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笔谈)

2024-01-23 16:03仲伟民洪庆明付海晏
关键词:知识体系学术期刊

仲伟民,洪庆明,付海晏

知识体系创新与中国议题设置

仲伟民

(清华大学 学报编辑部,北京 海淀100084)

[摘 要]中国历史发展的特殊性不仅导致中国传统知识体系没有发展为近代知识体系,从而使中国的近代文化建设缺位,更使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大大滞后。即使在最具优势的中国史学科领域,中国学者在议题设置与学术创新方面甚至都不能超越欧美学者。更有甚者,中国史学界长期弥漫在一些“虚假的中国议题”之中,对整个中国学术界都形成了很大的误导。中国学术创新是知识体系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甚至是决定性的一环。经济发展、环境宽容、政策开放、积极进取等都是学术创新的必要条件。其中,学术期刊在知识体系创新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关键词]知识体系创新;中国议题设置;知识体系;学术期刊

知识体系大致可分为传统知识体系与近代知识体系,今天的知识体系(甚至说今天的社会)就是建立在近代知识体系之上的。一个典型的例子,即目前的学科设置,完全是近代知识体系的产物。中国虽然有几千年灿烂的传统文化,但可惜中国传统知识体系没有发展为近代知识体系,没有走出前近代。近代知识体系产生于欧洲,这是欧洲引领近代化进程的知识背景。任剑涛在《如何在现代知识体系中设置中国议题?》一文中说:“就成型的现代知识体系来讲,它生成于17世纪的欧洲,经18世纪‘启蒙运动’的狂飙突进,在19世纪成为流行全球的知识形式。20世纪,现代知识体系已经稳固地确立了它不可撼动的全球地位。”(1)原载《文史哲》2022年第5期。

总体说,欧洲的这套近代知识体系服务于各国的近代化进程,并随近代化的发展而逐步完善,所以我们看到后发现代化国家几乎都原样照搬欧洲的知识体系。目前中国大学的学科结构及课程设置,即为欧洲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基本就是全部移植。

因为近代知识体系形成于欧洲,这套体系中无疑渗透着欧洲浓厚的历史传统,因此它与我们的传统也并不能实现无缝嫁接。比如,古典学和神学学科在欧洲传统大学里是基础学科,但中国就没有设置这两个学科。不仅如此,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的话语权要求越来越高,我们今天甚至要求突破欧洲的这套知识体系。近年我们的确做了很多工作,最典型的莫过于新学科的设置,我们已开始在实际行动中尝试突破欧洲传统的学科传统,设置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比如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共党史党建学、国家安全学、区域国别学等,都已成为一级学科。

近代知识体系在中国缺位,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我们中国人对近代知识体系几乎没有特别重要的贡献,这一点我们必须承认。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中国历史发展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在导致中国近代化进程缺位的同时,也让中国的近代文化建设缺位。也就是说,中国没有从传统自然而然转向近代,而是在外力推动或胁迫下,才不得不缓慢转入近代。尽管学术界有人大批特批费正清提出的“冲击-反应”论,但我认为,这个理论用之于中国近代史的解释,却仍然是最有效的。

中国近代历史的重大变化正是因为在外力推动下才发生的,所以在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过程中,中国历史有严重的断层,这个断层很大,唐德刚称之为“历史三峡”,可能一点也不夸张。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我们所做的其实一直是补断层的工作;说得准确一点,我们其实主要是在恶补类似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功课的同时,并加紧恶补后来的功课。也就是说,人家至少走了300年的近代化过程,我们要在几十年内完成。说实话,用这么短的时间去补齐短板,非常不易,挂一漏万在所难免。首先应该肯定,我们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在某些方面尤其是物质方面,我们在短短几十年时间中就完成了人家几百年才能完成的事情;可是在文化学术思想方面,在知识体系、知识积累方面,可就不是那么简单容易了。事实证明,我们不可能在几十年补齐所有的短板,尤其是思想、文化、制度建设等等方面的短板;而这些短板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问题可能也愈来愈突出。比如,我们抱怨为何中国经济发展了,但诺贝尔奖这么少;我们的GDP世界第二了,但抱怨为何中国在世界上的声音如此之小。在知识创新、思想贡献方面,我们的差距依然非常之大。其根源就在于,我们在近代知识积累方面,尤其是在基础知识积累和创造方面,缺课太多,有很多重要的课我们还没有补,或没有补全。理解了这一点,就不难解释,我们现在为何向全世界提出了一些独特的理论、概念,但较少得到回应,更少得到认同的原因了。

