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人才培养:数智时代教育的新使命

2024-01-24 12:47祝智庭戴岭赵晓伟沈书生
电化教育研究 2024年1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

祝智庭 戴岭 赵晓伟 沈书生

[摘 要] 大力培养新质人才是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行动要义。新质人才所具有的创变思维使其具有了创新恒常性,复合思维使其具有了生态营造性,技术思维使其具有了技术具身性,这就使得他们符合新质生产力的需要,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开拓发展新赛道。新质人才具有成长心态与高意识学习特质、人机共生思维与AI渗透技能、开拓精神与“破界”能力、创想能力与实践智慧、人文精神与科技合伦行动力、人类共同体思维与跨文化行动力等特质。新质人才的培育需要建构一体化的培养范式,包括:细化融通培养机制,以素养导向的AI教育培育新质后备人才的基础教育;依托智能学科平台,以“AI+X”微专业塑造新质中坚人才的高等教育;建立数字孪生平台,以产教融合认证发展新质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未来的新质人才应当是具有创新潜质的AI原民,新质人才培养思路应推广到新生代(AI原民)人才的培养,致力培植好人才成长的沃土,让新质人才不断涌现。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新质人才; 新质学习力; 创新能力; AI渗透技能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祝智庭(1949—),男,浙江衢州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教育信息化系统架构与技术标准、信息化促进教学变革与创新、技术使能的智慧教育、面向信息化的教师能力发展、技术文化等方面的研究。E-mail:ztzhu@dec.ecnu.edu.cn。沈书生为通讯作者,E-mail:ssshen_nj@163.com。

一、引  言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并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对推动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以及促进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为我国创新发展提供了更为清晰的行动方向,成为当前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理论基础。

人才是加速新质生产力形成的重要智力来源,是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本推动力量。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培养与之相符、能够充分运用新质生产工具、产生创新生产价值的新质人才。新质人才也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决定因素,能适应新一轮技术变革、掌握科技知识与技能,驱动高技术化的劳动资料与对象,进而创造新的劳动资料推动产业升级与技术突破。教育肩负为未来人才培养提前布局的重要使命,培养新质人才是数智时代的应有之义。因此,理解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外延,把握新质生产力对新质人才培养的核心要求,探讨新质人才的特质以及人工智能赋能的培养新思路,是加速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路径选择,也是新质人才培养理论和实践必须回应的问题。

二、什么是新质生产力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征服自然使其适合社会发展的综合作用力,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及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用“新质”来描述生产力,突出体现了在生产力的发展过程中,现代科技与自然和人的高品质协同,推动现代生产关系的重构、重塑与持续创变。

新质生产力作为数字时代更有融合性、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具有摆脱传统增长路径、符合我国高质量发展内涵和要求的特征。近年来,新一代数字、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等技术产业呈现快速密集突破趋势,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构成的新技术体系正成为催动新一轮生产力变革的核心动力引擎。面向前沿领域及早布局,提前谋划变革性技术,夯实未来发展的技术基础,形成并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传统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的过渡转化,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机遇。

新质生产力与“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相互关联,是指面向未来社会发展的高水平的现代化生产力,即新类型、新結构、高技术水平、高质量、高效率、可持续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以持续创变的技术思维为活动源,突破点在“新”,锚点在“质”,落脚点在“生产力”,有面向新兴领域、面向未来产业、着力高质量发展的特点。“新”在于新理念、新业态、新技术、新体系,是超越传统、变革旧式、面向未来的崭新设计,以实现自立自强的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为龙头的生产力跃升。“质”在于在量变的基础上开辟一条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率、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巩固和延续量变的成果,结束以旧质为基础的量变,推进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生产力”在于科学技术、创新驱动和人才资源三位一体的新型、先进的发展生态。总之,新质生产力由“高素质”劳动者、“新介质”劳动资料、“新料质”劳动对象构成,以科技创新为内核,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阵地,以高质量发展为旨归,是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

三、新质生产力发展战略对新质人才的需求

科技革命和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表明,依靠科技创新促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是一条普遍规律。新质生产力发展战略是新时代我国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关键,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主、抢占发展制高点、培育竞争新优势、积聚发展新动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的必然要求。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依托高新科学技术、高素质劳动力和高品质生产资料,而自主研发创新高新科学技术和生产高品质生产资料,依靠于高水平教育模式所培养出的高素质劳动力。

