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发龙
(富川瑶族自治县麦岭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广西 贺州 542704)
玉米是我国主要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之一,随着玉米价格不断升高、种植范围不断扩大,成为许多地区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但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逐渐进入城市,导致劳动力短缺,在此背景下采用玉米机械化种植技术,不仅能缓解劳动力紧张的问题,还能保证玉米高产和稳产,保证种植户的经济收入。
在玉米收获后会有根茬,要进行旋耕灭茬处理。应用机械化旋耕灭茬技术能够确保土壤翻耕和玉米根茬一并处理完成。在一茬玉米种植地利用该技术优势明显,相关调查研究显示,旋耕灭茬完成后,能增加玉米产量,提高土壤肥力。
旋耕灭茬技术对地块坡度有一定要求,应小于60°,玉米留茬高度最好不要超过20 cm。要选择适宜的灭茬还田时间,最好在春季播种前12~15 d 进行,能够减少水土流失。在旋耕灭茬作业中要密切观测土壤含水量,地表深1 cm 左右最好为干土层,太干或太湿都会影响作业效果。利用旋耕灭茬机械设备、拖拉机提供牵引力和旋转力,当前市场上设备种类较多,要选择适应范围广和综合效能水平高的机械设备,满足不同耕地条件下的作业需求。
机械化深松整地技术能够提高土壤透气性,打破种植多年形成的犁底层,为玉米生长营造良好的土壤条件,主要包括以下2 种深松方式。
1.2.1 局部深松
局部深松方法适合在土壤含水量为15%~22%的环境中进行,并且深松间隔控制在40~80 cm[1],整地效果较好。
1.2.2 全面深松
土壤含水量为15%~22%的土壤环境中适合进行全面深松工作。如果土壤含水量过低,在深松作业前进行造墒操作,深度控制在35~45 cm,不能重复深松或者漏松,要结合土壤情况控制机械深松的强度和力度,每隔2~4年深松1 次即可。
1.2.3 选择机械设备
要选择能够一次性完成连片深松作业、适应不同土壤类型的深松机械设备,其中1SNLF-140 型悬挂深松机械设备操作简单、深松效率高,具有耐用性和适用性较好的特点[2]。
2.1.1 科学选种
玉米品种的选择对确保玉米高产和稳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选种应结合土壤条件和气候条件,并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保证种子发芽率、纯度和净度达到国家的标准,其中种子纯度大于98%、净度大于97%、发芽率大于98%、含水量低于13%[3]。
2.1.2 种子处理
播种前处理种子很关键,选择包衣或者拌种处理。可选择60%吡虫啉悬浮溶液剂40 mL,兑水120 mL,种子10 kg 进行拌种,可以预防玉米苗期的蚜虫和灰飞虱;还可选择40%甲基异柳磷乳油,用量为种子量的0.2%进行拌种处理,预防地下害虫效果显著。此外,通过筛选将种子杂质清除干净,可保证机械化播种效率。
在应用机械设备播种前,可从耕地的任何一端加种,将种子放在玉米种植地中间。为了保证播种均匀和高效,播种机械设备中的种子量应该是整体容量的1/3[4]。
在玉米播种中,利用机械化播种技术可提高劳动效率,解决传统人工播种效率低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播种技术。
2.3.1 全株距精密播种技术
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要求播种,结合玉米品种考虑播种深度、行距和株距,播种完成后进行科学镇压。为了保证精量播种,节约良种,选择全株距精密播种技术,可减少后期间苗量。但该播种技术对土壤和种子的要求较高,做好选种工作很关键,选择纯度高和发芽率高的玉米品种,并且土壤中病菌和虫卵的数量要少。
2.3.2 半株距精密播种技术
