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 辉
(陕西省委党校 陕西西安 710061)
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风险及风险管理始终伴随着银行业的发展。从风险识别、计量、控制到化解等环节的管理,其效率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银行业务的经营状况,并反映在经营效率等指标上。稳健高效的风险管理是保证银行业可持续性发展、银行竞争力不断提升的重要环节,也是金融供给侧效能发挥的重要保障。
近几年,我国政府围绕“供给侧改革”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政策工具:为优化地区结构、行业结构以及产业结构,国家针对经济下行、结构调整实施了“三去、一降、一补”,与之对应的是从2016 年起实施“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为结构性改革营造了适宜的货币政策环境;2022 年出台的《期货和衍生品法》,鼓励实体企业利用期货市场从事套期保值等风险管理活动,并给予相关的保护和支持。在深化供给侧改革的大环境下,金融机构如何配合结构性改革并满足经济实体的有效需求,实现有效供给是目前金融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工作目标。截至2022 年底,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数达4500 多家,其中城市商业银行125 家,民营银行19 家,农村银行、信用社等3800 多家,其他500 多家。在现有金融机构体系下,银行业服务于实体经济存在着资源错配现象。
1.信贷结构上:长期以来,由于高利率水平和为追求利益最大化等因素影响,银行业金融机构长期存贷款金额均远高于短期存贷款金额。短期资金来源占各项存款及资金来源之比中,大型银行普遍高于中小银行,但短期贷款占各项贷款及资金运用占比却出现反常现象,大型银行远低于中小银行;同时中长期贷款占各项贷款及资金运用之比也普遍高于中小银行(见表1)。2020~2022 年的普惠型小微贷款中,国有大型银行总占比分别为31.6%、34.4%、36.5%;大部分资金提供都是由中小型金融机构完成,农村金融机构占主流(见表2)。
表1 两类银行人民币信贷结构对比
表2 银行金融机构普惠小微贷款表 单位:亿元
2.融资方式上:以间接融资方式为主的融资模式是我国当前金融市场的主要特征,本外币贷款占比始终处于高比例水平,而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占比则处于较低水平。
中国人民银行官网统计数据显示:2020~2022 年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中,企业债券占比分别为12.58%、10.07%、6.7%,境内股权融资占比则仅分别为2.57%、3.87%、3.67%。受《资管新规》下《委贷新规》的影响,自2018年起表外业务融资规模逐年下降,截至2023 年5 月,委托贷款增幅均维持在3.58%,信托贷款降幅较大,第五个月降幅收窄,承兑票据小有增幅且逐月加大。
风险偏好较低的大型银行,难以有效满足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存在一定的服务缺失。即便对中小企业有一定的资金支持,但高融资成本促使企业融资产生了高杠杆现象,难以做到真正的“脱虚向实”。金融体系供给不平衡同样体现在地区不平衡以及资源分配不平衡上。
近年来,虽然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规模余额增长率与社会融资存量余额的增长率基本保持一致和相对平衡,但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较为失衡,2019 年较上一年度下滑了65.1%,2020 年增长了39.42%,随后逐年回落,2021 年为21.1%,2022 年为19.6%。数据表明: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受到抑制,银行支持小微企业虽然有所发力,但发力不够持续和稳定(见图4)。
图1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长率、社会融资存量余额增长率、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规模余额增长率
1.从资金需求端看,需求内生性不足。一是受制于融资机制环境下的制造业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在缺乏完备的资金管理机制下,管理效率不高,从而内源性融资匮乏,同时所依赖的外源性融资的融资渠道又较为狭窄,故将被动降低资金需求。二是企业本身的经营特点、有限的固定资产和较少的流动资金,以及经营周期等问题,导致经营能力也较弱,高筹资成本影响企业对资金的需求。
2.从资金供给端看,供给发力不足。一是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大型银行金融机构所提供的服务无法及时有效地满足多元化、差异化实体经济的有效需求。二是由于监管机构对银行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有严格约束,银行缺乏向高成长、高风险的科技创新项目或企业发放贷款(黎晓宏2021)的动力。此外,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促使银行净利差收窄,银行普遍降低了放贷意愿。对中小银行来说,其经营利润下滑导致的资产增长动力不足。