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决定教育事业发展的直接和最终的因素,教育通过再生产劳动力和科学技术知识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前,数智时代的新质生产力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充分释放教育效能,但工业时代遗留的教育形式和理念已不适配生产力的迭代发展,标准化、同质化的人才培养目标滞后于生产力发展的需求。创新驱动本质是人才驱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大量创新人才的有力支撑,教育系统亟需为新质产业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新质人才。

新质人才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的主体性力量。科学技术发展依靠高素质的人才,科技只有从知识形态转化为生产工具,劳动资料才能成为现实的物质生产力,这一转化过程要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来实现。人是新质生产力生成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能动主体,没有人力资本跃升就没有新质生产力,新质人才是新质生产力生成的决定因素。新质人才需要能够理解社会发展现状并具有创变思维,能够整合社会的复杂系统并具有复合思维,能够主动适应新科技的发展并具有技术思维。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是培育新质人才,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只有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培养与现代科技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符合新质生产力所需的新质人才,才能提升劳动者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效能,进而使新质生产力在竞相迸发与充分涌流中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如图1所示)。

四、新质人才的内涵辨析与特质分析

千秋基业,人才为先。“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教兴国”等一系列理念、思想和战略都与坚持培育新质人才密不可分。在国际环境、国家战略与数智时代背景下探究新质人才的内涵特征,是对人才培养方式变革的重要理论指引。

(一)新质人才的关键内涵

新质人才是能够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体现数智时代富技术特质的创新恒常型人才,是能够主动关注复杂的自然与社会生态系统、自觉融入社会综合变革体系并建立了主体责任的生态营造型人才,是能够充分利用现代技术、适应现代高端先进设备、具有知识快速迭代能力的技术具身型人才。新质人才是新模式的创造者、新产业的引领者、新业态的塑造者、新领域的开拓者、新赛道的竞跑者、新动能的提供者,也是新优势的建设者。

新质人才的内涵具备政策话语、理论话语和实践话语的属性。政策语境下的新质人才既注重良好的智力因素是个体在专业领域中取得成就的先决条件,又强调非智力因素决定智力因素是否真正发挥出其功用的深层作用,掌握丰富的科学基础知识和拥有良好的素养,具有爱国情操、合作精神、社会责任感和意志品质等。

在理论话语中,新质人才除了拥有创造性思维、社会责任感和专业体系外,更注重广度和多领域的融合,是为新质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服务的人才,要有新的知能结构与前瞻思维能力。在实践话语中,新质人才的成长不仅是简单的技术知识“1+1+1”式的累加,而是在综合能力的基础上实现“×2、×3、×4”的倍增乃至指数式跃迁,以创新和高效率改变生产和生活方式,成为新时代的重要推动力。新质人才的培养需要坚持宏观视野和系统思维,以智能渗透、科教融合为主线,坚持“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教育链+创新链”一体化谋篇布局,实现全链条全方位融合、上下衔接和横向有序的连接,为体系化保障新质人才培养形成整体合力。

(二)新质人才的特质分析

新质人才不同于以简单重复性体力劳动为主的普通技能型人才,需要通过持续成长心态与高意识学习特质,具备较强的人机协同能力、人文精神与科技合伦行动力,通过开拓精神与跨边界学习能力,彰显创想能力与实践智慧,进而建立人类共同体思维与跨文化合作能力(如图2所示)。

新质人才具有成长心态与高意识学习特质。成长心态(Growth Mindset)是人们通过不懈的学习努力追求卓越的心源动力,学习的目的就是要构建面向未来的学习力, 以帮助其在理解当下的有限客体的过程中,形成对未来无限客体的持续适应。具有成长心态的新质人才,愿意通过调动自身更高阶的意识层级,对外部世界加以认识与改造,形成应对技术持续变革所需具备的新的知能体系,内化为特定心智结构,用以解决新质生产力中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带来的新的未知的问题,实现高意识学习,进而具备面向未来的“新质学习力”。

