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青年“斜杠创业”研究:学术史梳理与展望

2024-01-24 07:29曹星
大理大学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斜杠本职工作全职

曹星

(大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云南 大理 671003)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追求多种职业和身份以及多元生活方式的人群正在悄然出现,尤其在年轻人群体中。2007年,《纽约时报》专栏作家Alboher在其著作中提出了“slash career”这个概念,意指青年不再满足于专一职业的工作模式而选择多重职业及身份的生活〔1〕。Slash原指标点符号“∕”,被用来分隔年轻人所持有的不同职业,如著名80后韩寒的身份是“作家∕赛车手∕导演”。在我国80后、90后群体中,像韩寒这样跨界不同职业领域的青年也很多,这种多工作持有的现象和人群当下在中国被称为“斜杠人生”和“斜杠青年”。斜杠青年的多工作持有可以分成许多类别,如多份工作均为受雇或个人同时从事多份自由职业。其中一类青年,既有一份受雇于他者的领取薪酬的工作,同时又以创业或自雇等方式为自己工作,这种工作方式被称为“兼职创业”“斜杠创业”或“混合创业”(Hybrid entrepreneurship∕Part-time entrepreneurship)〔2-3〕。由于长期以来人们的职业选择常被认为是一种非此即彼的情况,创业的对立面是就业,自雇的对立面是受雇(他雇),而斜杠创业兼具“受雇”和“自雇”的性质,改变了人们的认识,成为“斜杠人生”中一种比较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形式。

根据全球创业观察(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GEM)调查数据,斜杠创业者在全球劳动力市场上占据很大比例,全球范围内约有80%的创业者是在拥有一份全职工作的同时创业①参见全球创业观察(GEM)网站(https:∕∕www.gemconsortium.org∕data)相关统计数据。。在我国,由于国家一直对民众以多种形式创新创业从政策上给予支持,如国务院于2015年出台了关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指导意见②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9∕26∕content_10183.htm)。;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保民生、稳就业”成为国家政策的首要关注点③参见人民网(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20∕0903∕c40531-31847181.html)。;2020年7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印发《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④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gov.cn∕zhengce∕2020-07∕20∕content_5528365.htm)。,意见明确,“要着力激发各类主体的创新动力和创造活力,打造兼职就业、副业创业等多种形式蓬勃发展格局”。当民众在职业领域的“跨界”追求得到政策鼓励支持,斜杠创业者可能会日益增加。我国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兼职创业者在18~64岁劳动力中所占百分比分别为10.29%、9.87%、10.39%、8.66%①参见全球创业观察(GEM)网站(https:∕∕www.gemconsortium.org∕data)相关统计数据。。

斜杠创业者在现实中的涌现也推动了相关研究的兴起,斜杠创业近十余年来开始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若能对目前斜杠创业研究脉络有整体的把握和了解,将有助于组织深入了解青年的斜杠创业行为,对斜杠创业的员工进行更有效的引导和管理;也有助于相关职能部门理解新生代员工的就业观、职业观,为相关政策制定和管理提供依据。因此,本文尝试对国内外斜杠创业的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具体而言,本文分以下几个部分:首先,通过文献检索对国内外斜杠创业研究现状进行整体把握,第二,明确斜杠创业和斜杠创业者的内涵;第三,从斜杠创业本身的特点、创业者个体以及环境等方面对青年斜杠创业的原因进行系统归纳和分析;第四,总结斜杠创业者的后续选择和影响;最后,对现有斜杠创业研究现状进行评述,根据现有研究的局限对斜杠创业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二、基于文献检索的国内外斜杠创业研究现状

由于“斜杠创业”对应的国外研究术语主要有两个:“H ybrid entrepreneurship”以及“Part-time entrepreneurship”,我们以此为主题词,在科学网(web of science)中对国外斜杠创业相关文献进行了检索,发现1975年至2022年,相关主题一共发表文献884篇,被引频次17 757次,篇均被引频次20.09次。有关斜杠创业研究按年份的出版物和被引频次统计详见图1。由图1可知,斜杠创业相关研究在2000年以后逐渐增加,从2010年起开始蓬勃发展。

