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连年进我家

2024-01-21 00:00:00张钟嵊
十月·少年文学 2024年11期
关键词:门子紫泥雏燕

我家的四合院是爷爷在时建起来的。

爷爷说:“房子建起的第二年春天,来了一对燕子,在咱宅子上边盘旋了一阵,就落到了南屋的屋脊上向北瞅着,见堂屋门开了,一块儿飞进了屋里,栖落在正对着门口的二道檩上,过了一会儿飞走了。但很快又回来了,嘴里都衔着紫泥蛋,一块儿把紫泥蛋放在了二道檩上后,又都飞出去了。”

“燕子这是要在堂屋里垒窝了。它在谁家垒窝,谁家的日子就过得兴旺,它来咱家垒窝,这是咱家的大喜事。”

接着爷爷定下:往后白天,不要再闭堂屋门了,要给燕子留门。

可是白天不闭门,鸡就会进屋,到处乱刨,到处拉屎,弄得很脏。

便临时用秫秸勒了一个半门高的“挡子”。放在门外,挡鸡不挡燕子。谁要进出门,用手提一下挡子就行了。

但小孩子进出屋门需要大人帮着提挡子,仍不方便。

爷爷便叫村里的李木匠给做了一对半门高的“半门子”,按在门框外,向外开。大人小孩都可自由开合,非常方便。白天闭上半门子以后挡鸡,而燕子可以从半门子上边自由进出。

爷爷说:“这对燕子垒好窝后,不长时间就抱出了一窝小燕子。后来,又抱了一窝。天就凉了,大燕子就领着小燕子回南方过冬去了。第二年春,那对燕子又回来了。自那以后,燕子连年来咱家。”

到我记事,燕子已来过我家好几年了。

那天中午我刚放学回家,看见有只可爱的小燕子从堂屋里飞出来,立刻惊喜地喊:“燕子回来啦,燕子回来啦!”

母亲说:“燕子早就回来了,你上学刚走就回来了,两只燕子在窝上待了一会儿就飞出去,来回好几趟了,忙着衔泥修窝。”

燕子的窝就在堂屋外间的二道檩上,像一个大蚌壳,镶嵌在檩棒和屋笆之间。

母亲嘱咐:“燕子回来了,往后,白天只闭半门子就行了,别闭堂屋门了。”

燕子回来了,是件大喜事。下午一到学校,我就告诉了同学们。

赵云友和赵兴宇约好,放学后要到我家看燕子修窝。

庆吉却担心起来:“俺家的燕子窝还空着,怎么不轧和着一块儿回来?”

“燕子不是人,又不是一窝的,不知道轧和。”赵云友说。

“就怕记错了路,迷到哪里去了。”庆吉担心地说。

“你家的燕子窝是前年垒的,去年燕子来过,今年早晚也会回来。”我安慰他。

下午放学后,云友和兴宇果然来看燕子修窝了,他俩直奔堂屋,发现最上边一层的泥球是湿的,知道那就是新垒上去的。

不大一会儿,有只燕子衔泥从半门子上方飞进来了,它对下面站着的孩子们不屑一顾,敏捷地落进了窝里,将衔来的紫泥球挨个垒在最上边,又用嘴轻轻地戳了戳。也许是为了更牢固吧。然后飞走了。修窝,原来就这么简单。

燕子飞走了,尽管速度很快,但大家依然看清了它胸部洁白的羽毛,黑色的翅膀和尾巴,孩子们盯着燕子窝出神。

忽然兴宇问:“紫泥是从哪里衔来的?”

“汪崖水边上有的是。”我说。

“前汪后汪边上都露着紫泥。”云友说。

“前汪崖小孩太多,它可能在后汪崖。”我补充说。

“走,咱这会儿就去后汪崖看看。”兴宇说。

只有几百米的距离,一会儿就跑到了。

站在汪崖上,确实看到有燕子落在崖下的水边上衔泥,还不止一只呢。

燕子回来后就没闲着,只两天工夫,那个“大蚌壳”上面又增加了几圈小泥球,扁扁的,湿湿的,很显眼。

自打燕子回来以后,母亲就要我跟着奶奶睡在堂屋里,和奶奶一床,我睡在床外边,好早起给燕子开门。

清晨,每每听到檩上燕子啁啁的叫声时,我就赶紧下床,打开屋门,闭上半门子。

但有一次,我晚上贪玩睡得晚,早晨睡过头了。燕子在檩上的叫声我没听见。

它急了,便从檩上飞下来,落在了床上,落在了我的身上,啁啁地催我开门。它每天在檩上向下观察着,已认清了管着开门的是我。

燕子的叫声惊醒了奶奶,奶奶拍打我:“快起来开门,燕子下来催你了!”

我蒙眬着双眼下床,顾不得穿鞋就去开门。

当我刚把门敞开一条缝时,它就像箭一样蹿了出去。

喜欢早起是鸟类的共性,但燕子为什么这样急不可待呢?我想,它一定是急着去野外排便。虽然我没有亲眼见过,但我估计应该是这样。因为,我从未见过它把屎拉在堂屋的地上,也没有听说过燕子会像老鸦那样边飞边把屎拉人的头上。