新质人才具有人机共生思维与较强的AI渗透技能。因为AI具有广泛的渗透性,所以新质人才应该具有将AI技术与各自领域业务融合的本领、较高的人机结队(Human-Machine Teaming)協同作业与人际协作创新能力。新质人才不仅是技术的使用者,而且是技术的创新者和推动者,具备将新质技术与特定行业或领域业务融合的能力,能识别哪些工作流程可以通过AI优化,如何将AI集成到现有的工作中,以及如何处理AI带来的变化等,从而推动行业的创新转型。新质人才不仅能与机器深度协同,还能通过数智平台与不同背景、不同领域的人员或组织形成高效合作共创模式,整合团队中的不同资源和技能,推动跨领域的合作与创新。

新质人才具有人文精神与科技合伦行动力。新质人才既是技术的实践者,也是伦理和人文价值的守护者,能在设计和应用AI时,遵循以人为本、增进人类福祉、公平和避免偏见等原则,能够合乎道德伦理、人文价值和生态发展观。新质人才在科技创新时,不仅追求技术效能的提升,而且致力于符合伦理标准,如不侵犯个人隐私、不加剧社会不平等,并注重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确保技术创新与环境保护的协调。科技合伦行动力不仅反映了对现代科技责任的深刻理解,而且代表了一种多维度的、系统性的技术发展策略,旨在实现技术创新与社会伦理、环境可持续性之间的平衡,更是对未来社会发展方向的前瞻性引导。

新质人才具有开拓精神与“破界”能力。“破界”(Breaking Boundary)概念包括扩界(Expanding Boundary)、跨界(Cross-boundary)、穿界(Transcending Boundary),这里的“界”不仅指学科知识的边界,更包含不同方法、认知、阶段和体制的边界。“破界”能力可以被视为一种开放性的思维模式,能够敏捷感知与发现高价值目标与创造新的发展机会,具有对创新的追求、对边界挑战和重构的勇气,以及对未来的前瞻,通过打破传统的学科、知识界限,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解决方案和创新成果。新质人才的“破界”能力是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它使得新质人才能够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敏捷地感知并捕捉到新的机会,为新质产业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

新质人才具有创想能力与实践智慧。创想能力作为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综合,要求新质人才不仅能够看到事物的现状,更能预见其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并基于此提出新的观点和方法进行解决问题和创新实践。实践智慧能够使个体根据情势在特定时刻制定出正确的解决方案,并随时根据需求改变自身行为,以达到预期目标。数智时代,大众面临的问题日益复杂,新质人才需要发挥创想能力突破思维定势,通过对已有的信息与问题进行分析,对未来的风险与问题进行预测,并基于分析提前进行风险规避与策略思考,进而对已有问题开展智慧实践。

新质人才具有人类共同体思维与跨文化行动力。在经济全球化、人类命运共同体语境下,新质人才需具备超越地域限制的远见卓识和智慧,不断拓展自身国际化的视野、国际化的资源、国际化的积累,以及国际文化理解的能力,并能够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或团队间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因此,新质人才展示出的人类共同体思维强调超越国界和文化差异的全球视角,使其善于倾听和理解不同文化和价值观,包容和化解民族间差异和冲突,并能秉持高度的责任感和道德标准,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公平,以更广阔的全球认知与驾驭能力,探索全球共同面临问题的解决之道。

五、AI渗透的新质人才培养范式

人工智能对知识工作者、智能创造者具有极强的赋能作用,亦对各行各业具有广泛的渗透力,也包括对教育领域的融合性。新质人才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劳动者,应当能够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实现知识的快速迭代与技能的加速迭代,将科技知识技能转化为数智化的劳动工具与数据化的劳动资料,并加速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造就一批“学AI、用AI、创AI”的新质人才队伍,而新质人才的培养需要人工智能技术渗透融入育人全链条,统筹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领域,通过培育新质后备人才、塑造新质中坚人才、发展新质技能人才,构建AI渗透新质人才梯队的整体发展格局。

(一)基础教育:细化融通培养机制,以素养导向的AI教育培育新质后备人才

基础教育是新质人才成长的关键时期,青少年正处于创新个性形成的关键阶段, 也是创新思维和创造性技能开发训练的黄金时期。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等素养的培植, 关系到未来教育工作中的潜质与发展。

1. 坚持素养导向的教育模式,提升个体AI意识、思维和能力

数智时代学生所需具备的人工智能素养包括对人工智能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全面掌握,熟练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以及深刻理解和应用人工智能伦理、道德和社会责任。素养导向的人工智能教育超越了传统教育教学理念,其重点不仅在于知识和技能的习得,更注重知识与技能的有机结合、过程与方法的综合运用,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有机融合。这一教育理念在塑造学生的意识、思维方式、创新能力和责任感等方面凸显了学科的独特教育价值。

