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史”融入《医学伦理学》教学路径研究

2024-01-25 14:56
关键词:四史伦理学伦理

刘 巍

(安徽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蚌埠 233041)

《医学伦理学》是研究医学实践中涉及伦理问题的一门学科。它探讨医学中涉及道德、价值观和法律等方面的问题,如医疗资源的分配、医疗隐私和保密、医学试验的伦理审查、生殖医学和遗传医学中的伦理问题等。《医学伦理学》对医务人员的行为规范提供指导,有利于帮助医务人员在处理伦理问题时做出正确的决策,确保医学工作实践合法、公正、公平,进而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尊严,提升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因此,《医学伦理学》对于医学工作者、患者和整个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1]

目前,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医学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普遍开设《医学伦理学》课程,大多要求学生在大三时进行学习。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医学伦理学》作为为数不多的文科性质的专业必修课程,与主干课程(如病理学、生理学、诊断学)存在较大差异。具体言之,由于不涉及专业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的学习,对于未来职业的发展也没有直接的贡献,导致学生和校方对于这门课程都不够重视。就后者而言,不少高校《医学伦理学》的课程建设长期滞后,教学过程以概念灌输为主,由于涉及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以至于理工科出身的学生不仅缺乏学习的兴趣,也缺乏相关知识储备,课堂教学效果普遍不佳。[2]由此导致医学伦理难以根植于心,学生在未来的从业阶段可能无法正确理解和应对一些道德难题,发生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几率大增,从而破坏医务人员的专业形象和社会形象,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综上,各大高校应当积极加强《医学伦理学》课程建设。其中的关键在于如何立足于学科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避免纯粹的理论说教,让学生在现有的知识储备的基础上易于理解和接受。不仅如此,教学内容还应当贴近现实国情,为学生日后的工作提供切实的帮助。基于上述认识,笔者认为,可以从“四史”中挖掘素材,作为《医学伦理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四史”是指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其中包括了许多关于卫生健康事业的政策、法规和实践经验。通过学习“四史”,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历程、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取得的成就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而更好地指导《医学伦理学》的实践工作,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具备深厚的医学伦理修养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维护医疗行业的良好秩序和医患关系的和谐稳定。鉴于此,笔者在阐释“四史”融入《医学伦理学》教学意义的基础上,探索融入方法,以期为《医学伦理学》课程建设提供些许思路。

一、“四史”融入《医学伦理学》教学的意义

1.有助于学生认知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中的医学伦理建设。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即使是在艰苦卓越的革命年代和百废待兴的建国前期,医学伦理建设始终未曾懈怠。在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期间,由于交通闭塞、经济困难和战争破坏等因素,根据地的生存条件极为艰苦,人民群众长期处于缺医少药的困境之中。在这种情况下,革命队伍中的医务人员发扬医者仁心、无私奉献的精神,积极开展医疗卫生工作,如派遣卫生员到各个村庄,设立医院和卫生所,并提供药品和医疗设备。根据当代学者的提炼和总结,“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期间开创了许多极具人文关怀意义的改善人民健康的实践和探索,体现出很强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也就是红医精神。”[3]抗战时期,加拿大籍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同志远渡重洋,支援中国抗战。他主动请缨到前线担任战地医生,为伤病员服务,展现了医生应有的责任和担当。在医疗工作中,他始终把患者需要放在首位,坚定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最终为抗日事业和人民利益而献身,用自己的生命书写了伟大的“白求恩精神”。[4]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成立了卫生部,开始了全国性的医学伦理建设。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医学伦理建设也在不断深化和完善,建立了“医疗行业责任制”“三级医院制”等制度,医学伦理逐步成为医学教育、医疗实践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务人员应当立足于社会主义卫生事业,为人民服务,维护公共利益,而且,医生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过硬的政治素质。在此基础上,医务人员还应当注重自身修养,严格遵守医学伦理,保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此外,中国共产党还提高了对医学伦理教育的重视,通过加强医学伦理教育,培养医务人员的伦理素养,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20 世纪50 年代,医学伦理的研究和实践主要围绕着制定医疗卫生工作的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展开。此时,主要关注医生、护士等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以提高卫生工作者的服务水平和医疗质量;20 世纪60 年代,由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医学伦理的研究和实践开始关注社会伦理,强调医疗服务的公正性、平等性和人性化,反对医疗服务中的不公正现象;20 世纪70 年代,医学伦理研究与实践取得了重大进展,开始对医生、护士等医务人员进行医学伦理教育和培训,医学伦理也开始渗透到医学教育的各个层面;20 世纪80 年代,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会成立。此后,各地医院纷纷成立伦理委员会,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和教育也不断深入,涌现了大量的医学伦理学研究成果和专业人才,医学伦理的学科体系和理论框架也逐渐形成。