在一些基本问题的认识上,我们往往有比较大的偏差,而这些偏差导致我们学习的速度很慢、学习的程度很浅、学习的效果很差。比如,在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问题上,我们的认识就有不少偏颇之处,可我们却经常将这些偏颇视为正常。任何知识体系,尤其是社会科学领域,一些具体的理论、概念,的确都有地区性、民族性、时代性的特征;但更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只有那些更多具有共通性、普适性的理论、概念和方法,才能得到共鸣,才能逐渐被大家接受,从而成为共享的知识体系。这里面涉及一个重大问题,即普适性与特殊性谁先谁后、谁重谁轻的问题,在改革开放几十年的经验中,我们并没有处理好这个关系。我们往往过多强调特殊性,而这种过多强调不仅可能会使我们的眼界更窄,而且可能使我们成为异类。比如,关于“中国特色”,我们应该如何讲述、如何强调,这是长时间困惑我的一个问题。

可能正是因为在处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上,我们的认识出现偏差,我们的学术研究也出现偏差,这导致我们与国际同行的对话越来越难,导致我们陷入自言自语甚至是胡言乱语。即使在关于中国问题的研究方面,我们也出现了这样的问题。照常理说,关于中国的议题,当然中国人最有资格提出,中国人最有发言权,也应该是中国人提的水平最高,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是,实际情况往往并非如此。

中西交通以来,中西学者关于中国研究都提出了一些有意义的命题。但比较而言,中国学者的贡献不多;在有关中国重要议题的研究方面,中国是落后甚至是缺位的。仅就以中国历史与中国文化的研究为例。最晚从18世纪开始,中国作为欧洲文明的“他者”——即与欧洲比较的对象,成为欧洲学者关注的领域,他们以中国映照欧洲,提出了一些重要的议题。比如法国启蒙运动眼里的中国古代善治、重农学派对中国的崇尚、传教士著作中关于中国文明礼仪的论述以及现代早期艺术中的中国趣味,等等。当然,更有影响的是欧洲汉学对中国文化的深入研究。二十世纪初,甚至有不少中国学者跟随欧洲汉学家学习。二十世纪中期之前,文化中心在欧洲,汉学研究也在欧洲。但是,因为那时中国社会的动荡、经济的停滞以及国际地位的底下,欧洲学者提出的很多议题很快被人们淡忘,直到最近才又被重新提起。

二十世纪中期后,随着美国成为世界霸主,关于中国研究的话语权也逐渐转移到了美国。此点在历史学领域表现得非常突出,比如在所有通史著作中,剑桥中国史的影响最大,学术声誉最高,此点使中国历史学者颜面失尽。不仅如此,甚至关于中国历史研究的许多重大观点,很多也是由美国学者提出的。比如,费正清的“冲击-反应论”,柯文的“中国中心论”,施坚雅的中国市场体系论,黄仁宇的“数目字管理论”,以及近期社会经济史研究中的过密化理论与加州学派等。

当然,我们也不应该否认,最近几十年中国历史学者逐渐摆脱教条主义束缚,在学习借鉴欧美学者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很多重要的中国议题,创新了理论和研究范式。比如,李伯重的江南早期工业化理论、王家范的传统假性市场理论、赵轶峰的农桑社会理论、刘志伟的贡赋体制理论、赵世瑜的新江南史理论等。