培养学生人工智能意识、创新思维、人工智能能力和人工智能社会责任是素养导向教育的核心要素。人工智能意识作为数智时代下“意识”的一种独特表现形式,凸显了个体對人工智能发展的敏感度、理解力和判断力。学生能敏锐感知人工智能技术迭代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准确判断和使用生活和学习场景中智能工具的应用,乐于和善于使用人工智能开展协同创新活动,并能有意识地规避人工智能带来的潜在风险。创新思维发展主要体现为批判思维、联想思维和设计思维的培养,即学生能破除原有思维惯性,能基于对事物的不同认识,独立地提出问题或者发现问题,并应用比较和联系的方式认识事物、避免机械分割地看待问题。最后,学生能基于对问题的理解和思考,通过理性的分析,找出最合适的解决方案。学生的人工智能运用能力体现在其具备创新性问题解决的技能,能对人工智能应用效果进行深入评估,并反思新方法解决问题所带来的优势以及潜在问题。作为智能社会中的一员,学生需要以符合智慧社会的伦理道德开展活动,认识到人工智能对伦理与安全的挑战,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遵守智慧社会的法律、法规,践行智慧社会责任。

2. 完善STEAM教育环境,提升师生STEAM数字素养

STEAM教育作为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 是素质教育中课程和教学的重要表现方式。STEAM教育具有跨学科、体验性、情境性、协作性、设计性、艺术性等特征,促进学生通过学科整合的方式深刻理解世界,以整合创新的方式重塑世界,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方面的创新能力等,是培育新质人才的主要路径之一。

首先,教育行政部门需从STEAM数字资源的开发和审核、师资培训、经费支持等方面进行顶层设计,完善学校STEAM教育领导力机制。其次,整合各类数字化资源,校企协同搭建共享的STEAM数字课程资源库,根据教学单元划分资源,分章节设计,以实际案例为主并逐步补充和完善建设教学资源单元,探索基础教育课程资源建设的标准与规范。再次,建设有效培养机制,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在完备的教学资源基础上制定和实施科学教师专业标准,鼓励教师灵活选择教学模式。最后,改善评价机制,增强课程地方性特色。STEAM教育作为以科学和技术为核心的多学科化教育形态,是手段而非目的,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进步,追求真理,提升批判创新的理性精神,促进概括性、系统性和理论化的思维能力。

3. 建立学段贯通、学科融合机制,探索个性化成长路径

新质人才的培养遵循教育的一般规律,有连续性和渐进性等特征。新质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需要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进行有序衔接与贯通的系统工程。目前新质人才培养的各种碎片化路径不足以满足大中小学贯通化衔接培养创新创造人才的要求。解决的关键在于以政策改革创新为突破口,打通学段之间的壁垒,让各学段在招生制度、课程体系、教学方式、评价机制等各方面衔接起来,建立科学的大中小学新质人才双向贯通培养机制,从而形成新质人才培养的良好生态。另外新质人才的培养需要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联手,构建基础教育的课业与高等教育的专业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定位、培养内容以及培养环境等方面制定课业与专业融会贯通的长效机制。

贯通化进阶课程和各学段学科融合是大中小学一体化新质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通过跨学科、学科交叉、学科贯通等方式推动学段、学科融合建构,以培养学生的多学科交叉的知识体系和融通创新的能力体系。同时,设计个性化的生本课程和评价机制,做到“一生一案”,实现针对性培养,从而在真正意义上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成长需求。

(二)高等教育:依托智能学科平台,以“AI+X”微专业塑造新质中坚人才

高等教育作为国家科技创新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新质人才的中坚力量与主要阵地。高等学校需要利用科技创新成果,自主培养引领未来的新质中坚人才,以便依托新质人才向国家与社会输出高水平的科技成果。