半株距精密播种技术是当前常见的玉米播种技术之一,适当缩短玉米播种株距,是常规种植株距的1/2 左右即可,通过适当增加播种密度能够预防因为选种不科学或者土壤结构不完善所造成的缺苗问题出现。在出苗后一旦缺苗,要做好前期补苗工作,保证玉米生长后期的出苗率和产量。但是该播种技术对种子的消耗大,在土壤肥力较差和不稳定的地块适合应用该技术。
2.3.3 半精密播种技术
在利用半精密播种技术的过程中,每穴可播种玉米1~3 粒,避免因为气候或病虫害等因素造成缺苗。玉米苗至少1 株/穴,防止出现缺苗现象。但是部分苗穴种苗数量多,容易出现相互争夺土壤中所含养分和水分的现象,需要做好后期间苗工作,促进玉米生长。
土壤温度应控制在8~12 ℃,土壤湿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深0~10 cm 的土壤含水量应控制在10%~20%。土壤容重适宜,可保证土壤有良好的透气性,能够为玉米生长提供充足养分。做好挑选、精选种子工作,剔除坏粒、干瘪粒、病害粒,保证玉米纯度、净度和发芽率符合机械化播种要求。
做好土壤处理工作,保证土壤表面平整度一致,形成上虚下实的状态,播种深度控制在5.5 cm左右。针对墒情好的种植地适当浅播,针对墒情差的种植地适当深播,深度控制在10 cm 以内。严格控制播种量,春季和夏季的播种密度存在明显差异性,春季播种量5.25 万~6.00 万株/hm2,夏季播种量6.00 万~6.75 万株/hm2。不同播种时间的株距不同,其中春季播种株距为33~40 cm,夏季播种株距为25~33 cm,春、夏季播种行距为50~60 cm。
2.5.1 选择机械设备
要结合当地玉米品种和栽培方式选择适合的玉米播种机械设备,并且配套使用拖拉机设备,防止出现作业模式不适合的问题;应从正规厂家购买设备,检查使用许可证和说明书是否齐全;了解购买机械设备的售后服务情况,掌握播种机械设备的操作技能。
2.5.2 驾驶操作技术要求
在播种前要全面检查并调整机械设备,检查开沟器间距和播种深度是否合理。在播种机械设备处于正常状态下,将种子和化肥分别装在种子箱和肥料箱。在检查和调试完成后可试播,在此过程中安排专人检查播种质量,驾驶员要密切关注播种机械设备运行状态。对出现问题的播种机械设备进行调试,保证其正常运转。在播种过程中,确保设备匀速驾驶,满足农艺要求,播种机械设备运转太快和太慢都会影响播种效果和均匀性,转弯或者掉头时,应将播种机械设备升起后再操作,防止开沟器堵塞或者损坏。
2.5.3 保养要求
播种完成后要做好设备清理工作,清除泥土和杂物,清理种子箱和肥料箱。检查其他部件是否缺失,要及时补充润滑油和润滑脂,检查开沟器是否磨损和损坏,如有损坏要及时更换。
3.1.1 底肥深施
在开展土壤翻耕作业的过程中,可将肥料施入土壤中,并且控制施肥深度,最好维持在8 cm 左右,在翻耕的同时与土壤充分混合均匀,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如果是春季播种玉米,在秋季整地的过程中将肥料施入土壤中。如果夏季播种玉米,在前茬农作物收割完成后翻耕并施入肥料,最好选择有机肥作为基肥,能够实现培肥土壤的目的[5]。
3.1.2 种肥
在播种过程中深施种肥,能确保玉米增产10%左右。针对土壤贫瘠和底肥不足的地块,通过施用种肥能够实现明显增产。一般情况下,可以选择速效氮素化肥作为种肥,搭配施用磷肥和钾肥;也可以选择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夏季播种玉米如果基肥不足,可以用种肥替代基肥,但要控制好种肥和种子之间的距离,为4~5 cm,并且采取穴施或者条施的方式,避免与种子直接接触,否则会影响玉米出苗率。
3.1.3 追肥
为了满足玉米生长过程中对营养物质的需求,要做好追肥工作。如果基肥和种肥施加量正常,并且土壤肥力好,可以集中追肥1 次,深度12 cm,追肥后及时覆盖土壤。主要追肥时期包括以下2 个方面。
1)在玉米进入拔节期前,可以选择施用尿素300 kg/hm2,以促进茎秆生长和叶片发育。
2)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可以追施尿素150 kg/hm2,以促进玉米穗分化。