需要注意的是,对中国史学甚至对中国整个学术界都曾经有一些重大影响的理论,我把这些理论称为虚假的中国议题,这些议题比上述诸位学者的理论影响更大更深远。而今,这些理论已被证明不仅非常荒谬,而且对中国学术界形成了很大的误导。但不幸的是,这些议题却依然被很多人信奉,甚至成为人们认识历史的知识基础。举例如下:虚假命题之一,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论。此论暗含一个前提,即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必经的一个阶段,因此资本主义在中国出现是必然的;我们的任务,就是从历史资料中把它找出来。这个论证其实有两个方法论的错误,一是以论代史,即先有理论,后有历史;二是将生产关系的重要性置于生产力之上,从根本上违背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此议题的提出,还因为我们没有理解什么是资本主义,更没有理解资本主义产生的机理。中国在明清时期为什么没有出现资本主义是一个假议题,追问前现代中国发展为何没有走出传统才是真议题。虚假命题之二,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论。此议题与“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讨论相伴而生,同样荒谬。这个议题客观上的积极意义是加深了对东西方历史的认识,尤其是弄清了欧洲的封建本义与中国的封建之不同。虚假命题之三,李约瑟难题。李约瑟在其编著的15卷《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提出:“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1976年,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博尔丁称之为李约瑟难题。很多人把李约瑟难题进一步推广,出现“中国近代科学为什么落后”“中国为什么在近代落后了”等问题。但现在学者质疑,中国在前近代历史阶段,科学技术并未领先,人们的很多相关认识有误。虚假命题之四,中国是唯一没有中断发展的文明。此点张绪山教授已经在《中国文明是世界唯一未曾中断的文明吗?》(2)参见《光明日报》2014年8月13日。一文中对这个假议题做过详细论证,兹不赘。某种意义上,我们只可以说中国古代文明是唯一有较为完整记录的文明。虚假命题之五,中国古代的GDP曾经长期处于世界第一,1820年左右占世界GDP的三分之一。这个命题影响极大,不仅很多人相信,甚至不少经济史家也经常引用。以上列举的这几个命题,非常具有代表性,其突出特点是教条主义和民粹主义,前者表面上逻辑严谨,实际漏洞百出;后者特别容易被人接受,能够满足人们的虚荣心。

中国学术创新是知识体系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甚至是决定性的一环。经济发展、环境宽容、政策开放、积极进取等都是学术创新的必要条件。其中,学术期刊在知识体系创新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希望综合性期刊能够在目前现有体制下,在建设新文科精神号召下,充分发挥综合性的优势,办成有中国特色的学术期刊。

关切和阐释现实是建设高水平期刊的重要途径——从法国《经济社会史年鉴》杂志说起

洪庆明

(上海师范大学 期刊社,上海 200234)

[摘 要]学术杂志是现代国家学术创新和繁荣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大力倡导和践行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和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三大话语体系建设,亟须《经济社会史年鉴》式的高质量学术期刊建设和发展。在新时代,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要做到关切现实、阐释时代经济社会史,具有得天独厚的良好条件。从实践出发,要在栏目设置、选题策划、核心议题研究、遴选作者、结合主题宣传、利用新研究方法等方面,打破学科界限,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性问题组织带有鲜明问题意识的探讨。

[关键词]建设高水平期刊;期刊高质量发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话语体系建设

1929年初,在法国东北边陲城市斯特拉斯堡,两位学者马克·布洛赫和吕西安·费弗尔合作创办了一份学术杂志《经济社会史年鉴》。期刊编委会在历史学者之外,还汇聚了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的学者,旨在突破当时占统治地位的枯燥刻板的客观主义史学,推动跨学科综合研究。这个行动,形同一场在法国历史上司空见惯的反叛,只是非真刀真枪的街垒战,而是对以巴黎为知识生产和审美裁判中心的法国学术体制的一场造反。简单回顾学术史,他们的行动毋庸置疑的取得了现象级的成功。1979年,在《经济社会史年鉴》杂志50周年庆典上,年鉴学派第三代核心人物之一雅克·勒高夫说到,法国在任何其他方面并没有世界级的成就,原子武器跟美苏无法相提并论,只有以《经济社会史年鉴》杂志为中心的史学研究,影响遍及全世界。姑且不论勒高夫对年鉴学派成功溢于言表的自豪之情,他的话实际上道出了超出一本学术杂志成就之外的普遍性真相,即学术思想的繁荣兴盛是一种国家力量,是一种比原子武器力量更强大持久且是造福于人类智识的力量。

回顾半个世纪之后影响遍及世界的年鉴学派之形成历程,除有人员、有机制之外,很大程度上是有这份在不同时代聚集科研人员践行学术创意的学术平台。因此,学术杂志是现代国家学术创新和繁荣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今天,中国大力倡导和践行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和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三大话语体系建设,亟须年鉴式的高质量学术期刊建设和发展。

然而,很多人可能觉得这么说是唱高调,认为《经济社会史年鉴》杂志的成功经验不可复制,因为它是19世纪后半期刚刚形成的西方现代学术和学科体系,在20世纪进一步演化变革的产物。递及20世纪80年代,西方现代知识生产历经“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繁荣之后,《经济社会史年鉴》杂志和年鉴学派的影响也似乎一样渐趋衰微消逝。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我们简单得来的印象那样:首先,年鉴学派没有了,是因为几乎人人都成为《经济社会史年鉴》的一部分,《经济社会史年鉴》杂志仍在,尽管它曾于1946年更名为《年鉴:经济、社会与文明》。