1. 组建跨界联创共同体,研发智能化学科基础平台

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对新质人才培养的价值,不仅在于引导个体获得科学发现或智慧洞见,还在于搭建赋能基础学科研究的新型科研平台,借助智能模型将各学科底层理论模拟与复杂场景下的应用实践相结合,利用海量数据库与专家经验,为知识获得、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性、革命性的生产工具,提高科研效率与质量,形成人工智能赋能学科基础性研究的新学习范式与科研范式。智能化学科基础平台的研发与应用需要组建跨界综合交叉的联创共同体,吸纳高校、企业乃至政府的协同力量,以学科为接口,将知识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转化,建立高校与企业活动关联,通过政府与企业发挥外场作用力,以开放共享等方式掌握未来科技创新与新质人才培养的主动权。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团队使用化学编程语言,通过 XDL 程序开发自动化机器人化学家“Chemputer”,支持文献学习、实验设计、化合物合成与检测。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等十余所高校联合Smart Sparrow公司组建“BEST Network”,尝试搭建智能化生物医学平台解决全球生物医学教育的关键需求,以便彻底改变生物医学教育。该项目最初研发了面向病理学的“虚拟显微镜自适应学习平台(Virtual Microscopy Adaptive Tutorials)”,加入自适应评分系统,学生获得的成绩取决于对问题的尝试次数及其答案,平台能够以个性化的方式反馈并纠正学生对显微镜病理学的常见误解。该平台被拓展应用于机械工程、研究生病理学和数学教学等学科,并在昆士兰大学的生物医学、墨尔本大学兽医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细胞病理学等多所高校开展探索实践。

2. 建设新兴交叉微专业,开发AI渗透的新课程

面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单一学科的研究范式难以解决关键核心技术的“卡脖子”问题,需要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建立科技攻坚力量,实现引领性科技攻关。新一轮科技革命为新兴交叉学科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人工智能的高普适性、渗透性和支撑性等特点,可以通过渗透至多学科构建“AI+X”学科微专业,培养驱动交叉学科范式变革的新质中坚力量。“AI+X”微专业是适应国家科技创新战略需求,将AI渗透至某一专业的主题领域、研究方向或学科素养,所设置的一组序列化迷你课程体系与教学实践,通过单元化、项目化的方式,促进个体对智能交叉学科领域的深入理解,培育新质中坚力量,以期攻克前沿引领技术,实现0到1的原始创新。

目前“AI+X”微专业的开设思路主要有两种,一是面向来自其他专业的本硕学生,开设人工智能类基础课程。譬如,渥太华大学开设4~6个月的跨学科人工智能微专业,为来自其他专业的学生提供机器学习、数据科学以及人工智能伦理监管等课程体系。圣托马斯大学面向美国地区的本科生提供了为期一年的AI研究生微项目,涉及数字化产品管理、分布式账本技术、信息安全与风险、智能制造等。二是建立“智能+”专业的新型课程体系,培养交叉复合型新质人才。目前,麻省理工学院依托交叉培养与研究“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推出计算科学与工程项目,与八个院系联合开设硕博课程,关注科学工程学科方面新计算方法的开发,面向不同层次需求的学生提供若干种学位项目(如计算机科学硕/博士、“计算机科学+认知工程/分子生物工程/电器工程”硕/博士等),并提供行业学术培训、研讨分享,以及来自政府、学术机构的实习项目。我国华东地区六所高校(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华为、百度、商汤科技等公司,面向300名非AI专业的学生,以SPOC的形式开设“AI+X”微专业,提供“前置类、AI基础类、模块类、算法实践类、交叉选修类、线下实训类”六大课程体系,基于智海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教平台提供一站式资源库,助力学生了解特定领域的AI前景。

3. 采用1+X个性化微证书,促进个体技能持续更新

新质中坚人才的培养需要适应不断变革的劳动力市场,满足持续更新的技术迭代与产业需求。学科交叉的微专业有助于个体快速获得劳动力市场所需的技能,微证书作为对学位证书的补充,是由专业机构或高校提供的,针对个体在特定微专业领域的学习实践,经过认证考核后授予的认可凭证,证明个体掌握特定交叉领域的知识与技能。学生可按需选择感兴趣的微专业,达成考核要求后即可获得微证书(或学分)。“1+X”个性化微证书包括“1份学历证书+X微专业证书”,用以展示学生的专业技能。Udacity公司开发了针对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微专业,并称之为“毫学位”(Nanodegree),作为一项经过认证的在线教育计划,允许学生以比常规学位更灵活、自定義的方式进行学习,通过6~12个月的培训,培养学生计算机科学相关领域的专业技能,包括数据科学、编程学习、人工智能等。

