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畔的民俗文化

2024-01-23 08:11:21郑永华
学习与研究 2024年1期
关键词:通州京城灯塔

通州位于京杭大运河之北运河的北端,是元明清三朝京城的门户之区和咽喉之地。历史上,随着南方各地货物的运输和南来北往各类人员进出京城,不同地域、不同身份的人员聚集通州,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也在这里扎根、融合,传播开来。

一枝塔影认通州

“云光水色潞河秋,满径槐花感旧游。无恙蒲帆新雨后,一枝塔影认通州。”脍炙人口的清人诗句,使燃灯塔对于通州独特的地标意义,跃然纸上。

矗立在通州城北大运河畔的燃灯塔是京杭大运河北起点最重要的地理标志,与临清舍利塔、扬州文峰塔、杭州六和塔并称运河“四大古塔”,极具历史与人文价值。佛塔又名浮屠、浮图,起初主要用于供奉舍利、经卷或法物等佛教圣物,后来逐渐发展为民众瞻礼的民俗建筑。历代涌现过众多赞美佛塔的诗句,如“古塔云中影,佛寺夜半钟”“赞宇弘开壮帝都,碧天突起玉浮图”,等等,高耸入云的佛塔与香火缭绕的寺庙构成独特景观。

“先有通州塔,后有通州城”的民谣口耳相传。老百姓将燃灯塔比作通州塔,可见此塔历史之悠久、影响之深远。燃灯塔初建于南北朝时期的北周末期(公元557—581年),本为佑护一方风土的镇水土塔。辽代北京从边陲重镇逐渐上升为影响全国的王朝都城,燃灯塔也在北周土塔的旧基上改建为坚固的砖塔,气势与名气进一步得到提升。金、元、明、清时期,燃灯塔成为京城以东的民俗文化胜地。明人称燃灯塔“工花纹,妍色泽,后世实莫及”,感叹其文化意蕴深厚。尤其是大运河畅通以后,燃灯塔附近发展成为船来人往的繁忙码头,香火日盛。自江南沿水路北上的漕船经过张家湾,眺见挺拔秀耸的佛塔浮现于前方天际,便可知航行终点的都城已近在咫尺。燃灯塔因此获得“三千里运河第一塔”的美誉。

有了此塔,便有了美景。“通州八景”之一的“古塔凌云”就是明证。明代《帝京景物略》已有关于燃灯塔的记载,称天气晴朗之际,燃灯塔影跳跃于波光之中,“飞五里外,现白河水面,蠕蠕摇摇然”。清代乾隆帝远眺,也情不自禁地赞叹:“树梢看塔影,烟外过通州。沙岭延东亘,潞河自北流。”

三庙共栖复兴荣

燃灯塔不仅见证了漕运时期万舟骈集、舳舻千里的盛景,也见证了当年通州儒家、释家、道家文化的融合与发展。巍峨的燃灯塔下,儒家文庙、释家佑胜教寺、道家紫清宫紧密相连,呈品字形并存,成为驰名中外的“三庙一塔”文化景区。

“三庙一塔”位列前排的文庙紧靠通州衙署,本为通州州学所在。文庙亦称学宫,始建于元大德二年(公元1298年),比北京著名的国子监孔庙还要早4年。它也是北京目前仅存的州县级孔庙,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通州文庙建有东西两院,气势雄壮。院内威严的大成殿、崇圣殿,与尊经阁、文帝祠等礼制建筑,共同组成通州士民崇祀“至圣先师”的精神家园。

文庙之后的佑胜教寺,俗称塔庵,碑志誉为“通州最古之庙”“与古塔相存共立,盖年远矣”。早期佑胜教寺的规模相当宏大,似始建于北齐时期(公元550—577年)。“三庙一塔”中的燃灯塔,就坐落在佑胜教寺的院内。据《读史方舆纪要》记载,佑胜教寺历经五代、辽、金、元,遂成京畿著名“形胜”。寺内佛塔中供奉的佛牙与舍利,是信众顶礼膜拜的佛教圣物。高悬佛塔之外的2000多个小风铃,更为寺院增添了灵气。每当微风吹拂,铃铛便发出清脆悦耳之声,宛如众口齐诵的梵呗。清代寺僧特意指出:“巍巍宝塔镇潞陵,层层高耸接青云。明明光影河中现,朗朗铃音空里鸣。”《帝京景物略》将其记作“佑圣教寺”,这里的“圣教”,既指释迦佛教,也暗含孔孟儒教之意。时人诗称,“周朝疑问客,黉舍老容僧”,黉舍,指儒家学校,可见儒、释共存共荣之景象。

佑胜教寺东侧的紫清宫,初建于明代中期,是京城、通州士民共同捐建的道教宫观,清末又经大规模重修。紫清宫正殿奉祀道教中的太上老君等天神,因殿壁所绘红孩儿(即能降伏龙王的哪吒)活灵活现,又被民众称呼为红孩儿庙。紫清宫正名,源于道教金丹派南宗“五祖”之一的紫清明道真人白玉蟾。《敕建紫清宫始末记》称紫清明道真人“始无专祀,附祀于胜教寺后禅”,光绪年间通州乡绅因祈祷有应,倡议建观供奉,从此香火日盛,“各项善举,罔不备具”。白玉蟾为宋代道士,幼年曾应童子试,饱读诗书,出家后于三教之书“靡所不究”,后人誉之为“心通三教,学贯九流”。白玉蟾融摄佛家与理学思想,又吸纳《易》学以阐释道教丹法,声称“圣即仙之道,心即佛之道”。他兼摄“三教”的文化修养,与“三庙一塔”的文化氛围互为呼应,相得益彰。

