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张志国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全面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培育壮大县域富民产业。”近年来,沈阳市全力推进工业强县,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开发区晋位争先,激发县域内生发展动力。但同时要看到,县域地区对整个沈阳的经济支撑作用还不明显,经济结构还存在着诸多短板。
第一,县域经济总量偏小,产业结构不合理。2021年,与全国其他副省级城市相比,成都县域经济总量达4520亿元,郑州达3877亿元,西安达2081亿元,而沈阳县域经济总量还不到成都的1/5。沈阳县域地区第一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普遍超过30%,而第二产业比重在20%左右,整体经济结构中,第一产业仍然占较大比重。
第二,现代农业体系不强,产业融合深度不够。在生产体系方面,特色种养、质量、收益总体不高。在产业体系方面,链条偏短,核心竞争力不强,集聚区发展规模和效应仍然较弱,品牌附加值不高。在经营体系方面,集约化、规模化、组织化、社会化程度还不高。一二三产业融合深度不够、融合产业稳定性不强、覆盖度不广。
第三,工业主导产业不优,新兴产业有待突破。县域地区部分第二产业已经初具集聚规模,但集聚区内的企业普遍呈现规模小、创新能力弱的特点。县域地区部分工业还处于高耗能阶段,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为支撑的新兴产业体系占县域经济的比重较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培育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相对滞后。
第四,商贸体系建设薄弱,文旅康养开发不足。县乡村商业体系不健全,相关基础设施陈旧,大型商业网点的消费环境和服务功能还不能完全满足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物流体系向乡村延伸不足,农产品出村还存在诸多困难。农村消费市场的产品结构,不能完全契合农民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潜力。
新结构经济学是林毅夫教授立足中国国情,采用新古典经济学的方法,研究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结构和其转型的决定因素及影响的一门学科。新结构经济学认为经济发展本质上是一个技术、产业不断创新,结构不断变化的过程,而经济结构内生变化决定于要素禀赋结构,与产业、技术相适应的软硬件基础设施也因此内生变化决定于该时点的要素禀赋结构。根据新结构经济学“产业甄别和因势利导”框架,构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理论框架,明确县域经济发展思路。
第一,明确县域地区自身禀赋结构。禀赋具体包括自然禀赋、要素禀赋、制度禀赋。其中,要素禀赋决定了县域地区的产业结构,自然禀赋和制度禀赋决定了县域地区的交易费用。
第二,分析县域地区产业比较优势。第一产业优势表现为农业生产规模大、农产品价格具有竞争力等方面。第二产业优势表现为依据现有资源,使农产品精深加工效益高、相关工业企业自生能力强、高新技术企业多等方面。第三产业优势表现为以第一产业为基础,在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方面有较优表现,并且具有较强的消费能力。
第三,确定县域地区市场微观主体。在有效市场的前提下,微观主体包括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其中,微观主体要进入符合该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才能具有自生能力。同时要发挥政府的作用,完善基础设施,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在土地、资金和技术方面给予微观主体帮助。
第四,识别县域地区产业升级“瓶颈”。随着县域地区要素禀赋的升级,产业结构也要相应做出调整,开始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过渡。针对县域地区产业升级的各类“瓶颈”,政府要发挥因势利导的作用。
根据新结构经济学理论,沈阳市县域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充分立足于自身的要素禀赋,并结合其自然禀赋,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的作用,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第一,压实压紧主体责任,完善产业空间布局。坚持高位推动,层层压实责任。市级层面、各相关部门、各区县(市)、各乡镇(街道)要成立县域经济专门工作领导小组,形成条抓块管、定期调度,一级抓一级的工作推进模式。根据各地区的比较优势,优化完善沈阳环城都市农业产业圈、生态维育带,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和稻米、蔬菜、畜牧、花卉、渔业五大产业链布局。
第二,立足自然禀赋优势,提升县域经济一产。提升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着力提高五大产业链的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水平;加快探索发展立体农业、垂直农业,向设施农业高级阶段过渡;推动肉牛养殖标准化,扩大禽蛋养殖规模,大力发展清洗、分级、包装等初加工项目;根据市场需求,引进新品种,推动渔业向生态养殖转变。提升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绿色有机食品,建设农产品加工集聚区,提高“沈字号”农产品在全国的知名度。谋划预制菜在县域地区布局,抢占新赛道,借助辽菜优势,加快培育沈阳预制菜区域公共品牌。提升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充分借助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发挥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市场优势。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提升农业经营体系的集约化、规模化和组织化程度。提升产业融合的广度和深度。充分发挥沈阳现代化都市圈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力发掘利用县域地区自然景观资源,发展乡村旅游。积极开发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休闲农业、亲子体验、认养农业等项目,推动农业提档升级。
第三,立足要素禀赋优势,壮大县域经济二产。做强主导产业。加快推进县域地区主导产业集聚发展,注重依托第一产业优势,发展农产品深加工集聚项目。鼓励引导县域工业企业绿色转型,发展绿色产业项目。引育新兴产业。完善县域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招商引资,提升承接城区新兴产业转移能力。提高县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推动沈阳农业大学、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与县域企业对接,为县域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壮大市场主体。围绕县域龙头企业,完善上下游产业链布局。培育壮大县域小微企业,重点培育县域“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建立县域地区创新型中小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梯度培养体系。
第四,立足本地发展水平,做强县域经济三产。完善县域商业体系。优化县域商业网点规划,根据县域消费特点和消费能力,合理布局商业网点。实施县城商业网点改造升级工程,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和服务功能,重点推进乡镇商贸中心项目建设。提升村级超市、便利店的服务功能。畅通县域流通体系。持续改造县域内区域性批发市场和消费品市场,鼓励大型生产经营型企业建设冷藏保鲜设施。推动物流配送下沉,完善流通网点在村级区域布点,做到基本实现行政村快递网点全覆盖。丰富县域市场体系。积极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推动汽车家电下乡。开发适合农村市场的消费品,满足农村居民的个性化消费需求。鼓励直播带货、夜经济等新业态,引导商旅文体业态聚集,释放县域消费潜力。
第五,强化资源要素保障,夯实县域经济发展环境。加强县域政策支持。强化政策向县域和农村倾斜,加大强农惠农政策支持力度,落实好城区和县域对口帮扶制度。合理确定县域国土空间规划布局,保证县域产业发展建设用地指标,对于发展潜力较好项目给予重点倾斜。加强县域人才供给。落实“兴沈人才”计划,加大引才补助和创新创业支持力度,支持引导人才向县域流动,提升引才留才软实力。健全县域人才培育、扶持、激励机制,积极与涉农院校、企事业单位合作,邀请专家教授到田间地头授课,形成人才下乡稳定机制和利益联结机制。以乡情乡愁为依托,不断优化乡村人才发展环境,引导农村人才回流。加强县域资金保障。着力构建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资金投入格局,吸引金融资本、社会力量投入县域地区。引导金融机构到县域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开发适合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简化贷款流程,探索拓宽抵押物范围,扩大和提高农业保险覆盖面和赔付水平,创新农业保险品种,提高微观主体抗风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