譬如,纽约州立大学面向29个校区提供500多个高质量、高适需、可便携、“可堆栈的微证书”(Stackable Micro-certificate),支持学分验证、积累与转换,既可以作为独立的能力证书,也可以堆垒成学位证书。卡内基梅隆机器人学院的“SMART”计划中,学生可以通过课上知识学习获得部分认证,在使用机器人时获得其他部分认证,通过将微证书集成至学习管理系统,借助CS-STEM 网络认证系统,使所有利益相关者、学生、教师能够跟踪学生的进度,学生可以在完成实体任务时上传其成就的证据,而证据也将附在学生的微证书中。

(三)职业教育:建立数字孪生平台,以产教融合认证发展新质技能人才

技能人才是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宝贵资源。新一轮科技创新催生战略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带来新质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升级,牵引职业教育专业与人才培养各关键环节的循环升级和螺旋式上升。

1. 建设数字孪生融创平台,形成新技术底座

数字孪生作为迈向数字化和工业4.0战略的关键技术,是物理资产、产品和系统的动态数字或虚拟复制。为了更好地促进职业教育中产学场景贯通、理实活动融通、实训过程汇通,可构建数字孪生融创平台,基于物理实体空间模拟形成动态仿真模型,对接实体制造系统,接收实时信息进行仿真分析,通过与人类的实时通信和协作作出明智的决策。一方面为学生提供拟真生产场景,在虚拟模型中开展智能化生产知识学习与技能实操,为真实生产应用提供容错与规避空间;另一方面,也以具身可视化的方式直观呈现学生的互动学习与体验过程,将肉眼难辨的实操细节精细化呈现,通过虚拟空间的群体镜像,使孪生空间中的数字痕迹使空间中的工作可计算建模。

Khakifirooz等人提出智能制造环境中基于智慧交互的“网信—物理—社会”空间(CPSS),通过传感器和执行器、机器人和计算引擎等相互关联的元素网络将网络空间与物理世界相连接,构建新的融创基座,实现知识驱动(人人知识共享)、数据驱动(人机数据共享)、模型驱动(机机协同运作)和通讯驱动(人机协同决策)决策支持。目前,国际诸多职业院校借助数字孪生平台促进技能人才培养,譬如丹麦奥尔胡斯海洋与技术工程学院借助数字孪生建模软件Experior,引导船舶和自动化工程专业的学生对自动生产线进行编程、模拟机械配置与调试。哥本哈根海洋工程与技术管理学院在智能制造领域构建数字孪生学习工厂,学生学习经历“物理系统虚拟建模—控制器代码开发—虚拟调试—代码验证—部署”等,减少制造工厂调试所需的时间。

2. 职教发展联动产业合作,强化新技能实训

构建适应数智时代具有韧性与前瞻性的职业教育新质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以职教发展联动产业合作,以教促产、以产助教,可以从产业需求、大纲规划、培养活动、评价认证四个方面加以思考。

第一,持续了解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不断更新的技能需求,确定新质技能人才所需的关键技能。第二,产教联合规划技能发展教学大纲,制定技能培训系列课程,鼓励职业院校联动企业、高校与社会机构设计与调整教学计划。第三,贯通工作场景与学校场景,提供实训活动与行业讯息,一方面将学术内容映射到真实工作场所中,将真实任务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邀请企业专家、高校教授、政府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从不同视角提供最新行业资讯;另一方面,鼓励学生进入真实工作场所体验学习,包括现场观摩、模拟操作或实训,以便在真实工作场景中应用技能。第四,校企合作实现课证共认,职业院校与企业伙伴共同监督与评估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成果,尝试探索课程学习与企业工作等级的认证机制。

目前,我国许多职业院校探索出产教融合的多种模式,譬如天津职业大学与当地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密切合作,形成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为当地智力资源与技术资源提供人才积累;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华为ICT学院,为ICT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重要参考,通过共建ICT专业、共育ICT人才,开展个性化学习与进阶式培养,实现学校课程与企业认证互嵌互动,课程内容精准高效服务ICT产业链,课程体系无缝对接华为认证体系,形成“课证共生共长”人才培养模式。