图1 国外斜杠创业研究按年份的出版物和被引频次

国内斜杠创业研究数量相比国外严重不足,我们以相关主题词对知网进行相关研究检索,排除非学术研究文献以及主题不符文献(如“兼职经历对创业能力的提升”)之后发现,截至2023年1月,知网收录的我国关于个体斜杠创业的研究文献一共只有13篇,相关文献发表时间都在2010年之后,其中4篇为硕∕博士论文,9篇为期刊论文,相关文献详见表1。

表1 我国斜杠创业∕兼职创业∕混合创业研究文献概览

通过文献检索可知,斜杠创业研究是近十年来逐渐兴起的新兴研究领域,相较于我国现实中斜杠创业者的涌现以及国外研究,我国目前斜杠创业研究严重滞后,所以对我国斜杠创业者的斜杠创业行为展开深入研究非常必要。

三、斜杠创业的内涵和斜杠创业者的分类

如前所述,斜杠创业指个体在拥有一份受雇工作的同时所开展的创业或自雇活动。虽然不同研究者对斜杠创业关注的侧重点不同,有的关注受雇工作与创业的时间分配〔3〕、有的关注创业收入的总收入占比〔4〕,但创业者在受雇的同时自雇(创业或自雇始于受雇之后)是斜杠创业的基本特点。

通过文献分析发现,相关研究最初将斜杠创业看作一种创业进入模式,认为斜杠创业是全职创业的“试水”阶段(testing entrepreneurial water),将斜杠创业者看作早期创业者,以走向全职创业为目的的无差别的群体〔2,5-6〕。随着斜杠创业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发展,研究者们逐渐发现斜杠创业并不只是一种创业进入模式,斜杠创业者们也并非是一个同质性群体。Viljamaa等认为人们投入斜杠创业时对于后期是否要转向全职创业在主观意愿上已存在差异〔7〕,他们据此将斜杠创业者分成了三类:稳定的斜杠创业者(Persistent Hybrid Entrepreneurs,PHE),这一类创业者没有转向全职创业打算;暂时的斜杠创业者(Transitory Hybrid Entrepreneurs,THE),这一类创业者从创业之初就以转向全职创业为目的;灵活的斜杠创业者(Hybrid Entrepreneurs,HE),这一类创业者对于是否要向全职创业转变没有明确的计划,他们持一种“边干边看”的态度,斜杠创业的后续选择取决于创业过程及其结果。Viljamaa等通过对暂时的斜杠创业者和稳定的斜杠创业者进行比较,发现两类创业者在创业动机、创业目标、创业投入时间上都存在显著差异:就创业动机而言,暂时的斜杠创业者对本职工作的不满意程度更高;就创业目标而言,暂时的斜杠创业者更希望自己的创业项目能做大做强,也更希望通过斜杠创业逐渐走向全职创业,稳定的斜杠创业者在这些项目上的评分则要低许多;在创业投入时间上,暂时的斜杠创业者平均每周投入创业活动的时间为9.5小时,而稳定的斜杠创业者平均每周投入创业的时间为5.5小时〔7〕。此外,还有研究者认为斜杠创业者可能退回本职工作〔8〕。研究结果表明兼职创业者并非是以转向全职创业为目的的无差别的群体。

四、斜杠创业的原因:创业特点、创业者以及环境的共同作用

个体斜杠创业的原因一直是相关研究的重点。个体为何在拥有一份基本工作后又选择创业或自雇?为了补充收入?为了发展自身的兴趣爱好?抑或纯粹是为了追求斜杠这一种“时髦”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以往研究发现,创业方式本身、青年个人特征以及环境因素都可能影响青年的斜杠创业选择。

(一)斜杠创业的优势和特点对青年的吸引

不同于其他多工作持有方式,“受雇+自雇”的斜杠创业本身所具备的特点对人们具有很大的吸引力。首先,斜杠创业相比全职创业风险较低,灵活性和自主性较高,青年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创业∕自雇项目,也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时间,降低创业和受雇工作的冲突〔9-10〕。