目前我国形成了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在满足差异化资金需求、优化经济结构、减少不良贷款率以及加速金融机构结构多元化建设方面产生了积极效应。然而以下原因影响了利率传导效应:
1.制度层面上,缺乏与金融发展的深度与广度相适应的制度建设,主要表现在不合理的金融结构、缺乏持续的金融创新能力、金融科技应用渗透能力较差,以及信息提供不充分等,制约了利率的有效传导。
2.通过公开市场操作释放短期政策利率传导市场、中期借贷便利政策利率传导市场,进而影响金融机构存贷利率,其传导途径过长。
3.债券市场上,利率市场化长期效应受政府债券等收益水平的影响,而债券收益则取决于投资者主体类别、市场交易状况、心理预期等因素,具有复杂性和不可预期性,导致利率传导效应发挥滞后。
首先,一国经济波动会因他国经济政策变动而受到影响。比如贸易政策的变动通过传导机制影响到与之关系密切的国家,经过溢出效应进而影响到其他关系密切的国家。如果这种影响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贸易关系越密切、占比越大,相关国家的联动效应带来的协同性越强。同样资本要素自由流动也会产生协同效应。考虑到一国国内各种复杂的因素,比如生产分工、专业化、贸易模式等,会弱化或稀释贸易、资本给相关国家带来的正向效应,出现协同性减弱或不协同现象。其次,国际经济波动对国内也有很强的影响效应。最典型的是国际能源危机或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等会对一国产生很大的影响,其协同关系增强。第三,动态地看,一国经济周期与世界经济周期关系密切。在我国,当出现一重要域外经济体波动和国际经济波动两种冲击叠加作用下,将造成我国经济波动更加不稳定,稳增长任务越加艰巨,供给侧改革难度加大。
综上所述,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长期性、系统性和极端复杂性。由于其在短时期内很难产生预期效果,越加凸显强化风险管理、提升管理效能的重要性。
近几年我国从要素投入结构、产业结构、地区结构等方面发力,力争改变“供需错位”的经济结构现象;以生产端、供给侧入手有效拉动内需,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顺应经济结构改革,金融服务必须调整融资方式、融资结构及融资方向,然而在此过程中极易引发不稳定性风险。由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本质属性以及业务展开中存在着相互渗透、相互传染的关联关系,风险会在个体机构或业务线条基础上不断积累、扩张,有可能形成区域性风险。区域性风险属于中观风险范畴,涉及领域包括政府、企业、类金融机构和金融机构。因地方经济发展安排和地方金融监管差异的双重制约,导致区域性风险管控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金融机构在结构性改革中可能出现的信用缺失、不良资产增加或资产质量降低等问题,都将会增加金融体系结构性风险的概率。结构性风险属于中观风险,涉及领域仅限于金融体系结构范畴中,因此,金融风险管理效能必须突出结构性管理与区域性管理并存。
有别于传统经济, 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为主流的“四新”经济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新增长点的生力军。新经济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呈现出及时性、融合性(融合技术和数据)、轻资产性(无需占压资产)的业务特征,催生出对金融服务的新需求,如网上金融服务、担保服务、信贷融资、股权融资等多元化融资需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满足新经济的金融服务需求的同时,应不断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不断推出与之匹配的金融创新产品,呈现出综合化的金融服务,与此同时,银行面临的不可预测性风险增强。为此,银行应根据企业运营特点和经营规划,主动做好不同阶段的风险管理和制度设计,及时将新增风险纳入风险管理并不断调整和修正风险管理类别和项目。
杠杆率动态变动受政策环境、社会融资成本以及企业经营盈利能力的影响。合理杠杆率有利于负债端有效利用资金,提升经营效率。在以银行为主导的融资环境下,企业的外源性融资主要来源于银行贷款,资产负债率是衡量企业的主要杠杆指标。社会融资成本的高低会导致社会融资规模发生变化,在盈利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会影响到企业正常的现金流管理,进而影响企业未来的经营活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其原因之一就是现金流管理水平低下,制约了银行主动提供资金的积极性。去杠杆政策主要通过“减债”和“增权”这两种方式实施,将投入产出低、过度负债的企业,通过降低其债务比重来优化资本结构。“减债”是去杠杆的主要方式。实施减债将会发生以下两种情形:一是可以将高杠杆企业资金投放转向成长型新型企业中,改变杠杆结构。二是高杠杆企业为使账面杠杆率合理,可以通过隐藏债务方式实现,其结果是风险更具隐蔽性。“增权”则借助于资本市场,但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远滞后于货币市场,并不能满足不同性质企业的融资需求。为此,杠杆率和杠杆结构的不断变化会增加银行对风险预判和准确把握的难度。
