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白芝勇:中国中铁一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首席技师、精密测量队高级技师。21岁参加铁路建设以来,他凭着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立足本职岗位,坚持走自学成才、岗位成才之路,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技校毕业生,成长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技术专家,并为企业培养出了30余名测量技术骨干。
20多年间,白芝勇只干了一件事——工程精密测量。大江南北的高铁、地铁、桥梁、公路、隧道都有他的身影。中国高铁运营里程中,他和他的团队精测的线路占到近十分之一。
精密测量工作被形象地比喻为工程建设的“方向盘”、工程施工者的“千里眼”,它为工程建设提供精确的施工方向,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数据落实在山川平原,在建设过程中引导施工人员按照既定方向不断前行。
勤学,筑牢过硬根基
1999年,白芝勇从技校毕业进入中铁一局五公司。与大学精测专业毕业的同事相比,白芝勇深感知识的缺乏。
从此,工作之外就是学习。他自学了大专、本科,常常看书到深夜。不仅如此,他还抓住一切空闲时间锻炼专业技能。2009年,他在流动分散、工作生活异常艰苦的环境中完成了函授本科毕业。
再快1秒钟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正是信奉这条“武功秘籍”,白芝勇在工作后第一次参加比赛就崭露头角。
这是2005年陕西省和中铁一局举办的一场工程测量“比武大赛”。白芝勇因“快”一战成名,据说至今没人能破纪录。
在这场比赛上,他是全场42位参赛选手中唯一一个在规定时间60分钟内完成作业的人,用时42分钟。
但是,因为这个“快”,大赛组委会只给了他第二名,因为他们对他的做法有所质疑。别的选手在规定时间里连第二项数据计算都没算完,他不仅算出了答案,而且完成了下一环节的实地放样,还提前了18分钟完成所有操作。包括比赛裁判在内的所有人都不敢相信。
他是不是作弊,提前知道了答案?为此,白芝勇按照比赛流程,向裁判和选手们进行复盘,讲解他是怎么做的。人们惊奇地发现,这张流程单展现了一个人把工作做到极致的样子。
白芝勇从事的工程测量,是把事先设计好的构造物精准放样到实地上去。“比武大赛”就是围绕这一工作的流程,将比赛内容分为外业观测、内业计算和实地放样3项。
打开脚架、拿出仪器、架好仪器、对中调准,在比赛的第一个环节中,白芝勇将这4个动作用秒表计时,练到快得不能再快。35秒,比其他选手足足快了50多秒。
让白芝勇彻底超过对手的环节,在比赛的第二项——内业计算。在这个环节里,其他选手在规定时间内没有一个完成数据计算,而白芝勇用16分钟就完成了。
“第一次参加比赛就赛不好,那以后岂不是一点参赛的机会都没有了?”白芝勇琢磨怎么用手头的计算器能够快速完成计算,上场后他很快在计算器中编写出了一个小程序,专门用来应对这项比赛中的数字计算。
结果,白芝勇用13分钟完成了程序编制,接着输入数据3分钟后出了结果。为此,他成为中铁一局第一个使用计算器编程的测量工。
最终,白芝勇用8分钟完成比赛第三项实地放样,将红旗插到了准确的地方。
虽然比赛规则中并没有禁止使用计算器编程,但因为从来没有人想过借助计算器进行運算,对这种创新,组委会最终还是只给了白芝勇第二名的成绩。但赛后,组委会专门请他给大家讲解了编程的方法。
这次比赛让白芝勇荣获陕西省技术能手称号,在单位崭露头角。
白芝勇说:“面对难题时,一定要态度积极地想办法,一定要动脑筋把那些耽误时间、效率不高的环节想方设法反复优化,尝试不同的方法来解决。”
那一年,他27岁。
时光倒流至1999年。
那年,白芝勇从兰州技校毕业,前往中铁一局五公司在广州东南西环高速公路建设工地,经过3个月钢筋班的体力锻炼后,成为项目部一名测量工。从此,背上三脚架和仪器箱,跋山涉水做测量成了他的生活常态。
刚入行时,只要不出差,白芝勇都会练习最基本的4个动作:支好脚架,从仪器箱中拿出仪器,在脚架上架好,再调准。把这4个动作在40秒之内做完,白芝勇练了大半年。看似简单重复的动作,每天一练就是三四个小时。
