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应用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24-01-24 10:58:58汪晓娟吕利玉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1期
关键词:罗非班尿激酶溶栓

汪晓娟,吕利玉,郑 涛,杨 玲

(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湖北 武汉 43200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是一种由于脑动脉血流中断,导致脑组织因缺血、缺氧而局部坏死,继而诱发相关的神经功能缺损的脑血管疾病[1,2]。据统计[3],AIS发病迅速,一般为急性起病,发病前无征兆,临床症见为语言不清、肢体无力麻木以及嘴角歪斜等,有着极高的致残率与死亡率,对AIS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作为治疗AIS重要手段之一的溶栓治疗,可迅速将被阻塞的血管开通,恢复缺血区的血供,从而改善急性症状与病情[6]。相关研究显示[7],有14.67%的AIS患者在接受溶栓治疗1 d后再闭塞。为解决这一问题,许多学者就此展开了一系列相关研究。慕鹏莺等[8]研究显示,对经尿激酶静脉溶栓后的AIS患者应用替罗非班,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血小板功能。替罗非班是一种可通过拮抗血小板Ⅱb/Ⅲa受体而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血小板受体拮抗剂,其可有效抑制血栓的形成[9]。针对替罗非班这一作用,临床将其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类血栓疾病。据有关文献显示[10],于AIS中应用替罗非班,可使脑血管再闭塞的情况有效解除。本研究旨在探讨早期应用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9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A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中AIS相关诊断标准者[11];②年龄60~80岁;③对药物研究无过敏史者;④发病时间<4.5 h。排除标准:①合并既往有CIS后遗症者;②合并严重颅脑损伤者;③合并凝血功能异常者。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42例,其中观察组男30例,女24例,年龄60~78岁[(66.53±5.72)岁],BMI(22.65±2.32)kg/m2。对照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61~79岁[(66.47±5.42)岁],BMI(22.58±2.24)kg/m2。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两组均给予降脂、改善侧支循环以及保护脑神经治疗。对照组:采用单一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静脉滴注尿激酶(南京南大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32023294)100万IU+生理盐水100 ml,滴注时间为30 min。治疗24 h后给予患者抗血小板治疗,药物使用阿司匹林(海南碧凯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6020480)200 mg/次以及硫酸氢氯吡格雷(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03616)75 mg/次,均1次/天。观察组:采用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静脉滴注替罗非班[远大医药(中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1165],先以0.4 μg/(kg·min)的速率滴注30 min,随后改为0.1 μg/(kg·min)的速率治疗48 h。尿激酶静脉溶栓与对照组一致。两组均治疗一周。

1.3 观察指标①临床疗效[12]:根据临床症状于治疗1周后评估,分为显效:临床恢复趋于正常或症状基本消失;症状减轻或改善为有效;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减轻为无效。总有效率=(总有效例数-无效例数)/总例数×100%。②血小板相关参数:两组患者于治疗前、治疗1周后采集外周静脉血3~4 ml,将血液标本放进装有肝素的抗凝管并置于低温离心机中进行离心(3000 r/min,10 min),时间4~6分钟后分离血清,且超低温保存待测。使用日本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型号:7080)检测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PDW)以及血小板压积(PCT),使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小板粘附率(PAdT)以及血小板聚集率(PAgT)。试剂盒均由美国R&D提供,操作严格按说明书进行。③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13]:于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评估神经功能,共11个项目,总分42分,得分越高表示神经功能越差;使用Barthel指数(the Barthelindex of ADL)评估日常生活能力[14],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日常生活能力越好。④安全性: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神经系统反应、过敏反应以及胃肠道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6.30%)显著高于对照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31,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相关参数比较两组治疗1周后PDW、PAdT以及PAgT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CT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变化程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相关参数比较

2.3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比较两组治疗1周后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与Barthel指数比较

2.4 两组安全性比较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63,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比较[n(%)]

3 讨论

随着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AIS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15]。AIS是指脑组织由于脑部血供异常而诱发缺氧缺血,而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疾病。临床中,如何抑制血栓的蔓延以及如何改善脑组织血管对AIS患者来说是治疗重点。目前临床中AIS最主要的治疗手段是抗凝以及静脉溶栓等,其中,公认的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静脉溶栓。但随着临床对其不断的实践与检验,发现AIS患者经静脉溶栓治疗后,会增高患者机体内的凝血酶活性以及降低纤溶酶,继而引发形成新血栓[16]。因此,对AIS患者溶栓治疗辅助以有效的干预是十分必要的。

据有关研究显示[17],血小板的活化以及粘附等与AIS存在密切联系,其中血小板可通过活化来参与脑组织缺氧缺血发生发展的过程。替罗非班是一种可抗血小板聚集的拮抗剂,可用其改善AIS患者脑部的血流灌注状况,保护脑神经元以及脑组织。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6.30%)高于对照组(76.19%),且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表示经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的治疗方案临床治疗效果更为显著,且有助于促进脑动脉再通以及改善AIS患者的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在李耀鹏等[18]的研究中指出,替罗非班可有效预防脑卒中的病情进展以及支架血栓的形成,且还可改善AIS患者神经功能。此外,在石恒等[19]的研究中显示,将替罗非班应用于AIS患者中的临床疗效较常规用药更为显著。本次研究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使得本次结果进一步得到证实。

血小板可被激活剂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活化,从而暴露血小板的结合电位,增强其与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和纤维蛋白原的结合,最终促使血小板聚集以及血栓的形成。据有关国内外研究报道[20],AIS患者机体内血小板的活化与其经静脉溶栓治疗后再闭塞以及病情加重有着密切联系。此外,有关文献显示[21],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血小板的活化。替罗非班作为临床抗血小板聚集的有效药物,可通过对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Ⅱb/Ⅲa受体的结合进行阻断,从而抑制血小板的交联与聚集。临床用于反映血小板活化的常用指标是PAdT与PAgT,除此之外,PDW可反映血小板体积的均一性,PCT可反映血小板的体积和数量。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1周后PDW、PAdT以及PAgT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CT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更显著,表示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的治疗方案可有效对血小板的活化进行抑制,改善血小板功能。此外,本次研究还显示,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的治疗方案具有一定安全性。

综上,将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应用与AIS患者早期治疗中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罗非班尿激酶溶栓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替罗非班治疗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替罗非班桥接常规抗血小板治疗早期PWI-DWI不匹配脑梗死的疗效评价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胸腔微管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
中外医疗(2016年15期)2016-12-01 04:25:49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负压封闭引流(VSD)结合尿激酶溶液冲洗应用于四肢软组织缺损的研究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CT灌注成像在rt-PA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
山东医药(2015年40期)2015-02-28 14:28:47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3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