其次,相比全职创业,斜杠创业的成本更低〔11〕,主要表现为:启动成本较低,青年可根据自己所拥有的资金以及各种资源灵活开展创业或自雇;机会成本较低——机会成本是指人们在决策过程中面临的多项选择中被放弃而价值最高的选择,也可称为“替代性成本”,比如选择被雇佣意味着放弃了创业可能带来的收益,选择创业便失去了受雇工作的薪酬福利,也即俗语所说的“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但斜杠创业弥补了这种遗憾;另外,斜杠创业者可根据创业回报和绩效决定后期是决定转向全职创业或者结束斜杠创业,其职业转换成本较低〔12〕。

第三,斜杠创业能为青年创造货币收益和非货币收益〔13〕:斜杠创业能为年轻人及其家庭增加经济收益,且有研究发现以创业的方式开展兼职的青年比起主业和第二职业都是受雇的青年收入更高〔14〕;同时也为他们创造了非货币收益,满足了青年发挥个人特长、自我实现、工作自治等的需求。Alboher〔1〕对上百名包括斜杠创业者在内的多工作持有者的访谈发现,人们认为自己在受雇工作中更像流水线上的螺丝钉,不能满足成为“真正的自己”的需求,而从事多种职业,尤其是拥有一份自己的事业,能将人们整合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让人们“做自己”,实现自己在本职工作中没能实现的职业理想和追求。

第四,斜杠创业为青年提供了创业学习和自我评估的机会:创业作为一种风险较高的经济活动,很少有人能确信自己一定创业成功。斜杠创业作为一种“干中学”的活动,为青年提供了在创业实践中进行自我评估以及创业学习的机会,青年可以在创业实战中评估自己的创业能力,积累创业经验,学习创业技能,更为将来是否要转向全职创业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和佐证〔15-16〕。

(二)创业者的个人特征

除了斜杠创业本身的特点之外,以往斜杠创业前因研究重点考察了创业者的个人特征,主要是个体人口统计变量、人格特征等因素对人们斜杠创业选择和全职创业选择的影响。人口统计学变量层面,主要是学历、年龄、性别、婚姻等。研究发现学历对个体斜杠创业选择的影响大于对全职创业的影响,相比全职创业,高学历的个体更倾向于投入斜杠创业〔17〕。研究者对此的解释首先是学历更高的个体更希望将自己在本职工作中没能发挥的才能以创业的方式满足,其次学历更高的个体更渴望通过斜杠创业实现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和工作自主。年龄方面,相比年龄与全职创业呈显著倒U型关系而言,研究发现斜杠创业对于各个年龄层的人们都是一个非常具有吸引力的选择〔18〕。婚姻状况方面,鉴于斜杠创业更低的风险性和更灵活的特性,更有利于创业者在创业的同时兼顾本职工作和家庭,即使创业失败也可以回归主业,目前发现女性和已婚者更愿意选择斜杠创业〔19〕。人格特质方面,Raffiee和Feng发现与直接全职创业的个体相比,斜杠创业者有更高的风险规避倾向以及更低的核心自我评价〔6〕。

(三)环境因素的影响

近年来,研究者不断拓展研究视角,尝试探究创业者的家庭因素,他们所属组织乃至社会环境因素对其斜杠创业选择的影响。

1.家庭(家族)因素

由于全职创业的研究发现家庭或家族中存在创业榜样是影响人们投入全职创业的重要原因,所以有研究探究了家庭(家族)创业榜样对人们斜杠创业的影响,但是家庭(家族)创业榜样对个体斜杠创业选择的影响没有得到证明〔2〕。有研究发现人们的斜杠创业行为与家庭净收入负相关,这符合信贷约束理论的假设,即创业是一种启动成本较高的经济活动,个体和家庭收入会直接影响人们的创业选择〔2〕。但Petrova同样基于信贷约束理论所开展的研究发现斜杠创业者并未受到资金约束,他们对此的解释是斜杠创业者可以根据自身资金和资源状况启动合适的创业项目,而且有本职工作收入作为保障,所以其创业活动所受信贷约束较少〔11〕。

