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发力推动外贸回稳向上

2024-01-23 08:09陈珂
中国报道 2024年1期
关键词:贸易额外贸贸易

陈珂

年终岁尾,我国外贸顶住压力,回稳态势持续巩固。海关总署2023年12月发布数据显示,继10月份我国外贸月度、累计增速双双转正后,11月单月进出口同比增速进一步扩大至1.2%、出口同比增长1.7%。这意味着,在外需趋缓等多重压力下,我国外贸单月增速实现了从“四连降”到“二连升”,出口同比增速7个月来首次录得正值。

外贸形势总体在改善,叠加进入四季度之后,通常将迎来外贸旺季,商务部预计我国全年外贸增速有望实现正增长。不过,受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及其他各因素影响,我国外贸发展仍处在全球贸易整体萎靡的大环境之下,稳外贸仍需扎实推进。

对此,2023年12月11日至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作出强调,要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拓展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跨境电商出口。

2023年以来,主要经济体普遍面临经济进一步下行的压力。

外贸领域也面临多重压力。“我国外贸领域的主要矛盾,从2022年的供应链受阻、履约能力不足,已經转变为当前的外需走弱、订单下降。”2023年初,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曾表示。与此同时,商品价格波动、贸易限制措施的增加也影响着全球贸易。

在此背景下,2023年我国外贸走势一度出现较大的月度波动。尤其在6月至9月,外贸单月增速连续4个月为负值;5月份以来,出口同比增速连续6个月处于负增长区间,6月和7月出口则分别同比下滑8.1%和8.8%。直至进入10月,外贸逐渐升温,单月进出口增速转正为0.9%,11月进一步扩大至1.2%;11月出口同比增速则以1.7%扭转5月份以来的负增长态势,向全球市场发出积极信号。

接受《中国报道》记者采访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研究部主任崔凡分析表示,此前连续数月的同比负增长对应2022年的同比较高增长,因此基数效应明显。此外,从整体上看,由于市场需求疲软,2023年以来国际贸易的价格水平实际上是下行的,导致贸易额下降,贸易量并无明显下降。“这和全球贸易额、贸易量的变化态势基本一致。”他说。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王孝松也向《中国报道》记者表示,尽管单月进出口同比增速在较长一段时间里处于负增长状态,但在全球经济低迷、贸易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出口规模、在世界市场中的份额相对稳定,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仍然十分重要,我国外贸发展顶住了外部压力,韧性持续显现。

根据荷兰经济政策分析局(CPB)统计的2023年1月至5月货物出口量数据显示,在亚洲,仅有中国取得1.8%的同比增长,亚洲新兴经济体(中国除外)同比下降2.5%,日本同比下降2.6%,亚洲发达经济体(日本除外)同比降幅则达到7.9%。

对于10月份以来好转的外贸形势,崔凡分析称,2022年贸易额主要是在四季度下降明显,因此基数下移,市场对2023年四季度同比转正早有预期。也有分析认为,这背后是全球经济复苏和发展有所企稳,下降趋势受到一定程度遏制。同时,全球贸易和市场需求有所企稳和恢复,显现出了贸易的带动效应。

展望接下来的外贸走势,崔凡认为,目前转正的贸易额涨幅尚属偏低,不及预期。他预计,2023年全年出口额预计下降5%,与全球贸易额预计下降幅度接近。预计2023年中国出口占世界的份额基本稳定。

在王孝松看来,11月外贸发展有所回暖,12月有西方国家的圣诞节等重要节日,消费类产品订单会有所增加,预计我国对外贸易上升的势头会得到延续,12月货物贸易的增长率会略高于11月,达到2%。就全年而言,他分析,前11个月进出口额同上年持平,在12月推动下,2023年全年的贸易额会比2022年有小幅增长,增速预计在0.2%左右。

2023年10月15日,山东烟台,汽车滚装船靠泊山东烟台港准备装载出口商品车。

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仍处在修复阶段,疤痕效应不容忽视。但综合多方信息来看,我国外贸发展的积极因素不断累积,有理由有信心实现全年外贸促稳提质目标,持续发挥进出口对经济的支撑作用。

2023年12月14日,在商务部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束珏婷梳理11月份的贸易情况并总结称,当前的积极因素在于,贸易活跃度继续上升、外部需求呈现回暖迹象、企业预期持续改善。

具体来看,量的稳步增长是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重要支撑。我国出口贸易量自2023年8月起同比由降转增,且增幅持续扩大,11月当月出口量增长12%,达到二季度以来峰值,进口贸易量则保持了连续10个月的正增长。就外需而言,11月当月,我国对美出口结束14个月的下降,转为增长9.6%,对日、韩等进出口降幅收窄。另据商务部跟踪调查显示,外贸企业出口订单情况连续6个月好转,企业预期持续改善。