如若对《经济社会史年鉴》杂志的成功作更深层次的观察,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十分关键的因素,即它对时代的关注。知识分子以其特有的专长——知识和思想,对现实持介入的姿态。杂志的最初几期,对当下历史予以极大关注,相关主题包括俄国革命,杂志创刊之后不久发生的大危机,法西斯和工联主义的关系以及德国纳粹的兴起。因此可以说,对当下“情势”的关注,是《经济社会史年鉴》杂志诞生之初便具有的特质,并在此后漫长的历程里一直浸染在这本杂志身上。每当时代发生重大变化,每当学术视野方法发生变动之时,《经济社会史年鉴》杂志总是及时追踪,它的编者语中常见的一句话是:我们必须说话;也正是这种特质使它不断爆发蓬勃的创新力量,挺立在世界史学期刊的前列。

《经济社会史年鉴》杂志的成功重要酵素——对当下历史的深切关注,之于我们今天大力倡导高质量学术期刊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完全可行的借鉴之处。因为恰恰在我们来过、我们见过、我们亲身体验过的40年里,中国发生了地覆天翻的变革——一场真正千年未有之的大变局。一部人类文明史也就是由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两部分组成,而后者迄今亦不过200年的历史而已,在人类文明的时间纵轴上占很微渺的一小段;但较之几千年农业文明,它给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带来的变化可以说是核子裂变级别的。

在长达几千年的农耕社会里,我们祖祖辈辈绝大多数人都过着几乎相同的生活:从童年就开始参加艰苦劳作,刚刚成年便早早结婚生子,使用历几百上千年基本不变的农耕器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正常年头艰难的维持温饱,识字率极低,因艰辛的劳作和物质生活的贫瘠早早衰老死亡。然而,就在最近40余年,也就是我们亲身经历的时间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了地覆天翻的变革,从绵延千年的农耕社会变为工业社会,从乡村世界变为都市世界,成为当今工业化-都市化世界中的第二大经济体。

对“失去的世界”,也即过去的农耕-乡土社会我们可能还有乡愁,但我们在40年时间“得到的世界”——一个工业化的城市/城镇化的世界,提供给了14亿人口富裕便捷的生活,空前良好的教育,人均寿命极大的提升……这些可以说是整个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伟大的奇迹。无论对过去失去的世界,还是今天得到的世界,作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应该心怀《经济社会史年鉴》杂志所秉持的理念:我们必须说话!我们必须通过自己的选题和策划组织,起到一定的引领作用,使根植于中国大地的学术建构一个中国的形象,阐释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识资源支持。

这恰恰是我们时代最为具备的。知识系统是一个文明形态的核心,是铸造国族认同的不二法器。面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文明在当代的根本性转变,中国学术界必须介入性的关注,进行刨根究底的阐释,对这个时代提出学术的或学理性的解释,从而创造出立足于中国实践、中国经验基础上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学术期刊则是将这些学术研究加以呈现,进行传播,最终形成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普遍性认知和形象!2021年5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文史哲》编辑部的回信中鞭辟入里地指出了上述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需要深入理解中华文明,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回答好这一重大课题,需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共同努力,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高品质的学术期刊就是要坚守初心、引领创新,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促进中外学术交流。”这段话,无疑是当下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界和学术期刊界需要时刻牢记并奋力践行的根本遵循。

在新时代,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要做到关切现实、阐释时代,具有得天独厚的良好条件。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正本清源,守正创新,始终坚守以真正的学术为初心,以推动学术和思想的创造和传播为使命,反对一味地假大空,反对一味地一窝蜂,反对为了做刊物而做刊物,而是心怀家国心怀时代,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识资源支持。我们须遵循学术研究的基本规律,注重学术性学理性的主题,注重研究视角方法的新颖和主题带来的启迪意义。沉静的、扎实的积淀不仅增益知识和文化,同时在不经意的时候就会有现实的作用。

首先,在栏目设置上要打破学科界限,以问题为中心,针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性问题设置专栏,组织学者展开讨论。根据问题设置栏目,有助于推进对涉及多学科的重大问题进行综合性、跨学科研究,促进分散在不同学科和专业领域的研究者之间的交流。