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继续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强调人民群众的健康是一项重要的民生事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医学伦理建设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尊重患者的权益,保障医患关系的和谐稳定,同时要把医生作为服务人民的职业的特殊性质考虑进去。在具体行动上,中国共产党在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包括健全全民医保体系、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等。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医学伦理问题,推动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如《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医师管理条例》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人体器官移植条例》等,有利于规范医疗行业的行为,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因此,将“四史”融入《医学伦理学》教学,有助于认知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中的医学伦理建设。

2.有助于学生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学伦理的特征。医学伦理关注如何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尊严、如何平衡医患关系、如何在治疗和研究中遵守伦理标准等,这些问题不仅是医学伦理关注的焦点,也是各个国家、各种文化所共同关心的问题。因此,医学伦理的核心是人类共同的健康和尊严,具有普世性。但是,从具体内涵而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历史文化背景也会造成医学伦理的差异性。目前,国内流行的医学伦理学的概念体系、分析框架和价值内涵,实际上是近代以来西学东渐的产物,不少内容带有浓厚的西方宗教色彩。相对而言,这套理论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吸收明显不足,并不能真正契合中国的现实需要。[5]诚如识者所论:“一直以来国内学术界和医学界并没有很好地处理‘舶来性’与‘本土化’之间的关系。致使部分医学伦理工作者全盘吸收西方的医学伦理思想,将西方医学伦理原则尊奉为医学伦理学界的‘道德圣经’;进而推崇西方国家所极力宣扬的价值观念,而放弃了国人所应有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6]

实际上,社会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医学伦理存在明显区别。在资本主义社会,医疗卫生事业主要是市场化的商品服务,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医生和医疗机构更加注重经济利益,存在以赚钱为目的的商业化行为。这种背景下,医学伦理往往更加注重效率和效益、金钱利益和市场竞争而忽视了患者的人权和人格。相比之下,社会主义制度的核心价值观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家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保障了人民的基本生存和生活条件,这种制度保障的是每一个人的基本权利和利益,使医学伦理不再是以经济利益为核心,而是以人的健康和生命为核心。医疗卫生事业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公共服务,国家对于医疗卫生的高度重视和投入,使得医疗卫生资源得以充分的开发和利用,通过基层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使全体人民享有公平的医疗卫生服务。同时,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进步,更多的优质医疗资源也得以充分的利用和开发,为医疗卫生事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因此,人民的健康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医疗资源的分配也更加公平合理。医学工作者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公共卫生服务的普及和发展,积极预防疾病,减少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为人民谋求更多福利和福利增长。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医生更加注重患者的权益和利益,将患者放在更高的位置上进行医疗服务,医学伦理更加强调尊重患者的人格和人权,注重平等和公正。通过比较不难发现,社会主义社会的医学伦理更加注重人道主义和社会公正,而资本主义社会的医学伦理更多地注重市场效益和竞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医学伦理得到了更好的保障和发展,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采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医疗服务变得更加市场化,医患关系也变得更加复杂。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医疗资源分配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市场规律的影响,医疗机构管理需要更加科学合理,医务人员职业道德也需要更加严格规范,必须保证医疗资源的公平合理分配,避免因经济利益而忽视医学伦理的问题。因此,当代中国的医学伦理学,应当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关注医学实践中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规范以及医学科技与社会伦理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的学科。它在一定程度上承接了中国传统医学伦理学、西方医学伦理学的经验与成果,同时也考虑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文化的独特性。它强调了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规范,尤其是以服务人民群众的健康为中心,注重医学实践中的人文关怀与人性关怀,同时也注意到医学技术发展所带来的伦理问题,强调了医学伦理规范与社会伦理价值的协调与融合。因此,将“四史”融入《医学伦理学》教学,有助于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学伦理的特征。