“每减少一秒,都要靠苦功夫、真功夫。”从一分半到一分钟,白芝勇只需要几天;从60秒练到50秒,他花了一个半月;从50秒练到40秒,他用了半年。
哪怕是1毫米
精密工程测量,是指以毫米级或更高精度进行的工程测量。工作中,白芝勇要用一组组数据,引导施工人员按照设计要求,将道路准确向前延伸。有人说,他们就是筑路工程中的“千里眼”。
南京市纬三路过江通道隧道,是从长江江底开挖的上下两层单向三车道过江隧道。如今坐车通过这里,只需要短短三四分钟的时间,但是当年修建这条隧道时,却让白芝勇揪心了900多天。
在长江下打通一条超大直径的隧道,盾构机是最重要的设备。它就像一条巨龙在长江江底掘进,穿越软土、硬岩、砂卵石等地层,而江面上通行的船只却一无所知。白芝勇的工作,就是要引导这个比五层楼还要高的盾构机,在江底的黑暗中随地势起伏曲线前行。由于是水下施工,而且盾构机的前进路线有多次曲线变化,每天的潮汐、水压、流速等因素都会影响盾构机掘进的精度。为了尽量减小误差,白芝勇在测量方案中做了三重保险。
2015年7月2日,盾构机在地下已经穿行了900多天。按计划,这个庞然大物即将在这一天下午3点破土而出,精准贯通到预先在出口位置设定的钢环中。然而,既定时间已过,盾构机出口位置的水面却依然平静如初。
平时沉稳冷静的他,却像没头苍蝇一样到处乱转。
经过多方沟通,白芝勇才得知,原来是盾构机出了一点儿故障。又过了大约一小时,盾构机缓缓驶出长江南岸接收井,圆满实现了隧道贯通。“这真是个奇迹!”就在现场欢呼雀跃时,没有人注意到,白芝勇已带人在钢环前摆开测量仪器,分析检验误差。
“为了减少1毫米的误差,我要花更多心思和时间,可没准儿后边施工的人随便一动就偏出去1厘米甚至几厘米了。但我不管后面怎样,在我这个环节,我就是要用心,尽最大力量,不能出差错。”白芝勇向央视网记者表示,12毫米的误差,比预定的50毫米,少了38毫米。
一瞬間,百感交集。如今回忆起来,白芝勇仍眼眶湿润,“900多天的坚守,引导盾构机正确前行,这就是自己最幸福的事。”
“偶尔一天在野外,我们把它叫踏青;偶尔几天在野外,我们把它叫旅游。但是一年365天有300多天在野外,我们把它叫搞测量。”白芝勇打趣道,“苦到头了就是甜,我这个人记甜不记苦。”最让他骄傲的是,他参与完成工程测量任务约3500多公里,其中高铁测量任务完成2500余公里,占了我国高铁运营里程近十分之一。
“爸爸的工作就是控制高铁轨道的平顺性。”白芝勇的儿子第一次坐高铁时,看到立在高速行驶的列车窗台上纹丝不动的硬币,脱口而出:“爸爸,你真了不起!”……
车厢里,是一家人难得的共处时光,车窗外,风景流动,往事飞驰。
“劳模工匠不仅能操作,还要懂设计、会编程”
“劳模工匠不仅能操作,还要懂设计、会编程。”2023年10月9日,走出人民大会堂,中国工会十八大代表、中铁一局五公司工匠技师白芝勇一直在思考:“大会报告专门提到,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应该如何跑出‘加速度?”
白芝勇认为,目前,我国产业工人学历普遍不高,应实施普惠式学历提升专项行动。相关部门、工会组织、用人单位要做好“顶层设计”,有计划组织职工进校园系统学习,通过学历提升,培养一批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这样的感触,来自白芝勇的成长经历。他21岁就进入中铁一局任测量工,20多年来成为打通“专业技术职称+高技能人才”成长通道的典型。他获得特级技师和工匠技师等技能职称的同时,又取得高级工程师等技术职称。
链接 |
高颖明:勤学苦练成为“金蓝领”
从一名车间操作工人成长为技能专家,扎根生产一线的高颖明用了32年。
1989年,高颖明技校毕业进入锦州石化公司。从入职起,他就立志要在岗位上做出成绩。最初几年,高颖明勤读专业书籍,记下了2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为了攻克学习中遇到的难题,他常常熬到夜尽更残,黎明破晓。工作之余,他参加高级工培训、函授大专班学习。经过4年的努力,2001年,高颖明拿到了大专文凭。
自此,高颖明在业务上更加成熟,参与了加氢精制、加氢裂化、柴油加氢改质、瓦斯中氢气回收等多套临氢装置的生产。他凭借过硬的技术,发现和处理临氢装置重大险情百余次,在炼油生产岗位上,逐步成长为临氢装置操作领域的行家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