其次,学术期刊需要带有鲜明的问题意识,进行选题策划和组织,起到学术的组织和引领作用,使根植于中国大地的学术研究建构一个当代繁荣中国的形象。因此,在选题策划时要围绕当前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研究课题,特别是具有时代性、现实性的重大问题,精心策划选题、组织论文,请权威专家发表论文和观点,使其研究成果真正产生社会效益,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通过这样的选题策划活动,能使学术期刊及时反映学术界和社会上普遍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所刊发的文章具有较强的学术前沿性和现实针对性。

必须指出的是,想要培育这样的眼光和敏感性并非易事,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就能达到。作为新时代中国的期刊人,我们需要在知识上熟谙中华民族久远文明史乃至世界文明史的同时,密切关切刚刚经历过的和正在进行中的现实。更进一步,欲做到这一点,我们更需要做到两个“决不能”: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因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唯有坚守好这个魂和根,才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习近平总书记视马克思主义为“魂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这不仅仅是在一般意识形态意义上表达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关注,而是对两者的本质及其关系之于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生命攸关的哲学式升华。坚守好这个魂和根,从现实的层面来说,它能提出对策解决问题;从思想创造的层面来说,它既能给我们提供理解过去的透视孔,也能给我们提供通往未开的思想启迪。也正因此故,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地指出了学术研究关切现实的重要性:“一切划时代的理论,都是满足时代需要的产物。用以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的理论,必须反映时代的声音,绝不能脱离所在时代的实践,必须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将其凝结成时代的思想精华。”(3)参见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6月30日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一言以蔽之,从法国《经济社会史年鉴》这本曾经在20世纪世界学术史上大放异彩的杂志的成功经验来看,当下中国的人文社会学学术期刊人,应当从关注中国千年未有之的时代,关切和阐释我们亲身经历的百年大变局出发,以学术为志业,以促进学术发布和传播为目标,从而为助力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和话语体系建设服务,这应当成为我们新时代期刊人一种时时萦怀、自觉践行的目标。

学术期刊如何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付海晏

(华中师范大学 学报编辑部,武汉 430079)

[摘 要]在立足世情国情党情、深入调研学科发展需求、挖掘前沿学术资源、深化前瞻性与标识性研究方面,学术期刊已经成为构建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阵地。高水平学术期刊应合理安排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专栏的数量、处理好专栏专题研究与学术史梳理等其他文体论文的平衡、明确核心研究议题、精心遴选作者、把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研究与主题宣传有机结合、关注利用新研究方法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研究成果。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学术期刊;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

学术期刊是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者之一,在立足世情国情党情、深入调研学科发展需求、挖掘前沿学术资源、深化前瞻性与标识性研究方面,学术期刊已经成为构建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阵地。从更高标准来看,学术期刊在构建自主知识体系中的举措、实效值得总结。从个人浅见而言,学术期刊在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中,要加强总结,合理安排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专栏的数量,优化专栏设置,处理好专栏专题研究与学术史梳理等其他文体论文的平衡,明确核心研究议题,精心遴选作者,把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研究与主题宣传有机结合。

长期以来,高水平的学术期刊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纷纷设立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特色专栏,或者从某一学科的角度深入探讨,或者从宏观角度尝试阐释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性、必要性、可行性、原则性等重大问题,客观上而言,这些都是极为必要、意义深刻、影响深远的。在高水平学术期刊中,一个必须要承认的共识与事实是,不管有无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专栏,所有的学术论文都是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学术成果与努力的结晶,专栏的设置应该是最能集中展示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成果。但是,无论是从学术期刊在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成果总结,还是哲学社会科学界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成效评价的角度,加强既有专栏成效的成果梳理与绩效评价是刻不容缓的重要工作,这也是进一步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界加强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成效的重要工作。

在总结中,除了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重要性、必要性、原则路径等宏观性、阐释性的成果外,要梳理出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内核与标识性成果,无论是哲学社会科学整体性的研究,还是哲学社会科学内部不同的学科研究,都需要系统的梳理与总结。什么是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内核与标识性成果?关于这个方面的研究已属不少,在这篇小文中,也毋庸赘言,个人的浅见就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大议题、核心概念、关键研究模式与研究方法、标识性研究理论。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确是项长期、持久性的伟大事业,但是在不断努力构建的同时,只有加强总结,我们才能够对当下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进展和初步成绩有基本的了解,我们也能够对学术期刊在这一伟大事业中的贡献作初步的评价,我们才能够发现高水平学术期刊在高质量发展中应当着重努力的方向。