2.本职工作和行业因素

目前仅有极少数研究探索了个体受雇的本职工作、所属组织和行业因素对他们斜杠创业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本职工作和组织方面,曹星和魏峰的研究发现本职工作中的不充分就业可能导致员工对本职工作产生疏离进而选择投入斜杠创业〔20〕;Bögenhold对斜杠创业者的调查发现,本职工作满意度低,以及工作缺乏自主性与个体斜杠创业选择正相关〔21〕;另有研究发现组织对员工创新创业的态度可能影响员工的斜杠创业投入,如果组织积极鼓励员工创新创业,则个体投入斜杠创业的比例相比对员工创新创业持不支持态度的组织要高〔22〕。行业方面,行业性质可能影响个体斜杠创业选择,对进入资本要求低的行业领域如商业服务领域更容易触发斜杠创业,而建筑、运输、农业等行业领域员工的斜杠创业行为较少〔23〕。

3.社会环境因素

创业不仅是一种经济活动,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活动。Block等基于27个国家28 157个样本的跨国研究探索了社会文化的四个层面对个体创业选择的影响〔17〕。社会文化的四个层面和内涵分别是:社会文化的风险规避倾向(societal-level uncertainty avoidance),指社会文化鼓励、提倡、赞赏冒险的程度;社会文化的集体主义倾向(societal institutional collectivism),指社会对于集体行动、集体目标的重视程度;社会文化的成就(业绩)导向(societal-level performance orientation),指社会文化鼓励个体以积极进取的态度追求更高绩效、追求成功的程度;社会文化的未来取向(societal-level future orientation),指社会文化中对个体延迟享受和投资未来的提倡和支持程度〔24〕。

他们的研究发现,社会文化中的风险规避倾向、集体主义倾向与个体无论全职创业还是斜杠创业选择都是负相关关系,但相较之下,这两个指标与人们全职创业选择的负相关程度更高。Block等对此的解释是高风险规避社会中的个体不喜欢冒险和不确定性,而创业是一种风险较高的行为,所以高风险规避社会文化中人们选择创业的可能性比低风险规避社会文化中的人们更低,全职创业因为风险更高所以与风险规避的负相关关系更强〔17〕;社会文化的高集体主义倾向则强调集体目标高于个体目标,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所以在高集体主义倾向的社会中,个体在开展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创业活动时会有更多顾虑,创业率因此较低,即使创业也更倾向于选择灵活的斜杠创业。

与风险规避倾向和集体主义倾向相反,社会文化中的成就导向与未来取向与个体无论全职创业还是斜杠创业都呈正相关关系,与全职创业正相关程度更高。研究者对此的解释是,高成就导向社会文化中的个体有更强烈的成就动机并更愿意为此而与他人积极竞争,因而更愿意投入创业证明自己的能力。高未来取向社会文化中的个体,愿意为了长远利益延迟当下的满足和享受。全职创业相比斜杠创业,虽然投入更多、风险更高,但未来获得更高收益的概率也更高,所以社会文化的成就导向和业绩导向与全职创业选择的正相关程度更高。

五、斜杠创业的后续选择和影响

(一)斜杠创业向全职创业的转变

由于多被看作走向全职创业的第一步,以往关于斜杠创业后续选择研究更多探讨人们从斜杠创业向全职创业的转换。内容上,研究者重点关注了哪些因素会影响斜杠创业者向全职创业转变:Folta等发现,斜杠创业的财务回报是影响斜杠创业者最终是否会过渡到全职创业的关键因素〔2〕。Block等的调查则发现影响斜杠创业者向全职创业转变意愿的主要因素是他们的创业动机〔17〕。他们将青年的斜杠创业动机分为经济动机和非经济动机,经济动机主要是补充个体和家庭收入、获得经济成功,非经济动机主要是追求自我实现、创新、独立。研究发现经济动机型斜杠创业者向全职创业转换的可能性较低,而非经济动机型斜杠创业者向全职创业的转换率较高。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等在青年斜杠创业选择中有重要的影响因素,但在斜杠创业向全职创业转换过程中的作用不再明显〔25〕。

