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冰 王慕星 孙 帅
(中国人民银行白城市分行,吉林白城 137000)
吉林省全省耕地面积703万公顷,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7%,全国排名第5位。黑土地面积为110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83.2万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15.6%,产量超过总数的1/2。又因其地理位置独特、气候条件适宜农作作物生长,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便利条件。
农业产值、农民收入实现“双提升”。截至2022年12月末,吉林省农林牧渔总产值3217.91亿元,同比增长4.1%;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1689.1亿元,同比增长4%。产值增强的同时,农民收入同样有所提升,截至2022年12月末,吉林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34元,同比增长2.8%①数据来源:吉林省统计年鉴。,实现农业产值与农民收入的同步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指出,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多年来,在国家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吉林省农业机械化水平快速提升,对促进农业升级、农村进步、农民增收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1.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
截至2022年12月末,吉林省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3%,远超国家平均水平,在各省排名中名列前茅。农机总动力达4357万千瓦,拖拉机保有量达到131万台,拖拉机配套农具达到280.1万台,装备结构持续优化。全省农田灌溉面积1938.2千公顷,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0.6,同比增加0.4%,进一步提升了抗旱能力,夯实了粮食稳产保供的基础。
2.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
自2016年起,吉林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发放额度逐步增加,各家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调整放款计划、扩大宣传影响、优化放款结构等措施,不断增加涉农贷款放款量,积极响应各项信贷政策,推出诸多惠及农户的贷款产品,支持农业农村发展。截至2022年12月末,吉林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6040亿元,占各项贷款比重的23.8%①数据来源:吉林省金融运行报告(2023)。,信贷结构持续优化。
3.农业保险发展蓬勃
截至2022年12月末,吉林省农业保险公司保费收入474604万元,同比增加103404万元,增幅27.86%②数据来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吉林监管局。。农业保险行业规模不断发展的同时,农户保险意识、防风险意识也有明显增强。
2022年,吉林省粮食产量达816.16亿斤,粮食单产940.53斤/亩,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1.58%,但我国粮食需求仍将持续增长,资源环境约束越来越紧,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自然灾害与经济下行压力更使得粮食增面积、提产量的难度越来越大,粮食稳产保供依然存在短板弱项和挑战压力。今年吉林省又受台风“杜苏芮”“卡努”连续北上影响,多地遭遇持续降雨引发灾情,对粮食产量产生巨大冲击。各种不确定因素叠加为粮食稳产保供带来困难,为金融支持农业现代化效率及农业现代化发展带来挑战。
农村金融机构普遍存在贷款门槛设置较高,金融服务体系精准化程度较低的问题。金融机构逐利性的本质使得金融机构在向农村产业这种低利润率、高风险的产业贷款时“惜贷”“压贷”,致使普通农户及小微农村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始终得不到妥善解决。
农户信用信息获取难度大。信息不对称是农村金融机构开展业务的最大问题,出于安全审慎经营原则,金融机构不得不提升贷款准入门槛,无形中加剧了农户贷款难的问题。尽管地方政府建立了政府性担保机构,但其风评模型复杂,有时直接由银行进行尽调,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小微客户的难题。
吉林省开设农业保险业务的财产保险公司数量较小,多以传统农业保险为主,品种及覆盖范围有限,无法满足当下农民对保险品种的多样化需求,致使农民参保意愿不强,投保率低。加之,大部分农业保险赔付额度较低,给付金额与实际损失金额时常出现倒挂,保险保障不能完全覆盖所遇风险。
灰色关联分析是灰色系统理论的一部分,应用灰色关系分析法对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事物和现象从整体观念出发进行综合评价被学术界认为是一个可信度比较高的方法。因为金融支持农业现代化的程度及效率,受诸多因素影响,各指标、单位的取值不能完全统一,简单分析可能造成结果不准确或指导意义不大的情况,综上所述,结合实际情况及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特点,本文选取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开展实证分析。
1.农村金融指标
衡量金融规模、金融发展的指标较多,根据实际情况和多维度衡量的原则,结合之前大部分学者理论研究,本文选取农村金融规模、农村金融效率、农业保险深度,这三项指标来表示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和水平。农村金融规模(FIR)=农村金融机构资产总额/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农村金融效率(FE)=涉农贷款余额/农村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农业保险深度(ID)=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农林牧渔业生产总值。
2.农业现代化发展指标
由于每个时段国家大政方针、行业具体政策、市场繁荣和接纳程度不同,衡量农业现代化的指标也不尽相同,笔者结合当下时代背景、市场环境以及大量先贤研究的成果,建立了吉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评级体系,本文选取一级指标3大项,二级指标10小项。具体指标见下表。
表1 吉林省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