3.2.1 技术要点
中耕工作是田间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提高土壤疏松度,为玉米根部营造良好的生长空间,降低玉米倒伏率。在整个玉米苗期进行3 次中耕。玉米4 叶期进行第1 次中耕,深度控制为4 cm;玉米苗高30 cm 左右时进行第2 次中耕,深度控制在7~8 cm;玉米拔节期时进行第3 次中耕,深度5~6 cm。
3.2.2 选择机械设备
通过深松作业可改善土壤理化性能,在苗期进行深松作业来增强土壤墒情和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不能伤害秧苗根部,将犁底层打破。准备好机械设备,完成深松后镇压,使用1LSI-2 型和SZF-2型机械设备,并且配合大功率拖拉机才能完成该项作业,这样可提高工作效率。需要注意的是,深松后要观察土壤镇压情况,为玉米植株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玉米产量。
玉米在不同生长阶段都会受到病虫害影响,通过利用玉米机械化植保技术能够减少病虫害,通过利用机械设备喷洒药物可减少用药量,提高药物利用率,节约用药成本,达到精准用药的目的,防止污染环境。
3.3.1 技术要求
在玉米机械化植保作业中,要严格控制好农药施用量,选择适宜的机械设备和合理的用药方法。利用机械设备能够将药液或者粉末直接喷洒在玉米植株上,保证喷洒均匀性,避免出现人工漏喷现象,提高药剂喷洒效果,避免浪费农药。在科技水平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许多超低容量喷药技术能够实现对玉米全面覆盖喷药,同时穿透能力强。与传统喷药技术相比,采用超低容量喷药技术可节约农药施用量10%左右,减少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防治病虫害效果明显。
3.3.2 选择机械设备
选择植保机械设备很关键,可利用手持式或者背负式机械设备,其中手持式喷雾机械设备具有器型小巧的特点,有利于进行田间作业,很适合应用在小规模玉米种植地。背负式械设备(超低容量的喷雾机)能够喷洒药液和粉末,可以在大规模玉米种植地推广和应用。
在玉米成熟后,利用收割机能够节约劳动力,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收割效率。
当前比较常见和使用广泛的玉米联合收割机械设备为悬挂式玉米联合收割机,需要配合使用拖拉机,通常与大中型拖拉机共同使用,不需要人工就能收割玉米。需要注意的是,收割机对质量要求较高。玉米落穗率和损失率应小于3%。收割后留下的秸秆高度在10 cm 以下,漏切率小于3%,保证玉米收割质量。
人工操作将玉米穗摘下,利用玉米秸秆还田机械设备和拖拉机将玉米秸秆直接粉碎,然后抛撒在玉米种植地中,保证玉米秸秆能够均匀铺在地面上,在整地过程中将玉米秸秆翻入土壤中。除了应用直接还田技术之外,还可将青贮秸秆当做饲料投喂牲畜,牲畜排泄粪便能够实现过腹还田。通过应用秸秆还田技术能够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量,在降水后有利于提高土壤含水量。
应用脱粒式联合收获机械设备时,将玉米秸秆割倒摘穗处理,然后剥皮,再进行玉米穗脱粒处理,确保玉米粒水分含量为25%~30%,完成后收集籽粒,做好秸秆粉碎还田或者回收工作。应用不脱粒式联合收获机械设备时将玉米秸秆割倒摘穗处理,然后剥皮,收集玉米穗,之后秸秆还田或回收统一处理。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利用机械化技术可提高种植效率,减少劳动力。随着当前玉米产业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玉米机械化种植有着很好的发展潜力,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增加玉米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