方法上,以上研究主要采用了四种方法,第一种是依托政府、社会机构或学术机构的大型调查数据展开研究,如Folta等的研究使用了瑞典统计局的三个数据库资源,从中筛选出从斜杠创业转向全职创业的创业者数据进行分析〔2〕。这类研究的优势在于样本量大,调查范围广,不足则在于研究者能动性受限,研究内容受到调查内容的限制。第二种是对个别斜杠创业者进行持续跟踪的案例研究,如Solesvik深入跟踪比较了两位斜杠创业者创业的动态过程,生动地呈现了他们斜杠创业的原因、动机,转向全职创业的影响因素等〔26〕,但是研究耗费时间较长(研究持续时间为2006—2015年),并且依据个别斜杠创业者得出的研究结论可能不具备广泛的代表性。第三种是从全职创业者中筛选出经历过斜杠创业阶段的创业者,然后再以问卷的形式,通过创业者的回忆对其转向全职创业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但是回忆的方法也可能导致研究结果不够准确。第四种则主要对斜杠创业者向全职创业转变的意愿进行研究。由于调查的只是意愿,与实际也可能存在差距〔26-27〕。

(二)斜杠创业的影响

斜杠创业的影响研究首先探究了人们的斜杠创业绩效。Raffiee和Feng的实证研究发现,通过斜杠创业走向全职创业的企业存活率高于直接全职创业的企业〔6〕;孙俊等的研究发现创业者的创业网络能力和创业学习能力通过不同的路径影响斜杠创业绩效〔28〕。

除斜杠创业的绩效之外,以往研究对斜杠创业所造成的其他方面影响关注较少。近年来,随着研究者发现许多斜杠创业者无论创业绩效如何都不打算向全职创业转变,斜杠创业者同时承担多种工作角色可能对创业者个人及其本职工作等所造成的影响开始得到研究关注。

关于斜杠创业对创业者个人的影响,Thorgren等针对瑞典262名斜杠创业者的实证研究发现,随着斜杠创业程度的加深,创业者可能面临因为多种工作角色承担而带来的“选择过载”(choice overload)的问题,令他们在职业选择和工作决策时承受更多的压力〔8〕。

关于斜杠创业对本职工作的影响,人们通常认为斜杠创业对本职工作的影响是消极的,比如认为斜杠创业意味着对专业性和责任感的背叛,青年如果连本职工作都不愿安心投入,又如何能同时兼顾好多种事业?另外,认为员工在本职工作之余创业可能导致组织绩效降低,斜杠创业员工为了自己的创业项目甚至可能出现盗窃工作资源等行为〔29〕。

近年来有研究开始尝试探究斜杠创业如何对员工本职工作产生积极影响。Marshall等认为员工的知识、技能、创新行为未必都来自于所从事的主业,人们在创业过程中学习到的经验、技能可能促进本职工作中的创新行为。他们以组织创新氛围作为边界条件探讨了个体斜杠创业投入对个体本职工作创新行为的影响,发现当员工本职工作团队协作性强,团队创新氛围较高时,斜杠创业投入能促进员工本职工作创新行为的发生〔30〕。Fini等以科研机构中的斜杠创业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了他们与同事的科研绩效。发现纯粹的学术工作者工作环境比较单一,而斜杠创业的学者,其创业活动通过探索新的领域,促进了知识创造,提升了他们的科研质量进而促进科研绩效〔31〕。

以上关于斜杠创业能对本职工作产生积极影响的研究主要基于创业学习理论(learning theory)与跨角色学习迁移理论(inter-role learning transfer theory)。创业学习描述的是人们的创业经历能够帮助人们发展独特的知识和技能。斜杠创业作为一种典型的“干中学”的创业实践活动,这个过程为创业者创造了一个特殊的学习环境,人们在创业过程中能够培养和锻炼信息获取和机会识别的能力,包括如何获得显性和隐性的资源,以及如何部署和利用这些资源等,这些知识和能力是其他活动和环境所不能提供的〔32〕。这些从创业中学到的知识和能力通过青年的跨角色学习迁移活动,即个体在一个角色中学习到的知识、技能、经验等可以成为另一个角色提高效率的工具,提升了他们在本职工作中的创造力和绩效〔33〕。