我想,到了野外,它除了排便,还会趁着早晨空气中水汽大,飞蛾飞得慢,顺便打点儿活食。

几天后,它们开始衔羽毛枯叶,接着,有只燕子待在窝里不出来了,由另一只燕子出出进进打食喂它。母亲说,雌燕抱窝了。我夜里有时听到很轻的窸窣声,大概是它翻蛋的声音吧。

十几天后的夜里,檩上有“叽叽”的叫声,雏燕出壳了。又待了一天,那只一直待在窝里的燕子飞出来了,在忙着打食喂宝宝呢。

忍不住好奇,一天,趁燕子外出打食的机会,我把木梯搭在屋梁上,轻轻地爬上去,看见了四只脖子上长着淡褐色绒毛的雏燕,一齐抖动着向我张大嘴巴,大概它们听见我的声音,以为爹妈来喂食了。我赶忙下去,怕被它们爸妈回来看见,引起不安。

大燕子真是够忙的,每天出进何止几十次,它一来,就用爪子站在窝沿上,尾翎叉开向下扣着,挓挲着翅膀—那蓝墨发光的标准燕尾服无意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它们把头探进去喂宝宝,一只只雏燕也许听到了爸妈翅膀的扇动声,还未等它们落下,雏燕就迫不及待地张开大口等着。

一天,刚下过一场大雨,燕子非常忙碌地出出进进。我估计它们在忙着打食,因为,雨后空气中湿度大,飞蛾飞不快,容易逮。

然而,当我来到外边的土场后发现,蜻蜓成群,而在成群的蜻蜓中间,竟有几只燕子在穿行。原来,它们是利用这个机会来捉蜻蜓。这大概就是我家那对燕子忙忙碌碌出出进进的原因吧。

那天,母亲外出赶集,临走特别嘱咐我不要闭堂屋门,我记着了。想不到中午来了一场大雨,大雨点子斜着从半门子上面潲进了堂屋里。我赶紧把门闭上,等雨小了再敞开。然后,继续到东屋去和小伙伴们看书。直到听见院子里“叽叽”的燕叫声,才想起开堂屋门的事。一只大燕子已落在堂屋的半门子上了,它等不及了。我急忙跑去把门推开,它便急不可待地冲进去,栖在窝沿上,垂着尾巴,喂宝宝们。我随即进屋,意外地发现,有只雏燕跌落在了窝下面的大方桌上,它一定是饿极了跳出来的。大燕子向外飞时也发现了桌上的宝宝,低飞着“叽叽”地叫了两声,就飞走了,似乎在安慰孩子,等它们回来想办法,但它们能有什么办法呢?又不能把孩子衔上去。

情急之下,我赶快泡煎饼喂它,它大口吞下去,却又很快地摇着头甩了出来。母亲赶集回来看见说:“它是吃活食的,不吃煎饼。快把它送回窝里,等它爹妈回来喂它。”但它半天没吃食了,我担心送回窝里后,还会饿得跳出来,又要挨一次摔,不如先去找点儿活食给它救急。我想到院子东面不远的草地里,我曾经带上小葫芦头去那儿逮蚂蚱喂小鸡。逮回来后,撒在院子里,让它们在地上蹦来蹦去,小鸡们则边啄边吃。这次,我又带上那个小葫芦头,跑到草地逮来几只小蚱蜢,想赶快填进小燕子的嘴里。当我把一只只小蚱蜢用手指捏着,拿到小燕子面前时,它的嘴张得特别大。我一松手,小蚱蜢便自投罗网,自动蹦进了它的嘴里。然后,趁它爹妈不在家,我迅速把它送回窝里。

从那以后,白天我再也不忘敞堂屋门了。

十几天后,我站在屋内抬头望着燕子窝,小燕子们正在瞪着黑黑的圆眼睛瞅着我呢。

我已无法辨认出哪只小燕子是被我救过的,因为它们都已神采奕奕。此后,我每天都注意着它们的变化。注视着它们那一对对炯炯有神的黑眼晴。

燕子窝下面有一张桌子,但从未见有脏东西掉在上面,不知它们的粪便都弄到哪里去了。

不久,小燕子“出飞”了,它们先从窝里飞出来,在屋里飞了几个来回后,落在屋梁上。待了一会儿,大燕子领着它们一溜儿飞了出去,落到了对面南屋的屋脊上。接着,又领着飞到别处去了。

我想,小燕子们第一次飞到外面的世界一定很高兴吧。它们爹妈一定是在教它们侧飞捕蛾,俯冲捉虫的空中捕食本领。

傍晚,它们一家子飞了回来。第二天一早,它们又出发了。小燕子径直冲在前头,幸福地飞翔着。一天都没有回来。

第三天傍晚,只有两只大燕子回来了,小燕子却一只也没回来,想必是大燕子带它们边飞边食,去了很远的地方,把它们留在了那儿,让它们野外风餐露宿,自食其力了吧。

可怜刚刚“出飞”的小燕子,难道晚上它们不想念爹妈吗?

大燕子又开始孵下一窝了,又要生蛋,抱窝,喂雏,不停地忙了。第二窝又抱出了四只小燕子,阴历七月初“出飞”了。

七月七日早晨,伯母问我:“看见燕子了吗?”我说都“出飞”了,还没回来。伯母说,是去和喜鹊上天河给牛郎织女搭桥了,回来时,好好看看它们身上,都有天河的水珠。

那天,我真的盼着它们回来,真想看看它们身上有没有水珠。但自那天起,它们都再也没回来,大概是去南方了吧,冷天来了,在这里打不到活食了。

猜你喜欢
门子紫泥雏燕
雏燕
春天里的“为什么”
雏燕学飞
我的三个好朋友
笼 子
中国诗歌(2018年3期)2018-11-14 19:09:21
紫砂泥料简析
浅谈紫泥“六瓜壶”的自然雅趣
江苏陶瓷(2018年2期)2018-05-14 12:07:27
试论宜兴紫砂泥
智救雏燕
云门子书画作品鉴赏