3.模型构建
由于相关数据单位不同,要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处理结果见表2。
表2 无量纲化数据
本文灰色关联度的参考序列为吉林省农业现代化的相关指标,比较序列为吉林省农村金融的相关指标,代入灰色关联度模型,如下:
x0(k)代表参考序列为各项农业现代化指标在不同时点的数值。ξi(k)是关联系数,它代表某个参考序列与第i个比较序列在第看个时点数值的相对差值。ρ为取值在0—1之间的分辨系数,通常取值0.5。r0i代表某个参考序列与第i个比较序列的关联度。
4.实证分析
将每个农业现代化指标代入模型后,可以分别得到与每个农村金融指标的关联系数,继续将所得关联系数代入关联度模型进行计算,则能计算出人均农业产值和三项农村金融指标之间的关联度,得到表3。
表3 关联度排序表
如表所示,各指标关联度在0.4951~0.7731范围内,大部分关联度徘徊在0.62左右,表示吉林省各农村金融和农业现代化两者联系较为密切,农村金融支持规模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但关联度峰值停留在0.7731,说明两者的内在联系没有达到十分紧密的程度,在当前背景下农村金融支持农业现代化的程度仍有上升空间,可见,加大农村金融支持力度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由路径。
为探究农村金融效率、农业保险深度、农村金融规模对农业现代化影响的内在逻辑,将各一级指标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到表4。
表4 一级指标关联度
根据表4可知,从总指标农业现代化水平来看,农村金融效率(关联度0.6791)>农业保险深度(关联度0.6549)>农村金融规模(0.6041),农村金融效率对农业现代化水平影响最大,农业保险深度次之,农村金融规模影响最小。可见,农村的金融支持是否得当、到位不仅直接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繁荣程度,还对农业现代化发展意义非凡,只有不断增强农村金融支持力度,提升金融运转效率,强化农业保险作用,扩充农村金融规模,才能持续有效地推动吉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
根据模型结果可知,吉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金融大力支持,农村金融效率对农业现代化发展影响最大,农业保险深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业现代化发展,农村金融规模对农业现代化水平影响较弱。今后,吉林省要持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注重提升农村金融效率,在保持农业保险健康发展的基础上,稳步扩充农村金融市场规模,才能达到推动农业现代化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1.加大农业农村信贷支持力度,提升农村金融效率。金融机构要加大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支持,制订长期的信贷支持规划,确保涉农贷款、普惠型涉农贷款持续增长。金融机构应增强服务乡村意识,优化金融网点布局,适当下放贷款审批权限,拓宽抵质押物范围,简化农业贷款审批流程。加快普及小农户普惠信用贷款,加快推进与完善“整村授信”,提升资金在农村范围内周转速度,以提高农村金融效率。
2.地方政府发挥职能作用,加强政策激励和考核评估。地方政府持续强化财政政策作用,对农民农户在税收政策、补偿政策上给予适当倾斜,对新兴农业经营主体可实行贷款税收减免方针,对涉农企业融资购置或融资租赁大型农业生产设备应按一定比例进行财政补贴。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实施方案,充分发挥“第一责任人”职能。在货币政策方面,人民银行各分行可以运用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再贴现、抵押补充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县域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间接扩大对农村金融领域的货币供应量。政府有关部门需依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定期对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的举措和成效进行考核评估,加强考核结果运用,确保金融机构能够灵活调整信贷资金投放规模和结构,以支持不同地区因地制宜地发展,有效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3.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推进农村数字金融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带动力量。可以通过政府制定政策让农村合作主体之间形成受益一体、运行稳健高效的合作机制,让各参与主体之间拧成一股绳。产业化经营应以"龙头企业+农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等组织形式,充分发挥以大带小、以强带弱的产业发展模式,提高农民市场化程度,将产业发展的利益让利给农户,充分调动农户参与产业化生产的积极性,龙头企业和其他参与主体也能获得稳定的利润,产业化经营才能稳步向前,经久不衰。同时,进一步推进农村数字金融发展,不仅在线下增加农村金融网点,在线上也要搭建农业服务平台,依托数字技术优化完善农村地区支付结算体系,加强对农户手机银行的操作指导,培养农村居民的数字支付习惯,有效推进农村数字金融发展。
4.强化乡村信用体系建设,注重结果应用。农村信用信息体系的建设,需要政府和市场共同发力。一方面要持续巩固完善人民银行牵头、银保监协助、各家金融机构参与、政府部门支持推进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模式,形成上下联动、多层合作、各方支持的乡村信用体系建设合力。政府平台应聚焦于金融政策的精准实施,提高金融政府担保基金、风险补偿、贴息、在贷款等政策措施的效率,利用政府信用信息平台,识别金融政策目标客户,精准实施金融政策。另一方面要鼓励市场力量参与信用平台建设,金融科技公司在确保个人信息安全的前提条件下,利用政府政务数据和市场数据等多方面数据,提高金融服务效率,扩大金融覆盖面。通过搭建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提供数据、信用及金融服务,强化涉农主体信用评价作用。
5.创新农业保险产品,扩大保险保障范围。创新农业保险产品,注重产品差异化、多样化,兼顾个体散户和大规模农户的发展需求,不能忽视小农户的要求,开发保费更低、真正适合农户的农业保险产品,使农业保险满足当地农业发展需求。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高保障需求,从单一性保险向综合性保险转变,提升参保人抗风险能力。用活中央财政对地方特色农产品的补贴政策,形成政策合力,注重扶持地方特色农业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