王孝松向记者进一步罗列数据称,2023年前11个月,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额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64.8%,比上年同期提高1个百分点。“一般贸易的国内附加值更高,通常具有更高的技术含量,因此一般贸易占比增长体现了贸易结构优化和技术升级的趋势。”

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正逐步取代服装、家电和家具“老三样”出口,成为我国2023年出口新的增长极。商务部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7989.9亿元,同比增长41.7%,占我国出口比重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达到4.5%。还有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全球市场65%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来自中国。

在王孝松看来,这些产品技术含量高、产业链长、附加值高,不仅直接推动了出口增长,而且带动了上下游产业发展。更为重要的是,我国对相关领域持续进行研发投入,着重培育自主品牌,并且努力形成规模效应,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未来有望持续增强。

王孝松同时指出,外贸稳中提质,离不开“朋友圈”的多元和升级。2023年前11个月,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额同比增长2.6%,增速高于整体水平。不仅如此,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已对15个成员国全面生效,关税减让、通关简化、贸易便利化等红利正使企业受惠。在全球经济承压的背景下,这些贸易创造效应的持续释放,将为我国外贸持续向好提供辗转腾挪的空间。

2023年9月19日,青島云路先进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人在盘点出口到海外市场的非晶带材产品。

难以否认的是,展望2024年我国外贸情况,仍要将其置于难言乐观的全球贸易前景中。

2023年,全球贸易额预计将同比萎缩近5%,在疫情后的复苏中,各国之间存在巨大差异,收入差距也在加大。这是联合国贸发会议近期连续发布多份年度重磅报告中的研究结果。在《全球贸易更新》报告中,联合国贸发会议表示,由于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加剧和贸易模式的转变,预计到2023年底全球贸易额将缩减约1.5万亿美元至31万亿美元以下。2024年的前景仍然“高度不确定且总体悲观”。

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施加给外贸的影响显而易见。王孝松表示,俄乌冲突不仅使大宗商品价格频繁波动,而且加剧了紧张局势,造成了国家间的阵营化,从而使全球贸易和产业链被割裂。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报告,2023年前三季度,地缘政治疏远的国家之间,贸易额同比下降3%,而地缘政治近的国家之间,贸易额同比增长5%。在此影响下,中国同美、日、欧,以及部分拉美国家之间的贸易额均有明显下滑。

王孝松向《中国报道》记者分析说,由于内外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强,压力进一步传导给企业。一些生产企业对未来预期较为悲观,从而收缩投资,造成产能下降;外贸企业也收缩海外业务,进一步加剧了外贸形势低迷。他观察表示,从2023年4月以来,除9月之外,我国制造业的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一直位于荣枯线50以下,而其中的新出口订单指数从4月之后持续低迷,介于46.3和47.8之间,显示出企业家对出口形势的悲观预期。

外贸作为观察一国经济开放和活力的重要窗口,在整体承压背景下,稳外贸有赖于外贸产业各环节的协同发力。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5个方面18项举措,要求打通阻碍内外贸一体化的关键堵点,帮助企业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顺畅切换。崔凡认为,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有利于增强抵御不确定风险的能力。

在王孝松看来,稳外贸的重点,从根本上说是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外贸发展提供坚实基础。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加快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包括拓展中间品贸易、促进服务贸易发展,进一步推动数字贸易,引领数字贸易规则的制定,同时重视跨境电商出口。有关于此,2023年12月11日至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作出强调。

王孝松对中间品贸易发展进一步阐释说,中间品包括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资本品、零部件,通常是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中国进口的很多中间品实际上是“被卡脖子”的产品。在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中国各界要从根本上攻克“卡脖子”技术,增强研发能力,实现关键中间品的自主研发和自主生产,在摆脱受制于人局面的同时出口相关的中间产品,形成外贸发展新的增长点。

提振企业信心并帮助解决现实问题,同样是突围方向之一。王孝松认为,政府要整合资源,构建和完善贸易物流平台,商务部门应同海关、港口等加强协调与对接,构建和完善开放平台作用,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特别是内陆地区,要打通产地到港口的通道,形成畅通的外贸货物物流线路,提升物流运输效率和口岸通关效率。企业也要因地制宜地利用好陆海通道、中欧班列等资源,根据海外的销售计划灵活安排发运,提高物流速度,保证订单及时交付。”王孝松说。

崔凡和王孝松均提到,除了向内发力,在政府层面还要积极开展对外经贸谈判,争取中国与海合会、中日韩等自贸谈判取得进展,以及稳定与发达国家的经贸关系,进一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同时开展外贸业务培训活动,帮助企业适应国际贸易新形势,引导企业用好用足RCEP等相关政策。

猜你喜欢
贸易额外贸贸易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两栖“大拿”跑外贸
70年外贸大事记
中国与中东主要国家贸易数据
贸易统计
数字看重庆2015年前2月外贸
贸易统计
中国外贸乍暖还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