以往关于人们斜杠创业的原因、后续选择、影响等研究的主要内容可见图2。

图2 斜杠创业的原因、后续选择、影响等研究的主要内容

六、现有研究评述与未来展望

斜杠创业研究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目前研究虽然已涉及个体斜杠创业的原因、斜杠创业向全职创业的转变、斜杠创业的影响等各个方面,为后来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但现有研究也存在一定不足。

首先,现有研究更关注创业者个人因素对其斜杠创业选择的影响,近年来虽然斜杠创业的前因研究逐渐开始涉及创业者的家庭、本职工作、组织、行业、社会文化等层面,但由于研究刚起步,研究数量尤其实证研究数量有限,对相关因素通过何种机制或路径作用于员工斜杠创业投入我们还知之甚少,尤其缺乏对各种因素如何协同产生作用的研究;而且现有研究主要将人们的斜杠创业视为有别于全职创业的创业进入模式,主要将个体斜杠创业选择与全职创业选择进行对比研究,这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我们对个体斜杠创业的原因形成系统、全面的认识,所以近年来研究者们呼吁,应当以更开阔的视角深入探讨个体斜杠创业投入的前因及其作用机制〔34〕。

其次,相比斜杠创业前因研究,斜杠创业后续效应和影响研究严重缺乏,现有研究也更多关注了斜杠创业者向全职创业的转换问题。事实上,无论斜杠创业者的主观意愿和动机是逐渐转向全职创业还是准备长期保持斜杠创业,只要处在斜杠创业中,人们都将面临多角色扮演和多工作承担对个人以及本职工作带来的影响。多角色之间何时相互增益?何时相互冲突?机制和过程如何?相关问题以及解释理论尚需进一步推进和完善。

因此,未来国内斜杠创业研究可重点关注以下内容:一是多因素整合探讨青年斜杠创业选择的作用机制。按照个体-情境交互作用理论的观点,个体的行为是环境中个体认知、情感等综合作用的结果〔35〕。未来研究应多采取个人-情境交互作用的视角,将个人因素和各个层面的环境因素结合起来,深入分析探讨我国青年斜杠创业选择的原因和作用过程。也可尝试聚焦特定行业或某一具体类别的斜杠创业者,比如女性、大学教职员工或者科研院所从业人员等,分类别具体深入探讨人们斜杠创业的原因。二是对斜杠创业后续效应和影响的多层次、多角度研究。可关注斜杠创业者的身心健康以及他们的职业幸福感、创业幸福感、多角色之间相互关系等;也可探讨斜杠创业对个体组织行为、本职工作绩效、工作-家庭关系等的影响乃至对社会的影响。

综上所述,斜杠创业不仅是青年个人的人生和职业选择,在这种就业和生活方式背后反映了青年职业观、就业观和价值观的变化,也包含着青年对本职工作、组织以及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政策乃至整个时代的认知。如能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境以及具体研究对象,以更加灵活多样的方法对异质性突出的斜杠创业者进行更精细的分类和研究,为其斜杠创业行为提供更合理的理论解释框架,将有助于组织和国家更加了解青年的就业观、人生观,对其进行更合理的帮助和引导。

猜你喜欢
斜杠本职工作全职
土耳其全职妈妈晒7岁女儿“高定”
全职妈妈为什么更容易吼孩子
古代也有“斜杠青年”
“斜杠青年”的“横向”人生
当青年加上“斜杠”——解析“斜杠青年”
“斜杠青年”的斜与不斜——“斜杠”实际是对青春宽度与广度的追求
非全职工作在欧洲兴起
全职妈妈为什么更容易吼孩子
浅谈西藏驻站记者如何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幸运的巧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