3. 实行技能堆栈认证方式,实现新能力进阶

新质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个体将会获得一套特殊技能,如果将这些技能堆叠在一起形成个性化技能集(即技能堆栈,Skill Stacking),并能在不同工作场景下变化运用,将会在集体中脱颖而出。当个体成功完成某一技能学习、形成特定技能并成功经过考核后,即可获得技能微认证。当认证是行业认可一系列的凭证时,这些证书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积累起来,展示个体的扩展知识和能力,帮助他们在职业道路上取得进步,同时获得劳动力市场认可的证书,增加个体价值并获得高薪工作的机会。

技能堆栈认证有许多不同方式,个体可按需定制自身职业发展道路。美国医疗技术专家协会(AMT)提供了三种技能堆栈认证方式,其中,水平方式是通过获得额外的专业认证或参加基于评估的证书课程增强技能,沿职业道路前进,个体可以根据日常职责获得额外的专业认证,基于评估的证书也可以通过特定技能组合的证书补充专业认证;垂直方式可认为是攀登职业阶梯获得额外培训或教育的认证;混合方式则是水平与垂直堆叠的组合凭证(如图3所示)。当学习者完成与需求技能和就业机会相一致的认证时,可以继续接受教育的同时,在所选的职业领域获得入门级就业资质。

总之,培养新质人才要有预见性、全局性,要贯穿教育全过程。各级各类教育部门都应肩负起培养新质人才的重大使命,明晰各自的侧重点,通过AI赋能教育平台建设、课程体系重塑、教育评价改革等新质人才培养途径,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新质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

六、新质人才培养思路推广到

新生代(AI原民)人才培养

继互联网和物联网之后,随着生成式AI引发全球创新浪潮,AI原生应用已从娱乐扩展到学习、工作等更多以提升“生产力”为导向的领域,越来越多基于大模型的应用和插件不断被推入市场。新生代的学生即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AI原民”,这是技术发展赋予他们的时代特质。AI原民是指在AI数字环境中生长、成长,能熟悉和驾驭AI技术的一代人,也是能够决定AI未来发展的新生代。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技术革命改变一旦开始就会以倍速“播放”,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超前“点播”。新質人才的培养具有完成时、进行时和将来时的时间属性。对新质人才的认定和培养,不能以选拔为条件或以已经达到某种高度或作出某种贡献为衡量指标,因为人才是连续性成长的,人人都可以成才,未来的新质人才应当是具有创新潜质的AI原民,AI原民培养要以挖掘潜质和拓展能力为基础。此外,《儿童蓝皮书:中国儿童发展报告(2022)》指出,新一代网络“原住民”迸发出新的活力,10岁以下低龄网民规模持续上升。这些新生代正经历快速学习成长、逐渐适应外界环境的儿童或婴幼儿时期,认知情感尚未成型,可塑性极强。在构筑新质人才培养的教育生态时,除了创新能力和思维的培育外,需要更多关注AI原民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形成。如培养青少年儿童社会情感能力,增强自我效能感和抗逆力、合理规划技术产品使用时间和使用方式、完善AI管理体系等,更要让他们学会珍爱生命、享受AI带来的福祉。

七、结  语

新质生产力战略的提出将引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催生面向未来社会发展的高水平的现代化生产力。培育新质人才并形成可持续发展链,构筑创新引领型发展新动能,是建设现代化教育体系、实现国家振兴转型和赢得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意味着科技人才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更体现了教育组织结构升级构筑人才培养新生态。只有培植好人才成长的沃土,新质人才不断涌现,人才优势才会持续转化为创新优势、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支撑中国高质量发展的航船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牢牢把握东北的重要使命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N].人民日报,2023-09-10(1).

[2] 蒲清平,向往.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内在逻辑和实现途径——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动能[J/OL].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2023-10-22].

[3] 朱克力.“新质生产力”要义[EB/OL].(2023-09-16) [2023-11-28].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7173583029550528&wfr=spider&for=pc.

[4] 沈书生.学习新生态:构建信息化学习力[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8(1):1-8.

[5] 戴岭,朱洪翠,姜建宇.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的国际理解教育:历程、经验与启示——以日本、美国、澳大利亚为例[J].教学研究,2022,45(4):1-9.

[6] 杨清.论普通高中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J].中国教育学刊,2023(8):64-70.

[7] STEINER S, WOLF J, GLATZEL S, et al. Organic synthesis in a modular robotic system driven by a chemical programming language[J]. Science, 2019,363(6423):eaav2211.

[8] BEST. BEST network [EB/OL]. (2023-01-10) [2023-11-27]. https://www.best.edu.au/about.

