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中国是最大意义上的中国

2024-01-22 09:23王跃文
时代邮刊 2024年1期
关键词:纵队记忆小说

王跃文

20多年前,我翻阅王氏族谱。族谱有载:1949年3月5日,与我溆浦县相邻的辰溪兵工厂被土匪张玉琳聚众抢劫,三万多支枪械流落民间,山头大王据寨称雄,邻近不少县城被洗劫。我们村一批热血青年组建保乡护民自卫武装,村民们纷纷捐钱捐谷,筹集枪支弹药。这支自卫队后来加入了共产党领导的“湖南人民解放总队湘西纵队”,为解放溆浦立下功勋。族上参加“湘西纵队”的人,按辈分都是我的祖父辈、伯父辈,他们在我幼时的记忆里都是口咬黄土背朝天的普通农民。

当我意识到他们都是英雄的时候,他们却皆已不在人世。我心里不安,我有责任把他们的故事写下来。小说《家山》的创作激活了我全部的乡土记忆,包括我的乡村历史记忆、家族血缘记忆、自然人文记忆和文化审美记忆。我着手收集研究那个年代中国各地乡村的多种史料,包括政治经济史、土地租赋史、革命斗争史,又联想自小听奶奶、父母及村上老人讲过的许多旧事,小说的格局就更加开阔了。我想写出一部具有史诗性、史志性的小说,不仅仅是“湘西纵队”的故事,不仅仅是我族上的故事,不仅仅是某个地方的故事,而是能够反映发生在中国乡村的整整一个时代的人间故事。

传统的乡村生活是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中国哲学的人间样本,人们日常起居、春种秋收、婚丧嫁娶、年节往来,都应时应景。我秉执史笔为文,在历史事件上,在生活细节上,尽量还原历史与生活的真实。我有意避免了过于戏剧化的情节描写,依从于那方山水的生活自然逻辑,尽量在白描中写出生活的宁静与艰难、清晰与复杂、细小与宏大。“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小说中的佑德公、逸公老儿、修根一代是旧传统的守护者和传承者,而劭夫、齐峰、扬卿、瑞萍、贞一则是新文明的传播者和引领者,历史和时代都在故事的讲述中自然演进。

我有意大量采用乡村方言,还原那方水土乡民的说话方式。老百姓因为经验世界和知识世界的限定性,通常喜欢用他们熟悉的事物来描述眼前的世界;又因为老百姓的词汇局限于其生活空间,他们说话天然地会借助赋比兴的手法,反而让民间语言变得生动、形象、朴拙,元气充沛,天然生发出文学性。比如,桃香教儿媳妇煮饭时烧火,说:“为人莫做亏心事,煮饭莫烧黑心火。人要实心,火要空心。”短短几句话,赋比兴手法全用上了,生活常识和人生哲学也蕴含其间。小说里的某些方言其实就是古语在民间的存留。

乡村中国是最大意义上的中国,这是由乡村广袤的土地、众多的人口和几千年的文化根脉决定的。写好了中国乡村就写好了最大意义上的中国。作家的写作笔法,客观上就是作家的人间态度。我想以质朴方式表现那个时代中国乡土的真实生活,但这还不够,我更想通过这舒缓细致的乡村生活图卷,呈现中国传统文化之美、民族根性之美、文化进步之美。我笔下的《家山》既是真实的、现实的,也是理想的、诗意的。写作《家山》是我对我脚下这一方厚土,生活在这一方厚土上的人民,这一方厚土上所传承的文化历史传统、它的日新月异的进步献上的,最深沉、最炽热的爱。

猜你喜欢
纵队记忆小说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为什么企鹅以一列纵队行走?
记忆中的他们
记忆翻新
八路军山东纵队的创建与发展
八路军第1纵队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