二、“四史”融入《医学伦理学》教学的方法

1.强化师资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对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遗憾的是,由于课程相对特殊和重视程度较低,目前许多高校《医学伦理学》 的师资队伍建设相对滞后。例如,华东地区某双一流高校的医学部讲授这门课程的教师基本是医学博士,他们的强项在于医学专业理论,求学阶段虽然也学过《医学伦理学》,但并非主要关注方向,工作期间的科研活动也不涉及这一领域。至于部分省属高校,讲授《医学伦理学》的教师也以医学和理学学科出身的教师为主。由于授课教师的专业背景所限,《医学伦理学》的教学缺乏人文社会科学的内涵,基本上局限于教材内容的复述,无法进行深入解读。在这种情况下,想将“四史”融入其中以便提升教学质量就显得更为困难。[7]

基于上述现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就成为《医学伦理学》教学改革的必要环节。实际上,从课程性质而言,《医学伦理学》虽然是医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但其内容几乎完全属于人文社会科学。在这种情况下,拓宽师资来源,选聘文科出身的专任教师就显得很有必要。对于有条件的高校而言,完全可以打造专职的《医学伦理学》教学团队,针对这门课程进行相关的教研培训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四史”正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对于条件相对匮乏的地方高校而言,即使不能打造专职教学团队,也应当对学校现有的师资进行巧妙地利用。例如,鉴于现在各大高校均已独立建制马克思主义学院,不妨借用专职思政课教师担任《医学伦理学》的教学任务。这批教师虽然缺乏医学知识基础,但对于“四史”知识的领悟和掌握是看家本领,讲授起来也是得心应手,很有可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另外,教学院系也可以对《医学伦理学》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编排,将“四史”内容独立设置为单独的一堂课,在原有师资配比不变的情况下,特邀法学或者党史出身的教师进行讲授。在这种模式下,专职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密切合作,可以形成优势互补,实现思政课和专业课的有效衔接,会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上述策略虽然取法各异,但都是为了从师资层面加强“四史”知识的涵养,提升《医学伦理学》的教学效果。

2.充实教学内容。医学伦理学作为一门抽象的学科,包含了许多理论和概念,例如尊重人权、保护隐私等,很难让学生直接理解和应用。通过案例教学法,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医学伦理学的内容。同时,鲜活生动的案例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探讨医学伦理问题,加深对道德规范和伦理原则的理解和应用,也可以激发学生对医学伦理问题的兴趣和思考,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医学伦理学》的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法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遗憾的是,目前许多高校《医学伦理学》的教学相对晦涩,教学内容偏重于概念和理论的灌输,案例讲述相对缺乏。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方面在于这门课程本身就诞生于西方,另一方面则在于现有教材中缺乏充足的本土案例可供选择。[8]如此一来,授课教师就需要自行寻找合适的案例并应用于课堂授课环节。生动的案例往往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也能够让他们直面各种不同的道德困境,提高他们的道德意识和道德判断能力,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医学伦理学》的现实意义。

“四史”中就包含着许多生动的案例。例如,前文提到的白求恩的故事,就非常适合用于讲解医生的职业道德。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介绍白求恩的出生地、成长背景、受教育经历以及从医生涯,以此为基础展开白求恩的故事。随后,讲述白求恩在中国从事的医疗工作,包括他带领医疗队进山区、开展防疫工作、在抗战中医治伤病员等等,还可以结合图片或视频资料进行讲解,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白求恩的事迹。在史实阐述的基础上,重点强调白求恩在医学实践中遵循的医学伦理原则,重点介绍白求恩的医者仁心、无私奉献的精神,引导学生思考医学伦理在医疗实践中的应用,引起学生的共鸣,深入理解医学伦理的内涵和意义,提高未来的职业素养。在讲述白求恩的故事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辅助,如图片、视频、音频等,让学生更加生动、形象地了解白求恩的事迹和医学伦理。需要指出的是,以“四史”为案例进行探讨和讲解只是原有教学模式的有益补充,并非要取代理论传授,二者之间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要把握好案例讲述的节奏和时间,注意不要过分拖延或过于简略,保持思路清晰、重点突出。