具体优化举措,个人以为应当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合理安排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专栏的数量。

在前文我们已经明确了建构自主知识体系专栏的重要性,我们也注意到从本质上来讲,高水平学术期刊的论文都是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努力成果,但并不是说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专栏越多越好,如果高水平学术期刊通篇都是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实际上还是将这一重大使命庸俗化、虚无化。因此,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专栏的数量要科学考量,要从期刊自身特色、基础以及所在单位的学科建设情况考虑,专栏的内容也要明确与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直接相关。

二是处理好专栏专题研究与学术史梳理等其他文体论文的平衡。

对于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而言,除了专题研究论文外,尤其要重视学术综述、学术论争、深度书评等文体的研究成果。近年来,出于种种考量,在高水平学术期刊中,除了专题研究之外的学术综述、学术论争、审读书评等几近绝迹。从自主知识体系构建角度,非专题论文类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不可缺少价值。据笔者了解,《历史研究》编辑部在2000年前后推出了“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二十世纪的中国宗族研究”“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研究”“20世纪的辛亥革命史研究”等重要研究领域的研究回顾,这些学术综述论文对各领域研究成就、研究资料、研究方法、研究不足、研究空间等内容的全面总结,在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在总结当下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成效中,通过学术综述等非专题论文的方式恰恰也是充分总结学术界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具体进展,特别是对自主知识体系中关键问题、核心议题的研究总结、研究评述都是各方高度关注的重要内容。除了学术综述外,围绕建构自主知识体系中某些重大研究议题展开的学术论争,学术界有研究,学术期刊也不宜回避。

三是明确核心研究议题。

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一定要明确我们研究的对象是重要内容、是关键问题。对于不同的学科而言,关键的研究领域、核心议题有不同,但是也有整个哲学社会科学界都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或研究议题,这些都是高水平学术期刊首先要明确的。如何选择适合的议题,根据期刊的风格、传统以及现实基础,完全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就以自己略了解一点的中国近现代史为例,江南史的研究历来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据初步的了解,今年以江南史为主题的高水平学术会议就有不少。其实江南史研究对于回答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特别重要的学术价值。比如,黄宗智、彭慕兰、王国斌等学者的江南研究、中西历史发展道路比较研究之后,李伯重教授的《江南的早期工业化》被视为回应中西大分流、研究中国早期现代化历史的经典之作,并在国际上也具有广泛的学术影响,马敏教授曾评论该书有助于建立中国史学的新典范(范式)。从李伯重老师研究的江南早期工业,到清末民国时期的江南现代工业,再到改革开放后的苏南模式等等,如果我们能从长时段、多学科的视角展开系统总结与深入研究,相信对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是重大贡献。江南大学所在地无锡,在近代中国也是重要的工业基地,孙治方、薛明剑这对同胞兄弟不同的工业思想与实践,也充分展示了近代中国工业化的不同道路选择。最近日本早稻田大学熊远报教授撰写了《寻梦江南——日本近期明清长江三角洲区域研究》(载唐力行主编《江南社会历史评论》第23期,商务印书馆2023年10月)系统探讨了江南研究的重要价值。无论是从中西比较,还是从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与道路启示等核心议题出发,江南研究、江南模式等问题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巨大,我个人对《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推动江南史、江南模式的研究充满信心,也更充满期待。

四是要精心遴选作者。

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是学术界共同的使命,高水平学术期刊在专栏作者选择上,要充分发挥有组织科研的优势,要充分激发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依托中青年骨干学者,培养优秀的青年人才。在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中,高水平学术期刊要充分体现有组织科研的优势,就是要充分发挥权威学术组织的重要功能,其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即是典型的重要组织之一。按照相关规定,学科评议组具有强化学科建设的职责,具体包括:指导引领本学科类别把握学术前沿,开拓学科建设视野,引导学科之间协同创新,提升学科整体实力。积极参与“双一流”建设,主动开展本学科类别一流学科建设的专题研究,提出建设成效评价的政策建议,为高校学科建设提供咨询和指导。指导加强本学科类别学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为推动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根据上述职责,各学科评议组做了大量的工作。其中,为积极落实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重大任务,各学科评议组在第一时间调研并完成了学科发展研究报告,其中少数学科发展报告已经公开发表。从学科评议组的职责而言,在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中,它是我们应当高度重视的重要学术组织,高水平学术期刊能够邀请学科评议组开辟专栏,这无疑是有组织科研的生动体现。此外,评议组的重要性,不仅仅是其职责重要,更关键的是评议组成员学术造诣精深,具有较大学术影响力,这些名家如果能够参与专栏的建设,将大大扩大自主知识体系研究的学术影响力。我所在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也与兄弟期刊一样,不定期开设了“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专栏,今年有幸得到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中国史组)的支持,评议组成员们围绕“中国史研究的传承与发展”为题,撰写了系列笔谈及多篇专题论文,这些成果分两期(2023年第2期、第3期)刊发,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的反响,截止到目前已有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全文转载,一篇论文被海外英文期刊全文翻译转载。