[9] UOTTAWA. Microprogram in interdisciplinar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EB/OL].(2023-01-01)[2023-11-28]. https://www.uottawa.ca/faculty-engineering/graduate-studies/programs/microprograms/artificial-intelligence.

[10] The University of St. Thomas. Graduate micro-credentials [EB/OL]. (2023-01-10) [2023-11-28]. https://software.stthomas.edu/degree/micro-credentials/.

[11] 李锋亮,庞雅然.世界一流大学如何建设人工智能学科[N].光明日报,2022-02-10(14).

[12] 吴飞,陈为,孙凌云,等.以知识点为中心建设AI+X微专业[J].科教发展研究,2023,3(1):96-116.

[13]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Gain new skills,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with microcredentials at SUNY[EB/OL]. (2023-02-01) [2023-11-28]. https://www.suny.edu/microcredentials/.

[14]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Carnegie mellon robotics academy[EB/OL].(2023-01-10)[2023-11-28]. https://www.cmu.edu/roboticsacademy/Research/SMART/micro-certifications.html.

[15] 趙晓伟,沈书生,翁子凌.教育新基建赋能智慧校园转型升级:可能与可为[J].现代教育技术,2022,32(11):42-49.

[16] KHAKIFIROOZ M, FATHI M, PARDALOS P M, et al. Decision support for smart manufacturing[M]. Encyclopedia o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administration, and technology. Hershey: IGI Global, 2021:2352-2364.

[17] XCELGO. Technical schools use digital twins in the classroom[EB/OL]. (2023-01-10) [2023-11-28]. https://xcelgo.com/technical-schools-use-digital-twins-in-the-classroom/.

[18] BARBIERI G, SANCHEZ-LONDOÑO D, GUTIERREZ D A, et al. Digital twin and education in manufacturing[M]. The digital twin. Cham: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2023: 1113-1134.

[19] 教育部.职业教育:培养出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EB/OL].(2022-08-26) [2023-12-01]. http://www.moe.gov.cn/jyb_xwfb/s5147/202208/t20220826_655489.html.

[20] American Medical Technologists. Customize your career path with stacked credentials[EB/OL].(2020-03-25) [2023-12-01]. https://americanmedtech.org/Blog/Blog-Post/customize-your-career-path-with-stacked-credentials-3.

[21] 皮書数据库.中国儿童发展报告[EB/OL].(2022-06-01)[2023-12-01].https://www.pishu.com.cn/skwx_ps/bookdetail?SiteID=14&ID=13930121.

Cultivating Novel-Quality Talents: A New Mission for Education

in the Age of Digital Intelligence

ZHU Zhiting, DAI Ling, ZHAO Xiaowei, SHEN Shusheng

(1.School of Open Learning and Education,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1;

2.Faculty of Education,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1;

3.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7)

[Abstract] Cultivating novel-quality talents is the key to implementing the strategy of strengthening the country with talents and accelera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world's important talent center and an innovation highland. The innovative thinking of novel-quality talents makes them have the constancy of innovation, the complex thinking makes them have th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the technical thinking makes them have the technical embodiment, which makes them meet the needs of emerging productivity and help Chinese modernization continue to develop new tracks. Novel-quality talents have the qualities of growth mindset and high-consciousness learning, human-machine symbiosis thinking and AI infusing skills, pioneering spirit and "boundary-breaking" ability, creativity and practical wisdom, humanistic spirit and technical ethics, human community thinking and cross-cultural action. The cultivation of novel-quality talents requires the construction of an integrated cultivation paradigm, and in basic educ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refine the integration cultivation mechanism and cultivate novel-quality reserve talents with literacy-oriented AI educ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rely on intelligent discipline platforms and shape novel-quality backbone talents with "AI+X" micro-specialties.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digital twin platform to develop newly skilled talents with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certification. The novel-quality talents in the future should be AI natives with innovative potential, and the idea of cultivating novel- quality talents should be extended to the cultivation of the new generation (AI natives), so as to cultivate the fertile soil for the growth of talents, and allow novel-quality talents to emerge continuously.

[Keywords] Novel Productivity; Novel-Quality Talent; Innovative Learning Power; Innovative Capacity; AI Infusing Skill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知识转移对北京市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小议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中物理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浅议如何培养学生阅读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