3.创新教学模式。学生是大学课堂的主体,因为大学课堂是为学生学习和发展服务的,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中心和主要参与者。学习目标和课程内容的制定是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发展,而不是教师自身的兴趣和偏好。学生拥有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权利和责任,他们应该参与到课堂中,提出问题和质疑,并与教师和其他同学交流。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是课堂氛围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式鼓励和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把学生作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性,创设鼓励学生参与的课堂环境和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综上所述,目前许多高校《医学伦理学》的教学偏重于概念和理论的灌输,仍然停留在“老师讲、学生听”的僵化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无法表达自己对于这门课程的理解。实际上,《医学伦理学》是一门思想开放性很强的课程,也是一个有争议的领域。医学伦理问题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不同的观点和价值观可能会相互冲突。例如,生命的价值和自主决策的权利之间的冲突,医疗资源的公平分配和个体的福利之间的冲突等。此外,不同的文化、宗教、伦理传统等因素也会对医学伦理学产生影响,导致不同的观点和立场。因此,在《医学伦理学》的教学中,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不同观点和意见,并通过探讨、讨论、辩论等方式,促进学生的思辨和理性思考能力的培养。

基于上述认识,《医学伦理学》的课堂应当为学生的表达提供空间,而“四史”恰恰给学生提供了许多值得思考和讨论的问题。例如,针对“四史”中的改革开放史,就有许多值得讨论的话题。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但精神文明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9]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随着医疗市场化的推进,医疗行业的商业化倾向也随之加剧。在以利益为导向的市场经济中,医疗机构和医生往往面临着经济利益与医学伦理之间的冲突,这可能会导致一些医生在决策时更多地考虑经济利益,而不是患者的利益和健康。另外,在市场条件下,患者通常可以自主选择医生和医疗机构,但这也可能导致一些患者纠结于健康和金钱的两难困境之中。以上问题的本质、来源、发展趋势等,都很值得学生进行思考和探讨。因此,教师应当从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和评判者,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和探究,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和探究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复杂的医学伦理实践。

三、结 语

医学专业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具备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医德医风,能够独立开展医学实践、解决医学问题、服务人民群众的高素质医学人才,现在的高等院校的医学专业在读学生将是未来医疗战线上的主力军,承载着救死扶伤的重要使命。因此,加强医学伦理的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并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提高职业素养和医疗服务质量,维护医患关系和谐稳定,提升医疗机构的社会信誉度和形象。需要注意的是,医学伦理的学习和领悟需要建立在正确的价值观和历史认识基础上。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实践史,其中蕴含了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丰富的育人资源,在当代中国的各个领域都具有广泛的指导和教育作用。

因此,对于学生而言,“四史”融入《医学伦理学》教学是一场思想洗礼,也是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路径之一。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对社会主义新时代医学伦理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医学伦理的发展历程、价值取向和实践应用,尤其要让学生明白医学实践是一项高度道德的职业,要求医务工作者具有高度的职业道德水准和服务意识。同时,也要让学生认识到医学伦理学与医学技术的发展之间的关系,加强学生对医学伦理问题的敏感性和应对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医学伦理思维能力,为未来成为优秀的白衣天使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四史伦理学伦理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开拓·前沿·创新与学科建设——简评《中医生命伦理学》
“纪念中国伦理学会成立40周年暨2020中国伦理学大会”在无锡召开
小主播上微课 团队员学四史
遇见“四史” 图说“第一”
队史连“四史”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聊斋志异》与前四史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