除了评议组成员外,精心选择作者,要拓宽校内外、海内外的作者资源,不仅仅要持续关注德业双馨的学术名家大家,重点关注年富力强的中年学者,悉心扶持包括研究生在内的青年才俊。精选挑选作者,不要简单看论文作者有没有学术地位、学术头衔、人才称号,而是要看他在研究中能否提出自己的原创概念或者观点。要从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高度,选择勇于研究核心问题,能够提出标识性概念、具有较大学术原创,确实能够推动话语体系创新的高水平研究成果。对于那些研究核心议题且有较大突破的青年作者,更要全力支持、全力培养。在这一过程中,要以学术质量为唯一标准,要正确看待转载、影响因子等问题,不能简单以文章下载量、转载情况、影响因子等作为判断文章价值重要依据。

五是把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研究与主题宣传有机结合。

当前除了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专栏外,主题宣传也是学术期刊的重要专栏之一。从个人浅见来看,这二者确实有较大的不同,但是也并非完全冲突。在不同的时期,主题宣传的核心内容、侧重点或许不同,但是有时我们能够发现主题宣传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的关键议题,面临这种情况,高水平期刊就要充分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以高质量的学术研究成果,既能深入推动主题宣传,更能在构建中国知识体系中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譬如文化传承与文明互鉴即是典型的范例。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包括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为我们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讲好中国故事,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方向和指南。2023年10月,习近平文化思想正式提出,文化传承与文明互鉴也是重要的内容之一。《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从主题宣传与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角度,组织了“文化传承与文明互鉴”专栏,邀请了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科技史等领域的八位优秀中青年学者就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的时代价值和丰富内涵,中西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与意义等议题展开笔谈,在主题宣传以及构建中国历史学自主知识体系中,充分发挥了国家高层次人才的创新活力与学术贡献。

六是要关注利用新研究方法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研究成果。

高水平的学术期刊在构建自主知识体系专栏或专题研究论文中,要进一步注重自主知识体系研究方法的创新。自主知识体系的创新不仅仅体现在研究内容、研究视角、研究理论的创新,研究方法的创新值得学术界以及期刊界高度重视。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文科实验室、文科数据库以及相关文理交叉的新兴研究领域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这不仅仅将提升我国社科研究现代化的水平,更能推动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创新,从而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加快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的高质量发展。因此,高水平的学术期刊,在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专栏中,要进一步重视大数据研究方法,尤其是在传统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要善于发现利用这些新方法研究重大问题、关键议题,并能在研究结论、研究模式、研究理论等方面具有较大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在这个方面,近年来已有诸多成功的范例,其中香港科技大学李中清-康文林课题组以《无声的革命——北京大学、苏州大学学生社会来源研究(1949-2002)》激发了各方面的高度关注。李中清与康文林及他们研究团队成员通过构建和分析基于中国档案材料的个人层面的数据库,发现了许多新历史现象,在人口、家庭等领域成功推翻了此前影响中国学界甚大的马尔萨斯人口论;构建包括清代、民国以至共和国时期官员、职业技术群体、教育精英的大规模个人数据库,系统理解了中国社会的职业获得、教育获得与阶层交流状况,修正了学界过往的相关认识。(4)参见李中清、康文林.中国历史量化微观大数据:李中清-康文林团队40年学术回顾[J].付海晏主编.大数据与中国历史研究,2023(04).

猜你喜欢
知识体系学术期刊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河海大学学术期刊创办百年
CS2013指导下的程序设计课程实践教学实施方案设计与翻转实验教学实践
构建知识体系的专题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和探索
智能信息处理实验课程建设
《飞机结构与系统》课程教学问题与改进措施
数学支架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基于史观体系的中学历史知识体系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