香火缭绕弘仁桥

“元君宫接马驹桥,香火遥分岱岳高。龙凤旗翻翠羽盖,山河影动赤鹴袍。”弘仁桥畔繁盛一时的娘娘庙会,生动再现了通州与京城之间密切的民俗文化联系。

明清时期北京盛行“泰山娘娘”一说,建有数量众多的碧霞元君庙。明代《帝京景物略》称其“自邹鲁、齐秦,以至晋冀。而祠在北京者,称泰山顶上天仙圣母”“夫亿万姓所皈礼,以俗教神道焉,君相有司不禁也”。明末以环绕京城的“五顶”驰名远近,最为繁盛者则是位于南苑东门外的弘仁桥娘娘庙。

弘仁桥位于通州西南30里的凉水河上,是东南方向进入京城的水陆要道。早在元代,这里就建有商贸往来的木桥,称为马驹桥。天顺七年(公元1463年),明英宗以“外郡畿内之人,自南来者东、西二途,胥由此渡”,下旨改建为石桥,并赐予“弘仁桥”之名。《敕建弘仁桥记》中谓为“弘者,廓而大之之谓;仁,则不忍人之心之政”“由是以知皇上扩充仁道、被于四海,而利泽及人之广,信如天地之于万物也”。修建于弘仁桥畔的碧霞元君庙,也因此获得了比其他娘娘庙更为优越的地气。时人有《进香曲》渲染称:“空行闪闪立楼台,前队朱旗后队催。涌出一枝华藏界,化人如自日边来。”

弘仁桥娘娘庙的旺盛香火,源于通州与京城民众的踊跃参与。据《帝京景物略》记载,每年元君诞辰日,京城士女竞相前往弘仁桥进香,“先期,香首鸣金号众,众率之如师如长,令如诸父兄。(四)月一日至十八日,尘风汗气,四十里一道相属也”。从左安门直至弘仁桥的大路上,人流前后相继,络绎不绝。有坐轿悠闲的贵家豪右,也有骑马疾行的放荡游侠,还有骑驴信步的小家碧玉。虔诚还愿的信众一步一拜,也有五步一拜、十步一拜者。香客与游人夹杂嬉笑,“群从游闲,数唱吹弹”。其“幡乐之盛”,甚至可以与京城著名的东岳庙庙会相媲美。明朝官宦、文人墨客游至此處,见到熙来攘往的进香景象,不禁感叹,“约伴同参玉女去,发心自愿舍金钗”“金鼓声微幡盖远,月明应自度云璈”。

护国宁漕佑民观

与通州漕运密切相关的民俗,还包括广泛流行于民间的妈祖文化。妈祖为漕运水手的保护神,又称天妃、天后。其影响源于福建沿海,元代以后随着漕运水手北上,逐渐在北方地区传播,尤以海运中心天津及运河沿线为盛。据说,明清时期每年三月妈祖诞辰日,凡与河运相关的人都会来庙中焚香祈祝,以祈求水运平安。通州民间又传说天后娘娘“福佑众生”,同时掌管“送子”之事,因而庙会期间,不少与行船无关的善男信女,也赴庙中朝拜,祈子祈福。

佑民观位于里二泗村西的运河之畔,是圣母娘娘道场。明清时期,佑民观有“京东道家第一福地”之誉,老百姓多以“西有白云观,东有佑民观”相传,可见其香火之盛。据《日下旧闻考》记载,佑民观“中建玉皇阁醮坛,塑河神像”,嘉靖十四年赐额。到万历年间,漕运总督汤世隆又以佑护漕运,奏请重修,并得到神宗生母李太后捐助。佑民观与通州漕运有着深厚文化渊源,光绪时期《通州志》记载:“凡运船往来,在此修醮。”然而佑民观供奉的天妃金花圣母娘娘,并不是纯正的海神妈祖,而是天妃娘娘与金花娘娘的融合。金花娘娘又称金花夫人、金花圣母、送子娘娘,是粤、桂、鄂、浙等南方地区信奉的生育女神。佑民观娘娘既有佑护漕运之功,又兼送子助产之能,信徒不断增加。“如何帝乡云,悠然映江表”,据说连清初顺治帝亦慕名前来上香。

清代乾隆、光绪及民国年间,佑民观又经过多次维修扩建,影响进一步扩大。每年正月十五至三十日开庙之时,观内观外香烟缭绕,人山人海。五月初至初五日端午,则于观前的运河内“斗龙舟,夺锦标,香会纷纭,游人络绎”。学者认为,通州佑民观的妈祖文化为研究大运河故道与通州道教文化、乡间庙会民俗等提供了重要依据,是京杭大运河“促进南北文化融合的又一证明”。

(作者简介:郑永华,北京社科院史志学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 / 金蕾蕾

猜你喜欢
通州京城灯塔
雪落通州
灯塔
中外文摘(2021年20期)2021-11-03 12:56:50
普罗之城——通州新潞运河创意区
现代装饰(2021年3期)2021-07-22 07:08:54
通州侨商:海外创奇迹 国内献爱心
华人时刊(2020年19期)2021-01-14 01:17:12
引航的灯塔,始终在线
金桥(2020年12期)2020-04-13 05:50:44
京城之夜,文化之夜
金桥(2019年11期)2020-01-19 01:40:24
灯塔看守人(节选)
文苑(2019年24期)2020-01-06 12:06:36
关于辽上京城营建的几点浅见
灯塔
琴童(2016年12期)2017-01-16 02:17:47
通州商住限购,蝴蝶效应已经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