考试等多项功能,可以全方位、立体式构建课程,为混合式教学的开展打下基础.“教学互动”模块可以实现通知、讨论和班级活动等功能,易于丰富师生交流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运行数据统计”模块可以对学生学情、学生课堂表现和学生成绩等进行统计,有效掌握教学运行情况,有助于全面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笔者所在高校已经全面接入运行流畅稳定的“超星泛雅”平台.另外,考虑到“超星泛雅”平台的强大功能可以支撑程序语言类课程对实践和互动的要求,“C#程序设计”课程线上网络教学可采用“超星泛雅”平台.
混合式教学模式框架基于一个平台、三个维度.一个平台指的是网络教学平台,这里采用“超星泛雅”平台;三个维度,分别是主体性维度、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主体性维度主要是教师和学生,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时间维度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空间维度主要是线上虚拟和线下现实两种空间.在一个平台、三个维度的框架下,设计实施教学活动,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如图1 所示).
图1 基于“超星泛雅”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从图1 可以看出,课前阶段,教师针对学习者特征,结合教学内容,选择成熟的学习资源或自制学习资源,在线上通过“超星泛雅”发布,并根据教学目标,给学生安排学习任务.学生根据下达的任务,通过提供的学习资源,开展线上自主学习,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好问题记录.课中阶段,教师在线下开展课堂互动,发起讨论,让同学们分享课前预习中的收获及遇到的问题,针对未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答疑解惑.同时,将最终的解决方案,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中的直播功能进行现场录制,以备学生后续反复观看.课后阶段,教师发布章节测验,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另外,发布新的进阶任务,通过设计综合性项目,重点考查、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实践应用能力,引导学生开展个性化的自主学习.
以“C#程序设计”课程中的“事件”教学单元为例,从学习者特征、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案例设计,以助于学生理解事件处理机制的本质和掌握事件处理机制的运用.
学生对现实世界中的事件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程序中为何引用事件不明所以.此外,学生之前刚学习了委托的概念,掌握了委托的定义与简单使用,但由于还未学习事件的概念,对委托的实际应用理解不深.
事情处理机制是C#编程中的重要知识点,是学生深入理解面向对象思想的必修内容,其实际应用广泛,学生必须准确理解其机制并熟练掌握其运用.该内容属于面向对象高级知识,概念十分抽象,学生理解有较大困难.该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事件的概念、事件的声明、事件的订阅和事件的触发.其中,事件处理机制的运用是教学中的重点,将现实世界中的事件坍缩为程序世界的一种机制,实现现实到抽象的迁移,让学生理解事件的本质则是教学中的难点.
知识层面:理解事件及事件处理机制的概念;掌握事件的声明、订阅及触发等相关语法;理解事件与委托的关系.技能层面:掌握委托与事件的联合声明操作;熟练运用事件处理机制描述及解决现实问题.情感态度层面(课程思政):秉持诚实,恪守承诺;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混合式教学中的教学过程是广义的.以时间为主线,可以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教学阶段,具体教学过程如表1 所示.
表1 教学过程设计
在教学实践中,从学习者特征、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三个方面进行的教学对象及教学内容分析较准确,以此为基础进行教学过程设计,相较于传统的教学过程设计,延展了教学时间,拓展了教学空间,丰富了“教”和“学”的方式,使教师“教”的主体性和学生“学”的主体性有了充分体现.采用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将教学时间延伸,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课程内容多、课时不足的问题.通过线上和线上两种渠道,拓展了教学空间,教学方式丰富多样,激发了教师教学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实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个性化,既满足了基础较差学生的基本学习需求,也给学有余力的同学提供了个性化学习发挥的空间.课前、课中和课后,线上和线下,共同交织了一个无缝时空,有助于深入开展全方位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既有助于教师指导学生的综合实践训练,也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提供了保障,总体上提升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同时,在教学实践中也认识到,课前内容的安排,不仅考虑到本课程本单元的教学需要,还要定量掌握学生可支配的时间,要考虑其他课程对同学课前及课后的学习时间要求,不宜过分加重学生的认知负荷.另外,“课后”这个环节是当前这个周期的终点也是下个周期的起点,这也是设计下一个周期“课前”及“课中”教学过程的依据之一.
混合式教学,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互联网+教育”新时代下,以“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为承载,开展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一方面,需要充分研究平台中的功能模块,为混合式教学提供全方位、立体化式的功能性支撑.另一方面,应做好课程教学设计,充分了解学习者特征,深入分析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线上线下的教学过程,充分挖掘、运用“超星泛雅”所提供的强大功能,丰富线上线下、同步异步的师生互动设计,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鼓励学生开展自主、个性化学习,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