1.加强行业自律管理,重视信息技术在金融行业自身经营和风险管理中的作用。银行始终要在稳定性和经营收益之间谋求二者的平衡,该平衡在当前国内国际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首先,银行依据于内部经营特点,通过自行制定、实施和执行其内部经营控制、风险控制、内部审计等相关制度,以保证有各业务往来部门之间的协同运作和发展。其次,依靠于行业组织自律机制,实行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经营。第三,外部监管机构在保护银行客户利益和国家利益基础上,实施对银行业务经营及风险管理效果的全面监督和评估。
银行业金融机构充分应用科技手段优化业务经营的流程,提升风险管理流程的效率。中小银行可以通过金融平台,利用大量数据和互联网海量信息建立预警机制,用自动化数据分析和展示系统替代大量的人工控制,大大提高风险管理效率(巴曙松 2019)。
2.建立动态的可调整的风险管理体系。2016 年原中国银监会颁布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是我国首次出台的具有统领性、规则性管理体系。从全局看,涵盖了所有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各个业务线,从人员、岗位、部门、机构、表内业务、表外业务到不同风险类别等环节。对银行来说,全面风险管理也贯穿在其战略目标、战略发展、经营绩效及收益效率的每一个过程,成为每个银行金融机构日常管理及内部治理的常态。
当今,随着数字技术对实体经济赋能效应的叠加作用,催生出不同形态和不同特色的新经济形式,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和发展,体现出了交叉性、同质性和合作性特征。银行业金融机构特别是中小银行应充分考虑到实体经济的发展方向,在提供融资服务时深刻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首先,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风险管理,应充分考虑新经济形态发展的动态性和复杂性。其次,银行必须提前对新经济融资要求、融资方式、运营项目、面临风险环境等作出评估及风险防范设计,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出台系统化、一体化风险管理方案。第三,积极引导并帮助新经济实体企业完善风险管理的制度建设、岗位职责、管理准则以及如何规避风险或减少风险的技术方法,比如对冲交易等。
3.合规经营模式下的风险管理既要关注影响自身业务发展规划的重要风险,又要关注风险的关联效应。自2005年巴塞尔委员会《合规及银行内部合规部门》文件出台至今,合规经营及管理不断演变。从银行业到其他金融机构,再拓展到一切从事经营活动的所有企业;从内部管理、行业自律扩展到法规、条例、规则等外部监管,从对各业务线、岗位管理发展到对管理层及高层的管理;从客观性原因产生的风险管理延伸到主观原因(道德问题、业务水平问题等)的风险管理;从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的单点管理、间断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演变为系统性、协调性、可操作性及效益性的管理模式。在此基础上,银行应根据自身的风险管理战略及内部组织机构状况,建立与之相对应的合规部门,制度上明确合规责任人、工作制度及检查程序;思想上强化所有合规经营参与人的合规意识、法律意识;奖惩机制上加强员工培训及专业能力。
1.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制。随着我国金融事业的不断发展,金融监管经历了“大一统”监管模式、“一行三会”监管模式、“一行两会”监管模式到“一行一总局一会”的现代监管模式。以金融监管机构改革为基点的现代监管体制改革,在监管范围上更加广泛,涵盖了宏观微观审慎监管等多领域、广覆盖的监管。监管形式上更加强调行为监管、功能监管、一体化监管、统筹监管、持续监管和穿透监管。
2.强化中央银行宏观审慎监管职能。在我国逐步建立现代金融监管体制过程中,对中央银行的宏观审慎监管要求不仅不能弱化还应该更加强化。首先,中央银行具有专业的宏观经济观察和分析的手段与技术,有灵活的货币政策工具和丰富的逆周期调节宏观经济经验;其次,宏观审慎监管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对于特定环节出现失衡可通过监管工具施加影响,与货币政策有很强的互补性,只有加强二者的配合和协调,才能更好地维护金融稳定。
3.监管方法更加法治化和灵活化。首先,在法律层面,尽快出台《金融稳定法》。目前中国人民银行起草的《金融稳定法》正在征求意见中,该法律将对稳定金融发展和资本市场等提供可靠的法律保障。其次,为保证风险监管效能持续发力,需要地方政府的协同配合,如建立地方政府参与重大风险处置机制,建立地方性的审慎监管框架等。第三,为配合统一监管框架要求,需要尽快出台有关强化债券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